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裝備工程學院介紹
江蘇大學是在原鎮江農業機械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所以工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始終矢志不渝地發展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形成了“工中有農,以工支農,工農結合”的鮮明特色和辦學優勢。農業裝備工程學院設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該專業為“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專業,是江蘇大學起家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6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3人,高級職稱33人,是一支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教學科研隊伍。其中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優青等國家級專家7人次,江蘇省“333”工程第一、二、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蘇省青藍工程等省級人才20人次;“農業生物環境工程”團隊為江蘇高等學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農業機械設計及理論”團隊為江蘇大學科技創新培育團隊。
學院包含農業工程和機械工程兩個一級學科,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江蘇省優勢學科1個(農業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設有農業工程和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江蘇省農機“111”人才培訓基地。獲全國優博提名1篇,省優博2篇,省優碩12篇。農業機械設計與制造學科1981年首批獲博士點,為我國農機事業培養了第一屆本科生、第一屆碩士生和第一位博士生,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亞太地區經社會的委托,共舉辦了13期農機培訓班,為30多個國家培訓了高級農機管理人員和專家。
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形成鮮明的研究特色和學科優勢。在南方水田機械、耕整地機械和收獲機械、智能化溫室及環境控制技術、靜電噴霧植保機械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尤其在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開發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科研實力雄厚,近年來共承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重點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課題等國家級項目53項,省部級項目62項;立項總經費1億元;在核心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27篇,三大檢索263篇;申請國際PCT專利28項,授權國際PCT專利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62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主辦《農業裝備技術》期刊。
學院還建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農業裝備及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首批協同創新中心——“現代農業裝備及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2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5500余萬元,建有公共實驗平臺、設施農業、種植收獲機械和植保機械等試驗平臺,實驗條件在國內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學院已建成一支高水平的學術隊伍、產生一流的科研成果、培養一流的高層次人才,提高學科持續的創新能力,使本院特色方向在整體上保持國內領先地位,部分研究方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聯系人:周軍
聯系電話:0511-88797338
學院網址:http://nzxy.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