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大學語文”的考試范圍和基本內容,限于本“考試大綱”規定的28篇精讀課文,但泛讀課文可用作閱讀理解的例題材料。具體考試內容包括:
1、語言知識:考核文言文課文中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和句式?,F代文不考語言知識;
2、文體知識:考核文言文課文所涉及的古代文體分類及其主要形式特征?,F代文不考文體知識;
3、作家作品知識:考核與精讀課文相關的古代與現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識;
4、課文閱讀分析:考核精讀課文的主要觀點(或主旨、主題、主要感情傾向)、思想內容、寫作特點、語言修辭等。要求既能從整體上領會掌握課文,又能結合課文的有關段落進行分析論述。
5、文字表達: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體,但詩歌除外。
二、28篇精讀課文的考核要求
(一)課文閱讀分析的總體考核要點:
1、把握并歸納課文的主旨(議論文的中心論點,說明文的說明對象特征,記敘文的中心思想,詩詞曲賦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說的主題),理解其思想認識意義;
2、領會課文的主要寫作特點或藝術表現手法,如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記敘文、小說中的敘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寫方法,詩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興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聯系課文有關段落進行具體分析;
3、熟記課文中的關鍵詞或富于藝術表現力的精彩詞句,對其含義及其表達作用給出簡要說明;
4、識記并理解課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比擬、對偶、排比、夸張、反語、用典、借代、暗示、層遞、設問、反詰等,并能具體說明其表達作用。
(二)28篇精讀課文具體考核要點:
1、《莊子•養生主(節選)》
(1)理解本文中心觀點所具有的普遍意義。
(2)識記本文以寓言故事為論據的喻證法的論證特點。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游刃有余”、“躊躇滿志”等成語的含義。
2、《諫太宗十思疏》
(1)理解本文三個論證層次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
(2)分析“十思”之論中所包含的君應自戒自謙,民可載舟覆舟的對應關系。
(3)理解本文喻證法和對比法相結合的論證特點。
3、《答司馬諫議書》
(1)理解駁論文章“破字當頭,立在其中”的議論方式。
(2)分析作者辯駁論敵觀點時分別采用的“據實反駁”和“據理反駁”的特點。
(3)理解本文雖語氣平和,但態度堅決的寓剛于柔的特點。
4、《今》
(1)認知本文的中心論點,理解本文這一論點的現實針對性。
(2)理解作者從“今”的時間意義和客觀存在意義兩個層面來論證中心觀點的特點。
(3)理解本文中多種論據與中心論點的關系。
(4)理解演繹法的論證過程及其作用。
5、《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1)識記這是一篇駁論文章。
(2)理解本文確立的頌揚“民族脊梁”的堅強意志和自信心的中心論點。
(3)分析本文抓住論敵邏輯錯誤加以辯駁的論辯特征。
(4)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話的深刻含義。
6、《裘》
(1)掌握裘的定義、種類及其特點。
(2)理解本文所采用的多種說明方法。
(3)理解本文的結構方式及其表述特點。
7、《橋的運動》
(1)理解“橋的運動是橋的存在形式”這一抽象事理。
(2)掌握本文的結構層次與結構方式。
(3)理解橋的“動平衡說”。
(4)結合本文內容,理解科學小品的特點。
8、《垓下之圍》
(1)理解本文肯定項羽重大歷史功績,同時批評項羽缺乏政治遠見的基本傾向。
(2)把握本文通過三個場面描寫塑造項羽悲劇英雄形象的寫作特點,分析項羽主要的個性特征。
(3)具體分析本文運用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特點。
9、《張中丞傳后敘》
(1)認識本文駁論與敘事并重的特點,并分析這兩者內在聯系。
(2)理解本文“以論傳人”的寫人方法在駁論部分的具體應用。
(3)分析本文細節描寫在刻畫張巡、南霽云性格特征所起的作用。
(4)分析本文三個主要英雄人物相互映襯的關系,以及通過反面人物來反襯他們的特點。
10、《始得西山宴游記》
(1)理解本文反復出現“始得”二字在表情達意上的意義。
(2)理解本文第一層次成為第二層次鋪墊的結構特點。
(3)理解本文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寫西山的特點。
(4)領會作者得出“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感悟的過程。
11、《登西臺慟哭記》
(1)理解本文為民族英雄文天祥、為宋朝覆亡而慟哭的強烈愛國情感。
(2)領會本文“哭”字貫串全文的結構特點。
(3)具體分析本文細節描寫和景物描寫在表達主題、抒發情感、烘托氣氛等方面的藝術表現功能。
12、《徐文長傳》
(1)理解徐文長獨立一時、卓而不群的奇特個性,和憂憤成疾、顛狂自戕的悲慘命運。
(2)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強烈的總體特色。
(3)分析本文“以事傳人”與“以論傳人”相結合的寫人方法。
13、《故鄉的野菜》
(1)理解本文運用比較、烘托方法所抒發的眷念故鄉的情感。
(2)分析本文運用民歌、諺語來點染、抒發情感的作用。
14、《廢園外》
(1)理解本文所表達的作者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情感。
(2)分析本文虛實結合、虛實相生,通過想像來展開敘事、抒情的藝術表達方式。
15、《國殤》
(1)理解本詩題目《國殤》的含義,概括本詩的主要感情傾向。
(2)分析本詩場面描寫與細節描寫相結合的寫作特點。
(3)背誦這首詩。
16、《短歌行》
(1)體會詩中所表現的復雜、矛盾的情感,概括全詩的主旨。
(2)理清本詩的抒情層次,及其相互關系。
(3)理解詩中用典、比喻、象征等修辭手法所起的作用。
(4)背誦這首詩。
17、《山居秋暝》
(1)劃分本詩寫景部分的層次,概括其各自側重點。
(2)理解詩中以動寫靜、動靜結合的寫作特點。
18、《春望》
(1)理解詩人通過望中所見、望中所感抒情的藝術特點。
(2)分析對本詩頷聯兩句含義的兩種解釋的各自特點。
(3)理解本詩中細節描寫對深化主題的意義。
(4)背誦這首詩。
19、《泊秦淮》
(1)理解詩人夜泊秦淮的感慨所包含的深刻主題。
(2)理解這首詩構思精巧,表達含蓄的寫作特點。
(3)背誦這首詩。
20、《關山月》
(1)分析這首詩感情層次,理解以“月”貫串全詩的結構特點。
(2)說明這首詩選取典型事物、典型場景來抒情言志的特點。
(3)背誦這首詩。
21、《再別康橋》
(1)把握作者重游故地,與之再別時眷念、珍惜相交織的情懷。
(2)理解這首詩通過選擇意象、運用比喻象征來豐富詩歌內涵的藝術特點。
22、《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1)體會詩人對祖國母親的深沉摯愛之情,以及渴望祖國日益強盛的殷切情意。
(2)掌握本詩多重顯、隱意象疊加的抒情手法。
(3)理解詩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過程,理清詩篇情感邏輯層次。
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1)理解詞人表達的身處特殊情景的特殊感受。
(2)理解這首詞“觸物興感”的抒情手法。
(3)說明“雕欄玉砌”與“小樓”、“朱顏”所構成的雙重對比關系。
(4)背誦這首詞。
24、《雨霖鈴(寒蟬凄切)》
(1)理解這首詞點染手法所起的作用。
(2)分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本詞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3)背誦這首詞。
25、《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1)理解這首詞上片詞人所點明的“無人會,登臨意”深刻內涵。
(2)識記這首詞下片三個典故的本事,以及詞人用典的創作意圖。
(3)背誦這首詞。
26、《前赤壁賦》
(1)體會蘇軾寫作此賦時的復雜心態和情感變化,把握作者忘懷得失、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2)理解并分析此篇賦文創造性地運用賦體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手法來表現內心矛盾的獨特構思。
(3)具體分析此篇賦文寫景、抒情、說理有機結合,具有理趣之美的特點。
27、《風波》
(1)理解本篇小說題目《風波》的含義。
(2)分析七斤與趙七爺,九斤老太與六斤這兩組人物分別對應的關系。
(3)理解人物對話對刻畫人物、表現小說主題的作用。
(4)指出細節描寫、心理描寫對突出七斤這個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5)分析小說開頭、結尾兩處場景描寫在烘托、深化主題方面的作用。
28、《斷魂槍》
(1)理解本文時代背景的交代對表現人物的意義。
(2)概括主要人物沙子龍性格特征和復雜心態。
(3)分析次要人物王三勝、孫老者對沙子龍的塑造所起的對比、襯托的作用。
(4)理解本文肖像、語言、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的意義。
三、試卷題型和分數結構
(1)選擇題:20分
(2)填空題:10分
(3)語詞解釋題:10分
(4)翻譯題:10分
(5)簡答題:20分
(6)簡析題:30分
(7)作文題:50分,命題作文,文體不限(但不能寫成詩歌),字數要求800字。
四、考試命題用書
《大學語文》,福建省教育廳組編,吳雄、邵良祺主編,陳慶元主審,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高等數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范圍
第一章 函數、極限與連續
第二章 導數與微分
第三章 微分學及應用
第四章 一元函數積分學
第五章 空間解析幾何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
第一章 函數、極阻與連續
(一)考核知識點
1、一元函數的定義。
2、函數的表示法(包括分段表示法)。
3、函數的簡單性——有界性、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
4、反函數及其圖形。
5、復合函數。
6、基本初等函數與初等函數(包括它們的定義、定義區間、簡單性態和圖形)。
7、數列概念。
8、數列的極限。
9、收斂數列的性質——有界性、唯一性。
10、數列極限的存在準則——單調有界準則。
11、函數的極限(包括當和時,函數極限的定義及左、右極限的定義)。
12、函數極限的存在。
13、函數極限的存在準則——夾逼準則。
14、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包括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
15、兩個重要極限:
, 。
16、無窮小量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
17、無窮小量的比較。
18、無窮大量及其與無窮小量的關系。
19、函數極限與無窮小量的關系。
20、函數的連續性。
21、函數的間斷點。
22、連續函數的和、差、積、商及復合的連續性。
23、初等函數的連續性。
24、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
(二)考試要求
函數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客觀世界中量與量之間的依存關系在數學中的反映,也是高等數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極限理論是高等數學的基石,函數連續性的概念就在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極限也是研究導數、積分、級數等必不可少的基本概念和工具。
本章總的要求是:深刻理解一元函數的定義;掌握函數的表示法和函數的簡單性態;理解反函數概念和復合函數概念;熟練掌握基本初等函數和了解什么是初等函數。深刻理解極限概念;了解極限的兩個存在準則——單調有界準則和夾逼準則;熟練掌握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牢固掌握兩個重要極限;理解無窮小量,掌握它的性質;掌握無窮小量的比較;理解無窮大量及其與無窮小量的關系;理解極限與無窮小量的關系;理解函數連續性的概念;了解函數的間斷點;熟練掌握連續函數的性質;掌握初等函數的連續性及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
本章考試的重點是:函數的定義;基本初等函數;極限概念與極限運算;無窮小的比較;連續概念與初等函數的連續性。
第二章 導數與微分
(一)考核知識點
1、導數的定義。
2、導數的幾何意義。
3、導數作為函數對自變量的變化率的概念。
4、平面曲線的切線與法線。
5、函數可導與連續的關系。
6、可導函數的和、差、積、商的求導運算法則。
7、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
8、反函數的求導法則。
9、基本初等函數的求導公式及初等函數的求導問題。
10、高階導數。
11、隱函數求導和取對數求導法。
12、由參數方程所確定的函數的求導法。
13、微分的定義。
14、微分的基本公式、運算法則和一階微分形式不變法。
(二)考試要求
導數概念是根據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在前一章函數與極限這兩個概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是微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微分概念是微分學中又一個重要概念,它與導數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在科學技術與工程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本章總的要求是:深刻理解導數的定義,了解它的幾何意義和它作為變化率的概念;掌握平面曲線的切線方程和法線方程的求法;理解函數可導與連續的關系;熟練掌握函數和、差、積、商求導的運算法則、復合函數求導法則、反函數求導法則;熟練掌握基本初等函數的求導公式和了解初等函數的求導問題;掌握隱函數求導法、取對數求導法、由參數方程所確定的函數求導法;理解高階導數的定義;熟練掌握微分的運算法則及一階微分形式不變性。
本章考試的重點是:導數的定義及其幾何意義;導數作為變化率的概念;可導函數的和、差、積、商的求導運算法則;復合函數求導法則;初等函數的求導問題;微分定義。
第三章 微分學應用
(一)考核知識點
1、微分中值定理——羅爾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
2、羅必塔法則。
3、函數增減性的判定。
4、函數的極值及其求法。
5、函數的最大、最小值及其應用問題。
6、曲線的凹向及其判定法。
7、拐點及其求法。
8、函數作圖。
9、弧微分。
(二)考試要求
微分學應用以導數為主要工具,結合諸如函數、極限、連續等概念,綜合地用來對函數進行較全面的研究以及解決一些較簡單的實際問題。微分學應用的理論基礎是微分中值定理。
本章總的要求是:深刻理解微分中值定理;熟練掌握羅必塔法則;掌握函數增減性的判定;理解函數極值的概念,并掌握其求法;理解函數最大值、最小值的意義,掌握其求法,并能解決簡單的最大、最小值應用問題;了解曲線的凹向和拐點的含義,并能掌握其求法;掌握函數作圖的主要步驟;知道弧微分概念及其計算公式。
本章考試的重點是:微分中值定理;羅必塔法則;函數增減性的判定;函數的極值及其求法;函數的最大、最小值及其應用問題。
第四章 一元函數積分法
(一)考核知識點
1、原函數的定義。
2、不定積分的定義。
3、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幾何意義。
4、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
5、基本積分公式。
6、不定積分的分項積分法則。
7、換元積分法則。
8、分部積分法則。
9、簡單有理函數和可化為簡單有理函數的積分法。
10、定積分的定義及其存在定理。
11、定積分的基本性質——對區間的可加性、線性性質、估值不等式。
12、定積分的中值定理(包括積分均值)。
13、微積分學基本定理。
14、牛頓——萊布尼茲公式。
15、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則。
16、定積分的分部積分法則。
17、兩種廣義積分——無界函數的廣義積分及積分區間為無窮區間的廣義積分。
18、定積分的應用——幾何應用和物理應用。
(二)考試要求
與加法有逆運算減法、乘法有逆運算除法一樣,求導法也有逆運算,這就是不定積分法。與導數概念的產生一樣,定積分概念也是由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而產生的。本章內容豐富,概念性強。
本章總的要求是:深刻理解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定義;理解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牢固掌握基本積分公式;熟練掌握并能靈活運用分項積分法則、換元積分法則與分部積分法則; 掌握簡單有理函數和可化為簡單有理函數的積分法。深刻理解定積分的定義及其存在定理;理解定積分的基本性質和定積分的中值定理;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微積分學基本定理;理解并掌握牛頓——萊布尼茲公式;熟練掌握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則和分部積分法則;理解兩種廣義積分的概念并掌握它們的求法;掌握定積分在幾何和物理方面的應用。
本章考試的重點是:原函數與不定積分概念;基本積分公式;換元積分法則與分部積分法則;定積分的概念;定積分的中值定理;微積分學基本定理;牛頓——萊布尼茲公式;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則,定積分的幾何應用。
第五章 空間解析幾何
(一)考核知識點
1、空間直角坐標系、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
2、向量概念、方向余弦與方向數。
3、向量的運算、向量平行垂直的條件。
4、平面方程。
5、空間直線方程。
6、平面、直線間的平行垂直關系。
7、曲面與空間曲線方程。
8、二次曲面簡介。
(二)考試要求
與平面解析幾何一樣,空間解析幾何研究的兩個基本問題是:
(1)已知構成曲面和曲線的幾何條件,建立它們的方程;(2)已知曲面或曲線的方程,研究它們的圖形和特點。
本章總的要求是:理解空間直角坐標系;掌握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向量概念、向量的運算、向量平行垂直的條件、方向余弦與方向數。平面與空間直線的方程和它們之間的平行及垂直關系;掌握曲面與空間曲線的方程;掌握常用的幾個二次曲面的標準方程和它們的圖形。
本章考試的重點是:向量概念、向量的運算、向量平行及垂直的條件;平面的方程;直線的方程;球面方程;母線平行于坐標軸的柱面方程。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
(一)考核知識點
1、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微分方程的定義、階、解、通解、初始條件、特解。
2、可分離變量的微分方程。
3、齊次方程。
4、一階線性方程。
5、可降階的三種特殊類型的方程:
6、二階線性微分方程解的結構。
7、二階常系數齊次線性微分方程。
8、二階常系數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
9、用微分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二)考試要求
微分方程的起源與研究幾何、力學、物理等方面的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它的理論與方法幾乎是與微積分學同時發展起來的,微分方程有著廣泛的應用。到現代,它已經滲透到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
本章總的要求是:理解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熟練掌握可分離變量的方程、齊次方程、一階線性方程的解法;掌握可降階三種特殊類型的微分方程的解法;深刻理解二階線性微分方程解的結構;熟練掌握二階常系數齊次與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的解法;掌握用微分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
本章考試的重點是: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可分離變量的微分方程;一階線性微分方程;二階常系數線性齊次微分方程的解法;二階常系數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的特解的求法;識別微分方程的各種類型。
二、考試命題用書
《高等數學》,福建省教育廳組編,徐榮聰主編,莊興無主審,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英語考試大綱
(非英語專業)
一、總則
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在“關于印發《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的通知”[(2000)57號文件]中指出,高職高專教育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針對目前高職高專學生入學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實行統一要求、分級指導的原則?!陡呗毟邔=逃⒄Z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應達到的合格要求,把教學和測試分為A、B兩級。B級是過渡要求,A級是標準要求。
福建省高職高專升本科英語水平測試根據《基本要求》的精神,參照福建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的《英語基礎教程》(高職高專版)系列教材的教學內容,全面考核《基本要求》中所提出的各項目標?!痘疽蟆分兄赋觯焊呗毟邔=逃⒄Z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顒又羞M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為此,這項考試主要考核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考核學生對語法結構和詞語用法的掌握程度。
本考試是一種標準化考試??荚嚪秶饕恰痘疽蟆分兴幎ǖ腁級要求。為保證試卷的信度和效度,試卷采用主觀題與客觀題相結合的形式,能較全面地考核學生有關語言的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荚嚸磕杲M織一次,由省教育廳組織實施。
二、考試內容
本考試包括五個部分:聽力理解(暫不考)、閱讀理解、詞語用法與語法結構、完形填空或英譯漢、短文寫作。全部題目按順序統一編號。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暫不考)(Part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共20題,考試時間為30分鐘。這一部分共有四種形式,每次考試選擇其中的三種形式。第一種形式為單句(statement),共10題,每題一個句子。錄音只放一遍。每題0.5分;第二種形式為對話(conversation),共10題,每題一組對話,對話后有一個問句。錄音只放一遍。每題1分;第三種形式為短文(passage)。一篇約150至200詞的短文和5個問題。問題在試卷冊上印出。錄音放兩遍。每題1分;第四種形式為聽寫填空(spot dictation)。一篇約150詞的短文,其中空出10個空格,要求考生填入正確的詞或詞組,錄音放三遍。每一空格0.5分。
聽力部分的每題約有15秒的間隙,要求考生從試卷所給的每題4個選擇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或補全句子。錄音的語速為每分鐘120詞。
選材原則:
1、福建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的《英語基礎教程》(高職高專版)系列教材所提供的話題。對話與單句部分均為日常生活或交際場合中的一般用語與對話。
2、短篇聽力材料為題材熟悉的講話、故事、敘述、解說等。
3、所用詞語不超出《基本要求》中所規定的A級詞匯。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PartⅡ:Reading Comprehension)。共20題,考試時間為50分鐘。要求考生閱讀若干篇短文,總閱讀量不超過1000詞。這一部分共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為3篇短文,每篇短文后有5個問題,考生應根據文章內容從每題的4個選擇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的答案;第二種形式為一篇短文,短文后有5個問題,考生應根據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簡短回答問題。(一般每題答案不超過10個詞)
選材原則:
1、閱讀文章題材廣泛,包括社會、文化、日常生活知識、科普常識等方面。但所涉及的文章以學生所熟悉的背景知識為主。
2、體裁多樣,包括議論文、說明文、敘述文等。
3、文章的語言難度以《基本要求》所規定的A級要求為標準,如有個別超綱的詞或無法猜測而又影響理解的關鍵詞,則用漢語注明詞義。
閱讀理解部分主要測試考生下列能力:
1、理解所讀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理解事實與細節;
2、理解句子的意義以及上下文的邏輯關系;
3、根據文章進行一定的判斷和推論;
4、根據上下文推測、判斷生詞的意思;
5、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作者的見解與態度。
閱讀理解主要測試學生通過閱讀較準確地查找與獲取信息的能力。閱讀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第三部分:詞語用法和語法結構(PartⅢ: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30題,考試時間20分鐘。題目中詞和短語的用法占50%,語法結構占50%。要求考生從每題4個選擇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詞語用法和語法結構部分的目的是測試學生運用詞匯、短語及語法結構的能力??荚嚪秶ā痘疽蟆匪幎ǖ腁級以下(包括A級)詞匯和短語以及《基本要求》中所列出的語法結構表。
詞語用法與語法結構主要考核學生;
1、掌握《基本要求》中A級所要求的詞匯以及常用詞組情況;
2、掌握英語語法結構的情況和對時態、語態的使用能力;
3、對非謂語動詞以及各類從句的掌握情況;
4、對虛擬語氣、強調句、倒裝句以及主謂一致的使用能力。
第四部分:完形填空或英譯漢(PartⅣ: Cloze Test or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這一部分共兩種形式,每次考試選擇其中一種形式。完形填空共20題,考試時間20分鐘。在一篇題材熟悉、難度適中的短文(約200詞)中留有20個空白,每個空白為一題,每題有4個選擇項,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選出一個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語言結構恢復完整。填空的詞項包括結構詞和實義詞。綜合填空的目的是測試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英譯漢共5題。在閱讀理解部分的3篇文章中,選擇典型的、難度適中的5個句子,總詞量不超過100詞,在句子底下劃橫線??忌鶕舷挛牡囊馑迹_理解,并將這5個句子譯成漢語,譯文達意。英譯漢目的是測試學生閱讀理解的準確程度以及漢語的表達水平。
第五部分:短文寫作(PartⅤ: Writing)。共1題,考試時間為30分鐘。要求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一篇100-120詞的英語作文。試卷上將給出題目,或規定情景,或要求看圖作文,或給出英語段首句要求考生續寫,或用漢語給出每段的提綱,或給出關鍵詞要求寫出英語短文。作文要求能正確表達思想、內容切題、意義連貫,無重大的語法錯誤。寫作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一般熟悉的常識。
三、答題及計分方法
客觀題用機器閱卷。要求考生從每題4個選擇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案紙(Answer sheet)上該題的相應字母中間用鉛筆劃一條橫線。每題只能選擇一個答案,多選作答錯處理。主觀題答在規定的試卷上。
閱卷將按科學的評分標準評分。試卷各部分采用計數的方法,折算成百分制。
四、使用教材
福建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的《英語基礎教程》(高職高專版)系列教材(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系本考試的教學與考生自學的主要教材。2004年省高職高專升本科英語水平測試將依據《基本要求》所規定的A級要求命題?!队⒄Z基礎教程》(高職高專版)系列教材按《基本要求》提出的各項目標編寫,可供考生復習考試之用。
附注:高職高專升本科英語水平測試(非英語專業)暫不考聽力理解部分。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