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始建于1952年,設有木材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包裝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5個本科專業和木材科學與工程(木結構建筑)1個專業方向。其中,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江蘇省品牌專業,于2017年3月通過國際木材科學與技術學會的專業認證,是南京林業大學與加拿大UBC大學“3+2”合作辦學的2個專業之一。學院現有教職工109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教師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全國教師楷模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科研創新團隊2個。
目前學院擁有木材科學與技術、木材加工裝備與信息化2個博士點國家級重點學科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點學科,以及材料工程和林業工程2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建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建有“機電包裝生物質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江蘇省速生木材與農作物秸桿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人造板及其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南京)”等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和服務機構。
學院擁有實驗室面積7300m2,建有1個國家級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60多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和2個海外實踐教學基地。學院秉承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的理念,在加強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同時,注重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了以速生木材、竹材和秸稈資源高效加工利用為特色的一批科研與產業化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10余個國家的20多個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接受了60余名留學生來院學習。
建院65年來,學院招生規模與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畢業生就業率長年保持在98%以上,已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1萬多名本科生和600余名研究生。畢業生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在我國林產工業和相關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咨詢電話:18112920521
郵箱:mgyjob@163.com
網址:http://wood.njfu.edu.cn/
木材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品牌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木質材料及相關復合材料的結構、性能、加工和利用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在木材及其復合材料設計、加工、利用以及質量控制與檢驗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藝設計、產品研發、生產管理和經營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木質材料學、制材學、木材干燥、木材保護與改性、膠合材料學、木材切削原理與刀具、木材加工和人造板機械、生產過程輸送與清潔生產、木制品生產工藝學、人造板生產工藝學、木基復合材料及應用、木質材料表面裝飾、人造板質量控制與檢測等。
就業方向: 各類人造板、家具、地板、樂器等企業從事產品開發、生產管理工作;建筑、海關、商檢和木質產品貿易等部門從事質量檢驗和鑒定的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與設計工作。
木材科學與工程(木結構建筑)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品牌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從事木建筑、木結構以及建筑木制品的設計、生產、經營、管理和研究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建筑學、建筑結構、房屋構造、建筑材料學、木結構設計規范與標準、木材學、木材加工工藝學、人造板制造工藝學、建筑木制品工藝學、木結構建筑保護學、建筑裝飾工程、家具結構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原理、木結構建筑工程概預算、木結構建筑文化、中國古木建筑研究、建筑木結構設計、建筑木制品設計、木結構建筑技術前沿、Timber Engineering等。
就業方向:適合到木建筑與城市景觀設計、建筑與裝飾施工單位和建筑門窗及地板生產、經營企業工作;國內木結構建筑研究院所和高校從事科研、教學,國外木建筑及材料貿易。
材料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生物質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等基本專業技能,具有進行生物質材料制備、結構設計、工藝控制、性能評價、技術改造、工程應用與集成、生產規劃和組織管理等基本能力,能在生物質材料及相關行業從事生產運行、技術開發、工藝設計、質量管理和經營服務等工作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工程力學、工程圖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及電子技術、材料科學基礎、生物質資源材料學、膠合材料學、生物質復合材料學、生物質材料加工工藝學、材料成型與加工裝備、材料表面與界面、膠接理論與技術、涂料與涂飾工藝學。
就業方向:各類應用于建材、化工、紡織、生物、電子和航空等領域的生物質材料生產企業從事生產運行、技術開發、工藝設計、質量管理和經營服務等工作;建材、海關、商檢和生物質材料產品貿易等部門從事質量檢驗和鑒定工作。
能源與動力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包括“工業動力與節能”和“供暖通風與空調”2個專業方向。“工業動力與節能”方向培養從事工業動力系統及能源設備調試、運行、管理、設計、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供暖通風與空調”方向培養從事建筑物及公共空間內供暖、通風、中央空調系統及設備運行、管理、經營、設計和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傳質學、工程流體力學、自動控制基礎、熱工測量與信息處理、鍋爐與鍋爐房設備、工業供熱與管道工程學、熱力發電廠、汽輪機與燃氣輪機、燃燒與污染控制、節能原理與技術、熱工過程自動化、制冷原理與設備、空氣調節、工業通風與空氣凈化、暖通空調系統自動控制、生物質能現代利用技術、太陽能利用。
就業方向:適宜到企事業單位、設計院(所)、科研單位從事發電系統設計、調試、運行與管理,能源動力設備與暖通空調設備設計、制造、安裝、運行與營銷,新能源開發利用,節能與環保技術推廣應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與運行管理等工作。
包裝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包括包裝工程與應用(理科班)和包裝造型與設計(文科班)兩個專業方向。包裝工程與應用方向培養能針對產品特點,提供包裝整體解決方案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培養學生具備運用包裝材料、包裝工藝、運輸包裝、包裝創意設計、包裝印刷、包裝成本優化設計及包裝物流等綜合知識解決包裝實際問題的能力。包裝造型與設計專業方向培養能進行包裝裝潢設計、產品造型設計、印前印后設計,為產品包裝提供視覺美學享受的包裝設計專業人才。本專業具備全國《助理包裝工程師》考試的培訓資質,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參加相關考前培訓,并參加由江蘇省人事廳組織的考試,考試成績合格者將獲由江蘇省人事廳頒發的《助理包裝工程師》證書。
主要課程:包裝材料學、包裝工藝學、運輸包裝、包裝計算機輔助設計、包裝印刷、包裝機械、包裝造型與裝潢、包裝應用力學、包裝測試、包裝容器結構設計等。
就業方向:在機械、電子、醫藥、食品、紡織、印刷、建筑、汽車、物流等國家主導行業從事產品的包裝裝潢設計、提供包裝全面解決方案的策劃、包裝產品策劃、包裝質量檢測、包裝企業管理、包裝材料開發與應用等工作。在包裝公司、廣告公司、圖文制作公司、報刊雜志業、印刷出版業、國家政府機關、包裝教學和科研單位、包裝檢測機構,進出口檢驗檢疫等部門工作。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畢業生具有進行生物質氣(液)化工藝的制圖、設計、測試、計算分析、節能減排、試驗研究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能夠適應國內外生物質能、沼氣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發展的需求。
主要課程:生物質能源工程,生物質熱解原理與技術,生物質化學與利用,風能利用技術,太陽能利用技術,沼氣利用技術,氫能和核能技術與應用,化石燃料清潔利用技術,新能源測試分析技術,新能源發電系統與設備,能源工程和管理,炭材料與炭基肥技術。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本專業相關領域的政府部門、設計單位、熱電企業、制造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工程設計、科研、教學、設備制造、運行管理、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