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信息安全系和智能科學與網絡工程系。鮮明的專業特色,優秀的學生生源,出色的師資力量,完整的學科體系,科學的管理模式,豐碩的科研成果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已經使計算機學院發展成為全校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
師資力量雄厚: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余人。其中,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新(跨)世紀人才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博士生導師20人,教授28人,副教授4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0余人。
專業和學科特色鮮明:學院建立了完整的、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絡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四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絡工程三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并建設了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科研基地完整:學院建立了從國家級到省部級的學科重點實驗室,擁有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智能通信軟件與多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信息安全和通信軟件工程兩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以及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時還是可信分布式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依托學院之一;另外還建立了十多個院內外聯合實驗室和校外產學研基地。學院在通信軟件、信息安全、現代密碼學、現代服務業、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挖掘、多媒體技術、物聯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近年來承擔了近百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名列學校前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0余項。
教學質量一流:學院非常重視教學工作,教學質量始終領先。我院擁有計算機通信教學團隊和信息安全教學團隊兩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年兩團隊各獲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計算機組成原理》、《現代交換原理》、《現代密碼學》三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學院的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科競賽成績優異:學院一貫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學院學生在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電子設計競賽、信息安全競賽、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競賽等大賽中屢獲佳績。例如,2011年,在第36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預賽的四個賽區的競賽中,我院10支代表隊的30名學生累計39人次共獲得兩金、八銀、三銅的優異成績,連續第五年殺入世界總決賽,最佳成績獲世界總決賽第14名。
畢業生就業率高:學院高質量的教學培養了高水平的學生,畢業生獲得用人單位的好評,成為單位的業務和管理骨干。多年來我院研究生就業率一直保持100%,2011年,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我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仍達到99.36%。歷年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國深造的比例在50%左右。畢業生被國內外著名的計算機和通信技術企業、銀行等相關企業高薪聘用,就業范圍寬泛。
專業列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本專業是一個軟件與硬件結合、網絡與通信兼顧的計算機學科寬口徑專業,以培養計算機通信工程專門人才和通信軟件工程師為目標。計算機與通信相結合是本專業區別于其他高校計算機專業的顯著特色。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能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較寬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獲得計算機軟硬件和網絡通信的設計、開發及應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特別是可獲得參與較大型通信軟件開發的初步訓練。由于專業課程設置符合市場需求,畢業生可同時在計算機和通信領域獲得就業機會,就業年薪高。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使得本專業學生考取校內外研究生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本專業系統地學習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現代交換原理、現代通信網、通信軟件設計、網絡工程、信息與網絡安全、Internet技術、嵌入式操作系統與通信軟件等信息通信技術課程。在理論課學習的同時非常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建立了國內一流的實驗教學環境,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都開設了實驗課。
本專業設置課程設計、大型作業、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本專業修業年限四年,學生在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后,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網絡工程專業
網絡工程專業培養掌握網絡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可在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絡系統和計算機通信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計算機網與通信網(包括有線、無線網絡)的結合是本專業區別于其他高校網絡工程專業的顯著特色。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能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和通信網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各類網絡系統的組網、規劃、設計、評價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獲得計算機軟硬件和網絡與通信系統的設計、開發及應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特別是能獲得較大型網絡工程開發的初步訓練。本專業是專門為網絡領域人才市場供不應求的迫切需要而設置的專業。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本專業系統地學習電路與電子學基礎、離散數學、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網絡技術導論、信號與系統、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通信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現代交換原理、數據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排隊論、網絡信息安全基礎、網絡工程、網絡管理技術及應用、網絡規劃、現代通信網等。在理論課學習的同時非常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建立了國內一流的實驗教學環境,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都開設了實驗課。
本專業設置課程設計、大型作業、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本專業修業年限四年。學生在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后,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信息安全專業
信息安全專業是全國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承辦本專業的國家級信息安全教學團隊依托“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網絡與信息攻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安全中心”等多個科研平臺,在信息安全教學、科研與成果轉化等方面成果豐碩。
本專業目標是培養系統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礎理論方法與關鍵技術,具備密碼學、網絡安全、數字內容安全和信息系統安全等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將主要服務于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各類信息安全的產品研發應用、信息系統安全分析與設計、信息安全技術咨詢與評估服務和信息安全技術管理等工作。此外,學院還擁有密碼學和信息安全碩士點、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可為本專業學生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系統地學習計算導論與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電路與電子學基礎、數字邏輯、信號與系統、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操作系統、通信原理、信息安全導論、信息安全數學基礎、現代密碼學、網絡安全、數字內容安全、信息系統安全、軟件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的系列實驗。本專業非常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擁有以“靈創科技園”為代表的多個大規模自有實習、實訓基地。
本專業設置課程設計、程序設計、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多種實踐環節,畢業設計的時間為半年至一年。
本專業修業年限四年,學生在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后,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教育部首批批準、具有廣闊前景和巨大需求的新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信息領域基礎知識,掌握智能科學專業知識和綜合技能的高級復合型人才。隨著信息網絡和機器人的普及應用和迅猛發展,本專業在很多行業都具有極大的人才需求。畢業生可在信息產業、工業企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國防等各個領域從事各類信息分析、計算機應用、智能化設計與開發等工作,也可以報考智能科學技術相關的研究生專業。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智能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系統地學習智能科學技術導論、腦與認知科學基礎、機器智能、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信息與知識獲取、模式分析、機器學習、智能游戲、智能機器人、多模態信息處理、群體智能、計算智能、信息內容安全等專業課程。
本專業設置計算機上機實驗、課程設計、大型軟件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同時在一些專業課程中都設計了專門的實驗輔助課程,如腦與腦與認知科學認識實驗,智能信息網絡實驗。
本專業修業年限四年,學生在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后,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