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018 馬克思主義學院
目錄
初試考試大綱 1
636 馬克思主義原理 1
969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2
復試考試大綱 4
政治經濟學 4
思想政治教育學 5
初試考試大綱
636 馬克思主義原理
一、考試性質
本考試作為我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的初試。
二、考察目標
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概念、觀點和原理,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要點之間和各個原理之間的邏輯聯系,理論聯系實際,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和原理觀察和分析現實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考試題型
名詞解釋、簡答題、材料分析題、論述題
五、考試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哲學、世界觀概念,理解哲學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及其理論品質。深入理解哲學基本問題與其內容以及這一問題的重大意義,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二)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掌握物質、實踐、運動概念,理解物質與運動、運動與靜止的關系,理解意識的本質,深入理解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范疇的意義,深入理解實踐的特點及其基本形式,深入理解意識的能動作用的表現及其實現的途徑、條件,深入理解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指導意義。
(三)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掌握發展矛盾、質、量、度概念,理解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理解對立統一是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理解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理解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深入理解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深入理解辯證否定觀及其意義,深入理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四)認識的本質和過程:掌握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真理、絕對真理、相對真理概念,理解,理解反映論與先驗論的區別,理解主體與客體的關系,理解認識過程的一次飛躍、二次飛躍及其條件,理解真理的客觀性。深入理解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及其意義,深入理解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及其意義,深入理解真理絕對性與相對性的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五)社會歷史觀及其基本問題:掌握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地理環境概念,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理解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理解社會意識的構成,理解唯物史觀創立的意義。深入理解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及其意義,深入理解地理環境的作用及其現實意義,深入理解社會歷史發展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六)社會基本結構與文明進步:掌握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國家概念,理解生產力的要素,理解生產關系的要素,理解上層建筑的構成,理解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關系。深入理解科學與生產力的關系,深入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深入理解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七)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主體:掌握社會形態、人民群眾概念,理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理解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包括社會基本矛盾、階級斗爭、社會改革的作用),理解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深入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的內容及其意義,深入理解衡量社會進步的標準,深入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及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八)社會進步與人的發展:掌握社會進步概念,理解社會發展道路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理解人的本質多方面的含義,理解人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理解自由與必然的關系,理解共產主義的三層含義,深入理解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
六、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69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一、考試性質
本考試作為我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初試。
二、考察目標
(一)系統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主要成果。
(二)重點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內容。
(三)能夠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中國社會。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考試題型
題型包括簡述題和論述題。
五、考試內容
(一)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環境、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主要內容與歷史地位。
(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及改革思想。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五大建設理論的基本內容、基本要求和實踐。
(五)“一國兩制”戰略思想形成、發展及內容與實踐。
(六)中國當代國際戰略思想與外交政策。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領導核心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六、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復試考試大綱
政治經濟學
一、考試性質
本考試作為我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的初試。
二、考察目標
(一)系統掌握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
(二)熟悉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演變,了解政治經濟學及其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能夠把握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客觀要求的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深刻理解生產關系的實質,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科學認識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四)具備熟練運用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分析和解決當前出現的經濟社會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考試題型
題型包括簡述題和論述題。
五、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包括:政治經濟學一般理論、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主義經濟三個部分。
(一) 政治經濟學一般理論:包括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商品和價值;貨幣與貨幣流通量;資本及其循環和周轉;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市場實現;信用制度與虛擬資本;競爭與壟斷等內容。
(二)資本主義經濟:包括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和剩余價值的生產;資本主義的分配;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企業;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及其對經濟的干預;經濟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等內容。
(三)社會主義經濟:包括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社會主義宏觀經濟運行;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對外經濟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和宏觀調控等內容。
六、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思想政治教育學
一、考試性質
本考試作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初試。
二、考察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考試涵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歷史考察、戰略地位和社會功能、過程及其規律、對象、目的和任務、內容、原則、方法和藝術、載體、環境、評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與培養等方面。要求考生比較系統的掌握上述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考試題型
題型分為簡答題、論述題。
五、考試內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學概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與發展、研究對象、學科體系、理論基礎與知識借鑒、特點。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規律、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形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
(四)思想政治教育結構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結構、目標結構、內容結構。
(五)思想政治教育客體論: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關系、教育客體研究的歷史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及特點。
(六)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特點及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優化與開發。
(七)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論:思想政治教育教程的特征、思想品德形成發展機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環節、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運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具體規律。
(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結構與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方法、選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發展。
(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標與準則、思想政治教育決策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現代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管理。
(十)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論: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特點、基礎、理論、內容、趨勢。
六、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