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1300余人,教職工72人,青年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62%,具有高級職稱的占50%以上。學院擁有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28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4名(其中第二層次2名),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4名,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6名,省科協首席專家(工程師)1名,江蘇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
學院設有4個本科專業: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建筑電氣及智能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國家“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 “十一五”江蘇省品牌專業、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建設專業。“自動化”專業為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江蘇省特色專業。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該學科是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二期項目“新能源及其裝備”的共建學科,是南通大學省級重點學科培育點、校博士學位授權培育學科。學院擁有“控制系統實驗中心”、“電氣工程實驗中心”和“能源交通控制技術實驗中心”3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參與“互聯網+電子電氣信息專業教學實踐平臺”、“新能源及其裝備學科建設與創新研究基地”2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的建設。擁有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新能源裝備及其智能測控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風能應用技術工程中心”、中英江蘇省新能源研究中心、南通市重點實驗室、南通市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了電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創新基地和電氣工程、系統科學、船舶電氣、機器人及其控制技術4個校級研究機構。學院實驗用房3000多平方米,“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為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江蘇省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氣工程學科訓練中心”為江蘇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生產過程控制實驗室”被列為南通市生產過程計算機控制應用技術服務中心。學院設有電力電子、運動控制實驗室、電機實驗室、檢測技術實驗室、過程控制實驗室等10多個專業實驗室。此外學院還與企業共建了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科技支撐平臺、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等。
近五年,學院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19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項,參與863等省部級和各類橫向科研項目多項。學院教師還多次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發明專利二等獎、美國匹滋堡專利發明博覽會金獎、中國專利博覽會金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行業協會一等獎和南通市科技進步獎多項;教師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45篇,被國際SCI、EI、CPCI-S收錄122篇次;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美國紐約科技大學、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臺灣逢甲大學、香港大學、日本鹿兒島大學、日本德島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多個國際交流項目。
學院歷來注重學生知識的拓展、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南通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榮譽,被評為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近3年學生獲得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22項,江蘇省高校優秀畢業設計二等獎、三等獎多項。學院各年級學生在挑戰杯、數學建模、機器人、電子設計等大賽中共獲得獎項200多項,包括全國“挑戰杯” 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和二等獎,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國際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A級特等獎,全國機器人比賽多項冠、亞、季軍和各級各類省級特等獎、一等獎多項,得到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關注與報道。學院長期形成的創新創業氛圍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首屆研究生獲得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兩名本科生獲得江蘇省十佳青年學生榮譽稱號,多名學生獲得江蘇省十佳青年學生提名獎、南通市首批十大青春榜樣、南通市新長征突擊手標兵等榮譽。
專業介紹
54. 自動化
培養目標:自動化專業是工業自動化的核心專業,以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電氣工程、信息工程理論為基礎,是控制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氣及儀表等技術的綜合應用。該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在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能在各類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電氣工程、自動化過程控制、計算機控制系統、智能機器人控制、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聯網系統等方面工作的寬口徑、高素質、應用型高層次人才。畢業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應用等。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數字邏輯電路、模擬電子線路、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電機及拖動、電力電子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PLC原理及應用、運動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55.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專業經過了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在工程實踐中全面體現健全人格、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等素質,能夠綜合運用電氣工程領域相關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具有分析和解決電氣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及時跟蹤國際國內本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并應用于工程實際,能在電能的產生、傳輸、轉換、控制、儲存和利用等相關領域,獨立或領導團隊在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電氣裝備的生產制造、電氣產品的研發應用、電氣工程項目的實施管理等方面取得成就的應用型高層次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數字邏輯電路、模擬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自動控制原理、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電氣控制技術、電力系統分析(或電力工程)等。
專業方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傳動技術、電力電子與新能源控制。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56.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備較寬廣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術基礎,能在工業與民用建筑電氣及其智能化技術領域工作,具有建筑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通信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等方面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的能力,以及具有制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系統集成方案,初步應用研究與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電子技術、電機及拖動、自動控制理論、微機原理、監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氣控制技術、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建筑供配電與照明、電梯控制技術、通信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