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二本、理工類、四川省應用型示范專業)
(1、汽車零部件設計方向、2、智能制造方向、3、智能機器人方向)
【畢業后的發展】
代表職位:機械工程師
代表企業:東汽、二重、現代等機械與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
獲得證書:機械工程師資格證
就業前景:無論一個社會的文明發展到何等程度,都離不開機械制造,它 是人們物質生活用品供應的基本保障。主要到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 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就業方向:進入東方電氣、中國二重、現代等機械與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 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制造工作; 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 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 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的現場技術管理工作; 從事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
典型職業發展路徑:
設計人員→機械工程師;
見習員工→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見習員工→業務專員→業務主管→中高級管理人員。
【就業狀況】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國有企業 34.35% 民營及私營企業 32.59% 其他事業單位 1.10% 高等學校 1.23% 機關1.24% 科研設計單位 7.94% 三資企業 12.14% 部隊 3. 54% 中小學及其它教學單位 0.99%
【專業優勢】
伴隨著成都經濟圈、成渝經濟帶的快速發展,作為全國八大重裝基地的德陽市,在全國罕見的擁有包括生產大型鑄鍛件在內的發電設備機、電、爐一體制造能力,中國東方電氣集團、中國二重都是名動全球的制造巨子。“多電并舉”的戰略調整已進入后半程,新能源制造優勢將隨著災后重建的結束而快速顯現,逐步形成成都做研發、德陽做基地的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同屬成都經濟區的資陽市,引入現代汽車投資70億興建商用車生產基地,與成都經開區的千億汽車產業集群形成呼應。
在區域經濟發展重心明確的大環境下,我院為適應四川地區,尤其是成德綿經濟發展需要,開設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融合西南科技大學傳統優勢,培養汽車零部件設計制造、制造工藝與裝備應用型人才,教學質量高,就業有保障。
【專業描述】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我院本專業分為汽車零部件設計、制造工藝與裝備、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三個方向。
汽車零部件設計:主要學習汽車逆向工程設計、汽車零部件設計等,學習采用正向和逆向設計技術對汽車發動機、底盤等結構的主要零部件進行原理分析和改進設計,及其制造工藝分析,實現汽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設計與制造,以滿足我國日益擴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人才需求;
制造工藝與裝備:主要學習敏捷制造技術、快速原型技術、精密制造和特種加工技術等先進的制造技術,培養學生掌握現代制造技術,分析與設計如何快速響應市場的需要,使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等各項工作并行進行,不斷改進老產品,迅速設計和制造能靈活改變結構的高質量的新產品,以滿足市場不斷提高的要求。
模具設計與制造:主要面向制造行業,培養從事模具設計、模具加工工藝編制、沖壓和塑料成型加工、數控機床的操作以及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體現為制造方面達到模具制造的工程師水平,設計方面達到設計師的水平。就業方向:①模具加工生產組織;②模具數控編程加工;③模具三維設計;④產品開發三維設計。其他技術類方向:生產管理、物流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以及產品開發、汽車工業、機械制造工藝師、CNC工程師等。
【教育目標與學習成果】
教育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以機械設計與制造為基礎,融入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交叉學科,主要任務是運用先進設計制造技術的理論與方法,解決現代工程領域中的復雜技術問題,以實現產品智能化的設計與制造。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習成果: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制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
5.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骨干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