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澤民同志視察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工作時指出,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關鍵取決于我們黨。只要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我們黨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永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并帶領人民不斷前進。江澤民同志關于“三個代表”的思想,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繼承歷史,立足現實,前瞻未來作出的精辟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是對新世紀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能不能落實“三個代表”的思想,不僅關系到新世紀黨的興衰,同樣關系到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要我們以“三個代表”的思想指導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只要我們以“三個代表”的思想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只要我們按照“三個代表”的思想指導我國的對外交往與國際交流合作;我們就能夠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能力,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繼承并發揚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吸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華以及先進科技與管理,繼承和發展先進文化,保證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迎接全球化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發展的挑戰,如期達到2050年的第三步戰略目標,造福于中國人民。
“三個代表”是我們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代表先進的生產力是基礎,代表先進的文化是核心,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宗旨??平坦ぷ髡呤乾F代社會中極其重要的社會群體,她的形成本來就是生產力和文化發展的結果,科教工作者不但應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傳播者,而且應是21世紀一代新人的培育者和優秀精神產品的創造者,科教工作者與廣大工農群眾相結合正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平虘鹁€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在更高層次上學習與實踐“三個代表”的思想?;仡欀袊陌l展史,就是一部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歷史。先進的生產力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這就要求中國跨越落后的生產關系,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在一個曾經是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探索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經過短短的50年創造出輝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壯大,在激烈復雜的國際競爭與合作中爭得了主動地位。中華民族具有舉世無雙的未曾中斷過的中華文化傳統,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漢唐的包容開放、康乾的文治武功都曾達到世界文明史的高峰,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志士仁人前赴后繼開拓中國現代化的道路,終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科學地繼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文化遺產,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我們正在建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文化給世紀之交的人類以新的希望和新的鼓舞。
中國近代科技教育自產生以來就與人民共命運,關心并致力于廣大人民的福祉??平坦ぷ髡叩娜炕顒樱瑲w根到底都是為了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生產力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新的變化,科技和教育愈來愈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和基礎。黨要更好地代表不斷發展的先進生產力,就必須集中力量發展科技和教育。科教工作者適逢這樣的時代是多么幸運,科教戰線的黨員適逢這樣的時代是多么幸福,責任是多么重大!當然,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思想也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課題:科教戰線的黨員更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努力實踐,努力做到始終代表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
在生產力飛速發展特別是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世界文化交流相互激蕩,人民群眾覺悟日益提高的今天,我們必須以高度的社會和歷史責任感,努力促進科教事業的發展,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努力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能力,不斷提高并發展我國的先進生產力。
(一)
著名的國際管理學者彼得·德魯克認為,傳統勞動者必須依賴雇主提供的生產資料才能創造價值;而知識經濟時代的勞動者自身就擁有主要的生產資料——知識和智力,這樣的勞動者已經脫離成本的范疇而具有資產的價值。他們需要企業,但企業更需要他們。這就是說,先進生產力愈來愈多地由富有創新精神和現代知識結構的智力勞動者掌握。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就必須繼承和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人的創造精神的傳統。早在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之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就格外尊重科技與教育,毛澤東稱科學技術是“人民爭取自由的武裝”,延安和各個根據地建立起各種各類的科研和教育機構。
新中國成立前夕,黨中央指示各級組織和軍隊,盡最大力量保護科教工作者避免即將敗逃臺灣的國民黨反動政權的迫害。新中國成立僅僅17天,中央人民政府就批準建立中國科學院,緊接著集中相當大的力量調整和組建科研教育基地,掀起新中國科教事業的第一個高潮。雖然后來黨的指導思想發生偏差,但毛澤東、周恩來、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仍然以他們不同的方式尊重和保護科教工作者,保存和奠定了中國科教事業的基礎。鄧小平領導改革開放之初,他不但將科教戰線看作推動改革開放全局的樞紐,同時將廣大科教工作者作為最重要的依靠力量。鄧小平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以及要做科技教育的“后勤部長”的論斷和講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江澤民同志成為黨中央的核心以來,也格外重視科技與教育。他在1991年5月的一次重要講話中指出, 經濟和社會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其意義比全黨工作著重點的轉移更加重要。近幾年來,江澤民同志時刻關注世界科技教育的發展趨勢,提出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創見,做出諸如實施國家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技術創新工程和教育振興計劃等一系列重大決策。中國之所以能夠成功地抵御90年代初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之所以能成功地戰勝亞洲金融危機和1998年特大洪水,之所以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基本消除困擾中國幾千年的貧窮,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其他國家不斷起伏的狀態下保持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和持續增長,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以發展生產力為目的,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科教興國”的正確戰略。目前我們正在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十分清楚,第三步戰略目標本質上是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關鍵是科技、教育的發展和科技創新產業化能力以及國民素質的提高,科技教育工作者承擔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責任。
中國曾經是世界聞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四大發明催生了歐洲的文藝復興,是驅散歐洲中世紀黑暗的曙光。我們承認由于失掉機遇,近代中國曾經落伍。但是令我們和后輩永遠尊敬的是,我們的前輩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未來的追求。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歷史是幾代人英勇奮斗、抗爭并用鮮血和生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制度并改革開放的歷史。自林則徐以來,中國人民在用鮮血捍衛民族尊嚴的同時大膽地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縛,睜開眼睛看世界,一代又一代先進分子走出國門,將近代科技和教育引入中國。以容閎為代表的第一批留學生、以蔡元培、詹天佑等為代表的第一批現代科教工作者,他們的功績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評價,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梁。僅僅經過一百多年,中國近代科技和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上個世紀之交的時候,絕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近代科技教育為何物,抗擊帝國主義的義和團仍然相信“刀槍不入”,以血肉之軀沖向洋槍洋炮;而到又一個世紀之交的時候,中國不但走完西方發達國家自文藝復興以來400 年的路程,而且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現代科技教育體系并在某些方面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大慶油田的開發、青藏高原的綜合考察、農業的高產穩產、門類齊全的現代制造技術、“兩彈一星”的研制、方興未艾的航天事業及比其他大國更高的成功率、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唯一發展中國家,等等,這一切,吸引著發達國家、鼓舞著發展中國家。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享受著越來越多的科技教育恩惠,科技教育工作者愈來愈受到整個民族的尊重。五四運動以來的革命、建設和改革證明一個樸素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有能力、有魄力領導中國建立世界一流的現代科技和現代教育,發展世界一流的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
當代世界,哪個國家或地區掌握最先進的生產力,哪個國家或地區就能夠民富國強,并在國際政治格局中縱橫捭闔得心應手,而哪個國家或地區之所以能夠掌握最先進的生產力,關鍵是由這個國家或地區科技教育工作的素質和能力決定的。上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曾經重挫,但僅僅一周就恢復“人氣”,為什么呢?那就是投資者看重美國科技教育的深厚底蘊??上У氖敲绹承﹦萘Τ3E用美國的科教實力,使本來應該發揮正面作用的力量造成違背世界各國愿望的負面效果。俄羅斯經濟相對困難,特別是過度依賴石油等原料出口的經濟結構使整個經濟易受國際市場的影響甚至某些投機勢力的操縱,農業連續歉收,工業投資下降,資金外流,居民支付能力較低,國庫資金嚴重短缺,但強大的科技和教育儲備和實力仍然在一定條件下保證俄國的綜合國力,維護了俄國的國際地位,使企圖削弱其地位的西方國家不能不有所顧忌。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代表未來的黨。正因為這一點使她能夠戰勝任何艱難險阻而無往不勝。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前兩代領導集體的基礎上做出新的開拓,使得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煥發著青春的朝氣與活力。今年3 月舉行的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新聞媒體發現一個嶄新的現象,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網絡教育、三網合一、IT產業、生物工程、基因作物,這些現代科技教育的專業名詞,高頻率地出現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發言和提案。下個世紀,各國圍繞提高民族創新能力將展開意義深刻的科技教育和高技術產業化能力的競爭。無論對于中國還是世界,這都意味著挑戰也意味著機遇。比如,信息科技革命要求實現信息傳播向知識創新和知識的創新集成和應用轉換,知識處理正是信息時代高級階段的課題,其產品形式是基于網絡與知識創新的信息服務。農業時代曾經領先、工業時代一度落后、信息時代初級階段繼續落后的中國,在信息時代的高級發展階段,則與發達國家處于同樣的起點。由于知識處理必須突破計算機處理文字、語言乃至人的認知和智能思維以及生命遺傳發育信息的解讀、理解、調控等難題,中國具備可能后來居上的有利條件,中華民族將可能彪炳信息時代知識處理的制高點,一洗科學技術落后的塵垢,讓整個人類分享中華文化的風采。
(二)
20世紀是中華民族抗爭、革命、建設、改革并走向振興的100年。前50年的主題是推翻帝制,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中華民族站起來;后50年的主題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并改革開放,開辟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新世紀的第一個50年,黨要率領各族人民將中國建設成為統一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樣的現代化國家,不僅僅要在經濟上達到當時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且要在文化上開一代新風,繼承和弘揚五千年中國優秀傳統,借鑒融匯世界各國的優秀文明成果,鑄造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先進文化。
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經濟成份、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態、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和社會需求日益多樣化,這些變化必然反映到科教戰線。毫無疑問,正確的健康的進步的思想觀念是科教戰線政治思想領域的主流,但某些落后的東西也對科教戰線造成侵蝕,對科教事業造成干擾。某些政治勢力鉆改革深化中部分階層心理容易失衡的“空子”,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招搖撞騙,邪教“法輪功”在某個時期某些地區的肆虐就是明證。我們更要看到,國外敵對勢力一直沒有放棄對我國“西化”、“分化”的企圖,它們通過各種途徑,宣揚和傳播腐朽的價值觀念,企圖潛移默化地從思想和文化領域對我國進行滲透。有些曾經取得一定成就的科教工作者淡漠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理想、動搖社會主義信念,扭曲了價值觀的正確取向,謀取不正當的個人利益,甚至發展到違反科學道德,違反法紀。正反兩方面的情況啟示我們,科教戰線的黨組織怎樣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既是極其重要的理論課題,也是極其重要的實踐課題。文化具有比某一經濟形態更為持久和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在社會的轉型期,先進文化能夠維系社會的穩定,能夠形成強大的正確的社會輿論,能夠激發全民族的創造力,促進整個社會形成團結協作、朝氣蓬勃的氛圍;忽視文化建設,其結果不但是“禮崩樂壞”,而且使整個經濟與社會發展停滯甚至倒退。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科教戰線各級黨組織嚴肅認真地進行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核心的黨性黨風教育,創造了在改革開放環境中黨建工作的新鮮經驗,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是新形勢下加強黨建的創新探索,是延安整風和80年代整黨以后的又一創造,更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有益探索。科教工作者是具有較強理性思維能力的社會群體,科教戰線的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更要看到自己的使命,絕不能辜負物質建設工程師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币粋€偉大民族的重新崛起與振興,必然以其悠久、豐富的歷史積蘊為鋪墊。文明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說戰爭年代更需要科教工作者一切為了前線,那么和平年代則更要求科教工作者重視自己的模范作用,注重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設,注重整個社會向上、從善、敬業、創新、服務、奉獻的道德文化培養。先進文化是以人為載體的,一個世紀以來幾代科教工作者的奮斗成果不僅是建立了現代科技教育體系,使中國經濟社會的科技教育水準大大提高,而且是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百年樹人,千年樹風,這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非凡之才,才有非凡之業。我們所說的非凡之才,不僅僅是少數尖子,不僅僅是少數專家,而是千千萬萬具有優良素質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我們要珍惜幾代科教工作者的奮斗成果,把前幾代科教工作者開創的樹人樹風的千秋偉業推向前進。
先進的文化往往是通過某些有代表性的人物體現的。近代科技教育誕生以來,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教育家。正是他們對真善美的永恒的追求促進了人類文化的進步,不斷地豐富著人類的文化寶庫。1998年和1999年,我們分別紀念了居里夫人和愛因斯坦的誕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于去年9 月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研制做出重大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正是在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和“兩彈一星”研制專家們身上,體現著人類高尚的理想境界和美好的道德情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一生承受太多的貧窮、艱辛、磨難和流言蜚語以及因科研遭到的放射性污染。她講得好:“生命中沒有值得恐懼的東西,只有等待揭示的東西。”她告訴我們:“一個科學偉人在實驗室里的生活是一場與物質、與環境、與自己的艱苦戰斗?!彼龔?0噸的廢瀝青中提煉出億分之一的0.1克鐳,從此揭示出放射性之謎。 她是一位永遠不滿足的探索者:“永遠看不到已經完成的,只能看到未完成的?!睂τ谕泻蜕鐣馁潛P,她保持著科學家的樸實:“我們應該感興趣的是物而不是人。”如果我們想總結她的一生,只要看一看她那雙手就足夠了,為解開放射之謎的多年勞作使這雙本來纖細的手布滿老繭,多年輻射刻下累累傷痕。以待人嚴格得幾乎苛刻著稱的愛因斯坦發自內心地贊美居里夫人是“唯一沒有被名譽腐蝕的一位?!蔽覈腻X三強、錢學森、趙九章等科學家本身就代表著一種為黨為人民為國家為民族“生死以之”的博大胸懷和豪邁氣概。尤其令我們高興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由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和“兩彈一星”研制專家代表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正在整個社會進一步弘揚。近年來相當一批科教工作者頂著壓力,勇敢地揭露邪教“法輪功”和各種偽科學,表現出為科學獻身的大無畏品質,幫助黨和政府有力地遏制了邪教的蔓延,遏止了偽科學的危害。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力量?!惫伯a黨員和黨領導的優秀科教工作者和全體中國人民正是要繼承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和世界優秀科學文明的成果,創造面向21世紀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我們已經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在新的世紀,我們還將戰勝新的艱難險阻,創造新的先進文化,創造新的更加輝煌的人間奇跡!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