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大綱
來源:易賢網 閱讀:5054 次 日期:2017-09-22 11:04:0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大綱”,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002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目錄

初試考試大綱 1

610高等數學 1

638 量子力學 1

953 聲學基礎 3

806 普通物理 5

807數據結構 7

808地理信息系統 8

810數字電子技術 10

341農業知識綜合三 11

910高級程序設計 12

911軟件工程 14

912數據結構和軟件工程 16

930程序設計基礎 19

940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21

946 信號與系統 23

954計算機基礎綜合 24

復試考試大綱 28

現代物理基礎 28

科技英語(光學、凝聚態物理) 30

現代光學基礎 31

電子技術基礎 33

科技英語(光學工程專業(學術型080300和專業型085202) 34

電子技術A 35

通信原理 36

計算機系統結構 38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40

數據庫系統 41

程序設計實踐 43

保密概論 45

安全程序設計實踐 47

農業信息化概論 50

數字信號處理 52

C++語言編程 54

科技英語(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測繪工程) 56

光學電磁學 57

信號與系統 59

數字電子技術 61

科技英語(海洋探測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 62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考試大綱 63

數據結構 63

軟件工程 65

初試考試大綱

610高等數學

一、考試性質

高等數學是理、工科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入學考試是為招收理、工科專業碩士研究生而實施的具有選拔功能的水平考試,它的指導思想是既要為國家選拔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進高等學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高等數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數學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具有較好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高等數據75%,線性代數25%。

四、考試內容

(一)高等數學(75%)

考試內容:函數的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積分及其應用,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積分及其應用,場論,含參變量積分,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及其應用。

(二)線性代數(25%)

考試內容:行列式的性質與計算,矩陣理論,線性方程組理論,向量空間理論,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理論,二次型理論。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638 量子力學

一、考試性質

《量子力學》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光學專業(070207)和凝聚態物理專業(070205)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相關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量子力學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以選拔具有良好量子力學功底,從而能夠較順利開展專業研究的學生。要求考生系統地掌握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簡答題比例為40%,分值為60分;

解答題比例為60%,分值為90分。

四、考試內容

0. 量子力學的物理基礎

波粒二象性;波函數的統計詮釋;不確定性關系;量子力學公設:波函數公設,薛定諤方程公設,算符公設,測量公設,全同性原理

1. 薛定諤方程

態疊加原理;概率流密度與概率的定域守恒;穩定勢場薛定諤方程的一般解

2. 一維勢場中的粒子

一維勢場中粒子能量本征態的一般性質;方勢;一維散射問題;δ勢;一維諧振子

3. 算符

算符運算規則;厄米算符;共同本征函數;球諧函數;連續譜本征函數的“歸一化”;力學量完全集

4. 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對稱性

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守恒量;能級簡并與守恒量的關系;維里定理;H-F定理;Ehrenfest定理;守恒量與對稱性的關系;全同粒子體系與波函數的交換對稱性。

5. 中心力場

中心力場中粒子運動的一般性質;角動量守恒與徑向方程;無限深球方勢阱; 三維各向同性諧振子;氫原子

6. 電磁場中粒子的運動

電磁場中荷電粒子的運動;A-B效應

7. 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與表象變換

表象與表象變換;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Dirac符號

8. 自旋

電子自旋態與自旋算符;Pauli矩陣;總角動量;堿金屬原子光譜的雙線結構;正常與反常Zeeman效應;自旋單態與三重態

9. 諧振子的Schrodinger因式分解法

10. 微擾論

非簡并態微擾論;簡并態微擾論;散射態微擾論;全同粒子的散射

11. 量子躍遷

量子態隨時間的演化;含時微擾論;突發微擾與絕熱微擾;周期微擾;有限時間內的常微擾;能量-時間不確定度關系;光的吸收與輻射的半經典理論;自發輻射的Einstein理論。

變分法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53 聲學基礎

一、考試性質

聲學基礎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聲學專業(070206)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掌握理想流體介質中小振幅波輻射、傳播等基本規律及分析方法,掌握簡單彈性體振動規律和分析方法,理解電-力-聲類比方法,了解大振幅波及固體中的聲傳播規律。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計算題(100%)(8-10題)

四、考試內容

(一)質點振動學

質點的自由振動和衰減振動,質點的自由振動和衰減振動,質點的強迫振動,周期力激勵的強迫振動。

(二)彈性體振動學

弦振動,棒振動,膜振動。

(三)電-力-聲類比

力學元件與基本力學振動系統,聲學元件與基本聲振系統,電-力-聲線路類比。

(四)聲波的基本性質

聲壓的基本概念,理想流體介質中的聲波方程,平面波的基本性質,聲場中的能量關系,聲壓級與聲強級,響度級與等響曲線,聲波的反射、折射與透射,隔聲的基本規律,聲波的干涉。

(五)聲波在管中的傳播

波導管理論,非剛性壁管,均勻的有限長管,突變截面管,有旁支的管,管中輸入阻抗,一維電聲傳輸線類比。

(六)聲波的輻射

脈動球源的輻射,聲偶極輻射,同相小球源的輻射,點聲源,無限大障板上圓形活塞的輻射,球形聲源的輻射。

(七)聲波的接收與散射

聲波的接收原理,聲波的散射

(八)室內聲學

用統計聲學處理室內聲場,用波動聲學處理室內聲場。

(九)有限振幅聲波的傳播的基本原理及現象

(十)固體中聲波傳播的基本特性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806 普通物理

一、考試性質

《普通物理》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聚態物理(070205)、聲學(070206)、光學(070207)、光學工程(080300,085202)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基礎課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物理基礎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以選拔具有良好的物理理論基礎和科學素養的學生,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本考試旨在測試考生對物理基礎概念及原理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其基本要求為:

(1)考察學生對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考察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考察學生運用物理學基本理論及科學思維方法,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計算題(100%)(8-10題)

四、考試內容

(一)力學 (25%)

1.質點平面曲線運動的描述,位矢法,坐標法和自然法。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2.牛頓運動三定律及其適用范圍。

3.質點作曲線運動過程中變力的功。保守力功的特點及勢能概念。重力、彈性力和引力勢能。質點的動能定理,質點系的動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4.質點作曲線運動過程中變力的沖量。質點的動量定理、質點系的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

5.剛體的定軸轉動。轉動慣量,轉動定律和角動量守恒定律。

6. 振動。諧振動的描述,諧振動的動力學基本特征,諧振動的能量,諧振動的合成。

7.波動。平面簡諧波的運動方程(波函數),波的能量,惠更斯原理和波的疊加原理,波的干涉,駐波。

(二)熱學(15%)

1.氣體分子運動論。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理想氣體的壓強公式,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玻耳茲曼分布律,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氣體的運輸過程。

2.熱力學。熱力學第一定律及應用,循環過程、卡諾循環,熱力學第二定律

(三)電磁學 (25%)

1.靜電場及其描述。電場強度和電勢,靜電場的基本規律:高斯定理和環路定理。場強與電勢的微分關系。

2.靜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導體的靜電平衡條件,電介質的極化及其微觀解釋。有電介質存在時的高斯定理。導體的電容和電容器。靜電場能量。

3.穩恒磁場及其描述。磁感應強度,畢奧—薩伐爾定律,穩恒磁場的基本規律:磁場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環路定理。

4.磁場對載流導線和運動電荷的作用。均勻磁場對平面載流線圈的作用。

5.磁介質的磁化及其微觀解釋。有磁介質存在時的安培環路定理。

6.電動勢。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

7.自感和互感。磁場能量。

8.渦旋電場。位移電流。韋克斯韋方程組(積分形式)

(四)光學(20%)

1.光波場的描述。各種光波的波函數,各種偏振狀態。

2.光的干涉。波的疊加原理和相干光的含義,楊氏實驗、劈尖、牛頓環、邁克爾孫干涉儀的工作原理及干涉圖樣的特點,計算光強分布。光的時空相干性及干涉條紋的可見度。

3.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的基本原理,夫瑯禾費單縫衍射、夫瑯禾費圓孔衍射、光柵衍射、菲涅爾圓孔和圓屏衍射現象分析及光強分布計算。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光柵的分光性能,光譜儀的角色散、色分辨本領。

4.光的偏振。偏振光的獲得與檢驗,偏振片、分光棱鏡、波片的工作原理。馬呂斯定律,反射光與折射光的偏振,光在各向異性介質中的傳播,雙折射現象。(五)量子物理(15%)

1.黑體輻射?;鶢柣舴蜉椛涠?,黑體輻射實驗定律,普朗克能量子假設。

2.光電效應。光電效應的實驗規律,愛因斯坦的光子理論,光的波粒二象性。

3. 康普頓效應。康普頓效應,光子理論的解釋。

4.氫原子的波爾理論。氫原子光譜的規律性,氫原子的波爾理論,波爾理論缺陷。

5.德布羅意波。德布羅意假設,德布羅意波的實驗證明,德布羅意波的統計解釋。

6.不確定關系。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807數據結構

一、考試性質

數據結構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081602)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數據的幾種基本邏輯結構、物理表示、運算及其實現方法;掌握堅實的編程技巧。通過簡單有效的的算法分析,學會分析和比較算法的性能、理解算法分析的含義、掌握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專業人才。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概念解答20-30%,證明推導20-30%,綜述題30-40%,代碼應用題20-30%

四、考試內容

(一)基本概念(30%,45分)

數據結構,數據抽象類型,算法,時間、空間復雜度,表、棧、隊列、樹(AVL樹等)、堆和圖論等。

(二)數據結構(40%,60分)

利用表、棧、隊列、樹和查找樹(二叉樹、AVL樹等)、堆等數據結構順序存儲方法和基本操作算法

(三)算法及分析(30%,45分)

各類排序算法(冒泡、希爾、快速、歸并、堆、基數、拓撲排序等)的基本設計思想和操作算法,并分析比較,計算其算法復雜度。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808地理信息系統

一、考試性質

地理信息系統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070503)、測繪工程(085215)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初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學科的基本特征與發展趨勢,空間信息數字化的原理與方法,空間數據庫及其建立方法,GIS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GIS系統設計和綜合應用,GIS學科的最新研究進展等知識。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名詞解釋20-30%,填空20-30%,簡答30-50%,應用分析題20-50%。

四、考試內容

(一)緒論

GIS的基本概念、發展概況,地理信息系統的構成,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二)空間信息基礎

地理空間信息描述法、地理信息數字化主要方法,空間數據的類型和關系,元數據概念及作用。

(三)空間數據結構

柵格數據結構、矢量數據結構的概念、編碼方式,兩種數據結構的比較與轉化,三維數據結構。

(四)空間數據庫

數據庫概念,傳統數據庫系統的數據模型,GIS中空間數據庫的組織方式,面向對象數據庫系統設計。

(五)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

數據源種類,空間數據采集方法,空間數據的編輯與處理,空間數據質量及其精度分析。

(六)GIS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

GIS空間分析模型,各種空間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數字地面模型及其應用。

(七)地理信息系統產品輸出

空間信息輸出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輸出產品類型,計算機地圖制圖與GIS,電子地圖系統簡介。

(八)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標準化

地理信息系統設計,地理信息系統設計的模式,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的步驟,地理信息系統評價,地理信息系統的人員配署,地理信息系統的標準化。

(九)GIS新技術與數字地球簡介

網絡GIS、組件式GIS、移動GIS、云GIS、三維GIS原理及應用,數字地球簡介。

(十)海洋GIS

海洋GIS的概念、發展及應用情況。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810數字電子技術

一、考試性質

數字電子技術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探測技術專業(0707Z3)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在基礎知識方面要求考生對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原理清晰掌握;電路的分析與設計方面要求能夠單獨分析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會根據實際問題設計簡單的數字電路;綜合運用方面要求能夠運用所學數字電子的理論和方法,綜合解決實際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選擇20-30%,填空20-30%,分析與設計40-60%。

四、考試內容

(一)邏輯代數

數制之間的轉換、補碼的概念和運算;邏輯代數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重要定理,邏輯函數的表示和化簡。

(二)門電路

門電路中三極管和MOS管開關狀態的判定;CMOS門電路和TTL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分析;反相器電氣特性的掌握;門電路的使用方法。

(三)組合邏輯電路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方法(包括由門電路組成的和由中規模邏輯電路組成的組合邏輯電路);編碼器、譯碼器、數據選擇器、加法器和數值比較器等中規模邏輯電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觸發器

觸發器的概念;不同類型觸發器的邏輯功能和電路結構分析;不同觸發方式的觸發器動作特點。

(五)時序邏輯電路

時序邏輯電路的概念、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常用的中規模集成的時序邏輯電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時序邏輯電路中的競爭-冒險現象。

(六)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

施密特觸發器、單穩態觸發器的特點和電路分析;多諧振蕩器原理和電路分析;555定時器的電路結構、工作原理及應用。

(七)數/模和模/數轉換

數/模和模/數轉換電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見的典型電路分析;電路的轉換精度與轉換速度的分析。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341農業知識綜合三

一、考試性質

《農業知識綜合三》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科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包括計算機基礎,數據庫技術及網絡技術,能夠運用計算機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計算基礎、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網絡技術與應用分別為50分。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四、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基礎

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數制的轉換及二進制運算基礎、計算機運行的基本原理、算法相關概念、多媒體及圖形圖像相關基礎知識等。

(二)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內容包括數據庫的分類、關系數據庫的基本概念、三級模式及兩級映像、E-R圖、范式的定義及分類以及基本SQL 語句的使用。

(三)網絡技術與應用

主要包括OSI模型及TCP/IP網絡模型、網絡拓撲的類型、域名及DNS的概念、IP地址的分類、數據在網絡的傳輸過程等。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10高級程序設計

一、考試性質

高級程序設計是計算機技術(01方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課程。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順序、選擇與循環程序設計、數組、函數、指針、結構體、文件操作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 對基于C語言的高級程序設計方法所涉及的基本定義、語法規則等進行憶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斷: 重點考核考生用高級程序設計知識來分析判斷程序語句或程序片段存在的問題;

3、綜合運用: 運用所學的高級程序設計知識編寫程序,綜合分析并解決具體實踐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試卷結構:填空題約20分,判斷題約10分,選擇題約20分,程序分析約30分,程序填空約30分,程序設計約40分。

四、考試內容

(一)順序、選擇及循環程序設計

內容包括數據的表現形式及其運算、語句、數據的輸入輸出、選擇結構和條件判斷、關系運算符和關系表達式、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條件運算符和條件表達式、多分支選擇結構、循環的實現等。

(二)數組

內容包括一維和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字符數組的定義、輸入輸出及處理函數等。

(三)基于函數的模塊化程序設計

主要包括函數的定義、調用、對被調用函數的聲明和函數原型、嵌套調用、遞歸調用、數組作為函數參數的使用、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變量的存儲方式和生存期、變量的聲明和定義、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等。

(四)指針

內容包括指針變量的定義、引用、作為函數參數的使用、通過指針引用數組、數組元素的指針、指針的運算、用數組名作函數參數、通過指針引用多維數組、通過指針引用字符串、字符指針作函數參數、指向函數的指針、返回指針值的函數、指針數組和多重指針等

(五)自定義數據類型

包括定義和使用結構體變量、使用結構體數組、結構體指針、用指針處理鏈表、使用枚舉類型、用typedef聲明新類型名等。

(六)文件的輸入輸出

內容包括打開與關閉文件、順序讀寫數據文件、隨機讀寫數據文件、文件讀寫的出錯檢測等。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11軟件工程

一、考試性質

軟件工程是軟件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

二、考察目標

考察學生系統掌握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情況,對軟件生存周期各階段的任務、過程和工具的理解情況,進行軟件分析、設計、實現、維護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筆試,閉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試卷結構:填空題約20分,判斷題約20分,選擇題約20分,簡答題約40分,計算與應用題約50分。

四、考試內容

1、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軟件危機的概念、原因以及消除途徑;軟件工程的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學;軟件生命周期,主要軟件過程的特點。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任務、過程;用符號等表示系統的流程圖與數據流圖;數據字典的內容、方法、用途以及實現過程;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務、要求以及獲得需求的主要方法;實體-聯系圖;狀態轉換圖;層次方框圖;IPO圖;驗證軟件需求的方法

4、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的過程、原理、模塊化、抽象、逐步求精等過程;層次圖和HIPO圖、結構圖;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的概念、變換分析、事務分析和設計優化,內聚和耦合。

5、詳細設計

結構化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盒圖、PAD圖、判定樹、判定表;面向數據結構的設計方法,Jackson圖及方法;程序復雜程度的定量度量。

6、實現

編碼風格;測試的定義和目標;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過程及方法;白盒、黑盒測試技術;BRO測試;條件測試,測試用例設計。

7、維護

軟件維護的定義、特點;主要的維護活動;軟件再工程過程。

8、面向對象方法學

面向對象方法學的要點、優點;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對象建模;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功能模型以及三種模型之間的關系。

9、面向對象分析設計

面向對象分析的概念與基本過程;確定類、對象、關聯、屬性等建立對象模型;UML的基本概念,順序圖、用例圖等圖形的作法;面向對象的設計。

10、面向對象的實現

面向對象語言的優點、技術特點;選擇程序設計風格,提高可重用性、可擴充性、健壯性的方法;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等測試策略;測試類的方法、集成測試方法。

11、軟件項目管理

估算軟件規模;開發工作量估算;開發時間、進度估算;關鍵路徑、機動時間;軟件配置及管理過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12數據結構和軟件工程

一、考試性質

數據結構和軟件工程是軟件工程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二、考察目標

數據結構部分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與運用算法分析與設計的綜合能力。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考察考生對數據結構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基礎知識:對數據結構基本概念、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該部分考核比例為30%;

2、基本能力:用所學的數據結構的知識和方法求解某些問題,給出正確的答案和問題,該部分考核比例為40%;

3、算法分析與設計:對于給定的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設計出求解問題的算法,并能對此算法進行簡單的時間和空間分析,該部分考核比例為30%。

軟件工程部分考核學生對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對軟件生存周期各階段的任務、過程和工具的掌握情況,綜合運用專業知識進行軟件分析、設計、實現、維護的能力。考試題型:填空題或選擇題(30%),簡答題(30%),綜合分析題(40%)。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筆試考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其中數據結構90分,軟件工程60分。

四、考試內容

數據結構部分:

第1章 緒論

主要內容:掌握數據、數據類型、數據結構、算法等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算法分析的方法,理解有關描述算法所使用的語言的說明等。

第2章 線性表

主要內容:線性表的定義及基本運算,掌握線性表的邏輯結構和兩種存儲表示方法,以及定義在邏輯結構上的各種基本運算在存儲結構上如何實現,不同的鏈表(是否加頭結點、設尾指針、循環、單向、雙向等)適用的場合。

第3章 棧和隊列

主要內容: 掌握棧和隊列的定義、棧和隊列的順序表示與實現,棧和隊列的應用,能夠熟練進行遞歸算法的設計。

第5章 數組和廣義表

主要內容:掌握數組的定義,數組的順序表示和實現,稀疏矩陣的壓縮存儲及運算的實現,廣義表的定義,廣義表的存儲結構,熟悉廣義表的遞歸算法。

第6章 樹和二叉樹

主要內容:掌握樹的定義和基本術語,二叉樹的定義、性質、存儲結構,遍歷二叉樹和線索二叉樹,樹的存儲結構,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樹和森林的遍歷,最優二叉樹(赫夫曼樹),赫夫曼編碼。理解樹的遞歸定義及各種操作的遞歸算法。

第7章 圖

主要內容:掌握圖的定義和術語,圖的數組表示法、鄰接表等存儲結構,掌握深度優先遍歷和廣度優先遍歷,無向圖的連通分量和生成樹,最小生成樹,拓撲排序,關鍵路徑,最短路徑等的求解過程。

第9章 查找

主要內容:掌握順序表、有序表的查找算法,二叉排序樹的查找、插入及刪除算法,平衡二叉樹的建立過程,B-樹的查找、插入及刪除過程,哈希表的構造方法,處理沖突的方法,哈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各種查找算法時間性能分析與對比。

第10章 內部排序

主要內容: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其他插入排序,希爾排序,快速排序,簡單選擇排序,樹形選擇排序,堆排序,歸并排序,多關鍵字排序,鏈式基數等各種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排序過程,掌握各種排序方法的算法和空間性能分析及各種排序方法的比較和選擇。

軟件工程部分:

1、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軟件危機的概念、原因以及消除途徑;軟件工程的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學;軟件生命周期,主要軟件過程的特點。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任務、過程;用符號等表示系統的流程圖與數據流圖;數據字典的內容、方法、用途以及實現過程;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務、要求以及獲得需求的主要方法;實體-聯系圖;狀態轉換圖;層次方框圖;IPO圖;驗證軟件需求的方法

4、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的過程、原理、模塊化、抽象、逐步求精等過程;層次圖和HIPO圖、結構圖;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的概念、變換分析、事務分析和設計優化,內聚和耦合。

5、詳細設計

結構化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盒圖、PAD圖、判定樹、判定表;面向數據結構的設計方法,Jackson圖及方法;程序復雜程度的定量度量。

6、實現

編碼風格;測試的定義和目標;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過程及方法;白盒、黑盒測試技術;BRO測試;條件測試,測試用例設計。

7、維護

軟件維護的定義、特點;主要的維護活動;軟件再工程過程。

8、面向對象方法學

面向對象方法學的要點、優點;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對象建模;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功能模型以及三種模型之間的關系。

9、面向對象分析設計

面向對象分析的概念與基本過程;確定類、對象、關聯、屬性等建立對象模型;UML的基本概念,順序圖、用例圖等圖形的作法;面向對象的設計。

10、軟件項目管理

估算軟件規模;開發工作量估算;開發時間、進度估算;關鍵路徑、機動時間;軟件配置及管理過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30程序設計基礎

一、考試性質

《程序設計基礎》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在程序設計基礎方面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農業信息化專業人才。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順序、選擇與循環程序設計、數組、函數、指針、結構體、文件操作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 對基于C語言的程序設計方法所涉及的基本定義、語法規則等進行各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斷: 重點考核考生用程序設計知識來分析判斷程序語句或程序片段存在的問題;

3、綜合運用: 運用所學的程序設計知識編寫程序,綜合分析并解決具體實踐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試卷結構: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約20-35%;簡答題約30-40%;程序閱讀和編程題約30-40%。

四、考試內容

(一)順序、選擇及循環程序設計

內容包括數據的表現形式及其運算、語句、數據的輸入輸出、選擇結構和條件判斷、關系運算符和關系表達式、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條件運算符和條件表達式、多分支選擇結構、循環的實現等。

(二)數組

內容包括一維和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字符數組的定義、輸入輸出及處理函數等。

(三)基于函數的模塊化程序設計

主要包括函數的定義、調用、對被調用函數的聲明和函數原型、嵌套調用、遞歸調用、數組作為函數參數的使用、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變量的存儲方式和生存期、變量的聲明和定義、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等。

(四)指針

內容包括指針變量的定義、引用、作為函數參數的使用、通過指針引用數組、數組元素的指針、指針的運算、用數組名作函數參數、通過指針引用字符串、字符指針作函數參數、指針數組等

(五)自定義數據類型

包括定義和使用結構體變量、使用結構體數組、結構體指針、用指針處理鏈表、使用枚舉類型、用typedef聲明新類型名等。

(六)文件的輸入輸出

內容包括打開與關閉文件、順序讀寫數據文件、隨機讀寫數據文件、文件讀寫的出錯檢測等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40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

一、考試性質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是保密科學與技術專業和計算機技術—保密與信息安全方向碩士入學初試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考察考生對計算機網絡與安全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基礎知識:對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信息安全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該部分考核比例為30%;

2、基本能力:用所學的計算機網絡基本知識和方法求解某些問題,給出正確的解答,該部分考核比例為40%;

3、協議分析與設計:對于給定的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設計出求解問題的方法,該部分考核比例為30%。

三、考試形式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選擇題約 15%,填空題約15%,名詞解釋約15%,簡答與計算題約55%。

四、考試內容

第1章 概述

主要內容:因特網概述和組成、計算機網絡的類別、計算機網絡性能、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第2章 物理層

主要內容:物理層的基本概念、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信道復用技術?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主要內容: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點對點協議PPP、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使用廣播信道的以太網、擴展的以太網、高速以太網、其他類型的高速局域網或接口

第4章 網絡層

主要內容:網絡層提供的兩種服務、網際協議IP、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因特網的路由選擇協議、IP多播、虛擬專用網VPN和網絡地址轉換NAT?

第5章 運輸層

主要內容:運輸層協議概述、用戶數據報協議UDP、傳輸控制協議TCP概述、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TCP報文段的首部格式、TCP可靠傳輸的實現、TCP的流量控制、TCP的擁塞控制、TCP的運輸連接管理

第6章 應用層

主要內容:域名系統DNS、文件傳送協議、遠程終端協議TELNET、萬維網WWW、電子郵件、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應用進程跨越網絡的通信

第7章 網絡安全

主要內容:網絡安全問題概述、兩類密碼體制、數字簽名、鑒別、密鑰分配、因特網使用的安全協議、鏈路加密與端到端加密、防火墻

第8章 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主要內容:流式存儲音頻/視頻、交互式音頻/視頻

第9章 無線網絡

無線局域網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無線城域網WMAN

第10章 下一代因特網

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P2P文件共享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46 信號與系統

一、考試性質

信號與系統是我校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生入學初試考試的專業基礎課。它的出題和評價標準是相關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好的信號處理與分析基礎。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地掌握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夠熟練的運用上述理論對于信號、系統進行時間域和頻率域分析和求解,尤其應注重綜合靈活應用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并注明題號。

試卷結構:填空20-30%,計算70-80%。

四、考試內容

(1)系統的分類與判別

線性時不變系統、因果系統、穩定系統的性質及分類判別。

(2)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時域求解

δ函數的性質,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沖激響應,系統的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卷積積分及其性質。

(3)傅里葉變換和系統的頻域分析

信號的正交分解,信號的頻譜(傅里葉級數、傅里葉變換),傅里葉變換的性質,系統的頻率響應,線性時不變系統的頻域分析。

(4)拉普拉斯變換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拉普拉斯變換及收斂域,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系統的復頻域解(拉普拉斯變換解),電路系統的s域模型,系統模擬與信號流圖。

(5)系統函數H(s)的零極點分析

全通系統、最小相位系統、穩定系統的零極點分布,系統零極點分布與系統頻響的關系,波特圖。

(6)離散系統的時域分析

采樣定理,離散系統的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離散卷積及其性質。

(7)離散系統的z域分析

z變換及收斂域,z變換的性質,離散系統的z域解,離散系統的模擬與信號流圖,離散全通系統、最小相位系統、穩定系統的零極點分布,離散系統的零極點分布與系統頻響的關系。

(8)狀態方程(包括連續系統和離散系統)

狀態方程的建立,狀態方程對求解。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954計算機基礎綜合

一、考試性質

計算機基礎綜合是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是計算機各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必須掌握的理論技術基礎。

二、考察目標

數據結構部分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與運用算法分析與設計的綜合能力。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考察考生對數據結構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基礎知識:對數據結構基本概念、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該部分考核比例為30%;

2、基本能力:用所學的數據結構的知識和方法求解某些問題,給出正確的答案和問題,該部分考核比例為40%;

3、算法分析與設計:對于給定的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設計出求解問題的算法,并能對此算法進行簡單的時間和空間分析,該部分考核比例為30%。

軟件工程部分考核學生對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對軟件生存周期各階段的任務、過程和工具的掌握情況,綜合運用專業知識進行軟件分析、設計、實現、維護的能力。

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涉及的相關概念、理論和技術內容,主要包括單周期處理器設計,多周期處理器設計,微程序控制器設計,流水線處理器的實現,高級流水線技術等內容。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其中數據結構80分,軟件工程55分,計算機組成原理15分。

軟件工程部分試卷結構:填空題或選擇題(比例約占30%),簡答題(比例約占30%),綜合分析題(比例約占40%)。

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試卷結構:綜合應用題。

四、考試內容

數據結構部分

第1章 緒論

主要內容:掌握數據、數據類型、數據結構、算法等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算法分析的方法,理解有關描述算法所使用的語言的說明等。

第2章 線性表

主要內容:線性表的定義及基本運算,掌握線性表的邏輯結構和兩種存儲表示方法,以及定義在邏輯結構上的各種基本運算在存儲結構上如何實現,不同的鏈表(是否加頭結點、設尾指針、循環、單向、雙向等)適用的場合。

第3章 棧和隊列

主要內容: 掌握棧和隊列的定義、棧和隊列的順序表示與實現,棧和隊列的應用,能夠熟練進行遞歸算法的設計。

第5章 數組和廣義表

主要內容:掌握數組的定義,數組的順序表示和實現,稀疏矩陣的壓縮存儲及運算的實現,廣義表的定義,廣義表的存儲結構,熟悉廣義表的遞歸算法。

第6章 樹和二叉樹

主要內容:掌握樹的定義和基本術語,二叉樹的定義、性質、存儲結構,遍歷二叉樹和線索二叉樹,樹的存儲結構,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樹和森林的遍歷,最優二叉樹(赫夫曼樹),赫夫曼編碼。理解樹的遞歸定義及各種操作的遞歸算法。

第7章 圖

主要內容:掌握圖的定義和術語,圖的數組表示法、鄰接表等存儲結構,掌握深度優先遍歷和廣度優先遍歷,無向圖的連通分量和生成樹,最小生成樹,拓撲排序,關鍵路徑,最短路徑等的求解過程。

第9章 查找

主要內容:掌握順序表、有序表的查找算法,二叉排序樹的查找、插入及刪除算法,平衡二叉樹的建立過程,B-樹的查找、插入及刪除過程,哈希表的構造方法,處理沖突的方法,哈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各種查找算法時間性能分析與對比。

第10章 內部排序

主要內容: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其他插入排序,希爾排序,快速排序,簡單選擇排序,樹形選擇排序,堆排序,歸并排序,多關鍵字排序,鏈式基數等各種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排序過程,掌握各種排序方法的算法和空間性能分析及各種排序方法的比較和選擇。

軟件工程部分:

1、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軟件危機的概念、原因以及消除途徑;軟件工程的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學;軟件生命周期,主要軟件過程的特點。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任務、過程;用符號等表示系統的流程圖與數據流圖;數據字典的內容、方法、用途以及實現過程;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務、要求以及獲得需求的主要方法;實體-聯系圖;狀態轉換圖;層次方框圖;IPO圖;驗證軟件需求的方法

4、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的過程、原理、模塊化、抽象、逐步求精等過程;層次圖和HIPO圖、結構圖;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的概念、變換分析、事務分析和設計優化,內聚和耦合。

5、詳細設計

結構化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盒圖、PAD圖、判定樹、判定表;面向數據結構的設計方法,Jackson圖及方法;程序復雜程度的定量度量。

6、實現

編碼風格;測試的定義和目標;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過程及方法;白盒、黑盒測試技術;BRO測試;條件測試,測試用例設計。

7、維護

軟件維護的定義、特點;主要的維護活動;軟件再工程過程。

8、面向對象方法學

面向對象方法學的要點、優點;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對象建模;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功能模型以及三種模型之間的關系。

9、面向對象分析設計

面向對象分析的概念與基本過程;確定類、對象、關聯、屬性等建立對象模型;UML的基本概念,順序圖、用例圖等圖形的作法;面向對象的設計。

10、軟件項目管理

估算軟件規模;開發工作量估算;開發時間、進度估算;關鍵路徑、機動時間;軟件配置及管理過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

(一)中央處理器

CPU概述,單周期處理器設計,多周期處理器設計,微程序控制器設計,異常和中斷處理。

(二)指令流水線

流水線概述,流水線處理器的實現,流水線冒險及其處理,高級流水線技術。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復試考試大綱

現代物理基礎

一、考試性質

《現代物理基礎》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學專業(070207)、凝聚態物理專業(070205)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光學專業和凝聚態物理專業對現代物理基礎知識、基本規律的要求,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目前具體考察考生對光學或固體物理學理論的掌握與運用,培養具有良好物理學基礎、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7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

試卷結構:本試卷由光學和固體物理學兩部分組成,每部分均為70分,題型為簡答題或解答題。光學專業和凝聚態物理專業的考生分別選作其中相應的一部分。

四、考試內容

(一)光學

1. 光和光的傳播

光的本性;光源與光譜;光的幾何傳播規律;惠更斯原理;費馬原理;光度學基本概念

2. 干涉

波的疊加與干涉;楊氏實驗; 薄膜干涉;邁克耳孫干涉儀;光場的空間相干性和時間相干性;多光束干涉;法布里-珀羅干涉儀

3. 衍射

光的衍射現象;惠更斯-菲涅爾原理;菲涅耳圓孔衍射和圓屏衍射;夫瑯禾費單縫衍射和矩孔衍射;光學儀器的像分辨本領;多縫夫瑯禾費衍射和光柵;光柵光譜儀;三維光柵-X射線在晶體上的衍射。

4. 變換光學與全息照相的初步知識

衍射系統產生的波前變換;阿貝成像原理與相襯顯微鏡;傅立葉變換光學與光信息處理;全息照相

5. 偏振

光的橫波性與五種偏振態;光在電介質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菲涅耳公式;雙折射;晶體光學器件;圓偏振光和橢圓偏振光的獲得與檢驗;偏振光的干涉及其應用;旋光

6. 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光的量子性

光的吸收;光的色散;光輻射的理論;光的散射;激光;光的波粒二象性

(二)固體物理學

1. 晶體的幾何

晶格及其周期性;晶向、晶面及其標志;晶體的宏觀對稱和點群;晶格的對稱性

2. 晶體的結合

晶體的基本結合形式;原子的負電性;元素和化合物晶體結合的規律性;結合能

3. 相圖

固體相;兩相平衡并存的準靜態相變;三相平衡并存與共晶和包晶轉變;固溶體的混合熵和自由能;有限和連續固溶體;高溫熔化和共晶相圖

4. 晶體中的缺陷和擴散

多晶體和晶粒間界;位錯;空位、間隙原子的運動和統計平衡;擴散和原子布朗運動;離子晶體中的點缺陷和離子性導電

5. 晶體振動和晶體熱學性質

簡正振動和量子熱容量理論;愛因斯坦和德拜理論;雙原子鏈的振動;三維晶格的振動;晶格的狀態方程和熱膨脹;晶格的熱傳導

6. 能帶論

一維周期場中電子運動;三維周期場中的電子運動;布洛赫函數和簡約波矢;能態密度和X光譜;原子能級和能帶間的聯系---緊束縛近似;準經典運動;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的能帶論

7. 金屬電子論

費米統計和電子熱容量;功函數和接觸電勢;分布函數和玻耳茲曼方程;弛豫時間近似和電導率的公式;各向同性彈性散射和弛豫時間;晶格散射和電導

8. 固體的介電性

彈性偶極子的強迫振動;電子極化;離子極化;介電弛豫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科技英語(光學、凝聚態物理)

一、考試性質

《科技英語》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學專業(070207)、凝聚態物理專業(070205)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光學、凝聚態物理專業碩士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技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基本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三、考試形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滿分為30分,考試時間為40分鐘。

試卷結構:

閱讀理解考核比例70%,分值為21分;

科技寫作考核比例30%,分值為9分。

四、考試內容

1、通過閱讀科技文章,理解其所表達的主題并翻譯成中文;

2、結合中國海洋大學光學、凝聚態物理學科點的科研方向,寫一篇英語短文。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現代光學基礎

一、考試性質

《現代光學基礎》是中國海洋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光學工程專業(學術型080300和專業型085202)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光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現代光學基礎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主要考查學生對激光原理、信息光學和應用光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考試形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滿分為70分(100分題選做70分題),考試時間為80分鐘。

試卷結構: (概念題40分,分析計算題60分選做30分)

激光原理考核比例為57 %,分值為40分--60分題選做40分;

信息光學與應用光學考核比例為43%,分值為30分--40分題(信息光學20+應用光學20分)選做30分。

四、考試內容

1、激光原理考試內容:

激光的基本概念:激光的特性、激光器的基本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激光器的分類、譜線展寬機制與線型、三能級系統與四能級系統的區別;

開放式光腔與高斯光束:光腔理論的一般問題、共軸球面腔的穩定性條件、共焦腔與一般穩定球面腔的模式特征、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質及特征參數;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典型激光器速率方程、小信號與大信號增益系數、激光器振蕩的閾值條件、均勻加寬工作物質的增益飽和與模式競爭、非均勻加寬工作物質的增益飽和與燒孔效應。

要求學生重點掌握激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應用光腔和速率方程理論對激光振蕩特性(振蕩模式、增益飽和等行為)進行分析和必要的計算。

2、信息光學考試內容:

光學傅里葉變換:掌握光波空間頻率概念、物理意義和計算方法,菲涅爾衍射公式及其在光學系統分析中的應用,光學傅里葉變換的條件及變換方程的意義,薄透鏡的福利葉變換性質;相關特殊函數(脈沖函數、矩形函數、梳狀函數等)的傅里葉變換性質。

空間濾波技術:掌握光波的空間頻率譜的概念及空間濾波原理,了解高頻濾波、低頻濾波以及角度濾波的方法與目的。

線性系統分析:理解線性空間不變系統概念,點擴散函數的概念,線性空間不變系統成像的性質,光學傳遞函數的定義。

光學全息:理解光全息記錄與再現原理,掌握全息過程方程,了解菲涅爾全息圖的性質及記錄與再現方法。

以上內容主要強調基本概念和數學表達,其中重點在于:光波空間頻率及其物理意義、薄透鏡的透射系數,低頻(高頻)空間頻率濾波,光學成像系統的點擴散函數,線性空間不變系統,菲涅爾全息圖的性質。

3、應用光學考核內容

與光闌相關的定義,光闌的種類和作用;孔徑光闌、入瞳、出瞳的判斷與計算;照相系統中的光束限制方法及特點。

光通量、光源的發光強度、顏色三刺激值,色度坐標,色溫與相關色溫,顏色的三屬性。

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幾何光學的基本理論、光學系統的成像規律、常用光學零件的成像特性、光學系統光束限制的方法和類型、了解光度學與色度學的基本概念。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電子技術基礎

一、考試性質

《電子技術基礎》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學工程專業(學術型080300和專業型085202)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光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主要考查學生對電子技術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學生能分析計算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等模擬電路、設計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等數字電路,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試卷滿分為7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

試卷結構:

模擬電子電路考核比例為40%,分值為28分;

數字電子電路考核比例為40%,分值為28分;

光電技術考核比例為10%,分值為7分;

單片機技術考核比例為10%,分值為7分。

四、考試內容

1、模擬電子電路考試內容:

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及其應用;

三極管、場效應管交流放大電路的靜態、動態分析;

功率放大電路;

集成運算放大器應用,運算放大電路中的負反饋;

直流穩壓電源:單相整流、濾波、穩壓電路及集成穩壓器;

2、數字電子電路考試內容:

基本門電路的邏輯功能,TTL和CMOS門電路的特點、邏輯函數化簡、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

常用組合邏輯部件(編碼器、譯碼器、加法器、數據選擇器、數字比較器)的應用;

RS觸發器、JK觸發器、D觸發器的邏輯功能、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集成計數器和寄存器的應用;

振蕩電路;

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PLD、A/D和D/A轉換電路;

3、光電技術考核內容

常用光電器件(光電二、三極管、光電池、光敏電阻等)的原理及應用;

常用光電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4、單片機技術考核內容:

單片機接口技術:鍵盤、顯示、IO輸入輸出、中斷和定時計數器。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科技英語(光學工程專業(學術型080300和專業型085202)

一、考試性質

《科技英語》是中國海洋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光學工程專業(學術型080300和專業型085202)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光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技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基本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三、考試形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30分,考試時間為40分鐘。

試卷結構:閱讀理解考核比例70%,分值為21分;科技寫作考核比例30%,分值為9分;

四、考試內容

1、通過閱讀科技文章,理解其所表達的主題并翻譯成中文;

2、結合中國海洋大學光學工程學科點的科研方向,寫一篇英語短文。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電子技術A

一、考試性質

電子技術A(含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是我校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生入學復試考試的專業基礎課。它的出題和評價標準是相關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好的電子技術基礎。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能系統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應用電子技術的能力,以選拔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和專業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荚囶}型為常見的模電、數電題型,即填空、選擇、 計算、畫圖、分析、設計等。

三、考試形式

1、本考試為閉卷考試,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試卷結構:選擇填空30-40%,計算題60-70%(5-6題)。

四、考試內容

(一)模擬電子技術基礎(55%)

考試內容:常用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多極放大電路,差分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放大電路中的反饋,信號的運算和處理,波形的發生和信號的處理,功率放大電路,直流電源。

(二)數字電子技術基礎(45%)

考試內容:數制和碼制,邏輯代數基礎,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數-模和模-數轉換。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通信原理

一、考試性質

《通信原理》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081001)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本考試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在通信領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具體考察考生對通信基礎理論、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通信專業人才。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旨在測試考生對現代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主要要求掌握通信基礎知識;掌握數字通信、模擬信號數字化的基本原理;掌握數字通信中的同步和編碼等技術;具備分析、研究通信系統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考察學生解決通信系統方面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試卷結構:選擇題10%,簡答題10-20%,計算題70-80%。

四、考試內容

(一)通信系統的基礎知識

1.通信系統的組成

2.通信系統的分類及通信方式

3.信息及其量度

4.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5.信道容量的概念

(二)隨機信號分析及隨機過程

1.隨機過程的一般表述

2.平穩隨機過程

3.高斯隨機過程

4.窄帶隨機過程

5.正弦波加窄帶高斯過程

6.平穩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系統

(三)模擬調制系統的原理及抗噪聲性能分析。

1.線性調制的原理及抗噪聲性能

2.非線性調制的原理及抗噪聲性能

3.各種模擬調制系統的比較

4.頻分復用(FDM)

(四)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的碼型及傳輸性能。

1.數字基帶信號及其頻譜特性

2.基帶傳輸的常用碼型

3.無碼間干擾的基帶傳輸特性

4.部分響應系統

5.眼圖與時域均衡

(五)二進制及多進制數字調制原理與抗噪聲性能分析。

1.二進制數字調制原理

2.二進制數字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3.二進制數字調制系統的性能比較

4.多進制數字調制的原理

5.多進制數字調制的抗噪聲性能

(六)正交振幅調制與高斯最小移頻鍵控。

1.正交振幅調制

2.最小移頻鍵控和高斯最小移頻鍵控

(七)模擬信號的數字化傳輸。

1.抽樣定理

2.模擬信號的量化

3.脈沖編碼調制(PCM)

4.增量調制(DM或DM)

5.PCM和DM的性能比較

6.時分復用和多路數字電話系統

(八)差錯控制編碼

1.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

2.常見的簡單糾錯編碼

3.線性分組碼

4.循環碼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計算機系統結構

一、考試性質

計算機系統結構是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碩士入學復試考試的專業課程。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計算機系統結構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在計算機系統結構方面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具體考察考生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理論、成熟技術、典型應用以及高性能計算的掌握與運用,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技術人才。

本考試旨在從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理論、成熟技術、典型應用以及高性能計算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常用名詞、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方面的考核;

2、分析計算:運用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對某一具體應用問題進行分析或計算;

3、綜合運用:運用所學的知識來綜合分析論述計算機系統結構方面的具體實踐問題。

三、考試形式

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選擇題約20%,名詞解釋約25%,簡答題約25%,計算題約30%。

四、考試內容

1、計算機系統結構基本概念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分類;計算機系統設計的定量原理;計算機系統設計的主要方法;系統結構的評價標準。

2、標量處理機

流水線的工作原理;流水線的分類;線性流水線的性能分析;非線性流水線的調度技術;超標量處理機、超流水線處理機、超標量超流水線處理機的典型結構和性能評價。

3、向量處理機

向量處理方式;向量處理機的結構;無訪問沖突存儲器結構和數據存儲模式;向量平衡點;提高向量處理機性能的主要方法;向量處理機的典型結構;向量處理機的性能評價標準。

4、互連網絡

互連網絡的作用;基本互連函數;常用靜態互連網絡和動態互連網絡拓撲結構;Omega網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5、SIMD計算機

SIMD計算機的基本結構;陣列處理機和并行處理機的典型結構;SIMD計算機的典型應用及其基本算法。

6、多處理機

多處理機結構和特點;多處理機性能模型;多處理機的Cache一致性問題;MPP、SMP、機群系統、多核處理器、云計算系統等高性能計算機的典型結構及其應用。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一、考試性質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是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軟件工程三個學術型學位點的復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具體考察考生對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理論和方法的掌握和利用程度,考察學生利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軟件人才。

三、考試形式

本試卷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選擇、填空、簡答約50-70%,計算約30-50%。

四、考試內容

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的抽象、封裝、消息、繼承、多態等重要概念,以及它們對于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可重用性和可擴展性的作用。

2. 對象和類的概念

對象的屬性、行為、狀態等概念;

類的定義,包括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的定義;

static類成員的含義、作用與使用方法;

類成員的訪問權限(private,public, protected),利用這些訪問權限提高系統強內聚性的方法。

3. 類的實例化以及對象的操縱

類的構造函數及實例化,對象的生存周期;

對象引用、對象數組的實現方式及其使用方法;

對象作為函數的參數和返回值;

類和函數的作用域,以及他們是如何影響對象的產生和消亡的。

4. 類的組合和繼承

類之間的組合關系:對象作為類的數據成員,對象之間消息傳遞的機制;

類之間的繼承關系:派生類的定義,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的繼承,成員函數的重寫(Override)及其與函數重載(Overloading)的不同點。

5. 抽象類及多態的實現機制

抽象類的定義,向上類型轉換和向下類型轉換;

通過異類數組與動態綁定(Dynamic Binding)實現動態多態性的方法;

抽象類在提高系統間的松耦合性方面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抽象類在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方面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數據庫系統

一、考試性質

數據庫系統是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軟件工程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旨在數據庫基本理論、基本技術、數據庫應用三個方面上測試考生對數據庫基本原理、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實現、數據庫設計及應用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

三、考試形式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結構

數據庫基礎原理考核的考核比例為30%--40%,分值為15-20分;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考核比例為30%-40%,分值為15-20分;

數據庫設計及應用考核的比例為30%-40%,分值為15-20分。

四、考試內容

(一)數據庫基礎原理

1) 基本概念: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組成要素和主要的數據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ER方法,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以及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2) 關系數據庫:關系模型包括關系數據結構、關系操作集合、以及關系完整性約束三個組成部分。關系代數、元組關系演算和域關系演算。

3) 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

4) 數據庫安全性和數據庫完整性:數據庫安全性問題和實現技術、數據庫的完整性,數據庫的完整性概念與數據庫的安全性概念的區別和聯系,RDBMS的數據庫完整性實現機制。

(二)數據庫管理管理系統

1) 關系查詢處理和查詢優化:關系數據庫查詢優化的重要性和可能性。RDBMS的查詢處理步驟,即查詢分析、查詢檢查、查詢優化和查詢執行;查詢優化的基本概念。

2) 數據庫恢復技術:數據庫運行中可能發生的故障類型,數據庫恢復中最經常使用的技術。事務的基本概念和事務的ACID性質。

3) 并發控制:數據庫并發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實現技術。包括封鎖技術、封鎖協議、活鎖和死鎖的概念、并發調度的可串行性。

(三) 數據庫設計及應用

1) 關系數據理論: 關系數據庫規范化理論、數據依賴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數依賴、平凡函數依賴、非平凡的函數依賴、部分函數依賴、完全函數依賴、傳遞函數依賴的概念;碼、候選碼、外碼的概念和定義;多值依賴的概念),范式的概念、1NF、2NF、3NF、BCNF、4NF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2) 數據庫設計和數據庫編程:數據庫設計的特點,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嵌入式SQL、游標的概念;SQL的過程化擴展PL/SQL和存儲過程;使用ODBC設計開發數據庫應用程序的方法。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程序設計實踐

一、考試性質

程序設計實踐是海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與保密科學與技術相關專業的碩士入學復試考試的專業實踐課程。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C/C++語言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技術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對C/C++語言基本語句、基本方法與關鍵字的能力考核。

2、分析判斷:用算法與面向對象的思想分析判斷某一具體問題的解決思路;

3、綜合運用: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與面向對象設計知識來設計程序,解決具體問題。

三、考試形式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上機。試卷由試題組成,答案必須保存在計算指定目錄下。

3、試卷結構

C語言程序設計及算法考核的比例為40%,分值為40分;

C++程序設計的考核的比例為60%,分值為60分。

四、考試內容

(一)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

1、變量、數據類型與表達式

C++的數據類型;常量與變量的聲明、賦值;算數表達式和布爾表達式;類型轉換;

2、輸入與輸出流的基本操作。

輸入流與輸出流的基本操作;輸入輸出流中的控制符;用標準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進行人機交互的輸入輸出操作;

3、順序、分支與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

If語句及其嵌套;多分支選擇語句和break;While、Do-While和For語句及區別

4、函數的定義、實現、調用及重載

函數的定義形式;形參和實參;函數的調用以及返回值;值引用和指針引用;重載的概念以及使用形式;

5、一維、二維數組的定義與引用

數組的定義;引用元素;數組的初始化;字符串變量的定義;字符串變量的運算;字符串與字符數組的區別及轉化;指針與數據的關系。

(二)基于對象的程序設計

1、類的聲明與實現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類的聲明;定義成員函數;定義成員變量

2、對象的實例化

對象實例化的過程;訪問對象中成員的過程;

3、類的封裝

成員可見性、接口與實現的分離;聲明與成員函數定義的分離;

4、構造與析構函數

對象的初始化過程;構造函數的建立;構造函數的重載;參數初始化表的使用;析構函數的實現及調用時機;

5、對象的指針及動態建立和釋放過程

指向對象的指針;指向對象成員的指針;對象的動態建立;對象的釋放;

6、靜態成員

靜態數據成員;靜態成員函數;

(三)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1、繼承與派生

派生類的實現方式;公有繼承;私有繼承;保護繼承;多層繼承時的構造函數調用過程;

2、虛函數

虛函數的聲明與覆蓋;抽象類;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保密概論

一、考試性質

《保密概論》是中國海洋大學保密科學與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專業保密與信息安全方向碩士研究生入學復試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保密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關技術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² 熟悉記憶:對保密學基本概念的記憶方面的考核。

² 分析判斷:用保密學基本概念和原理來分析判斷某一具體觀點和問題。

² 綜合運用:運用所學的保密學原理和相關技術來綜合分析具體實踐問題。

三、考試形式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考生不得攜帶具有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三)試卷結構

保密學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的比例為40%,分值為40分;

保密學相關技術的比例為60%,分值為60分。

四、考試內容

(一)保密學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

1、保密基礎知識

保密基礎知識;保密專業術語與定義;保密工作的特性與指導思想;我國國家秘密的等級劃分與相關特性。

2、保密法規

保密工作在國家安全和利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黨政軍機關正常運行等各個方面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我國保密法的發展歷程和當前保密法的主要特點;其他國家的保密法立法情況。

3、國家秘密

國家秘密的概念及其特征;國家秘密范圍的劃分;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標志;國家秘密的變更和解密;泄露國家秘密的責任與處罰。

4、保密管理

保密制度建設;涉密載體、涉密人員、涉密場所、涉密會議和新聞宣傳的保密管理具體方法。

(二)保密學相關技術

1、通信計算機及其網絡的保密管理技術

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要求;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技術方法。

2、計算機及網絡的保密檢查技術

計算機及網絡存在的泄密問題;保密檢查的思路;操作系統的保密檢查方法與技術;數據庫系統的保密檢查方法與技術;網絡的保密檢查方法與技術;應用系統的保密檢查方法與技術;物理環境的保密檢查方法與技術。

3、泄密竊密及防范技術

主要的泄密原因;常用的竊密手段及保密防范技術;各種保密防范技術的特點和優缺點;常見的保密工具與產品的技術原理。

4、現行保密技術標準與規范

國內外主要的保密技術標準和規范;技術標準的基本要求和實施方法;技術標準實施的檢查方法和技術。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安全程序設計實踐

一、考試性質

安全程序設計實踐是海大保密科學與技術相關專業的碩士入學復試考試的專業實踐課程。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C/C++語言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基本加解密算法與協議開發技術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對C/C++語言的基本運用能力考核。

2、分析判斷:用算法與面向對象的思想分析判斷某一具體問題的解決思路;

3、綜合運用:運用C/C++語言,基于安全相關的API設計程序,解決具體問題。

三、考試形式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上機。試卷由試題組成,答案必須保存在計算指定目錄下。

3、試卷結構

C語言程序設計及算法考核的比例為30%,分值為30分;

C++程序設計的考核的比例為40%,分值為40分。

基于所提供安全API的程序設計考核比例為30%,分值為30分。

四、考試內容

(一)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

1、變量、數據類型與表達式

C/C++的數據類型;常量與變量的聲明、賦值;算數表達式和布爾表達式;類型轉換

2、輸入與輸出流的基本操作

輸入流與輸出流的基本操作;輸入輸出流中的控制符;用標準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進行人機交互的輸入輸出操作

3、順序、分支與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

If語句及其嵌套;多分支選擇語句和break;While、Do-While和For語句及區別

4、函數的定義、實現、調用及重載

函數的定義形式;形參和實參;函數的調用以及返回值;值引用和指針引用;重載的概念以及使用形式

5、一維、二維數組的定義與引用

數組的定義;引用元素;數組的初始化;字符串變量的定義;字符串變量的運算;字符串與字符數組的區別及轉化;指針與數據的關系

(二)基于對象的程序設計

1、類的聲明與實現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類的聲明;定義成員函數;定義成員變量

2、對象的實例化

對象實例化的過程;訪問對象中成員的過程

3、類的封裝

成員可見性、接口與實現的分離;聲明與成員函數定義的分離

4、構造與析構函數

對象的初始化過程;構造函數的建立;構造函數的重載;參數初始化表的使用;析構函數的實現及調用時機

5、對象的指針及動態建立和釋放過程

指向對象的指針;指向對象成員的指針;對象的動態建立;對象的釋放

6、靜態成員

靜態數據成員;靜態成員函數

(三)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1、繼承與派生

派生類的實現方式;公有繼承;私有繼承;保護繼承;多層繼承時的構造函數調用過程

2、虛函數

虛函數的聲明與覆蓋;抽象類

(四)安全程序設計

基于所提供的安全API或類庫,參照其使用手冊實現程序,主要包括:消息摘要、對稱加解密、證書操作、非對稱加解密、數字簽名。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農業信息化概論

一、考試性質

《農業信息化概論》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農業信息化碩士學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計算機相關知識基礎、對信息化背景知識的掌握情況、考察對各類農業信息技術的主要知識內容掌握情況。從而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

本考試旨在從三個目標上對考生進行考核:

1、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較全面的計算機專業基礎知識與農業背景知識;

2、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

3、考察考生解決具體農業問題的分析和求解能力。

三、考試形式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結構

計算機基礎知識及應用能力的比例為40%,分值為40分;

農業信息化服務系統相關知識的考核的比例為60%,分值為60分。

四、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信息化領域基礎知識

1、計算機特點及應用

數據在計算機中的運算及存儲;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計算機網絡七層架構;基本信息安全知識

2、數據庫基礎

關系型數據庫基礎理論;數據庫范式;數據庫全關系準則;Select、Update、Insert、Delete等SQL 語句。

3、計算機語言基礎

C語言的數據類型;常量與變量的聲明、賦值;算數表達式和布爾表達式;類型轉換; If語句及其嵌套;多分支選擇語句和break;While、Do-While和For語句及區別;函數的定義形式;形參和實參;函數的調用以及返回值;值引用和指針引用;數組的定義;引用元素;數組的初始化;字符串變量的定義;字符串變量的運算;

(二)農業信息傳播

1、農業信息技術基礎

了解農業信息技術的相關政策、主要應用領域,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發展過程與階段劃分;理解農業信息技術的概念與內涵,農業信息技術的作用與影響,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發展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的主要對策。

2、農業生產計算機測控技術

信息采集過程中的信號處理技術、動物農業中的計算機測控內容與方法、農產品鑒定與貯藏加工中的計算機測控內容與方法;理解農業生產計算機測控技術、農業生物系統及設施栽培的概念,設施栽培環境控制的主要內容、農業生物系統的主要信息內容、農業生物環境信息采集方法、作物的生理特性指標監測與采集方法;掌握作物的環境指標和生理特性指標、計算機測控對現代農業生產的意義和作用。

3、智能化農業管理與決策技術

農業專家系統發展概況,農業決策支持系統的類型及發展過程;理解專家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農業專家系統及其特點,農業決策支持系統及其特征,專家系統的分類;掌握推理機的工作原理,決策支持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與專家系統的關系,專家系統與傳統程序的根本區別;不精確推理方法。

4、3S技術與精細農業

了解RS技術、GPS技術及GIS的發展史,GIS的應用與開發,精細農業的歷史與現狀,遙感的主要理論依據,GPS的定位原理,智能農業機械裝備的構成及工作原理;理解遙感的概念、分類、系統構成、各部分的功能及工作過程,GPS的概念、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GIS的概念、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智能化農業機械裝備,精細農作與精細農業的概念;掌握精細農作及精細農業的技術思想,精確農作和精確農業的區別。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數字信號處理

一、考試性質

數字信號處理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聲學專業(070206)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專業課程。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掌握離散時間信號和系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理解離散傅里葉變換的基本原理,學會應用離散傅里葉變換快速算法解決信號分析問題的方法;學會信號譜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數字濾波器的設計原理和實現方法等。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試卷結構:計算題(100%)(5-7題)

四、考試內容

(一)緒論

1、數字信號處理的定義及范疇

2、數字信號處理的學科發展

3、數字信號處理的應用

(二)離散時間信號和系統

1、離散時間信號

2、線性時不變系統

3、系統的穩定性和因果性

(三)離散信號和系統的頻域分析

1、序列的傅立葉變換

2、周期序列的傅立葉級數及傅立葉變換

3、采樣定理

4、采樣信號和采樣序列的頻譜關系

5、Z變換

6、Z變換的定義和性質

7、反Z變換

8、Z變換解差分方程

9、用Z變換分析信號和系統的頻域特性

(四)離散傅里葉變換

1、離散傅里葉變換的定義

2、離散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3、離散傅里葉變換應用

4、用離散傅里葉變換對信號作譜分析

(五)快速傅立葉變換

1、基2 FFT算法

2、實序列FFT的快速算法

(六)流圖表示離散系統的網絡結構

1、信號流圖表示網絡結構

2、IIR基本網絡結構

3、FIR基本網絡結構

(七)IIR數字濾波器設計

1、數字濾波器的概念

2、模擬濾波器的設計

3、脈沖響應不變法設計IIR低通濾波器

(八)FIR數字濾波器設計

1、線性相位FIR數字濾波器的特點

2、利用窗函數法設計FIR濾波器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C++語言編程

一、考試性質

C++語言編程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070503)、測繪工程專業(085215)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對基本思想及基本概念熟悉記憶,掌握使用C++語言進行面向對象編程的技術來分析某一具體問題的編碼解決,運用C++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來綜合分析具體實踐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試卷結構:選擇20-30%,填空20-30%,計算10%-15%,簡答10%-15%,編程20-30%。

四、考試內容

(一)概述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思想發展的歷史;計算機中信息的表示與存儲;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環境Microsoft Visual C++下面向對象程序的開發過程。

(二)C++簡單程序設計

C++基本數據類型及表示方法、C++語句的基本組成部分、C++的運算符和表達式的使用方法,自定義數據類型以及算法的三種主要控制結構:順序、選擇和循環結構。

(三)函數

函數的定義、說明和基本的調用方法;內聯函數的聲明方式;函數重載和函數模版的設計方法;以及常用的C++系統函數的功能及調用格式。

(四)類與對象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類的定義和對象的聲明方法;類的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的設計方法以及如何利用類來解決具體問題。

類和對象的概念和定義格式;對象的賦值和運算;構造函數、成員函數的定義方法、類的作用域和對象的生存期等基本概念;及如何利用類來解決具體問題。

(五)C++程序的結構

標識符的作用域和可見性及變量、對象的生存期;使用局部變量、全局變量、類的數據成員、類的靜態成員和友員實現數據共享;共享數據的保護;以及使用多文檔結構來組織、編寫程序。

變量的作用域、生存期和可見性,類的靜態成員和多文件結構在C++中的應用。

(六)數組、指針與字符串

數組、指針、字符串的基本概念、相互關系和使用方法;動態存儲分配問題;以及如何通過使用數組和指針解決數據、函數以及對象之間的聯系和協調。

(七)繼承和派生類

派生類的概念和定義格式;單繼承和多繼承的定義方法;虛基類及相關程序的設計方法。

(八) 多態性

C++支持的重載有多種類型,重載(包括運算符重載和函數重載)和虛函數是其中主要的方式,以及多態性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函數重載的方法及應用;運算符重載的方法及應用;虛函數的定義及使用;虛析構函數及相關程序設計方法。

(九)C++的I/O流庫

輸入流和輸出流的概念和定義方法;格式化輸入/輸出的使用方法;磁盤文件的輸入和輸出及相關的流函數的使用;字符串流及字符串流函數的使用。

(十)群體類和群體數據的組織

群體的概念,群體的類別,群體類模板的使用

(十一)泛型程序設計與C++標準模板庫

STL(C++標準模板庫)的概念、術語,以及結構、主要組件的使用方法,重點為容器、迭代器、算法、和函數對象的應用。

(十二)異常處理

C++的異常處理機制,異常處理的定義和執行過程。

(十三)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環境

基于Visual C++和MFC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環境。

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環境;Visual C++開發工作臺簡述;MFC的結構層次;MFC分層概述;應用程序框架及交互界面的開發;控制類及其編程實現;實現菜單和對話框控制;文檔和視;單文檔界面;多文檔界面。

(十四)用面向對象方法設計應用程序

綜合利用前面的內容設計具體的應用程序。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科技英語(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測繪工程)

一、考試性質

科技英語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070503)、測繪工程專業(085215)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掌握科技英語的閱讀理解和英文科技論文寫作技巧。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試卷結構:閱讀理解40-60%,論文寫作40-60%。

四、考試內容

通過閱讀科技文章,理解其所表達的主題并翻譯成中文。根據所給題目或提綱,用寫一篇約400-500字的科技小論文。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光學電磁學

一、考試性質

光學、電磁學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探測技術專業(0707Z3)及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081602)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能系統理解光學、電磁學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學、電磁學的基本定理、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選擇20%,填空20%,簡答40%,計算20%。

四、考試內容

(一)光學部分(50%)

1、光的干涉

正確理解波的疊加原理和光的相干條件;理解各種典型干涉裝置(楊氏實驗、邁克耳孫干涉儀)的工作原理;能解釋各種典型干涉裝置產生的干涉圖樣的特點;能熟練計算典型裝置干涉場中的光強分布。

2、光的衍射

正確理解產生光的衍射現象的機理;掌握處理衍射問題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菲涅耳積分表達式的意義;能靈活運用解析法、振幅矢量合成圖法及半波帶法解釋幾種典型裝置(夫瑯禾費單縫和多縫衍射、菲涅耳圓孔和圓屏衍射)的衍射現象,并能解釋類似裝置衍射場中的光強分布問題。

3、幾何光學的基本原理

了解實像、虛像的概念,理解費馬原理及折射定律,掌握薄透鏡的物像公式和任意光線的作圖成像法。

4、光學儀器的基本原理

了解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的工作原理;了解光學儀器放大本領、分辨本領和聚光本領的基本概念,了解數值孔徑和相對孔徑的概念,理解光通量、亮度和照度的概念,了解球差、色差及其矯正方法。

5、光的偏振

掌握線偏振光的獲得與檢驗方法;理解各種偏振光器件(偏振片、分光棱鏡、波片)的工作原理;能熟練運用馬呂斯定律求解問題;了解反射和折射光的偏振;了解光在各向異性介質中的傳播:能正確描述和解釋雙折射現象。

6、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了解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的經典解釋。

(二)電磁學部分(50%)

1、靜電場

理解庫侖定律、電場強度的定義和電場強度疊加原理,掌握用電場強度疊加原理計算簡單電荷分布的電場;了解電場線的性質,理解電場強度通量的概念和高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求解有特定對稱性的電荷分布的電場。

2、靜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

了解導體靜電平衡的條件和靜電平衡時導體上電荷分布的一般規律,掌握用導體靜電平衡規律求解某些特定導體存在時的電場和電荷分布;理解電容器的定義及計算簡單電容器的電容;了解電介質極化的微觀機理;了解電位移矢量及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掌握有介質時的高斯定理;掌握求解有介質時具有特定對稱性的電荷分布的電場,理解電場能量密度的概念。

3、穩恒電流

了解導體中電流形成的機制及電流密度、電動勢的概念;理解歐姆定律及其微分形式。

4、穩恒磁場

了解磁感應強度的定義,理解畢奧-薩伐爾定律,掌握用畢奧-薩伐爾定律求解簡單載流體的磁場;了解運動電荷的磁場、磁感線、磁通量、磁場的高斯定理,掌握磁通量的計算;理解安培環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環路定理求具有特定對稱性的載流體產生的磁場;理解運動電荷在電場和磁場中所受的力,掌握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的規律;了解安培定律、載流線圈的磁力矩,掌握用安培定律計算簡單幾何形狀載流導體和載流平面線圈在磁場中所受的力和力矩。

5、磁場中的磁介質

了解磁介質的磁化、相對磁導率、磁化曲線、磁滯回線、磁疇;了解磁場強度的概念,掌握利用安培回路定理求解有磁介質存在時具有特定對稱性的電流分布的磁場。

6、電磁感應

了解電磁感應現象,掌握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計算感應電動勢,了解產生動生電動勢的原因,掌握計算簡單情況下的動生電動勢的方法;理解楞次定律的含義和本質;了解自感和互感系數的定義,掌握計算自感系數及磁場能量的方法;了解位移電流、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形式及物理意義。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信號與系統

一、考試性質

信號與系統是是理、工科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作為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探測技術專業(0707Z3)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它的出題和評價標準是相關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好的信號處理與分析基礎。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理解與掌握信號與線性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夠熟練的運用上述理論對于信號、系統進行時間域和頻率域分析和求解,尤其注重結合實際問題進行靈活分析并應用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6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試卷結構:簡答60-70%,計算30-40%。

四、考試內容

(1)系統的分類與判別

線性時不變系統、因果系統、穩定系統的性質及分類判別。

(2)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時域求解

δ函數的性質,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沖激響應,系統的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卷積積分及其性質。

(3)傅里葉變換和系統的頻域分析

信號的正交分解,信號的頻譜(傅里葉級數、傅里葉變換),傅里葉變換的性質,系統的頻率響應,線性時不變系統的頻域分析。

(4)拉普拉斯變換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拉普拉斯變換及收斂域,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系統的復頻域解(拉普拉斯變換解),電路系統的s域模型,系統模擬與信號流圖。

(5)系統函數H(s)的零極點分析

全通系統、最小相位系統、穩定系統的零極點分布,系統零極點分布與系統頻響的關系。

(6)離散系統的時域分析

采樣定理,離散系統的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離散卷積及其性質。

(7)離散系統的z域分析

z變換及收斂域,z變換的性質,離散系統的z域解,離散系統的模擬與信號流圖,離散全通系統、最小相位系統、穩定系統的零極點分布,離散系統的零極點分布與系統頻響的關系。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數字電子技術

一、考試性質

數字電子技術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081602)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在基礎知識方面要求考生對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原理清晰掌握;電路的分析與設計方面要求能夠單獨分析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會根據實際問題設計簡單的數字電路;綜合運用方面要求能夠運用所學數字電子的理論和方法,綜合解決實際問題。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6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試卷結構:選擇20-30%,填空20-30%,分析與設計40-60%。

四、考試內容

(一)邏輯代數

數制之間的轉換、補碼的概念和運算;邏輯代數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重要定理,邏輯函數的表示和化簡。

(二)門電路

門電路中三極管和MOS管開關狀態的判定;CMOS門電路和TTL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分析;反相器電氣特性的掌握;門電路的使用方法。

(三)組合邏輯電路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方法(包括由門電路組成的和由中規模邏輯電路組成的組合邏輯電路);編碼器、譯碼器、數據選擇器、加法器和數值比較器等中規模邏輯電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觸發器

觸發器的概念;不同類型觸發器的邏輯功能和電路結構分析;不同觸發方式的觸發器動作特點。

(五)時序邏輯電路

時序邏輯電路的概念、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常用的中規模集成的時序邏輯電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時序邏輯電路中的競爭-冒險現象。

(六)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

施密特觸發器、單穩態觸發器的特點和電路分析;多諧振蕩器原理和電路分析;555定時器的電路結構、工作原理及應用。

(七)數/模和模/數轉換

數/模和模/數轉換電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見的典型電路分析;電路的轉換精度與轉換速度的分析。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科技英語(海洋探測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

一、考試性質

科技英語是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探測技術專業(0707Z3)及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081602)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筆試科目。

二、考察目標

考核考生在海洋探測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方面的綜合知識、科技英語閱讀能力、英語表達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4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試卷結構:英語閱讀50%,漢譯英25%,英語作文25%

四、考試內容

(一)英語閱讀

要求考生將關于海洋探測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方面的英文科普文章翻譯為中文。

(二)漢譯英

要求考生將關于海洋探測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方面的中文短文翻譯為英文。

(三)英語作文

要求考生按規定寫出一篇約300字的短文。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考試大綱

數據結構

一、考試性質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是研究生同等學力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掌握運用數據結構進行算法分析與設計的綜合能力。本考試旨在考察考生對數據結構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基本要求為:

1、基礎知識:對數據結構基本概念、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

2、基本能力:用所學的數據結構的知識和方法求解某些問題,給出正確的答案;

3、算法分析與設計:對于給定的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設計出求解問題的算法,并能對此算法進行簡單的時間和空間分析。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基礎知識部分考核比例為30%;基本能力部分考核比例為40%;算法分析與設計部分考核比例為30%。

四、考試內容

第1章 緒論

主要內容:掌握數據、數據類型、數據結構、算法等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算法分析的方法,理解有關描述算法所使用的語言的說明等。

第2章 線性表

主要內容:線性表的定義及基本運算,掌握線性表的邏輯結構和兩種存儲表示方法,以及定義在邏輯結構上的各種基本運算在存儲結構上如何實現,不同的鏈表(是否加頭結點、設尾指針、循環、單向、雙向等)適用的場合。

第3章 棧和隊列

主要內容: 掌握棧和隊列的定義、棧和隊列的順序表示與實現,棧和隊列的應用,能夠熟練進行遞歸算法的設計。

第5章 數組和廣義表

主要內容:掌握數組的定義,數組的順序表示和實現,稀疏矩陣的壓縮存儲及運算的實現,廣義表的定義,廣義表的存儲結構,熟悉廣義表的遞歸算法。

第6章 樹和二叉樹

主要內容:掌握樹的定義和基本術語,二叉樹的定義、性質、存儲結構,遍歷二叉樹和線索二叉樹,樹的存儲結構,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樹和森林的遍歷,最優二叉樹(赫夫曼樹),赫夫曼編碼。理解樹的遞歸定義及各種操作的遞歸算法。

第7章 圖

主要內容:掌握圖的定義和術語,圖的數組表示法、鄰接表等存儲結構,掌握深度優先遍歷和廣度優先遍歷,無向圖的連通分量和生成樹,最小生成樹,拓撲排序,關鍵路徑,最短路徑等的求解過程。

第9章 查找

主要內容:掌握順序表、有序表的查找算法,二叉排序樹的查找、插入及刪除算法,平衡二叉樹的建立過程,B-樹的查找、插入及刪除過程,哈希表的構造方法,處理沖突的方法,哈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各種查找算法時間性能分析與對比。

第10章 內部排序

主要內容: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其他插入排序,希爾排序,快速排序,簡單選擇排序,樹形選擇排序,堆排序,歸并排序,多關鍵字排序,鏈式基數等各種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排序過程,掌握各種排序方法的算法和空間性能分析及各種排序方法的比較和選擇。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軟件工程

一、考試性質

軟件工程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是研究生同等學力考試的專業基礎課程。

二、考察目標

考核學生對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對軟件生存周期各階段的任務、過程和工具的掌握情況,綜合運用專業知識進行軟件分析、設計、實現、維護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試卷結構:填空題、判斷、選擇題約40分,簡答題約30分,計算與應用題約30分。

四、考試內容

1、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軟件危機的概念、原因以及消除途徑;軟件工程的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學;軟件生命周期,主要軟件過程的特點。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任務、過程;用符號等表示系統的流程圖與數據流圖;數據字典的內容、方法、用途以及實現過程;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務、要求以及獲得需求的主要方法;實體-聯系圖;狀態轉換圖;層次方框圖;IPO圖;驗證軟件需求的方法

4、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的過程、原理、模塊化、抽象、逐步求精等過程;層次圖和HIPO圖、結構圖;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方法的概念、變換分析、事務分析和設計優化,內聚和耦合。

5、詳細設計

結構化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盒圖、PAD圖、判定樹、判定表;面向數據結構的設計方法,Jackson圖及方法;程序復雜程度的定量度量。

6、實現

編碼風格;測試的定義和目標;單元測試;集成測試過程及方法;白盒、黑盒測試技術;BRO測試;條件測試,測試用例設計。

7、維護

軟件維護的定義、特點;主要的維護活動;軟件再工程過程。

8、面向對象方法學

面向對象方法學的要點、優點;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對象建模;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功能模型以及三種模型之間的關系。

9、面向對象分析設計

面向對象分析的概念與基本過程;確定類、對象、關聯、屬性等建立對象模型;UML的基本概念,順序圖、用例圖等圖形的作法;面向對象的設計。

10、軟件項目管理

估算軟件規模;開發工作量估算;開發時間、進度估算;關鍵路徑、機動時間;軟件配置及管理過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