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化面試中,考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題目會涉及到對一些當前的社會熱點的看法。不得不說,這著實讓相當一部分考生犯了難。大多數考生經常會說:我平時喜歡看動漫、愛追劇,愛看籃球,但社會熱點真沒注意過,積累太匱乏了。因為不了解、不知道,所以在面試考場上,一旦遇到,就會出頭暈目眩、大腦罷工空白、無法思考等癥狀。如何克服避免,使自己盡可能地在面試考場上發揮出正常甚至超常的水平,除了心態上的調整之外,面試是有技巧可言的。
在對于社會現象的分析中,我們比較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主體分析法。通俗地講,在題目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人,一些團體等,我們把這些稱之為主體,按照主體去思考,既能幫助我們迅速有話可說,也能幫助我們更全面、條理地向考官展示出我們對于社會現象的看法。
就比如:最近有人說:中國式創新不知不覺已經做得非常好,請你談一談對于“中國式創新”的看法。這個話題就是我們比較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創新我們都知道,可是中國式創新做得非常好,具體是指什么呢?可能我們不甚了解。不知道從何分析。我們這個時候就可以嘗試著采用我們的主體分析法。首先,中國式創新可以指每一個人的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每一個人都可以自主創新,個體創新能力的提高,會有帶動效應,帶動群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其次中國式創新同樣與當前企業創新息息相關,經濟發展仍然是我們的首要工作。充分調動私有企業的力量,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優勢,當下,私有企業呈現出強勁的研發創新勢頭。就比如華為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創新名片,享譽全球。最后,大家是不是也可以嘗試著去思考一下,與創新相關的主體還可能有哪些呢?有政府嗎?有民族嗎?有國家嗎?是不是都可以成為我們思考的方向呢。
在這里,想要告訴各位考生的是:面試,難,也不難。面試是有技巧可言的。適當的技巧可以幫助大家去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維,去彌補積累的不足。當然,主體分析法并不僅僅局限于去分析社會現象,也并不是唯一的,還有很多的技巧方法可供大家選擇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