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介紹
我院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開設于2012年9月,學制3年,2012年9月正式開始招生。該專業是學院的重點扶持專業,也是計算機系的重點建設專業,招生對象為參加高考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
一、專業優勢
1、與無錫三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訊方公司、青島天信通公司、濟南微分電子公司、濰坊中軟科軟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校企合作,引入先進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內容針對性、適用性強;
2、依托青島天信通公司、濟南微分電子公司等提供扶持的實驗實訓設備,具備與真實工作場景相似的教學、實驗、實訓條件,實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3、借助無錫三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訊方公司、青島天信通公司、濟南微分電子公司、濰坊中軟科軟件有限公司等多家校企合作企業龐大的實習、就業服務網絡體系,就業前景良好,技術含量較高,薪資待遇好,合格畢業生推薦到物聯網相關行業、企業就職。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山東省及沿海周邊地區,服務于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電子產品、智能家居、智能農業等行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工業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背景下相關行業的智能化生產銷售、系統管理和技術服務等第一線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備扎實的電子技術、現代傳感器和無線網絡技術、物聯網通信組網技術、物聯網工程的安裝調試、使用及其維護技術,掌握物聯網系統的傳感層、傳輸層與應用層等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物聯網項目的規劃與設計、物聯網設備安裝與調試、物聯網系統管理維護及技術支持服務,物聯網應用軟件的開發與測試、應用與維護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技術型和高層次技能型人才。
三、主要課程
Ø 職業素質課程:思想品德、大學英語、體育、計算機文化基礎;
Ø 專業通識課程:計算機電路、C語言程序設計、應用程序開發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原理及應用(Sql- Server)、Linux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與維護;
Ø 專業核心課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技術及應用、傳感器技術、信息識別技術及設備、無線傳感網絡、綜合布線、應用程序開發設計實訓、物聯網應用項目實訓、嵌入式項目實訓等。
四、就業方向
Ø 物聯網工程項目的規劃及輔助設計、施工管理;
Ø 物聯網設備安裝、調試、維護、售后技術支持服務;
Ø 面向IT企業、政府及事業單位物聯網應用軟件的開發與測試、應用與維護管理。
五、大賽獲獎
本專業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采用“以賽促學,以證促練”的教學模式,重實踐,強實訓,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如:彭晨、鄭立碩同學獲2012年山東省物聯網應用技能大賽一等獎;呂高和張浩、趙軼杰和郝永柯分別榮獲2013年山東省物聯網應用技能大賽一等獎、二等獎。這4名學生在獲得榮譽證書的同時,又收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頒發的“物聯網應用工程師”的職業技術證書,他們的相關個人資料也已被錄入全國信息技術人才數據庫,為以后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專業特色
1、 建立了“以就業能力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通過對課程體系的不斷優化和修訂,逐步形成了具有高職教育特點的“以就業能力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依據工作過程確定課程定位。校企合作確定課程內容,保證了課程內容的先進性、實用性與適應性,注重實踐教學設計。
2、 推行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物聯網應用技術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由師生雙方共同在一體化教室中邊教、邊做、邊學,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模擬企業的工作環境進行項目化教學,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
3、 引入虛擬機技術,增強實驗教學效果
本專業的一些課程在現有的機房實驗室條件下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比如《網絡管理與維護》,實驗中每人需要3臺以上的主機,這樣實驗室資源就相對不夠使用,引入虛擬機技術,則能夠輕松地解決這些實驗中遇到的難題。
4、 強化校企合作,積極籌建工作室
近幾年,本專業與多家企業達成了校企合作意向,并與企業積極籌建了校企合作工作室,如手機開發工作室、網絡營銷工作室、物聯網應用工作室。借助于工作室這個平臺,學生們提高了操作技能,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了解了企業就業崗位的要求,明確了自己今后努力方向,做到了從知識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轉變和提升。
七、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中,專任教師14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8人,助教1人。25-35歲的有8人,35-45歲的有3人,45歲以上4人,基本符合金字塔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專兼職結構搭配合理。共聘請兼職教師2名,都是企業的技術骨干力量。主要擔任本專業實訓任務。院級教學名師一名,院級優秀教學團隊。
物聯網應用技術教學團隊在師資隊伍建設中,在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平臺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培養了一批理論、實踐能力較強的“雙師素質”教師。專業團隊成員結構合理,中青年結合,專兼結合,在課程開發、課程設計和學生應用能力訓練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