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化學、生物學、食品工程和食品貯藏加工技術知識,能在食品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及市場營銷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2.培養要求:
基本規格:在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內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主要學習化學、生物學、營養學和食品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食品生產技術管理、食品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方面基本訓練,具有食品貯藏與加工、食品安全與品質控制、食品分析與檢測和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的基本能力。
素質要求: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生物化學、食品化學、微生物學及食品營養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食品安全與品質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掌握食品貯藏加工原理與技術、食品原料與產品質量分析檢測方法;具有工藝設計、設備選型配套、食品生產管理和技術經濟分析的能力以及食品市場策劃與營銷的初步能力;了解食品加工、保鮮及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的理論前沿與發展動態;熟悉食品工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能綜合運用外語和計算機等手段進行資料和科技文獻的檢索,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際技術工作能力。
3.培養對象: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4.師資情況:教師30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9名。
5.主干學科: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6.主要課程:基礎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機械與設備、畜產品工藝學、農產品工藝學、農產品貯運學等
7.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軍事技能訓練、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學研究基礎訓練、專業綜合能力測試、社會實踐、專業文獻綜述訓練、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22周。
8.收費標準:6380元/學年
9.學生深造情況:畜產品加工與質量控制、食品微生物及其生物技術、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工程、食品營養與化學等專業方向,本科生升學率28.9%,另有3.9%的本科生赴美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韓國、香港留學。
10.學生就業情況:就業率99%以上,去向主要是在食品科技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工作。
11.校友風采:
1988年,我就讀于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南農優良的學術科研環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大學期間得到不斷提升,為現在的科學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希望有志于報考南農的學子都能如愿以償,邁出你精彩人生的第一步。
陳詩一,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F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第十屆理事、CSSCI收錄期刊《世界經濟文匯》編輯,2014年入選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學社科基金等評審專家。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與高密度區域智能城鎮化協同創新中心的團隊負責人。
12.名師寄語: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涉及肉品加工與質量控制、果蔬貯藏加工、糧油加工儲運等方面的科學原理與專業知識,培養能在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張萬剛,教授,《MEAT SCIENCE》副主編,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