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院簡介和招生專業簡介
來源: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網站 閱讀:3543 次 日期:2020-07-24 14:55:4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20年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院簡介和招生專業簡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學院簡介和招生專業簡介

(一)教師教育學院簡介

教師教育學院有二十余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史,累計培養各類專業人才一萬余名,目前設有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本科、學前教育??茖I。學院現有40個教學班1700余人。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兩個本科專業已經順利通過云南省高校本科專業綜合評估,其中,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綜合評估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3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碩士及以上29人;“雙師型”教師17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滄江學者1人,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教學名師1人。近五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20余部、主持完成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獲各級各類教學科研獎勵100多項,教師和學生在校級、省級以上教學技能及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勵50余項。

教師教育學院以“博學正身”為院風,突出對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為載體,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質。學院建有“云南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幼兒園仿真模擬實訓室、幼兒美工實訓室、蒙臺梭利教學實訓室、特殊教育專業實訓室、特殊教育康復訓練室、基礎心理儀器實驗室、電鋼琴實訓室、民漢雙語習得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室20余間,儀器設備總值90余萬元,有“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及“校企合作”教學科研實訓基地20余個。近年來,學院畢業生升學和就業質量不斷上升,贏得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

本科專業

(1)學前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學前教育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突出幼兒教師能力的培養重點,根據學生就業的需求,使“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綜合能力”成為本專業發展的重點,形成多能多證的多元化的幼兒師資培養模式,滿足多方位的幼教需求。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從2019年開始,西南大學對學前教育專業建設進行全面幫扶,學生可以分享西南大學精品課程、可以聆聽西南大學教授現場授課、優秀學生可以赴西南大學插班學習。

學前教育專業目前已經構建了“學前教育理論+專業技能+藝術特長”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形成了學生職業技能“八強”(彈、唱、跳、說、教、寫、畫、做)的人才培養特色,構建了“五環交互”教學體系。教學過程中注重把專業認知、教學觀摩、模擬教學、崗位實踐、學訓互動等環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主要開設課程:學前心理學、教育學、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評價、游戲論;幼兒衛生與保育、健康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教育、藝術教育;幼兒園課程、環境創設與玩具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教師口語;鋼琴、幼兒美工技能、幼兒舞蹈與創編、聲樂、樂理視唱與練耳、嬰幼兒文學與表演、幼兒家庭教育、幼兒園管理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幼兒園教師、幼兒園保育員、早教機構教師、教育(學前教育)研究人員、事業單位文職、幼兒心理咨詢人員等。

(2)特殊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特殊教育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區域特殊教育及相關產業服務與管理一線工作要求,具備獨立從事特殊兒童的診斷、鑒定、咨詢、教育、康復、訓練與管理等工作能力、具有愛育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特殊教育專業構建的“特殊教育理論+康復專業技能訓練+從業機構實踐”的人才培育模式,符合行業特點、職業針對性強,畢業生崗位適應性強。在平時的專業教學過程中注重把專業認知、實習見習、學訓互動等環節有機地融合,促進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畢業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主要開設課程:心理學、教育學、特殊教育史、特殊教育概論、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特殊兒童生理與病理學、游戲治療、特殊兒童康復概論、特殊兒童診斷與評估、手語、盲文基礎、特殊兒童行為矯正、特殊教育學校學科教學法、特殊教育科學研究基礎。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康復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教學科研人員、殘疾人事業發展機構管理人員等。

(二)文學院簡介

文學院有四十余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史,累計培養各類專業人才三萬余名。設置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文科)2個本科專業及語文教育、小學教育(文科)2個??茖I。現有全日制在校生46個教學班2100人,其中本科生1100余人、留學生120余人,是全校辦學規模最大的教學實體,也是全省同類院校中規模最大、同行知名度高、社會評價良好的文學院。

學院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38人,聘請校外行業專家19人。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省級、校級科研課題3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20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獲得云南省政府教學成果獎3項,有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師獲得云南省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云南省演講比賽二等獎、科研成果二等獎等獎項。多名學生獲得全省高校經典讀寫誦大賽、全省學生課堂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二等獎。

學院有微格教學實訓室、語言測試與訓練實訓室、智慧書法實訓室、新聞采編實訓室、攝錄實訓室、秘書實訓室等22個校內實訓室和39個校外實習基地;設有語言應用研究所、比較文學研究所等校級科研平臺2個。

學院實行“國家學歷+專業技能+職業資格+綜合能力”培養模式,注重學生專業素質培養,錘煉學生職業技能,全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強化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突出教學科研能力,充分運用省級項目建設成果,凸顯科研反哺教學、教學促推科研、師生共進的良性互動;高度重視學生人文精神培育,加強傳統文化熏陶,不斷將人文精神滲透到人才培養全過程;本科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比例不斷提高,進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畢業生名列同類院校前茅,優秀學生進入西南大學學習;??飘厴I生95%以上升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辦學成就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本科專業

(1)漢語言文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和文化建設需要,主要服務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和文化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系統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理論和語文教育、文秘、傳媒等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2019年開始,西南大學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進行全面支援,學生可以分享西南大學精品課程、可以聆聽西南大學教授現場授課、優秀學生可以赴西南大學插班學習。

主要開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寫作、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材分析與教學技能訓練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語文教師,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公室管理人員,對外漢語教師,文化宣傳部門的記者、編輯等。

(2)小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文科方向。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基礎教育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系統的小學教育教學理論、扎實的教學技能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本功的小學教師。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小學語文教學技能訓練、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兒童文學、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教育學、心理學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小學語文教師、小學全科教師、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文秘人員,廣播電視行業記者、播音員、主持人等。

??茖I

(1)語文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茖I。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知識和語文教學基本技能的中小學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文學概論、寫作、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材分析與教學技能訓練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文化行業、新聞出版行業、黨政部門和其它企事業單位。

(2)小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茖I,文科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系統的漢語言和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語文教學基本技能的小學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寫作、文學概論、語文教材分析與教學技能訓練、教育學、心理學、班級管理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小學、文化行業、黨政機關和其它企事業單位。

(三)數理學院簡介

數理學院有四十余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史,累計培養各類專業人才二萬余名。目前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小學教育(理科)、能源與動力工程、金融數學4個本科專業;開設小學教育(理科)、數學教育、物理教育3個??茖I,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余人?,F有專職教師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有博士、碩士24人,有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人,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云南省優秀教師1人,校級骨干教師1人。

近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項目4項,校級項目2項;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有18篇被《科學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等檢索和收錄;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獲專利26項。獲各級各類教學科研獎勵50余項。數學教育專業是省重點專業,數學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設有臨滄市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F有校內實驗實訓室31個,設備價值1100余萬元;有校外實訓基地36個。

近五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50余項,其中獲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7項、云南省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學技能大賽獎項4項、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云南賽區三等獎1項。

本科專業

(1)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緊緊圍繞應用型國門大學建設要求,彰顯“地方性、應用性、開放性”的辦學特色。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基礎教育人才的需求,本專業致力于培養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勇于創新教學、善于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高素質的中學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從事數學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擁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博士2人,碩士18人;外聘教師2人。省教學名師1人,出版教材7部,發表論文180余篇,其中SCI論文7篇,核心期刊28篇,承擔省級課題6項,校級課題5項,獲得各類省級和校級教學比賽、競賽、優秀教師稱號等110余項。2011年該教學團隊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教學團隊。

本專業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開展專業建設,課程設置緊扣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已初步形成以下特色:一是與基礎教育無縫對接。注重與當地中小學合作,構建嚴格對接基礎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符合基礎教育人才需求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見習實習,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二是著力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實施“數學理論+數學建模+實驗實訓”三位一體專業學習模式。注重數學應用能力培養,利用數學建模平臺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自2016年至今,共組織26支隊伍參賽,分別獲國家級、省級二等獎。三是建立了網絡教學平臺。通過超星網絡教學平臺建立網課,充分利用網絡優質資源開展教學,目前已有多門課程實現線上教學。四是實施全程導師制。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分別制定指導計劃,從基礎課、專業課的學習到科研訓練,以及生活、思想、升學、就業等各個環節給予指導。

主要開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論、實變函數論、抽象代數、數學建模、數學實驗、運籌學、統計學原理、應用回歸分析、數學軟件應用、初等數學研究、中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商業公司。

(2)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水電能源、太陽能能源領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應用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水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光熱利用等方面的技術設計、設備檢測、科研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依托臨滄市國家級“西電東送”水電能源基地以及新能源發展的國家戰略優勢,已建成校內專業實驗實訓室24個,儀器設備總值1170余萬元,是學校實驗實訓教學條件最優越的專業之一。現有專業教師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9人。主持國家項目1項,省級項目3項,教育廳項目6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10余篇,授權專利15項。

主要開設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及實驗、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及裝調實訓、電工及電子技術及實驗、工程熱力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及實驗、傳熱學及實驗、PLC可編程自動控制及實訓、能源動力測試技術、水力發電機械及實訓、水力發電應用及實訓、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及實訓、太陽能光熱應用及實訓、燃燒與熱機應用技術及實訓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供電局、電力公司、各類水電站、太陽能發電站、新能源材料研發機構、環保局、水利局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

(3)小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理科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較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教研和管理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能在小學和教育行政部門從事教育教學、教學研究和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以培養小學數學教師為主,培養小學全科教師為輔,開設數學、漢語、藝術、體育和自然科學等學科的課程。通過四年學習,能系統掌握小學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小學各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

主要開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等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技能訓練、小學數學基礎理論、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教育學、心理學、三筆字、教師口語、班級管理與班隊活動設計、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大學英語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小學全科教學及管理、教育行政部門、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

(4)金融數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熟練掌握數學和金融、經濟基本知識,能夠利用金融工具和數量分析方法解決金融實務問題的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課程設置緊扣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課程體系與金融市場需求對接,在提高學生金融學理論的同時,以數學基本理論為基礎,以數學建模為平臺,培養學生通過金融數學模型進行金融產品分析、開發和設計,能夠解決金融實務的基本能力。

主要開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應用隨機過程、數理邏輯、數理金融、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原理、計量經濟學、基礎會計、財政與金融、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金融經濟學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投資等金融部門從事統計調查、數據分析、經濟建模、金融產品設計以及金融服務等工作;在教育、科研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專科專業

小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茖I,理科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較高的人文與科學素養,掌握系統的數學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生物、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漢語寫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熟練掌握從事小學數學、自然科學和綜合實踐活動等教學和管理型人才。

小學教育(理科)專科的學生主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數學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培養懂教育教學規律、掌握教育教學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基本能力的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建模、自然科學基礎、小學數學基礎理論、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三筆字、教師口語、小學數學教學論、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班級管理與班隊活動設計、音樂與舞蹈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及管理、教育行政部門、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等。

(四)亞洲微電影學院簡介

亞洲微電影學院于2013年9月經云南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臨滄市人民政府和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聯合創辦。亞洲微電影學院是全國唯一的微電影學院,是校企、校政合作的典范,是滇西科技師范學院重點打造的特色學院和品牌學院,是每年的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主要的承辦單位。亞洲微電影學院成立“亞洲微電影學會”“亞洲微電影研究院”“亞洲微電影學生社團”。“盡精微,致廣大,泛崇光”是亞洲微電影學院的院訓,學院倡導師生以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讓飛揚的青春與新時代一起熠熠生輝。

學院有專任教師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外籍教授1人。學院全職引進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擔任常務副院長并在學院內成立斯琴高娃工作室,聘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電視臺原臺長趙化勇擔任名譽院長,聘請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中央電視臺原副臺長高峰擔任院長,聘請著名朗誦表演藝術家喬榛擔任副院長,聘請著名學者陳洪、著名演員王馥荔,著名導演馮小寧等擔任藝術顧問,聘請著名導演丁蔭楠、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任志宏等全國知名藝術家擔任學院客座教授。

學院投資950萬元,建成“影視制作實訓中心”,包含7個實訓室:電影設備展覽室、非線性編輯實訓室、演播實訓室、影視錄音實訓室、攝影攝像燈光實訓室、微電影器材實訓室、影視+工作室;投資238萬元,建成“VR全景視頻教學實訓中心”;投資2000萬元的“融媒體實訓中心”已完成可行性論證,正在籌建中。

香港成龍國際集團為學院贈送價值100多萬元的影視拍攝車一臺,斯琴高娃捐款50萬元設立“高娃獎學金”,云南啟迪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設立“啟迪助學金”,激勵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才俊實現自己的“微電影夢”。

本科專業

(1)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新聞學、傳播學、信息科學、數字媒體技術知識背景,具備新聞傳播政策和法規知識,具備網絡與新媒體的內容策劃、信息采編、攝影攝像、后期制作、產業管理、媒介經營專業技能,能夠在各種專業網站、企業、學校、黨政機關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與新媒體宣傳、新聞采訪與制作、網絡傳播和網絡管理等工作,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人文素養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建立了科學合理、層次分明的專業課程體系,核心課程主要包括三個領域:一是技術類課程,攝影與攝像基礎、數字媒體技術、影視后期編輯、數字影像處理、融合新聞作品創作、新媒體視頻制作、數字多媒體作品創作、平面設計與制作等;二是新聞傳播學專業平臺課,新聞學概論、基礎采訪寫作、高級采訪寫作、傳播學概論、網絡與新媒體概論、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新媒體產品設計與管理等;三是網絡與新媒體內容制作及相關課程,新聞節目制作、網絡新聞編輯、網絡新聞傳播概論、全媒體新聞采訪與寫作、網絡與新媒體經營與管理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新媒體技術相關領域、政府宣傳部門、企事業、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廣播電視臺、新聞出版單位。

(2)新媒體藝術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與數字藝術、數字音頻、數字視頻、數字電影電視、電腦動畫、網絡游戲軟件開發等數字媒體相關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能綜合運用所學新媒體藝術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一是技術類課程,攝影與攝像基礎、非線性編輯、三維動畫基礎、動畫創作、數字影像處理、交互藝術創作、數字藝術作品合成、影視特效制作AfterEffects、平面設計與制作、新媒體視頻制作等;二是新媒體藝術專業平臺課,視聽語言、中外美術史、影視產業概論、媒體藝術概論、影視劇作基礎等;三是新媒體藝術內容制作及相關課程,數字動畫作品合成、交互藝術作品合成、虛擬現實設計與制作、無人機航空拍攝技術、VR全景攝像、影視人類學概論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傳媒公司、影視公司、動漫公司、網絡傳媒公司、電視臺,學校、黨政機關等企事業單位。

(五)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是云南省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院,是學校集中資源重點建設的學院之一,有著30多年的辦學歷史。學院圍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大數據戰略,積極融入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創新戰略導向,主動適應云南省新經濟、新業態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以培養具有前瞻性和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領域亟需人才為目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信息技術人才保障。

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科技感。物聯網工程、機器人工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是學校著力打造四大專業集群中新工科新媒體專業集群的核心專業,所設專業與世界科技智能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同軌同向,青年學子涵濡其中,必能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中大有作為。

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學院從英國倫敦南岸大學柔性引進了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張建國研究員?,F有教師43人,其中高級職稱16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35人。具有物聯網系統工程師、軟件設計師、高級網絡工程師、大數據分析師、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操作手等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23人。近三年來,學院教師獲批云南省科技廳地方高校聯合專項項目2項,云南省教改項目2項,云南省教育廳科學基金項目6項,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上水平本科教學實驗平臺開放課題1項,校級精品課程1門。“無人機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基于項目驅動的大數據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機器人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機器人工程與人工智能創新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探索”、“基于校企協同的邊疆地方高校新工科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桌面云的新工科專業實驗環境建設”等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十余項。

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技能拓展。學院積極組織廣大同學參加專業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思,以賽促練。近三年,學院學生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云南省“漢柏杯”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云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云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節科技作品競賽等省級以上專業技能競賽屢獲佳績,50余人次獲獎。全體教師愛崗敬業,以培養人才為已任,共同努力,“玉汝于成”。

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學院崇尚“知行合一”人才培養理念,注重開發和拓展學生實踐能力。學院內建有甲骨文OAEC大數據學院、達內AI智慧創新工場、電子工廠、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實訓室、機器人研發實訓室、電子電路模擬仿真實訓室等實訓場所,“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實訓中心”、“人工智能與嵌入式實驗室”、“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實訓室”等實訓項目獲中央財政支持;在校外與甲骨文OAEC人才產業基地(云南)、達內集團、湖南科瑞特、北京華清遠見等知名IT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十余個。學院依托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以就業崗位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形成專業學習、技能培養、項目實戰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模式改革,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本科專業

(1)物聯網工程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物聯網理論知識,掌握物聯網技術工程領域的設計、開發、實施和維護等技能,具備物聯網系統集成及應用開發的技術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物聯網導論、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計算機網絡、C#程序設計、RFID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傳感網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與設計、電路設計、Android開發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各企事業單位的物聯網工程設計、工程管理和工程監理、物聯網應用開發崗位;物聯網企業的產品測試、運維、營銷和技術支持崗位;物聯網相關企業的教育培訓崗位。

(2)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電子信息、計算機、控制、智能科學基礎知識,扎實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技能方法,具備智能信息處理、智能行為交互和智能系統集成方面研究和開發的能力,在不同學科領域從事智能技術與工程的開發和管理工作,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導論、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智能信息處理與控制、人工智能、Python與機器學習、機器人開發、模式識別、機器視覺、Matlab程序設計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在工業、科技、教育、醫療、管理等領域從事智能化產品設計與開發、智能系統維護和運行管理等工作。

(3)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與道德修養,掌握扎實的數據科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具備包括數據思維在內的科學思維能力、解決數據密集型問題為主的動手能力以及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能,在數據系統的研究、開發、部署與應用等相關領域具有就業競爭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Java程序設計、算法分析與設計、Python程序設計語言、No SQL數據庫技術、數據清理、數據挖掘與分析、數據分析導論、Hadoop大數據平臺、數據可視化、大數據安全以及相應的項目實訓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各級財經政務部門、統計部門、信息產業、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等從事數據采集、清洗、分析、挖掘崗位,或企事業單位從事數據庫管理維護、數據分析師經理、數據挖掘工程師、數據產品經理等崗位。

(4)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軌道交通信號設備安裝、調試、維修養護、管理及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改造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專業表達能力,適應持續的職業發展,能夠在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領域勝任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言、軟件基礎、硬件基礎、單片機等)、現代通信原理、自動控制原理、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及應用、鐵路信號基礎、車站信號自動控制、區間信號自動控制、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編組站綜合自動化、計算機聯鎖系統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核心崗位包括鐵路行業相關的研究院、設計院、鐵路局、工程局、地鐵公司、信號工廠、相關研發單位;一般就業崗位包括高新技術科技產業公司、企事業單位;拓展就業崗位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研發、計算機系統設計、計算機系統集成等,亦可報考相關專業研究生。

(5)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無人機產業和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崗位需求,掌握無人機系統結構和工作原理、系統研發、系統操控與組裝調試等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能夠從事無人機產品研發、應用與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控制理論基礎、無線通信技術、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無人機構造與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電子技術基礎、無線傳感網絡、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應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應用、嵌入式系統設計、無人機應用系統開發、無人機操控技術、無人機裝配與維護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在各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從事無人機應用研發、無人機操控和運維,以及無人機行業營銷及技術支持等崗位。

(6)機器人工程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科學和工程技術素養、具有數學物理和機器人機械設計基礎知識,掌握信息與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硬軟件及算法設計應用知識和機器人系統與軟件設計、開發和應用技能,在機器人工程及系統應用領域具有交叉學科專業知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的綜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模擬和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制造基礎、機器人工程學、線性代數、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計算機及人工智能導論、PLC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技術、傳感與檢測技術、Python程序開發、模式識別、機器人驅動與控制技術、機械設計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機器人的設計研究單位、生產制造企業以及集成應用公司,從事機器人設計、裝調、維護等技術崗位;從事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應用及運行管理等技術或管理崗位工作;從事機器人相關企業的教育培訓崗位。

(7)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掌握與數字媒體相關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在互動媒體、移動媒體、媒體網絡、新媒體工程等領域從事數字媒體設計、開發與應用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美術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電腦插畫、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圖形學、游戲技術基礎、數字視音頻技術、Unity3D、攝影攝像技術、計算機三維建模、動畫原理與技術、游戲設計與開發、攝影攝像技術、虛擬現實開發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新聞媒體機構、文化傳播機構、影視制作公司、游戲軟件公司、動漫設計與制作公司、廣告公司、政府機構、教育與培訓機構等行業,從事動畫制作設計與開發、游戲軟件設計與開發、影視制作、廣告設計、網絡媒體設計與開發等相關工作。

(六)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簡介

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有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史。依托區位優越的自然稟賦,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著力培養符合云南省和滇西邊境民族地區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學院現有茶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應用生物科學3個本科專業,是學校著力打造四大專業集群中高原特色生物產業專業集群,學院是學校最早開辦本科專業學院之一?,F有全日制在校生580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9%。

學院有專任教師33人,教授副教授11人,講師1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9人,“雙師型”教師30人,有云南省“五一巾幗標兵”獲得者1人,滄江學者1人,滄江名師1人,滄江英才5人;另外,西南大學選派湯紹虎、龔正禮兩名知名退休教授對口支援我院,我院還聘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行業專家擔任客座教授,并定期給學生授課。

學院注重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主持中央財政、云南省財政項目、云南省對外國際交流特色、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示范實習實訓基地(校內)等項目;有云南省特色專業1個,精品課程2門;科研課題立項22項,其中省部級課題14項;發表論文400余篇,核心期刊41篇,被SCI收錄3篇;出版教材8部,編寫著作8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專利1項;獲得云南省紅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認定1個;與滇紅集團合作獲“云南省應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優秀典型案例。

學院實驗實訓條件良好?,F有實驗實訓室45間,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近2000多萬元,其中茶葉生產、加工系列實驗室設施條件達到省內一流水平。目前,擁有CMA認證實驗室一間,深加工中試生產線一條,為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平臺。

搭建良好的校校、校政、校企合作平臺?,F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成立了“滇西高原生態特色農業研究院”,與臺灣西部開發公司、臺灣中華普洱茶協會合作建立了“云臺茶學院”,學院還與西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云南省茶葉科學研究所、滇紅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大集團等36家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學院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及職業技能的培養。組織學生參加云南省植物組培、茶藝展示、咖啡沖煮等技能大賽。依托學校青年創業示范園,支持學生創業,成功的創業項目有“綠野園林種植體驗中心”、“茶葉銷售體驗店”、“云上生活咖啡館”。學生還積極參加科研小組并發表科研學術論文多篇。

從2019年開始,西南大學對茶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應用生物科學的專業建設進行全面指導,學生同步分享西南大學精品課程、聆聽西南大學教授現場授課、參與科學研究、插班學習。

本科專業

(1)茶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茶學專業是我校第一批本科專業,是我校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創辦的特色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茶樹育種與栽培、茶樹病蟲害防治、茶葉生產加工、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葉市場營銷、茶文化傳播、茶藝茶道等領域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茶學專業秉承應用型大學辦學理念,以服務地方經濟和行業企業為宗旨,建設有一流的實驗實訓設施,有茶葉生化實驗室、茶葉深加工實驗室、茶葉初加工實訓室、茶葉審評實訓室、茶藝茶道實訓室、甲基化兒茶素中試生產線等20余間實驗實訓室,設備價值2000萬余元。

茶學專業充分利用臨滄是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滇紅茶之鄉、天下普洱第一倉、云南省最大的產茶市等資源優勢,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強化實踐教學,與滇紅集團、雙江勐庫茶葉有限公司等茶葉企業合作辦學,走“產教結合”、“工學交替”之路,讓學生在茶學各領域得到深入的學習與實踐,培養的學生應用能力強,深受茶葉行業企業的認同。

茶學專業得到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西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對口幫扶,與臺灣中華普洱茶協會、西部開發有限公司共同開辦云臺茶學院,學生可以享受到更多優質教學資源,優秀學生可交換到西南大學學習,同時在考研深造、赴臺交流學習方面有更多的優勢。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國內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學校、茶葉企業、茶文化傳播機構、職業培訓機構等領域;面向東南亞、斯里蘭卡、肯尼亞等國茶企業;升學深造。

(2)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通過理論教學、實訓、生產實踐、科研訓練以及畢業實習等培養環節,讓學生掌握食品生產加工技術、食品檢測和分析、食品安全與管理以及食品標準與法規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具備食品生產、加工、檢測、質量與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擁有食品理化分析、農產品加工與檢測、農獸藥殘留檢測、重金屬檢測等實驗實訓室30余間,與中國海關(孟定)合作共享實驗室,建成CMA認證實驗室一套,儀器設備總值達3000余萬元。與國家堅果類重點檢測實驗室、臨滄市質量技術監督綜合檢測中心、臨滄市食品藥品監督局檢驗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大集團、滇紅集團等30余家知名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作為華中科技大學和西南大學的教學、實訓和科研服務基地,享受全國雙一流大學師資,優秀學生可選派交流學習。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主要在進出口檢疫檢驗局、海關、機場、省市等各級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食藥監局、社區的食品營養與安全服務部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餐飲業、保健食品及食品流通等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食品生產加工、分析檢測、安全評價、質量認證、產品或技術研發、職業教育教學及培訓等領域工作。

(3)應用生物科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依托滇西高原特色生物資源及產業優勢,緊密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對云南省及滇西邊境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生物科學理論基礎,掌握高原特色經濟作物、食用菌、中藥材等高原特色生物產業領域生產和加工的關鍵知識和技術技能,同時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在生物、農業、食品、醫藥等領域從事生產經營、技術開發、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共有教師21名,教師團隊承擔省部級課題7項,獲得專利4項,發表論文40余篇,編寫教材和專著3部。本專業成立了“科研小組”和“大學生青年創業園”,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共有10余間校內實訓室,另外,與臨滄市農業局、林業科學研究院、國家級堅果重點實驗室、滇紅集團、凌豐咖啡、臨滄中金科創園等高原特色生物產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便于學生開展實踐和就業。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生物公司、農業公司、組培廠、食用菌廠等生物與農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行政管理等工作;在科研院所、大中專學校輔助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擔任中學教師;繼續提升學歷,攻讀碩士研究生。

(七)管理與經濟學院簡介

管理與經濟學院有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辦學歷史,學生來自云南16個地州(市)和貴州、四川、重慶等多省市(區)。開設審計學、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等8個非師范類??茖I,現有在校生2000人。

學院共有專兼職專業教師100多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高級審計師2人,注冊會計師4人,高級會計師5人,高級經濟師3人;博士研究生3人,具有海外經歷的教師3人。聘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包括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南京審計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及行業專家、企業家擔任客座教授,并定期給學生授課。

教師科研成果豐碩。五年來共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3項,一般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14項;主持完成12項橫向課題,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多份決策咨詢報告被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要報》、教育部《高校智庫??穼0婵l。

實訓實習條件良好。建有教育部產教協同云財務實踐教學中心,云審計及大數據審計模擬實訓室、云會計及電算化實訓室、財務共享及智慧財務實訓室、國際商務模擬實訓室、智慧物流管理實訓室、互聯網金融實訓室等14個校內實訓室,設備總價值800多萬元。校外與金蝶(中國)軟件公司,昆明中環眾審(亞太)、泰慶和臨滄中信會計師事務所,昆明中遠物流公司,臨滄耿馬(孟定)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臨滄鑫源鍺業公司(上市公司)、臨滄雄昌汽修集團等建立了39個實習實訓基地。

學生專業發展和就業前景廣闊。一是學生可申請到與學校聯合辦學的泰國清萊皇家大學、博樂大學進行留學深造,有短期學習交流(2-4周)、學生交換學習(有“2+2”、“2.5+1.5”、“3+1”年三個項目)、實習(0.5-1年)、“專升本”、專本碩連讀、本讀碩、本碩博連讀等項目(如能按期修完學分,比在國內正常就讀可提前1-2年畢業)。二是學生可共享教育部確定掛鉤對口幫扶我校的華中科技大學、西南大學的教學名師的有關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和北京超星集團等提供的教育信息化平臺的相關資源。三是學院鼓勵學生報考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為學生提供參加“1+X”證書(有會計、審計、財務、電商、物流、理財、證券等)國家認證培訓考試機會。四是可以定向推薦到省外沿海發達地區、云南省昆明及各地州(市)聯合辦學單位就業。五是學院為有志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平臺,學生可以在學校青年創業園、眾創空間和臨滄工業園區創業園、臨翔區創業園實習實訓。

畢業生理論功底扎實、動手能力強,深受政府機關、企事業等用人單位認同,畢業生就業率均為100%。學院連續2年被學校評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先進單位”等。

本科專業

(1)審計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是云南省高校中第二批獲準開辦的專業,2018年全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在審計學專業中排序第二。本專業培養具有審計、會計、財務、稅收、法律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具有高尚的審計職業道德和較強的審計業務能力,能夠從事財務審計、管理審計、IT(信息技術)審計、大數據審計、智能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績效審計、互聯網審計和司法鑒定、資產評估、咨詢服務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稅法、內部控制、政府審計、IT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績效審計、舞弊審計、云審計軟件應用、審計準則與法規、高級財務會計、資產評估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主要到機關、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資產評估公司等從事政府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和咨詢服務等工作。

(2)會計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有16年??妻k學的基礎,2016年云南省高校會計專業認證為“五星級”。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會計職業道德,掌握會計、統計、審計、稅務、財務、金融等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國際會計慣例,具備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國際會計、會計信息化、會計大數據、互聯網會計、云會計、區塊鏈大會計和投融資、涉稅業務處理及稅務籌劃、公司戰略策劃與風險管理等能力的綜合型、應用型高級會計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基礎會計、會計電算化、高級財務會計、成本與管理會計、預算會計、邊貿會計、財務管理、財政金融、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公司理財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金融保險部門、證券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上市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從事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稅務、財務、投融資、金融理財服務等工作;中、高等職業院校從事財務會計和教學科研工作。

(3)國際商務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服務云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幅射中心建設,培養通曉國際商務一般原理和實務,具有法商結合的知識結構,具備大學英語四、六級水平,初步掌握一門緬語或泰語等小語種基礎知識,具備運用跨文化進行商務交流溝通的能力,熟悉現代國際商務所需的跨境電商、國際貨代、貿易結算、商務函電、外貿跟單等工具與方法,有國際經濟合作及國際企業經營管理實踐能力,能夠在跨國公司、國際化企業和政府外事機構從事商務經營活動與管理、法律咨詢及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營銷學、跨國經營與管理、國際結算、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與溝通、國際金融與實務、國際商法、國際貿易政策、國際商務英語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跨國公司國際化商務經營活動與管理及實務,外貿企業業務員、跟單員、單證員等崗位,外資企業商務代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海關及政府外事機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及自由貿易區從事商務業務、商務活動策劃、法律咨詢及政策研究,農產品購銷企業及現代服務業等線上線下電子商務,高職院校、科研單位教學科研工作等。

(4)物流管理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培養具備物流管理基本知識,通曉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國際物流運營以及農產品物流的基本操作規程,熟悉物流中心、倉儲中心、電商物流、智慧供應鏈、冷鏈物流規劃設計與運營、管理、決策,具有扎實外語能力,適應現代物流產業及跨境物流發展對物流管理人才特殊要求的“精操作、懂管理、善經營”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現代物流學、物流運籌學、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國際物流實務、物流地理、物流英語、農產品物流、物流信息技術、運輸管理、配送管理、倉儲管理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畢業生可在境內外現代物流企業、物流中心及物流園區、港口、海關、貨運公司、商貿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從事物流金融、冷鏈物流及跨境物流、電商物流、智慧物流等工作,也可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物流管理工作。

(5)互聯網金融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互聯網、金融科技及大數據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具備前瞻性的金融意識,具備扎實的金融學知識和互聯網金融業務、智慧金融、區塊鏈金融、金融數據挖掘、電商金融、金融安全能力的“既懂IT技術、金融學,又有互聯網思維”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互聯網銀行、互聯網金融學、互聯網征信、互聯網金融數據分析、互聯網保險、互聯網銀行、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眾籌、互聯網P2P、互聯網產品開發及營銷、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互聯網網絡管理、互聯網金融法規、科技與智慧金融、信托和租賃、證券投資學、國際金融學、東南亞金融市場概況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在互聯網金融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互聯網金融產品運營管理、投融資及理財、金融數據分析、企劃、風險控制等相關工作;在金融業、非金融機構和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活動及管理工作;在中高等職業院校從事金融教學與科研工作。

(6)財務管理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財務會計、云財務、智能財務、財務管控、財務共享、財務大數據及財務機器人軟件運用能力,具有綜合財務分析和財務預測等實踐能力,具有較強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財務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投資理論與實務、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與管理會計、出納實務、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納稅會計與稅收籌劃、財務報表分析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在各級政府、各類企業、事業單位、金融及非金融機構等從事財務會計核算、預算專員、財務助理、資金管理、資本運營、稅務籌劃、財務共享中心業務處理、投融資及理財管理、財務大數據分析、財務風險管控等工作,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管理咨詢、審計、驗資等相關工作。

??茖I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茖I。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汽車檢測與維修產業發展需要,掌握現代汽車及智能汽車維修工程及其電子控制系統結構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原理知識,具備利用先進儀器設備檢測汽車性能、診斷汽車故障并能對汽車進行保養與維修的技能,具有較強的汽車檢測、故障診斷、維修、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實踐能力,適應汽車行業技術、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汽車機械制圖、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汽車美容、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結構與拆裝、汽車概論、汽車美容、汽車維護、發動機電控技術、汽車底盤檢修、汽車電氣檢修、汽車空調檢修、電控發動機檢修、自動變速器檢修、電控底盤檢修、汽車文化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主要面向汽車制造業、車輛檢測維修業、汽車設計裝潢中心、交通運輸、交警及安全管理機構等,從事汽車檢測與機電維修、車身修復、汽車后市場服務、汽車保險理賠、安檢等崗位工作;也可定向推薦到聯合辦學單位(臨滄雄昌汽修集團及其聯盟等)從事汽車檢測與維修工作。

(八)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簡介

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是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辦學歷史悠久、辦學聲譽良好的學院。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5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士2人,碩士31人。外聘“雙師雙能型”行業專家10人?,F有政治學與行政學(本科)、思想政治教育(本、專科)、司法助理(專科)等專業,近兩年的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學院始終以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研習會暨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研習會”大學生學術社團,創辦了《政法學刊》、《政苑青年》等刊物,為學生專業理論和技能的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學院形成了開放的辦學格局,與地方黨政機關、中小學校、司法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成五十余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學院始終圍繞著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項基本任務,為邊疆民族地區的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近年來學院教師多次獲國家級和省級科研成果獎,主持承擔了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加強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學院發展的有力保障。學院師生將秉承“明德尚法,敦行自強”的院訓,傳承“致公致遠,至真至善”的院風,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努力培養更多“品格優秀、基礎扎實、技能嫻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科專業

(1)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及專業知識,了解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祖國、愛崗敬業;具備政治和法治思維、管理能力和素質、應對基層群眾工作和社會工作的能力、創新創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掌握理論思考、調查研究、政策分析、組織協調和創新創業等方法;勝任基層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的實際管理、理論宣傳、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政治學原理、管理學原理、公共行政學概論、國際政治學概論、外交學導論、中國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當代西方政治思潮、憲法與行政法、公共政策導論、地方政府與政治、社會調查統計與方法、秘書學與公文寫作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

(2)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全面、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扎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能勝任與本專業相關的理論研究、宣傳、教學工作,勝任學校學生管理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政治學、邏輯學、社會學、法學、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論與教學技能訓練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學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行業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等。

??茖I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專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具備較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在基層中小學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班級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政治學原理、行政管理學、倫理學、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論與教學技能訓練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校、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

(九)外國語學院簡介

外國語學院前身為1978年臨滄師專英語班,1985年成立外語系,2016年升格為外國語學院,屬于學校成立較早的教學院系,學校依托外國語學院申報建成“云南省高等學校小語種人才培養示范點”和“云南省東南亞南亞語種人才培養基地”。辦學40多年來,為臨滄市和云南省各類中小學、企事業單位培養和輸送了3660多名畢業生。長期以來,為社會各級政府部門、企業提供各類英語、緬甸語、泰國語、老撾語、越南語培訓及口、筆譯服務,為地方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做出了貢獻。

外國語學院現開設有英語、緬甸語、烏爾都語(巴基斯坦國語)三個本科專業,英語教育、應用外語(緬甸語)、應用泰語、應用越南語、應用外語(老撾語)5個??茖I。東南亞南亞語種專業屬于國家和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緬甸語專業屬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專業,應用泰語和應用外語(老撾語)專業屬云南省財政扶持專業。學校充分利用地緣優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現已同緬甸仰光外國語大學、緬甸曼德勒外國語大學、泰國程逸皇家大學、泰國博樂大學、泰國百柳皇家師范大學開展了國際教育合作,每年都選送緬甸語、應用外語(緬甸語)、應用泰語專業學生到緬甸和泰國留學、實習或攻讀本科、碩士學位,至今已送出125名學生出國留學,學習結束后大部分學生在國外都找到了高薪工作。

外國語學院有著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向上、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F有各語種教師47名(其中專任教師39人,東南亞語種教師12人),教授1人,副教授20人,67%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聘請緬甸籍教師1人,聘請美籍教師1人,教師隊伍學歷層次、職稱結構、年齡結構趨于合理。近五年來,外國語學院教師主持或參與國家、省級科研、專業建設、質量工程項目15項(其中東南亞語種項目11項);編寫出版東南亞民族研究專著2本、英語教材6本、東南亞語種教材6本、傣繃文教材1本;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成立了“東南亞跨境少數民族語言研究與傳承保護工作室”。

外國語學院根據“以語言教育為基礎,構建專業知識平臺,培養具有關鍵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外語類專業人才為目標”的外語類專業建設指導思想,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以及云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為目標,特別是以服務中緬通道建設為重點,實施“外語+專業技能”、“英語+東南亞語”和“2+1、3+1國際合作”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為目的,注重實踐教學和實訓,有著同聲傳譯室、語音室、視聽室、緬甸文化體驗中心等省內一流的教學實訓條件,在邊境地區各涉外單位和企業、中小學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6個。

本科專業

(1)英語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以英語語言基礎及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為基礎,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較強的跨學科語言實踐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能主動適應新時代科技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地方經濟建設需要及服務邊疆地方經濟發展的英語專門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創新精神,具備良好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獨立從事以英語為主要工作語言職業的對學科知識、實踐操作有一定認識和實踐操作應用能力,具備較強的學科英語聽說讀寫譯應用能力的學科專業英語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語法、英語語音、英語寫作與翻譯、高級英語、跨文化交際、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概論、學科專業英語、學科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新聞出版、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外事部門、涉外企業、旅游行業等。

(2)緬甸語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實施“緬語+專業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扎實的緬甸語語言基礎知識,熟悉國際貿易、涉外法律、對外漢語教學和旅游等涉外事務相關專業知識,了解緬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文學、歷史、外交等方面的知識,具備一定的緬甸語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和能力,具有健康體魄和良好心理素質,能從事涉緬經貿、旅游、翻譯、文秘、緬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基礎緬語、緬語視聽說、緬甸概況、高級緬語、緬語閱讀、緬漢互譯理論與實踐、經貿緬語、緬文寫作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政府涉外部門、涉外企事業單位、軍隊、公安等部門和境外從事涉緬經貿、旅游、翻譯、對外漢語教學等工作。

(十)體育學院簡介

體育學院有近二十年高等教育辦學歷史?,F有體育教育本科和體育教育??茖I。有專任教師24人,專業涵蓋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體操、武術、健美操、游泳、乒乓球等,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碩士17人,在讀博士1人;國家B級裁判1人,國家一級裁判13人,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人。多名教師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獲得發明專利若干項。有省級課題立項、多名教師參與教育部推薦教材及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2014年被云南省體育局、云南省教育廳命名為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臨滄市運動項目裁判員培訓基地。

近年來,學校建成省內一流的體育場館設施,新建籃球館、綜合訓練館各一個、升級改造運動場兩個,其中一塊被中國田徑協會認定為二類場地;新建籃球、五人制足球等多個項目的室外教學場地,面積近三萬平方米,先進的教學場館及設施為學生的課程學習、訓練、比賽提供了保障。

學院與近20家中小學、多所健身俱樂部、運動項目培訓結構建立了長期合作,使學生在專業學習與實踐、社會服務方面擁有更多的實踐場所。

近年來,體育學院學生在國際級、國家級及省級比賽中獲獎項450多項。孫婷同學獲得2018年墨西哥射擊世界杯女子3種姿勢比賽第三名,第十三屆全運會獲男女氣步槍混合團體第四名;趙明航同學獲得國際射擊聯合會世界青年錦標賽(手步槍項目)團體第六名;字春紅同學獲得2017年全國少年拳擊錦標賽冠軍,2018年獲得全國拳擊U16系列賽總冠軍。體育專業學生代表臨滄市參加云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獲越障礙舞龍金牌。

體育學院重視教風和學風建設,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緊密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堅持以人為本,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組織師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各類文體活動與公益活動,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增強,在“專升本”考試、事業單位招考等上崗考試中取得良好成績,社會和學生家長滿意度較高。

本科專業

體育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現代教育和體育教育學科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體育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能,具備體育教學、訓練、科研、競賽組織、裁判、學校體育管理等能力,能勝任學校體育教學、管理、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及社會體育指導、體育健身指導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體育課程教學法與技能訓練、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中學心理學、中學教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保健學、田徑、體操、武術、球類、健美操、體育游戲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健身指導員、體育機關和體育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人員。

(十一)藝術學院簡介

藝術學院有18年高等教育辦學歷史?,F有美術學、音樂學2個本科專業;音樂教育、美術教育、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4個專科專業,在校學生500余人。

學院有專任教師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講師16人、助教1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比46%。學院有3247平方米的美術實訓樓、10471平方米的音樂實訓和藝術表演綜合樓。實訓條件能充分滿足藝術專業學生和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實訓需求。校外有穩定的見習、實習基地22個。

學院秉承深耕本土、德藝雙馨、服務發展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思路,確立了“1231”目標,即1名省級教學名師、2項國家級課題、3門校級以上精品課程、100件藝術作品參加省市級以上展演活動。近年來,藝術學院教師科研及教學成果豐碩。獲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1項、省社會藝術科學規劃項目2項、省教育廳項目3項;獲國家專利3項;出版著作4部,教材5部(其中1部獲云南省高校優秀教材);發表學術論文250余篇;教師作品及教學技能比賽多次在國家、省級比賽中獲獎。學生作品、課堂教學競賽在各級展、演、賽中頻頻入選、獲獎,累計達百人次。

本科專業

(1)美術學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美術學科扎實的文化藝術修養、專業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人才,能為自己在專業領域的發展方向打下堅實基礎。培養具備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教學技能,懂得現代教育理念,具有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從事中、小學美術教育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培養具備對民族民間美術進行挖掘、傳承和保護的能在事業單位、大眾傳媒、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專業技能課程:素描、色彩、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水彩、裝飾畫、壁畫基礎、設計基礎、繪圖軟件運用、陶藝、實用美術、鄉土美術等;專業理論課程:中外美術史、透視學、藝用解剖學、繪畫構圖學、藝術概論、非遺與民族民間美術等;教育類課程:普通話、教育學、心理學、義務教育美術教學法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教師;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美術人才。

(2)音樂學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和九年義務教育需要的,具備人文與科學素養,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具備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教學技能,懂得現代教育理念,具有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具備對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資源進行挖掘、傳承和保護,并能在事業單位、大眾傳媒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主要開設課程:音樂教育導論與教學法、音樂教育心理學、音樂教學技能訓練、聲樂技能、鋼琴技能、樂理與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鋼琴即興伴奏、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概論、合唱與指揮、形體訓練與舞蹈基礎、自彈自唱。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教師;企業、事業單位從事音樂創作、表演、管理;大眾傳媒從事音樂創作、表演。

專科專業

(1)音樂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茖I。本專業培養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和九年義務教育需要的,具備人文與科學素養,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小學音樂教師,及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農村基礎教育師資和云南區域性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聲樂、鋼琴、樂理與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舞蹈、音樂教學法、合唱與指揮、中外音樂史、鋼琴即興伴奏與彈唱、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音樂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小學教師;企業、事業單位音樂藝術表演人員、創作人員、管理人員。

(2)美術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茖I。本專業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美術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美術教師必備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能夠較好地適應義務教育美術改革發展,勝任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為宗旨,兼顧培養從事與美術專業相關工作的實用性、應用性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素描、色彩、中國畫基礎、油畫基礎、版畫基礎、泥塑、書法、篆刻、水彩、裝飾畫、壁畫基礎、藝術設計、圖形創意、設計軟件運用、陶藝、中外美術史、透視學、藝用解剖學、藝術概論、普通話、教育學、心理學、小學美術教學法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小學美術教師;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美術創作、策劃;大眾傳媒行業美術創作、策劃。

(十二)航空與軌道交通學院簡介

航空與軌道交通學院于2015年開始招生,是學校最年輕的學院,也是“校企合作”辦學的成功案例之一?,F有空中乘務、民航運輸、高速鐵路客運乘務3個專業。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投入200余萬元專項資金,建成一流的模擬客艙、安檢實訓、分檢值機系統、票務銷售、形體禮儀等實習實訓室,滿足空中乘務、民航運輸、高速鐵路客運乘務等新興現代服務專業的實訓需求。根據社會對民航服務類人才需求日益增長的狀況,構建了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以空中乘務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人才實訓基地。

經過五年實踐,學院構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合作企業在空中乘務、民航運輸兩個專業中進行深度合作,在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認證。教學和管理由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組織,理論課教學以學校承擔為主,技能培訓以企業方承擔為主,企業方負責學生就業。學生畢業提出就業申請后,三個月內未能就業,由合作企業每月給予學生生活補助費500元;六個月內未能就業,合作企業退還學生所交的技能培訓費。

截止目前,學院已培養三屆畢業生,畢業生100%就業,為航空公司、機場輸送空中乘務員、地勤、安檢、票務、值機、VIP、物流、國際航空旅游等崗位的服務管理型人才近300人。

??茖I

(1)空中乘務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茖I,校企深度合作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民航空中服務操作與管理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性專門人才。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空乘方向、民航安檢護衛方向、民航地勤方向。

報考高中起點普通專科空中乘務專業的學生,需滿足以下條件:學生身高:女生1.60m及以上、男生1.70m及以上;要求:五官端正、形象氣質佳,身體裸露處無明顯疤痕和紋身,腿型不能有內八字和外八字,雙眼矯正視力不低于4.7E。詳情請咨詢鄒老師(13759353466)、程老師(18988318275)、李老師(13988307107)。

(2)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專科專業。本專業培養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及職業道德精神的高速鐵路及CRH動車組乘務員、乘服員及相關服務的應用型人才。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全國各大鐵路從事高鐵、動車、地鐵等乘務工作或相關管理工作。

報考高中起點普通專科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的學生,需滿足以下條件:學生身高:女生1.55m及以上、男生1.65m及以上;要求:五官端正、形象氣質佳,身體裸露處無明顯疤痕和紋身,腿型不能有內八字和外八字,雙眼矯正視力不低于4.7E。

(3)民航運輸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茖I,校企深度合作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民航運輸基礎理論知識,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具備機場現場運行管理的理論知識,在機坪管理、航班保障、客貨運輸管理、應急救援、不停航施工管理等方面獲得基本訓練,能在生產一線從事現場運行管理工作的應用性技術人才。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機場地面服務、銷售、安檢等各項工作。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