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師范大學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及錄取方案
來源:云南師范大學網站 閱讀:1155 次 日期:2022-06-18 14:51:3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22年云南師范大學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及錄取方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云南師范大學2022年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及錄取方案

云南師范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至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下設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法商學院、師范學院。抗戰勝利后,1946年組成聯大的三校復員北返,師范學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獨立辦學,定名國立昆明師范學院,1950年改名昆明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云南師范大學。歷經80余載的更迭發展,已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30余萬人,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一、招生計劃

學院名稱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招生 計劃數 學 制 學費標準 (元/學年) 備注
地理學部 080908T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一共 50 2年 4500  
070501 地理科學(師范) 2年 4500  
信息學院 080910T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2年 4500  
文學院 050101 漢語言文學(師范) 2年 3400 只招收文史類考生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030101K 法學 2年 4000  
馬克思主義學院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2年 4000  
體育學院 040201 體育教育(師范) 2年 3400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070201 物理學(師范) 2年 4500  
化學化工學院 070301 化學(師范) 2年 4500 只招收理工類考生
生命科學學院 071001 生物科學(師范) 2年 4500  

二、招生對象和報考條件

1.熱愛祖國,遵章守紀,品德良好。

2.2022年云南師范大學全日制本科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以及我校近三年(2019年7月畢業)全日制本科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且目前尚未就業的往屆生。

3.學生可報考與原本科專業分屬不同學科門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或與原本科專業屬于同一學科門類、但不屬于同一本科專業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

4.體檢標準參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規定執行。

三、報名及考試時間

1.報 名 時 間:2022年6月18日-6月24日

2.資格審核公示時間:2022年6月25日-6月26日

3.面 試 時 間:2022年6月27日-6月30日(以各學院通知為準)

4.錄 取 公 布 時間:2022年6月30日以后

5.招生辦咨詢電話:0871-65910379、65912887

6.報名辦法:

學院 報名QQ群號 聯系人 咨詢電話
信息學院 1124128159 馮小丹 0871-65941295
文學院 641388488 高德娟 0871-65911661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6203069778 賈大朋 0871-65911138
馬克思主義學院 923499473 高永祥 0871-65911229
地理學部 908495258 楊玉莉 0871-65941255
體育學院 926199306 丁先瓊/郭飛 0871-65943558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794815763 歐全宏 0871-65941168
化學化工學院 923855159 楊建梅 0871-65941086
生命科學學院 698413008 樊冬梅 0871-65941387

請考生報名時填寫附件1《云南師范大學2022年第二學位招生報名表》,并發給學院聯系人。

四、考試方式

考試以綜合面試的方式進行,綜合面試的方式為網絡遠程面試,面試時間為15分鐘。

五、招生錄取

1.報名結束后學校組織相關學院對報名考生進行資格審核,對符合條件的考生經學校復核后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后進行分專業考核面試。

2.錄取原則:根據綜合成績(綜合成績=(學生平均學分績點*25)*50%+面試成績*50%)分專業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3.擬錄取考生名單,經公示無異議后,按照相關規定辦理錄取手續,發放錄取通知書。

4.入學報到后進行身體復查,身體條件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規定執行。

六、就業政策

第二學士學位畢業學生按當年應屆生身份派遣并辦理相關就業手續。學生如中途退學,對于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入學的,按退學當年應屆本科畢業生身份派遣;以往屆畢業生身份入學的,按現行相關規定辦理派遣手續。

七、畢業證及學位頒發

第二學士學位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按現行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管理辦法頒發。畢業證書上須注明第二學士學位的專業名稱、學習時間等內容;學位證書上須明確標識“第二學士學位”字樣。凡在修業年限內,修完規定課程,達到畢業和授予學士學位要求的,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達不到畢業要求的,不再延長學習時間,亦不實行留級制度,可發結業證書。對退學學生,學校發給肄業證書或寫實性學習證明。

八、學院及專業介紹

信息學院

云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教師教育、網絡/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人工智能6個系,以及公共教學部1個部,實驗中心1個中心。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4個本科專業,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卓越工程師”“教育技術卓越工程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卓越教師‘4+2’培養計劃”“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卓越人才‘4+2’培養計劃”4個人才培養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9年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0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技術學專業2020年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現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院有一支結構合理、作風過硬、教學科研水平高,年輕有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81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50.61%。學院現有云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3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

學院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努力拓展留學生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努力構建“信息技術+領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使學院成為面向西南、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高水平教學基地,成為區域和行業的科技服務基地和技術創新基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云南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學院在保障第一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非常注重第二課堂育人體系的建設。學院專門成立學生發展中心,負責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國內外不同層次的科技競賽。學生參加美國數學建模大賽、程序設計大賽、ACM大賽等國際比賽,獲得各類獎項40余項;參加中國數學建模大賽、計算機作品大賽、物聯網大賽、泛珠三角計算機作品大賽等省部級比賽,獲得各類獎項近400項;自2012年以來,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6項、云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3項;我院本科生在《Pattern Recogni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計算機學報》《軟件學報》《自動化學報》《中國圖象圖形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50余篇;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學院創辦了“雨花講壇”,定期邀請各行各業專家學者給學生開設講座,目前已舉辦超過40期。部分畢業生進入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英國利茲大學、澳洲西澳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泰國清邁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繼續深造。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大數據時代,傳統的數據庫、軟件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各行業大規模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管理和分析的需求。這就意味著傳統信息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正面臨著深刻的變革和挑戰。如何結合大數據產業鏈實際的需求,培養出專業的、高素質的大數據技術人才,是國內高校信息技術相關學院刻不容緩的任務。在此背景下,信息學院于2016向教育部申報并獲批籌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本專業結合信息學院在教育技術領域的學科優勢,目標是建設以教育技術為特色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領域跨學科工程應用型技術人才。 使畢業生具有數據科學、信息科學和地理信息科學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所需要的計算機系統、數據分析、大規模數據處理能力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熟練掌握大數據獲取、傳輸、存儲索引、處理與分析、可視化、決策與應用等技術。熟練掌握時空數據的計算、分析和決策方法。使畢業生具備將大數據技術結合領域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具備大數據工程項目的應用軟件設計和開發能力,具有一定的大數據科學研究能力及數據科學家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主要專業課程:本專業主要專業課程有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Hadoop集群程序設計、Python程序設計、Spark編程基礎、NOSQL技術、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大數據案例分析、機器學習等。

聯系人:馮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41295

學院網址:http://cic.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睿智4號樓207

文學院

文學院前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國文系,朱自清、聞一多、王力、沈從文等大家曾在此任教,現有教師84人,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博士和在讀博士共38人,其中于堅、海男兩位著名作家曾獲得“魯迅文學獎”。近年來學院共承擔科研項目100多項,發表論文600余篇,出版專著及教材100多部。設有西南聯大新詩研究院、語文教育研究中心、民族審美教育研究中心、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中心、中華詩詞研究中心、地方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機構,擁有教育部“國培計劃”示范性項目培訓資質。主辦的“西南聯大國際文學節”,曾邀請舒婷、歐陽江河、顧彬、羅恩·帕吉特、拉蒙·迪亞斯、馬加里托·奎亞爾、徐貞敏,藍藍、魯若迪基等參加文學節活動;定期舉辦“一多高層論壇”“爾雅論壇”“學舟論壇”邀請國內外學者講學。“朱自清班”為卓越語文教師創新實驗班,通過百部經典閱讀、“三導師制”(中學一線教學名師、著名作家和學者組成)、“自清語文講壇”等方式,培養引領型卓越語文教師。文學院實行“西南聯大名師班級”管理模式,班級由四個年級學生構成,充分發揮高低年級的傳幫帶作用。

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云南師范大學歷史最悠久、基礎最雄厚的優勢專業之一,被列為云南省一流本科專業,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國家級初中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基地,是教育部“國培計劃”示范性集中培訓機構。本專業立足云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培養具有良好的師德風范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擁有系統而扎實的文學專業素養和教育理論素養與突出的教學能力,能夠滿足基礎教育需要的優質語文教育人才。畢業生同時能夠勝任黨政機關、企事業等單位的相關工作,畢業授予文學學士學位。畢業生專業基礎扎實,教學能力強,綜合素質和能力突出,就業前景好,培養了大批優質中學語文教師和教育管理者,為云南基礎教育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贊譽。

主要專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基礎寫作等。

聯系人:高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12957、65912951、65911661

學院網址:http://wxy.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明德三號樓文學院406辦公室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淵源于1938年成立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法商學院的政治學系、法律系和社會學系,文學院的哲學心理學系以及師范學院的公民訓育學系,是云南師范大學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學院的發展歷史沿革為1952年成立的昆明師范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 1965年在馬列主義教研室基礎上正式成立政治教育專修科,1973年更名為政治教育系,1993年更名為政治經濟系,2000年更名為經濟政法學院,2007年更名為哲學與政法學院,2020年更名為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學院下設法律系和社會學系等2個教學實體系,有法學、法學(紀檢監察方向)、社會學、社會工作4個本科專業方向,2022年,社會學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法學、社會學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社會學、人口學、民俗學、人類學4個二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法律碩士(法學和非法學方向)和社會工作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教育與社會發展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有教育部政策法規司-云南師范大學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云南省禁毒教育培訓科研基地、云南省禁毒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云南省促進性別平等發展與研究中心、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云南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院、云南省反腐倡廉建設研究中心7個省部級科研平臺。

現有在職教職工60人,其中:教授13人,副高級職稱20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33人;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占比75%;云南省文化名家2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省突”專家1人、云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人、“聯大青年學者”1人,“優秀青年學者”1人。2010年以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0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2項;公開出版著作、教材234部,發表論文4367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20項。

經過57年的發展,學院形成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銜接的多元開放人才培養格局,與北京大學、北師大合作共建法學和社會學學科,成為一個擁有雄厚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的教學研究型學院,為社會培養各類學生(學員)22470人。近年來學生分別獲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一等獎,云南省普法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在昆高校“法學杯”辯論賽冠軍等榮譽。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就業率名列學校前茅,每年均有學生保送或考取知名院校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學院秉持“教學立院、學術強院、特色興院、制度治院、文化塑院”的發展思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創新水平,致力于將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省內領先、國內有影響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

◆ 培養卓越法律人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法 學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德才兼備,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具備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質量法律服務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復合型法治人才及后備力量。畢業生就業渠道寬泛,包括中央或地方國家機關、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等,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仲裁等法律職業工作;到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從事法務等工作;通過推薦選拔、考試繼續攻讀研究生。畢業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律史、民法、刑法、物權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

聯系人:賈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11138

學院網址:http://fxshxy.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明德1號樓4樓423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新時代云南師范大學重點建設和發展的實體學院,云南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單位,國家級思想政治教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單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淵源于西南聯大師范學院和建國初期的政治教育培訓,哲學專業淵源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學院前身是1950年10月設立的昆明師范學院政治課教學指導研究組,1952年10月設政治理論課教研小組,1953年11月改建為馬列主義教研室,1965年9月更名為政治教育專修科開始全日制招生辦學,1972年改為政治教育系,1977年恢復高考開始全日制本科“政治教育”專業辦學,1978年、1980年隔年招生,1982年開始按年正常招生。1984年馬列主義教研室和政治教育系分立發展,政治教育專業按國家統一名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招生辦學,1993年政治教育系更名為政治經濟系,2000年發展為經濟政法學院,2007年更名為哲學與政法學院,2015年馬列主義教研部更名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5年成為云南省重點本科專業,2008年成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17年學院入選成為云南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單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9年成為國家雙萬計劃云南省一流本科專業,2020年成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2020年春季學校整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專業資源,組建新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與政法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哲學本科專業師生,相關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科研平臺,原馬克思主義學院一同組成新學院。經過72年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學院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本科專業辦學和研究生教育一體化的實體學院,形成了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并舉的開放型人才培養格局。學院是云南省高校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和專業綜合評價的代表性學院。

學院1985年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兩個一級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等13個二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招生授權點,學科教學(思政)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招生授權點。恢復高考以來,學院培養了思想政治教育等本科畢業學生兩萬多人,哲學、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科教學(思政)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兩千多人。止于2022年春季,學院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00人(本科834人,碩士研究生266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98人,其中,專任教師89人,教授23人,副教授44人,碩士生導師4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4人,在讀博士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9%。學院現有國家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各1門,擁有省級社科研究基地、科研平臺、教學科研帶頭人、教學名師(工作室)、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級創新團隊、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青年骨干教師、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師、線下一流課程建設等。近年來學院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分別獲國家雙創課題立項、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比賽一等獎等獎勵,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就業率名列學校前茅,兩個專業每年均有學生保研,學院本科學生考研升學率居學校前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有本碩連讀學科教學(思政)“4+2”卓越教師培養通道。

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本專業以“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為指導原則和基本要求,通過兩年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和教育學等主干學科相關的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扎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學術創新能力;能勝任與本專業相關的思政課教學、理論研究和宣傳管理工作。畢業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學概論、法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學思政課學科教學論、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畢業論文等。

聯系人:高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11229、0871-65911839

學院網址:http:// marx.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明德1號樓5樓514室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前身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理化系,歷經80余年的沉厚積淀,現已發展成為多學科、多層次辦學,具有較強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的教學科研型學院。

學院現有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物理學、光學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課程與教學論(物理學方向)二級學科碩士點,電子信息、學科教學(物理)2個專業碩士點。物理學學科是“十二五”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云南省博士點培育學科;光學工程是云南省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4個本科專業;擁有物理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云南省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用于科普教育的天文臺和天象廳等教學科研平臺;擁有價值3500萬元的教學和科研設備,能較好地滿足辦學專業的教學需求。

學院現有教職工8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52人,具有碩士學位或在讀博士74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全院教師人數的84.89%;在職教師中有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云南省政府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人,云南省教學名師2人,云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云南省高端人才2人,云南省“萬人計劃”8人,云南省“千人計劃”6人。近年來,學院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9項。學院教師承擔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ITER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4項,霍英東教育基金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項目1項,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重點項目2項,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6項。學院教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期刊和重要科技期刊論文180多篇,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17項。

學院擁有150平方米的創業園,為學生提供了較好的創新創業平臺。近五年來,學生在全國物理專業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競賽獲得一、二等獎共169項;在挑戰杯、“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SWUPT競賽等賽事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68項;發表各類研究論文146篇。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就業率穩居全校前列,每年均有學生保送或考取中國科學院和雙一流高校的研究生。

物理學(師范)專業

物理學(師范)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全國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專業,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和云南師范大學卓越教師“4+2”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基本知識與實驗技能,具有良好數學基礎的人才,同時受到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技能的基本訓練,使學生能從事物理學及相關學科前沿問題的研究及中學物理教學和研究等工作。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普通物理學(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理論物理類(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力學、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計算機語言、物理學教學研究、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與評價等。

聯系人:歐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41168

學院網址:http://wdxy.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睿智1號樓204

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前身為西南聯大理學院生物系,2000年7月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學院下設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植物生理與生化、遺傳學和課程與教學論教研室。

學院教師隊伍中具有正高級職稱者24人,副高級職稱者22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63人,占學院專任教師總數的80%;擁有教育部高層次人才2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名,省“高端人才引進”人才2名,各類省級人才23名。

學院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省級重點學科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團隊4個、國家級和省級課程6門;近年來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以上項目13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6000余萬元;在各項國家、省級競賽中,教師和學生屢獲特等獎、一等獎等獎項,畢業生廣受用人單位好評。

學院依托優質的師資隊伍及教學科研平臺,面向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建設,為云南省及西部地區中學培養生物學教學、教育教學管理的骨干教師,以及能服務云南省及周邊地區生物相關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

生物科學(師范)

本專業為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是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云南省八大重點產業引領品牌專業,在云南省師范類生物科學專業中排名第一。本專業立足邊疆,服務云南,面向西部,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教育情懷深厚、教育理念先進,具備扎實的生物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潛力的骨干教師。近十年培養了760余名扎根“紅土高原”教學的骨干教師,200余名成長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等拔尖人才。

主干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生物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生物學科教學設計。

聯系人:樊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41387

學院網址:http://life.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睿智3號樓209

化學化工學院

云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前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理化系,是立足云南、面向西部,建設以化學科學為主、理工科協調發展、教學科研相互促進、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教學和研究型學院,辦學80多年來,累計為社會輸送了七千余名各類優秀畢業生?,F有化學一級學科和化學學科教學碩士授權點,以及化學和制藥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已經形成了本科教育和碩士研究生教育貫通,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并舉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下設基礎化學系、材料化學系、應用化學系、藥物化學系、化學教育系、制藥工程系、實驗中心等部門。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云南省高校生化分離分析重點實驗室和云南省化學教學實驗中心等各類省級平臺5個。現有價值2200多萬元人民幣的現代化教學及科研設備,能較好地滿足辦學專業的教學需要。

學院現有教職工69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9人,副高級職稱22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8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1人,占學院專任教師總數的71%。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1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云南省高層次名師支持計劃1人、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2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培養對象10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學術帶頭人4人。入選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專項7人、云南省“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專項3人。近十年來,學院主持承擔科研項目140余項,其中國家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基礎研究專項、國家自然基金-云南聯合基金等國家重點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2項、省重點項目5項。獲云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三等獎3項。發表論文1400余篇,其中包括發表在《J. Am.Chem.Soc》《Angew. Chem》等著名刊物上的SCI、EI收錄480余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5項,出版學術專著6部、教材1部。2021年化學學科進入ESI化學學科全球排名前1%。

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環境及平臺。2010年以來,學生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級三等獎5項、省級獎勵15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獎勵17項;大學生制藥工程設計競賽國家級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省級獎勵5項。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目前,在讀全日制本科生1100余人,在讀碩士140余人。近年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0%以上,每年均有本科生保送或考取名牌院校及中國科學院各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處于學校前列。

化學專業(師范)

化學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和云南師范大學卓越教師“4+2”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受到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技能的基本訓練,從事中學化學教學和研究、化學及相關學科前沿問題研究的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無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儀器分析及實驗、化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化學學科教學設計、化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與評價等。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聯系人:楊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41086

學院網址:http://hgxy.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睿智2號樓334

地理學部

云南師范大學地理學部源于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候學系和聯大師范學院史地系,現有教職工11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0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科技部“科技領軍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等省部級人才20余人。

地理學部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等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并設有地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同時具有地理學一級學科、旅游管理、地理學科教學論、學科教學、地理教育和旅游管理(工程碩士)等碩士點和方向;擁有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旅游管理6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地理科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為教育部“新工科”建設點;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為云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在中國科教評價網2021年全國專業評價中,地理科學類排名全國第十,地理信息科學排名全國第九,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排名全國第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云南師范大學地理學學科在全國排名并列第七位,獲評B+,進入全國前20%。

地理學部現有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云南省院士工作站、高原地理過程與環境變化云南省重點實驗室、地理信息空間信息技術云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地理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課外實踐訓練基地等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省部級平臺30余個。

地理科學(師范)

地理科學(師范)專業肇始于1982年,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辦學經驗,是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和國家一流專業、云南省特色專業、云南省品牌專業和云南省重點建設學科專業。擁有地理科學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地理信息技術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山包國際重要濕地教育部大學生課外實踐訓練基地、低緯高原地理過程與環境變化云南省重點實驗室、地理科學專業云南省教學團隊等學科平臺。現已形成以國家和省教學名師為帶頭人、以省部各類人才為骨干、以中青年教師為生力軍、以中學一線知名教師為補充的教學教研團隊,形成了滿足地方基礎教育人才需求的地理科學專業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引領和直接服務于中學地理創新,為云南省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具有發展潛力和創新精神的骨干、卓越、領軍中學地理教師和地理科學研究人才。

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7人,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博士17人。整個專業教師高職稱高學歷特征顯著,年輕化特色鮮明。擁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1人,云嶺名師2人、云南省青年拔尖5人、云南省教學名師3人、云南省名師工作室2個。

主要專業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學、地球科學概論、地理科學導論、地質學、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水文與水資源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中學地理教學設計等。

就業情況: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國內師范類地理專業中具有較強影響力,云南省專業評估多年省內排名第一。地理科學(師范)專業具有良好的生源、學生就業前景良好,多年就業率95%以上。畢業生在基礎教育及相關領域都有做出貢獻,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本專業針對大數據時代空間信息技術人才培養需求,以“地理信息技術+領域知識”為理念,以地理、測繪、計算機三大學科融合為特色,以“3332”教學體系為核心,夯實數學、英語、編程基礎、構筑地理信息技術、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全球導航定位技術3大核心技能,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養綜合素質高、雙創能力強、適應GIS軟件工程與地學分析應用2大方向的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優秀專業人才??臻g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現為教育部新工科專業建設點、云南省新興專業建設點、云南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其3332教學體系獲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7年云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教學科研平臺扎實,擁有和“國家級地理空間信息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云南省智慧社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與教學平臺。擁有以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特聘教為核心的教學科研團隊。

本專業有教師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

就業情況:本專業由于學科交叉性,在升學、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就業等方面優勢明顯,可以報考與計算機、測繪和地理信息相關的崗位。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畢業生被保送到中科院山地所、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國內重要科研單位讀研。

聯系人:楊老師

聯系電話:(0871)65941255

學院網址:https://tgsf.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地理學部睿智5號樓425

體育學院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的專業學院,前身系1938年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體育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留下了寶貴的體育精神財富。梅貽琦、張伯苓、蔣夢麟、馬約翰等四位教育家和體育家的教育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首席教授馬約翰先生被稱為“我國體育界的一面旗幟”。張伯苓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95人,專任教師7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0余名,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13人、碩士學位55人。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學位授權方向;擁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4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級高原訓練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一流課程7個國家級平臺;還擁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青少年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人文研究基2地。4萬余平方米現代化室內體育場館和15萬平方米室外運動場地。近年來,完成各級各類科研基金課題30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8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00余部。另外,我校學生在各類國際、國內的重大比賽中共獲得國際級體育競賽獎100余項,國家級70余項,省級500余項,連續六屆榮獲云南省大學生運動會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第一名。

體育教育(師范)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實際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人文素養,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創新創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具備現代教育教學與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勝任中、小學體育課程與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訓練和競賽工作,具備一定運動技能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畢業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學校體育學、體育課程與教學論、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體育概論、教育學、心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專項理論與實踐等。

聯系人:丁先瓊、郭飛

聯系電話:0871-65943558

學院網址:https://tyw.ynnu.edu.cn/

咨詢地址: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明德樓2棟108辦公室

云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

2022年6月14日

附件【附件1云南師范大學2022年第二學士學位報名表.docx】

來源:https://zsc.ynnu.edu.cn/info/1050/1873.htm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