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設有學科教學(地理)、土地資源管理兩個碩士點,地理科學(師范)、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旅游管理、環境科學6個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51名。教師中有正副教授21人、博士(含在讀)32人,博士以上學歷人員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4.4%,現有“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優青項目負責人”特聘教授1人。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省(部)、市(廳)級等各類科研項目數十項。在籍全日制本科學生900多名。多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形成了團結、嚴謹、務實的辦學風格。
為適應社會需要,學院重視學用結合,強化實驗和實習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設有財政部、江蘇省共建“地表過程實驗室”和“環境演變與要素分析實驗室”、“空間信息技術研發與應用南通市重點實驗室”;建立了自然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制圖與遙感、環境學、導游、前臺、餐飲、客房等專業教學實驗實訓室;還設立了江浙滬、江西廬山、南京湯山等數十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旅游管理專業與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臺灣玄奘大學、韓國大邱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
學院加強常規管理,開展多種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通過與校外企事業單位共建就業基地等形式,為學院畢業生就業構建平臺。歷年畢業生研究生考取率和就業率均居全校前列,被學校評為“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專業介紹
91.地理科學(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科學道德,具有扎實的地理科學基本理論,全面的基本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既能在中學和中等教育機構從事地理教學、教學研究工作,也能在科研機構、相關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科研、管理、規劃與開發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測量與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保護、氣象學與氣候學、教育心理學、地理教學論、計算機輔助教學、人文科學基礎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92. 地理信息科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地理信息技術應用與研發為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地理信息科學人才需求,掌握地理信息系統、測量學、地圖學、遙感技術、計算機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為測繪、資源管理、城鄉規劃、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政府、企事業單位相關部門提供地理信息科學應用服務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測量與地圖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C語言程序設計、現代測量學、遙感概論、空間數據庫原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計算機地圖制圖、遙感數字圖像處理、土地資源評價、GIS算法原理。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93.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研究、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能在科研教育單位、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地質學基礎、現代地貌學、自然資源學、氣象學與氣候學、測量地圖學、植物與土壤地理學、水文與水資源學、環境學概論、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技術理論與應用、城市環境化學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94. 旅游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用現代旅游業發展需要,具備較高的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具有人文素質、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能在各類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機構等從事經營、管理、策劃、咨詢、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心理學、酒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旅游商務英語、現代服務業管理、旅游財務管理等。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95. 環境科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從事環境污染防治、環境要素檢測、環境風險管理、環保咨詢服務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生態學、環境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環境質量及評價、環境管理與環境法、環境信息系統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