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介紹
經濟與管理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涵蓋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兩大一級學科,實現經濟與管理融合發展,以應用型、區域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目標,構建了“賽教一體、工學結合”,“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擁有先進的商科實訓中心,通過仿真技能訓練,使學生具備專業技能、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強化流程方法與管理創新能力的培養。先后與阿里巴巴、京東、紅塔證券、長江證券、云南商務研究院等40余家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10月率先在云南高校成立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院,實現人才教育培養與社會人才崗位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
學院所有專業以強化英語能力為基礎,以能力提升為目標,構建了本碩直通人才培養體系,助力學子國內考研升學,并為有志于國外升碩學習的學子開辟出國通道。
學院擁有教師60余人,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為71.4%,高級職稱比例為48.3%,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5人;全國實踐教學名師1人;集團教學名師1人;省級民辦教育優秀教師2人;云南師范大學教學名師1人;碩士生導師2名;工商管理名匠工作室1個;近5年來學院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8項,跨境電商、企業模擬經營、現代金融產業教學團隊3個。近三年,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比賽獲國家、省級獎項160余人次,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顯著的影響力。
跨境電子商務專業
專業定位:立足云南,輻射全國,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地方及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經濟新業態人才緊迫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產教研協同育人為途徑,培養思想品德優良、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化視野,尤其具備南亞、東南亞市場拓展能力,熟練操作跨境電商平臺的外經貿跨境電商高級應用型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擁有國際化視野、跨文化溝通及國際市場(南亞、東南亞市場)拓展能力,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跨境電子商務領域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具備跨境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活動策劃、平臺運營等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人才。也可通過本碩直通人才培養體系,助力學子繼續深造、國外升碩或自主創業。
就業方向:能在各類涉外企業、互聯網企業、跨境電商企業、政府管理部門、相關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培訓機構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策劃、運營、研發、設計、管理及教育等工作,就業崗位主要包括跨境電商運營、網站設計與優化、高級物流管理、選品與采購、海外營銷、客戶資源開發、客戶綜合服務管理、跨境電子商務政策制定及行業管理等。全球化、數字化、知識化是大勢所趨,本專業人才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可成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核心管理者、涉外業務精英、涉外企業的國際業務主管以及高級管理者和教育培訓機構的資深教育專家等。
專業特色: “政校企研協同育人+區域性特色突出+科研反哺教學”人才培養三大特色。
師資隊伍:創新性跨專業融合的“跨境電商教師工作坊”于2020年升級成立云南省首家跨境電商研究院,團隊教研教改成果顯著。師資構成:專任教師+新聘15位企業政府行業專家(含阿里、雨果、海關、商務廳專家)+全國跨境電商專業建設工作組專家(授課及帶動核心課程建設)+小語種研究中心小語種教師 。83%碩士學歷以上,1人博士學歷, 高級職稱占比50%、海歸碩士占比33%,雙師型教師占比為50%;全校44位教師獲得工信部頒發的跨境電子商務師證書。
電子商務專業
電子商務專業自2005年面向全國招生以來,累計培養畢業生1032人,本專業立足云南省,面向全國,著眼于互聯網+戰略的需要,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2018年云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評價結果為C,排序為2。2019年云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評價結果為C,排序為2。2019年12月成為教育部“雙萬計劃”云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電子商務專業擁有優越的實訓條件,新建了大經管商圈實訓中心和電商直播室,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注重通過強化同學的實踐能力來提升綜合素養。伴隨著課程,教師也會帶領大家參加一些相關的專業技能比賽。
擁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電子商務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4人(正高2人,副高7人,碩博學歷10人,占比71.4%,雙師雙能型教師5人,占比35.7%)。
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2019-2020學年有2項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立項,同時有5項在建。
工商管理專業
工商管理專業2002年招生,培養人才3000余人。2013年獲得云南省“工商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14年成立“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名匠工作室”;2017年被列為云南省高校一流學科(B類高原學科);2019年被云南省教育廳推薦申報國家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的評選;2019年成立云南省高校滇商科技創新團隊。
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數字化經濟時代的市場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掌握現代管理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具備綜合運用管理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各類企事業、營利和非營利性機構及政府有關部門從事企業管理、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及管理咨詢等工作的應用型、創新型數字商務管理人才。本專業構建了本碩直通人才培養體系,助力學子國內考研升學,并為有志于國外升碩學習的學子開辟綠色出國通道。
專業特色:
1、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打造數字人力課程生態系統。積極探索和實踐“專業+綜合實務+數字化”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數字化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
2、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立體化”的協同育人體系,建立與企業、海外高水平大學等機構聯合培養人才的合作機制,實現線上、線下學習結合。
3、通過“以賽促學、以學促教、賽教一體”的方式,實現課賽深度融合。通過比賽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極大程度的激發了老師教學熱情,在學校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在提升了教學效果的同時,為學習型組織的構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途徑。
金融學專業
專業定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金融學專業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積極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推進“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專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著力推進學科建設,構建了“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旨在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管理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專業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身體健康,達到“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
培養目標:掌握金融理論基礎知識,具備金融業務技能,著重在公司理財、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業務的應用,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工具,致力提升計算機軟件、互聯網技術等現代科技技能的金融科技等應用能力。培養“政府、事業單位、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互聯網金融”等部門需要的適應我國面向西南開放及“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所需的區域性應用型金融人才。
本專業構建了本碩直通人才培養體系,助力學子國內考研升學,并為有志于國外升碩學習的學子開辟成功出國通道。
專業特色:“區域性+應用型+互聯網+”模式,形成“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互聯網金融→知識技能綜合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專業優勢:依托省級應用經濟學培育學科建設、云南省公共經濟學副會長單位,銀行、證券公司等豐富的資源,建立現代金融產業群工作室,以智慧金融實訓中心,為人才培養質量作保障。“校園實盤炒股大賽、國泰君安的證券技能大賽,全國數學建模比賽”成為本專業的一大亮點。
培養要求:學生畢業具備以下能力
1.系統掌握管理學基礎理論;
2.具備企業經營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和人才資源管理的基礎知識;
3.結合具體企業的實踐,具備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的能力;
4.熟悉國家經濟、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政策法規;
5.掌握基本的商務信息處理技術,熟練使用常用辦公軟件;
6.具有良好的語言文字表述、人際溝通和時間管理能力;具有誠實守信、自信樂觀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具備良好的商務禮儀。
就業方向:政府、企業、事業單位、銀行、證券、保險、期貨、基金、信托、投資等行業,就業前景良好。
經濟學專業
經濟學專業以面向我國西南開放及“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需求為導向,立足云南,面向全國和東南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功底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經濟管理實踐能力強,職業素養高,具有良好的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經濟人才。畢業生具備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的能力,能夠勝任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外貿企業、媒體經濟預測與分析、企事業單位的經濟運營管理及國內外銷售等部門的實務工作。
經濟學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有國際導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斯金教授不定期開展講座,專職專任教師以雙師型教師為主。同時聘任多位證券公司的行業企業專家作為實習導師參與實習實踐教學。
經濟學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會參加“全國金融與證券模擬大賽”以及由校企合作企業贊助舉辦的“校園炒股大賽”,通過以賽促學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為進一步幫助學生高質量、對口就業,經濟學專業通過幾年的實踐摸索,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從入學到就業全過程持續性指導模式,由專業課教師擔任就業指導老師,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方式幫助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從2020年起,每年可提供的實習崗位數量已超過當年的畢業生總數。
來源:http://www.ynnubs.com/news/20210628/0915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