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063環境保護)
一、考查目標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入學復試《環境保護》考試,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環境保護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有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10題,每題3分,共30分
填空題:15空,每空1分,共15分
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分析論述題:1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三、考查范圍
一、考查目標
系統掌握環境保護的基礎理論,主要的研究內容及其研究方法,具有正確的環境觀、生態觀、資源觀、人生觀、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戰略觀,并具備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
二、考查內容
緒論
環境;環境問題;環境保護
第一章生態系統與環境保護
第一節生態學概述
第二節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生態平衡與生態保護
第四節生態系統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第二章資源與環境保護
第一節世界與中國資源的現狀及特點
第二節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第三節能源與環境保護
第三章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
第一節大氣污染與人體健康
第二節水污染與人體健康
第三節固體廢物污染與人體健康
第四節其他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
第四章大氣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節大氣的結構和組成
第二節大氣污染及大氣污染物
第三節全球性的大氣環境問題
第四節影響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氣象因素
第五節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技術
第五章水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節水體污染及危害
第二節水質指標與水質標準
第三節水體的自然凈化
第四節廢水處理技術
第五節典型污水處理流程
第六章土壤污染防治與土壤生態保護
第一節土壤污染
第二節土壤自凈
第三節土壤環境污染與修復技術
第四節土壤生態保護
第七章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
第一節固體廢物的分類及危害
第二節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第三節典型固體廢物的處理與利用
第八章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第一節物理性污染概述
第二節噪聲污染
第三節放射性污染
第四節電磁輻射污染
第五節熱污染與光污染
第九章環境監測與評價
第一節環境監測概述
第二節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第三節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章環境管理與環境法規
第一節環境管理
第二節環境保護方針、政策
第三節環境保護法規
第四節環境標準
第十一章可持續發展與清潔生產
第一節清潔生產
第二節循環經濟
第十二章國際環境合作與國際環境公約
第一節國際環境合作
第二節國際環境公約
四、主要參考書
1.吳菊珍主編.《環境保護概論》,科學出版社,2011.
2.劉培桐主編.《環境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