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名稱:水質科學與技術,本科,學制4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圍繞我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培養學生掌握水資源管理、開發與合理利用、給水排水工程設計、水處理理論與技術、廢水深度處理與回用等基本理論,具有水質工程規劃設計、大型工業用水系統的水質凈化與調節以及廢水處理與回用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能在相關領域從事水資源高效合理開發利用、給水排水系統工程設計、水質監測與分析、廢水深度處理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以及在相關企業從事生產運行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要求: (1) 比較系統地掌握一門外語,閱讀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外文書刊,具有較強的口頭、書面表達能力和社交溝通能力。 (2)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技術及其在本專業領域的應用,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處理能力和文獻檢索能力。 (3)具備一定的文學、歷史、哲學、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 (4)系統掌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給排水工程、水質分析監測和廢水處理與回用等專業知識,掌握水質工程的規劃和設計,水處理及水質調控系統的調試、運行和管理及水質分析監測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備進行水質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能力。 (5)具有將所學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并將所學知識綜合應用于科學研究、工程實踐和管理工作中,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具有創新意識,具有較強的創新、創造、創業意識,良好的合作精神,開放的心態和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
主干課程:高等數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水力學、環境水文學、水生態學、水資源規劃與管理、現代水環境質量評價理論與方法、給水工程、排水工程、水質分析與監測、水處理理論與技術、廢水處理與回用、工業節水技術、工程概預算與經濟分析、水法規與水政管理等。主要專業實踐:認識實習(見習)、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論文或設計)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服務于水利和市政設計院、水利部門、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環境、化工、地方鄉鎮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機構等部門,從事水質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科學研究、規劃設計、水處理系統及設備的設計、水質監測、生產運行、安裝調試、施工監理、經營管理等工作。并可在水質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環境科學等環境相關專業方向繼續深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