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感湖管理區(農場)簡介
龍感湖管理區(農場)是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圍湖墾建的一家省屬國有農場,1996年設立黃岡市龍感湖管理區?,F有國土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6萬畝,精養水面2.1萬畝。轄7個辦事處,56個生產隊,全區總人口5萬人。
龍感湖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鄂東門戶。地處鄂贛皖三省交界,是湖北省最先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滬蓉高速、黃小高速與區內一級公路建有互通,105國道旁境而行,京九、合九鐵路穿境而過,長江黃金水道依境而流。距省會城市武漢、南昌、合肥均在二小時車程左右,距南京、長沙四小時車程。
龍感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雷池古地。今天的龍感湖是古雷池所在地。雷池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即語出于此;雷池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常常光臨的勝地,南朝宋文學家鮑照在此寫下了《登大雷岸與妹書 》。
龍感湖資源豐富,物產多樣,是魚米之鄉。龍感湖己形成糧、棉、油、豬、魚、鴨、蛋、果、蔬八大完整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其中,紡織、現代化養殖規模和冷凍保鮮容量均居全市第一。風力發電、秸稈發電、沼氣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相繼實施,循環經濟產業己具雛形。
龍感湖政策優惠,環境良好,是投資熱土。龍感湖場區合一,既有縣一級政府職能,又有農墾企業經營的靈活性。近年來,龍感湖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1992年,黃岡地區行署對龍感湖農場實行計劃單列,即計劃統計、財政稅收、機構編制、教育衛生等從黃梅縣計劃中劃出,直接接受黃岡地區的領導。1996年,中共黃岡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黃岡市龍感湖管理區,賦予縣級黨委、政府職能,管理區與國營農場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場區合一的雙重體制。2005年全省農墾改革后,黃岡市委、市政府將龍感湖管理區視同縣(市)管理,并授予縣一級人民政府行政許可和行政執法權。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龍感湖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在加快發展中求轉變、在加快轉變中求發展,確立了以建設“兩型社會”為主題、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主線、以打造“百億元產業區”為目標的發展思路,加快建設全國農墾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場)、湖北省農墾現代農業建設示范場、湖北省循環經濟產業試點園區、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綜合示范區和湖北龍感湖工業園,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十一五”后期,龍感湖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社會存款、全社會保障水平、農業產業化水平、紡織規模、新能源裝機容量在全市領先,經濟綜合實力連續三年在全省農墾系統名列前茅,實現了由“農場”向“工場”轉變的歷史性跨越。
2012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08億元,同比增長15.96%;工業產值36.5億元(全口徑),同比增長17.9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24億元,同比增長17.1%;農業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7.1%;全口徑財政收入2.56億元,同比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95億元,同比增長32.3%。主要經濟指標GDP、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都呈兩位數增長。
為了擴大對外開放,拓展發展空間,實施走出去戰略,龍感湖于2010年托管位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洲沃東加市的中澳楚雷牧場30年,并于2011年在澳大利亞注冊了龍感湖澳大利亞龍佑(聯豐)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作為開發性投資公司主要對中澳楚雷等公司進行投資開發,主要從事赴澳旅游、教育培訓、蔬菜種植、啤酒大麥芽的生產加工等,同時開展進出口貿易業務,積極推動澳大利亞的優勢農產品的出口貿易。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在海外再造一個龍感湖。
更多信息請查看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