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學習(研究)對象是什么?
這個專業有三個關鍵詞: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港口,就是為船舶靠岸停留的地方選址、規劃、設計;航道,就是要通過設計、開發和整治,為船舶停留和出發提供合適的“通道”;海岸工程,就是在河口海岸帶區域修建各種工程(防波堤、圍海造田、跨海大橋等)以及相關問題上的,做專業的設計和規劃,防止海浪等環境要素對海岸帶結構物的破壞和對陸地的沖刷和侵蝕??偟膩碚f,這些工作都是“岸邊”的工作。
我們的工作也適用于河道。比如長江口的河道泥沙淤積很厲害,河床會慢慢變高,船舶無法通行,就需要進行河道的治理。
Q2: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核心、特色課程有哪些?
專業核心課程包括流體力學、水力學、河流動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海岸動力學、土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港口規劃與布置、航道工程學、港口與海岸建筑物、海岸泥沙運動力學、海岸動力地貌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計算流體力學等。特色課程有河流動力學、海岸動力學、海岸動力地貌學、計算流體力學、土力學和流體力學實驗方法等。
Q3:學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這個專業的對象是比較直觀、實實在在的,例如水泥墩、護船墩等,學生需要具備較好的空間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如果在高中時立體幾何學的比較好,就說明有這方面潛力。從電腦上的設計圖,到現場的施工圖,需要把空間的對象繪制成可以正視、俯視、側視的平面圖。因為今后的工作是要繪制圖紙、看懂圖紙,還要指導施工單位建造。建筑師可能更側重于建筑的外觀,我們則更多關注力學、安全性。
Q4:在專業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是什么?
學生學完基礎課程,進入專業課程時,也許會感到理解起來比較抽象,要把數學的東西轉化為專業的東西,如果基礎不扎實,轉化就會發生困難。實習可以幫助“消解”一部分困難,它會帶來直觀的認識,會漸漸入門。我們專業在大二、大三、大四分別安排了測量實習、認知實習和生產實習。認知實習可以看到書本里天天提到的港口、航道、防波堤,生產實習會持續兩周,在現場“真槍實彈”地實習。
Q5:社會上是否存在對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理解誤區?
有的人看到“海洋”二字,就問這個專業將來是不是要出海。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在海岸,其實是在海邊工作,并不需要去海上。
Q6: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有哪些問題是需要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人才來解決的?
目前,我國青島、上海、寧波、舟山等大的港口已經建設得較為成熟,正在啟動新一輪的建設;同時,其他一些沿海的城鎮也開始發展港口,對專業人員的需求量很大。
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講,陸地資源畢竟有限,海上運輸的發展就很必要,這就需要港口一個平臺。港口就相當于一個起點,海上交通基本上都是通過港口來實現的。
Q7: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是面向什么行業就業?
可以去規劃院、設計院等做規劃、設計類的工作,也可以去相關的管理部門,這些主要是案頭工作;還可以去港務局、工程局等施工部門,以及監理部門等,在工程現場工作,負責一個工程項目所有的財力、物力、人力。優秀的學生畢業后五六年就可以做到項目經理。我們這個專業的本科生還有一些會選擇深造。學生的就業形勢很好,基本上在大四上半學期就可以確定工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