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與化學學院2018年招生簡章
一、學院簡介
生物與化學學院是在原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生物系的基礎上發展建設起來的,生物系是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最早設立的系之一。2012年經教育部批準在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的基礎上建立普洱學院,2013年成立生物與化學學院,現設生物科學、化學、食品質量與安全三個本科專業,以及生物教育、化學教育、藥品生物技術三個??茖I。共為社會培養畢業生兩千余名,目前有在校學生1049人(含留學生6人);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 人,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18人、博士學位3人;近五年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10余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項目1項,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項,省科技廳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青年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20余篇,下設普洱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生物多樣性科學教育館和禁毒與預防艾滋病教研室等科研機構;生物與化學學院廣泛與社會各界合作辦學,現有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云南省普洱市民族傳統醫藥研究所、國家普洱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普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普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普洱第二中學、普洱市民族中學、思茅第六中學和思茅區倚象鎮逸夫中學等2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
二、專業簡介
本科專業:
一、生物科學(專業代碼:071001)
(招生60人,學費4500元/生·年)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和人文修養;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基礎;受到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掌握生物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備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技術、研究、教學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等。
培養模式:采用“3+1”人才培養模式,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聯合培養學生,學生第六、七學期到版納植物園,由版納植物園的研究員、副研究員等科技工作者指導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研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理科,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到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生物學方面的技術、教學、研究、管理等工作。
就業率:2017年98.36%。
2013年批準招生。
二、化學(專業代碼:070301)
(招生40人,學費4500元/生·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掌握比較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扎實的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基本技能,了解化學學科前沿動態,具備熟練的化學知識運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實踐和科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教育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相關技術開發、應用研究、教學及生產管理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化工基礎等。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理科,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到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化學教學及管理等相關工作,也能在與化學相關的其他行業從事科研、技術及相關管理工作。就業率:2017年89.06%。
2013年批準招生。
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代碼:082702)
(招生40人,學費4500元/生·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食品安全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企業、食品檢測機構、監督管理部門和科研院所等相關部門從事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分析檢測、監督管理、安全評價、生產和經營、技術開發、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原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添加劑、食品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毒理學、食品理化分析、儀器分析、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等。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工科,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到食品及相關企業、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進出口商品檢驗機構、農產品檢測機構、疾病控制中心、食品與藥品管理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食品分析檢測、質量安全控制、安全評價、生產管理、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工作。
2015年批準招生。
四、生態學專業(專業代碼:071004)
(招生40人,學費4500元/生·年)
培養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本專業培養具備生態學及其他相關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生態學專業理論和知識、具有開展生態學實驗和野外實踐的技能、勝任與生態學密切相關的農林、水利、環保、規劃等教學與科研單位、職能部門和企業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等工作、具備良好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模式:采用“3+1”人才培養模式,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聯合培養學生,學生第六、七學期到版納植物園,由版納植物園的研究員、副研究員等科技工作者指導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研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植物學,植物分類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學,普通生態學,全球變化生態學,保護生物學,恢復生態學等。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物學方面的技術、教學、研究、管理等工作。
2017年批準招生。
??茖I:
一、藥品生物技術 (專業代碼:570103)
(招生50人,學費3600元/生·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藥品生物技術專業基礎理論、藥品鑒定及檢驗技術、藥事管理等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在相關制藥企業及醫藥公司等部門從事藥物生產、質量管理、藥品檢驗及營銷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課程設置:生物化學、微生物學、人體生理學、現代遺傳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品微生物檢測技術、藥劑學、藥品分析檢驗技術、毒理學、藥事管理與法規等。
就業方向:能在相關制藥企業、醫藥機構等從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藥品檢驗及營銷等工作。
2016年批準招生。
二、生物教育(專業代碼:660206)
(招生50人,學費3600元/生·年)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生物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現代教育思想、教學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教師。
課程設置: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學教學法、無機化學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從事中學生物教學工作,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也可到生物產業及相關領域就業。
就業率:2013年96.3%,2014年98.08%,2015年97.14%,2016年95.74%,2017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