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生物、化學、物理
專業導游:
鄧尚貴教授:博士生導師,食品與醫藥學院院長,現任國家水產品頭足類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主任、全國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常駐專家、浙江省水產品加工團隊科技特派員首席專家、浙江省輕工紡織食品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重點學科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帶頭人、浙江省重點專業和優勢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負責人、浙江省教學團隊“水產食品課程群”負責人、浙江省精品課程“水產食品學”負責人。主要從事海洋生物資源的加工與綜合利用、海洋天然產物和水產品質量與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0余項次。
陳小娥教授:碩士生導師,食品與醫藥學院副院長,兼職中國水產學會資深會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工作組成員(教指委)、中國海洋學會會員。主要從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科研工作,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次。
羅紅宇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員,兼職浙江省海洋學會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食品學會理事、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理事、中國水產學會資深會員。主要從事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有關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8次。
夏松養教授:碩士生導師,創新與應用研究院院長、國家水產品頭足類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水產品加工與貯藏技術的研究,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次。
王陽光教授:碩士生導師,科研處副處長?,F任浙江省海洋生物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浙江省食品學會的理事。主要從事水產品加工與貯藏的研究,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篇,授權發明專利12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項次。
方旭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科研工作,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60篇,授權發明專利9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次。
第一部分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1.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需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寬厚的學科基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充實的海洋科技文化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心、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個性心理,掌握食品科學與工程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方法和生產技能,能從事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科研、生產、教學和經營管理等工作的且具有明顯海洋水產加工特色的高級創新型應用人才。
2.專業師資力量
專業師資隊伍22人,副高級以上占60%,博士學位占80%,具有國外訪學經歷的青年教師10人。本專業與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泰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聘請有外國專家10余人。
3.專業優勢及特色
依托東海海洋生物資源優勢和浙江水產加工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優勢,堅持立足舟山、服務浙江、面向海洋、緊跟國際的專業辦學理念,開辦50余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1400余人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是浙江省重點專業和浙江省優勢專業、依托學科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是浙江省重點學科,建有水產食品學省級精品課程、水產食品課程群省級教學團隊,建有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業推廣碩士學位點(含中意雙碩士班)和水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學術學位點并具有招收留學生資格。本專業從實踐能力和社會需求出發,創新“3+1校企聯合”、“專業大類”、“螺旋鏈式”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與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洋世家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既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為學生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實踐環節與理論課程深度融合,認知實習、課程設計、技能訓練、生產實習、職業資格認證、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與設計等實踐環節貫穿人才培養的始終。學生在接受扎實的專業教育后,可根據自身素質、能力和愛好,有所側重地選擇食品生產技術管理、食品工程設計、質量管理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訓練,培養食品加工、貯藏和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應用能力。專業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報考生源質量逐年上升,吸引了一大批外國專家到校訪問交流和訪學,接受了一大批留學生和國外交換生到校攻讀學位和交流。
4.辦學條件
建有國家水產品頭足類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浙江省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聯合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海產品健康危害因素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和一批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5.師生已有育人成果
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近5年,先后有400余名學生參與各級創新項目,承擔省級以上大創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級5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一級以上期刊6篇),申請發明專利40余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0余項。超過50%的在校學生參加了行業協會或企業舉辦的各類科技競賽,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130余人次,連續2年獲得“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銅獎和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全國特等獎及全國二等獎。
6.學生就業前景與方向
畢業生可在大中型食品企業從事食品加工、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新產品開發、工程設計、市場營銷等工作,也可在食品工程設計單位從事工程設計、安裝調試、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可在政府職能部門從事食品行業監督管理等工作,還可繼續在國內外攻讀碩士研究生。多年來畢業生已在全國食品及相關領域凸顯才能,有的成為了科學家或行業產業技術專家,有的成為大型龍頭企業負責人,有的成為行政事業單位一把手,有的在國內外繼續深造博士、碩士。本專業還為學生提供優越的考研條件,支持學生報考本校及全國各高校甚至國外高等院校食品科學及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
7.近三年就業率
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第二部分 教授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Q1: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食品的營養健康、工藝設計與社會生產,食品的加工貯藏與食品安全衛生的學科,是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食品科學與工業工程的重要橋梁。
Q2: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特色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有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藝原理、水產食品學;專業特色課程有水產食品學、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學、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學實驗、食品專業綜合實驗、食品科學研究成果講座。
Q3: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學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強壯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合作精神、潛在的創新創業意識,尤其需要較強的化學、數學和物理基礎,不應有色盲或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Q4: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本專業屬于多學科交叉融合而成的工科類專業,涉及的知識較多,不易融會貫通,有時難以抓住重點和關鍵。這就要求學生要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抓住主流,重視前沿。同時,也要盡早選擇好導師和加入教師團隊,學會繼承、創新和創業。
Q5:社會上是否有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認識誤區?
認識誤區主要是認為專業平淡,收入不是太高。其實,食品科學與工程首要任務是解決人類的吃飯問題,保障食物營養和健康。食品產業大、企業多,就業不存在任何問題。事實上,只要學好專業基礎知識,努力開拓創新,能夠獨當一面,收入也是豐厚的。
Q6: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對本專業的滿意度怎么樣?
跟蹤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對本專業的滿意度達92%。
Q7: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近三年錄取分數如何?
近三年省內錄取最低分分別為531、579和610分。
Q8: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有哪些優秀校友?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終身教授——張道娜
浙江工商大學水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志遠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丁玉庭
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永鈞
海力生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董事長——王加斌
北京飛越無限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曉凱
溫州匯鴻展覽公司總經理——吳子健
Q9: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有哪些精彩的學科競賽?
浙江省大學生化學競賽、浙江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浙江省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甘其食杯中國傳統食品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和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省賽、全國賽)等。
第三部分 學生眼中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食工,它不僅是對食品技術方面進行研究,而最重要的是在食品營養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職責與作用。同時我們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對食品進行設計與制作,更多的是學習食品加工和儲藏各個環節的管理和控制,保證食品的營養品質和衛生安全,保障人體的健康。它包羅萬象,值得你用青春為之付出、去充實。當初選擇的時候會有懵懂、會有困惑,可是時間會告訴你那曾經千萬個的為什么的答案---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大三學生繆云有
食工這個專業于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專業名詞,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與使命。民以食為天,食品工業永遠是朝陽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推動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面貌,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在食工專業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期間需付出很多也得掌握很多,有時也會單調、會枯燥、會失去耐心,但能收獲的,除了最后成功后喜悅,更多的是這個過程的一次體驗,一次馬拉松式的,讓你逐步釋放至竭盡全力的體驗。
——大二學生張朝陽
選擇食工這個專業其實偶然因素占了很多。聽一些過來人對這個專業的評價后也曾感到失望。但通過始業教育、專業導論教育后,我的感覺是只要學得深,學得精,必有用武之地。同時,選擇這個專業也是因為喜歡食品。就一股傻勁,一直覺得學東西不能太功利。不能太追求有用了。從熱愛出發,食品就是一個有趣的專業,不會有沒用的專業,只要學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