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2017年本科招生專業介紹(普通本科)
來源:昆明理工大學 閱讀:3858 次 日期:2017-06-08 10:47:2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昆明理工大學2017年本科招生專業介紹(普通本科)”,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昆明理工大學2017年本科

招生專業介紹(上)——普通本科

學院 咨詢電話 網址 微信公眾號
航空學院 0871-65919416 http://hkxy.kmust.edu.cn  
民航學院 0871-65953557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 0871-65153379 0871-65153408 http://gzy.kmust.edu.cn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 0871-65154062 0871-65195800 http://yn.kmust.edu.cn/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0871-65109892 0871-65109212 http://clxy.kmust.edu.cn/index.do  
機電工程學院 0871-65939800 http://jdxy.kmust.edu.cn/ jidianmenggongchang
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0871-65916600 http://xzy.kmust.edu.cn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0871-65916870 0871-65916871 http://arch.kmust.edu.cn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 0871-65916822 http://www.kmustjg.com.cn  
電力工程學院 0871-65916833 http://pwee.kmust.edu.cn/ kmlgdianliyuan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71-65920508 http://ese.kmust.edu.cn/  
交通工程學院 0871-65920053 0871-65920106 http://fte.kmust.edu.cn/  
化學工程學院 0871-65920215 http://hg.kmust.edu.cn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0871-65920533 13698719535 http://flst.kmust.edu.cn/defaul.html kmustshengke
現代農業工程學院 0871-65920382 http://fmae.kmust.edu.cn/  
理學院 0871-65916786 http://lxy.kmust.edu.cn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0871-65916116 http://fflc.kmust.edu.cn/  
藝術與傳媒學院 0871-65916795 http://art.kmust.edu.cn kgycsj
法學院 0871-65946559 http://law.kmust.edu.cn/  
管理與經濟學院 0871-65154193 http://mef.kmust.edu.cn/ gjyuantuanwei
國際學院 0871-65157207 http://gjxy.kmust.edu.cn/gb/index.asp  
醫學院 0871-65917110 http://kgyixueyuan.kmust.edu.cn  
食品安全研究院 0871-65934236 http://say.kmust.edu.cn/  
質量發展研究院 0871-65157341 http://qdi.kmust.edu.cn/ qdi0408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 0871-65189502 http://aqyjxy.kmust.edu.cn  
城市學院 0871-63346080 http://city.kmust.edu.cn  

航空學院

航空學院堅持“需求第一、質量第一”辦學理念,“服務航空、立足云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走向世界”,打造高水平高原航空學科平臺,成為航空領域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具有航空領域密切相關的博士、碩士點師資實力雄厚,并有12個相關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東方時尚公司在學院設立了100萬元獎學金,力帆時駿集團馬李斌總裁設立了100萬元鉑駿航空創新基金,云南翔澳公司與學院共建了飛行模擬實驗室。學校與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中國民航大學、東北大學、中南大學、東航、海航、云南機場集團等建立了聯合培養航空人才的機制。

學院4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hkxy.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19416

交通運輸專業

(含飛行運行管理、機場現場運行管理兩個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人文素質良好,滿足民航現代化、國際化、規范化要求,掌握民航交通運輸管理崗位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空中交通系統優化與管理、飛機性能工程、空域規劃、航空公司運行管理、飛行計劃、現場運行管理、機場塔臺和程序管制等。

就業前景:可在航空公司和機場從事飛行運行管理或機場現場運行管理等工作,或在政府機關、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研發、教學和管理工作,也可報考攻讀本專業或相關交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通信工程專業

(電子系統與機載設備方向)

培養目標:本著“立足航空、服務社會”的專業定位,培養適應國內外現代航空通信技術和通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研究開發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數字電子技術、現代通信原理、檢測技術與傳感器、導航原理與系統、空管監視原理與系統、飛機通信系統、航空電子系統維修等。

就業前景:可在民航空管局、航空公司、機場、電信、廣電、公安、金融、政府機關、科研院校、企事業等行業和單位從事通信、電子和信息處理系統設計、開發、研究、應用管理、設備調測與維護以及通信工程設計與施工等工作,也可以報考攻讀本專業或相關交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物流工程專業

(航空物流方向)

培養目標:立足航空物流、服務經濟社會、面向全球一體化,培養具有較高綜合能力素質和創新精神,掌握航空物流和供應鏈系統規劃設計、運營組織和全程實時控制等技術與方法的高素質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航空物流、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民航貨物運輸、物流倉儲技術、物流信息系統、物流市場營銷等。

就業前景:可到航空公司、機場、物流企業、科研院所、學校等部門和行業從事物流和供應鏈系統運行、規劃設計、經營管理、科研、教學等方面工作,還可報考攻讀本專業或相關交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機械工程專業

(機務方向)

培養目標:立足“專業理論+工程實踐+創新與市場能力”的主線,以寬厚的機械工程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基礎,培養適應國內外民用航空、制造業領域未來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協作能力、研發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機械設計基礎、流體力學及空氣動力學、發動機構造基礎、飛機發動機原理、飛機維修基礎、飛機結構與附件修理等。

就業前景:可在航空公司、機場、飛機制造、飛機維修和服務企業等從事機務維修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機關、科研院校、企事業等行業和單位從事研發、教學和管理工作,還可報考攻讀本專業或相關交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民航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為了適應國家和云南民航事業發展的需要,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滿足云南省建設“民航強省”和“航空網”對民航人才的需求,以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四個優勢學科和交通運輸工程等十一個相關學科為基礎,整合校內師資、管理、國家級、省級及校級實驗、實習及實訓平臺等優質資源,采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的形式,聯合航空企業(航空學校)于2017年6月正式成立昆明理工大學民航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民航學院緊緊圍繞國家和云南省對民用航空領域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以飛行技術為代表的,涵蓋民航服務、飛機維護、機務維修、運行保障等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學院目前位于昆明理工大學呈貢校區。

咨詢電話:0871-65953557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本專業面向藝術類考生(文、理兼收)招生,學制四年,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側重于面向國內外各大航空公司培養國際空乘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民用航空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播音主持基礎,具有較強的外語運用能力,具備專門的民用航空服務的理論知識及實際操作技能,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能精湛、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空乘人才。

主干課程:播音發聲學、客艙播音藝術(雙語)、民航服務英語、航空服務禮儀、客艙安全管理、民航客艙服務與管理、民航客艙設備運用與管理、航空服務質量管理。

就業前景:隨著我國民航業井噴式發展,該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高,就業率遠遠高于其它專業。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現有四個系七個本科專業,兩個博士后流動站,兩個博士點,二十五個碩士點,三個省級重點學科。現有教職工177人,其中專職教師15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4人,教授35人,副教授72人,博導29人,碩導139人。目前擁有“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西部優勢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云南省復雜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德藍色采礦與礦井儲能創新新平臺”、“云南省礦業開發產學研聯合研究開發中心”、“云南省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礦產資源預測評價工程實驗室”等專業試驗平臺。

近五年,學院承擔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項目800余項,總經費超過3億元,為企業創造了300多億元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研究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面上和地區及青年基金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發改委重大專項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8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6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云南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獲發明專利授權100余項;出版專著30余部,公開發表論文15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論文500余篇。

學院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學術交流、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系,地礦學科群在國際上享有良好的學科聲譽。

學院7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gzy.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153379 ;65153408

礦物加工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礦物加工工程是昆明理工大學的傳統優勢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重點學科。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設立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已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并積極推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國內師資力量最強的專業教學科研團隊之一。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堅實的物理化學和化工基礎,掌握礦物加工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從事礦物加工、化學工程、化學及生物選礦、濕法冶金、環境保護和計算機應用等領域的科研、教學、設計生產與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碎礦與磨礦、重力選礦、磁電選礦、浮選、礦物加工工程設計、礦物加工工程研究方法、二次資源綜合利用、礦物加工過程檢測與控制。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就職于相關研究院、設計院、大專院校和大型廠礦聯合企業等單位。2015年全部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并享有學校專門的獎勵政策。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地質學以及固體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工程實踐能力強,懂經濟,會管理,富有開拓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資源勘查領域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

主干課程:地質學基礎、結晶學與礦物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礦相學、礦床學、礦產勘查學、礦產資源經濟與評價。

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冶金、有色及建材等行業企業及科研院所和高校從事固體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6.22%以上。

地質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以地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相互滲透的環境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察工程為特色的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地球科學和地質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工程實踐能力強,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地質工程領域復合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地質學基礎、礦物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工程地質分析原理、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勘察、地質工程設計。

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城建、土木、水利、能源、交通、國土等行業企業及科研院所和高校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的勘察、評價、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6.06%以上。

采礦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程教育認證,是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掌握金屬礦床開采的專業理論和方法,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從事礦床開采設計、施工管理、生產技術管理與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畢業5年左右能成長為礦山企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礦床露天開采、礦床地下開采、鑿巖爆破、礦井通風、井巷工程、巖石力學、放礦理論。

就業前景:本專業可在礦山行業從事礦區開發規劃、礦山開采設計、施工與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8%以上。

測繪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中澳2+2雙向培養試點專業,入選2+2學生可同時獲得昆明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紐卡索大學的學士學位。目前,本專業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碩士學位點, 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大地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以及地圖編制的基本知識,掌握工程測量、控制測量、攝影測量、地圖編繪等方面的實踐技能,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測量學、遙感原理及應用、數字化成圖、GIS原理及應用、GNSS原理及應用、控制測量、工程測量、攝影測量學。

就業前景:本專業可在國土、林業、水利水電、城市規劃和現代交通等行業從事技術、管理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9%以上。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碩士學位點,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遙感與定位測量技術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地理信息科學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接受扎實的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科學思維及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測量學、GIS原理及應用、遙感原理及應用、空間數據庫、GNSS原理及應用、攝影測量學、GIS軟件開發。

就業前景:本專業可在國土資源、城市規劃、能源電力、農業、林業、建筑、環境、現代交通等行業及相關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從事技術、管理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9%以上。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碩士學位點,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土地資源調查與信息,土地規劃與評價,土地整治,土地生態,土地法規與政策等方面經過系統實踐訓練,熟悉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規,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主干課程:土地資源學、地籍管理、土地經濟學、土地規劃學、土地整治、土地行政管理、土地生態學、土地信息系統。

就業前景:本專業可在國土、測繪、地理信息、房地產、現代交通、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空間規劃管理、土地科學研究等行業從事技術、管理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9%以上。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是昆明理工大學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辦學特色突出的學院之一,形成了本科-工程碩士-碩士-博士-博士后流動站完整人才培養體系;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院省校共建重點學科1個,冶金工程專業獲得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第四名(是學校唯一排名前五的學科)。

學院現有教師144人,其中院士1人、“萬人計劃”2人、“長江學者”1人,教授36人,副教授以上75人,博導33人,碩導91人,博士學位教師90人,省級和校級教學名師5人。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30余個。

學院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9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0余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00余件,實用新型專利200余件,三大檢索論文1300余篇;承擔質量工程等教學項目90余項,出版教材及專著70余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教師學生獲省級以上教學獎勵100余項。

學院與美國、英國等十余個國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長期以來都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學院4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yn.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154062;65195800

冶金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學校辦學實力最強的專業之一,率先在全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教育部第一類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實施專業;擁有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和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國家級省級創新團隊7個,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18個,國際合作研究室3個。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冶金工程相關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善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從事冶金及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型或科學技術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冶金原理、冶金傳輸原理、冶金設備基礎、重有色金屬冶金學、鋼鐵冶金學、輕稀貴金屬冶金學。

就業前景:各類冶金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等學校的相關專業領域,以及材料、化工、環保、機械、軍工等行業所屬的相近專業崗位。近三年就業率達96%以上。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云南省特色專業,下設熱能動力工程和水電動力工程兩個方向;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熱學、力學、電學、機械、自動控制、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熱能(水電)動力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掌握計算機應用與自動控制技術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熱力學、水力學、自動控制原理、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燃料燃燒學、鍋爐原理、工業爐熱工與設備等。

就業前景:可在電力、冶金、水利水電、化工、動力設備、制冷空調、環境保護、汽車、信息技術等行業從事研發、教學、管理和營銷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6%以上。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擁有1個工學博士點、5個工學碩士學位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個校級實驗仿真中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熱學、力學、機械、能源科學、系統工程等理論基礎,掌握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綜合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材料科學基礎與新能源材料、太陽能利用原理與技術、風力發電原理與技術、生物質能利用原理與技術。

就業前景:可在能源、建筑、交通、材料、電子、環保等行業從事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行業的研發與生產、設計、施工及相關教育和管理工作。

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專業

專業特色:是以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及其器件的設計與制備工程技術為培養特色的新興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堅實的材料、物理、化學、電子、機械等學科基礎,系統掌握能源轉換與存儲材料及器件設計與制造工藝、測試技術與質量評價方面的專業基本理論與技能的應用研究型人才。畢業生在工作5年左右成長為能源轉換與存儲材料及器件、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技術或管理骨干。

主干課程:固體物理、電化學原理及應用、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化學電源、電化學研究方法、光伏電池原理、工藝及系統設計。

就業前景:可在新能源、新能源材料、電池、新能源汽車行業從事研究、技術開發、器件設計及相關教育和管理工作。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設五個系和一個實驗教學中心。102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8人,副教授36人,博導及碩導100人,“千人計劃”和“新世紀國家百千萬”等國家級人才5人,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及后備人才17人,省教學名師2人。擁有金屬先進凝固成形及裝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稀貴及有色金屬先進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5個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和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等積分排名第14位,2016年材料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有3個省級和8個校級學術創新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近5年獲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獎項11項,省部級以上質量工程項目12項,發表SCI論文387篇,授權發明專利128件,年均科研經費2500余萬元。

學院4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clxy.kmust.edu.cn/index.do

咨詢電話:0871-65109892,6510921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全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省級重點建設及特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堅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了解先進材料成型加工技術和裝備及其發展趨勢,能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并具備初步科學研究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技術、金屬學與熱處理、金屬液態成型原理、金屬塑性加工原理、材料成型設備及控制。

就業前景:可在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冶金、新材料、機械、礦山等行業從事材料產品、工藝及裝備的開發與設計、生產管理、科學研究及產品營銷等工作。近5年就業率95%以上。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省級重點建設專業、云南省特色專業。與中南大學、東北大學、美國猶他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了本科生聯合培養制度,優秀學生可到上述國內高校或公費出國進行聯合培養。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材料領域工程師的基本素質,能夠分析和解決現有系統運行中的復雜性問題;能針對全球市場的新需求,能夠以創造性方法研究、開發和設計新的解決方案;能作為技術骨干或領導與其他成員協作組織工程技術項目的實施;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材料領域工程技術與研究人才。

主干課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現代材料測試技術、材料性能學、金屬塑性加工原理、粉末冶金原理、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等。

就業前景:可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電子信息、能源、建筑工程、機械制造等行業就業。近5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5%。

功能材料專業

專業特色:2010年第一批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置、云南省首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功能材料和相關器件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創新能力和工程意識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研究人才。

主干課程:功能材料科學基礎、固體物理、功能材料物理基礎、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功能材料工程基礎、材料測試技術、功能材料化學基礎、精細陶瓷工藝學等。

就業前景:可在新能源和新材料行業就業。近5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5%。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于2002年9月招收本科生,專業依托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優勢,憑借云南省寶石礦產資源和區位優勢,目前有寶石鑒定與優化處理、珠寶市場營銷與評估、首飾設計及加工工藝、玉器設計與雕琢工藝4個專業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珠寶玉石及首飾用材料的基本理論及知識;了解國際珠寶首飾發展趨勢;具備從事珠寶玉石鑒定、商貿營銷管理、首飾設計加工、玉雕造型工藝等方面能力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寶石學(雙語),翡翠學,寶石儀器與鑒定,珠寶市場營銷學,珠寶首飾設計,玉器設計與加工工藝。

就業前景:可在國家與省級珠寶首飾質量監督檢測機構,大中專院校,珠寶企業,銀行、拍賣公司等從事與寶石材料檢測,設計加工,市場貿易,評估與管理等相關工作。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職工137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76人;碩導及以上75人;教學名師6人。獲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0項,國家和省級精品課程4項;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省級品牌專業專業1個,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各1個,省級機械設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承擔校級以上教改項目26項。擁有1個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云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3項;近3年承擔國家級、省級及企業項目115項,獲授權專利166項。學生學科競賽成果豐碩,僅2016年共獲批省級以上學科競賽35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項,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項。

學院3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jdxy.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39800

微信公眾號:jidianmenggongchang

機械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建設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國家工程教育認證專業,國家留學基金委“優本”計劃實施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人文和身體心理素質,具備寬厚機械工程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工程測試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液氣壓傳動與控制。

就業前景:可在汽車、電子電器、機器人、清潔能源、鋼鐵、有色冶金、煙草、輕工業等行業從事機械工程領域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95%以上。

工業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系統思維能力,掌握數學、物理、社會科學等基礎知識和工業工程專業知識,掌握生產及服務系統規劃、設計、評價、實施和創新的方法及手段,專業視角敏銳,解決領域問題能力強,視野廣闊,綜合素質高,持續學習和溝通能力強,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設計與制造基礎、基礎工業工程、運籌學、生產計劃與控制、人因工程、物流與設施規劃、質量管理、系統建模與仿真。

就業前景:可在制造業或服務業從事規劃設計、實施運作、評價改善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包裝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包裝工程專業是學院重點培育的國際合作建設專業,擁有輕工技術與工程碩士點,共建云南省紙質包裝印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省包裝設計創新團隊,與多家包裝印刷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統一,掌握產品包裝新材料研制、產品包裝創新設計、產品防護原理和技術、產品包裝生產工藝與設備(含印刷)、產品包裝安全與評估,具備從事產品包裝系統分析、設計以及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主干課程:包裝材料學、包裝工藝學、包裝結構設計、包裝機械、運輸包裝、包裝印刷技術。

就業前景:可在包裝、印刷、物流、商檢、質檢、外貿等行業從事產品設計、制造、管理工作,本專業連續五年就業率達到100%。

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是昆明理工大學規模最大的專業學院。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2個本科專業,并與歐美多所知名大學合作開設聯合培養項目。學院現有教職工222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11人。擁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創新團隊及一批校級學科平臺,形成了完備的學科平臺體系。近五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00余項,科研經費超過5000萬元,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13項。發表論文125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446項、軟件著作權600余項、專著22部。目前,我院已培養出本科生近2萬名、碩士生近3000人。

學院10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xzy.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16600

通信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目前本專業正進行工程專業認證評估,有國際交流(合作)。

培養目標:培養熱愛科學事業,學風嚴謹,具有創新意識,獨立精神,實踐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能系統深入地掌握通信工程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現代交換原理等。

就業前景:可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通信系統開發、通信設備以及信息系統領域的研究和通信教學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9%。

信息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信息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系統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高頻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隨機信號分析等。

就業前景:可在互聯網信息服務行業,大數據處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行業、信息工程設計與施工企業,以及信息網絡內容及服務提供商的相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與管理、設備制造、系統測試、運營維護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為云南省第一家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辦學至今十七載,與云南省多家三甲醫院開展合作,建立了人才培養基地及聯合實驗室。

培養目標:培養以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相關

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具備信息學科與生物醫學學科交叉應用與研究能力的

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生物醫學電子學、生物醫學信號處理、嵌入式系統在生醫中的應用、醫用傳感器、醫用電子儀器、醫學圖像處理。

就業前景:可在醫療相關的科研院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可從事醫療儀器的開發和研制,醫療設備的操作、維修、管理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在加強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針對電子信息工程在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應用需求,培養具有較寬的基礎理論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電路理論、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理論等。

就業前景:在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軟件開發、集成電路、新興通信業務、電子商務、互動媒體等行業,從事產品及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銷售及售后服務、新產品技術研發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專業特色:云南省重點建設特色專業,2016年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道德,具備良好的數學、自然科學及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夠從事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維護或管理,能夠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具有團隊協作能力、能有效地表達與溝通,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具備包括計算思維在內的科學思維能力,有終身學習意識和持續發展能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離散數學、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等。

就業前景:可從事計算機應用開發、教學、維護以及科學研究工作,并可繼續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相關技術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近年本科生保持了90%以上的就業率。

物聯網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是云南省首批得到教育部批準的物聯網工程專業。以培養個人能力、團隊能力和系統的適應與調控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人才培養。

培養目標: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基本技能強,綜合素質高,有創新精神,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專業導論、電路與電子技術、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傳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統設計、無線傳感器網絡等。

就業前景:可到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規劃、設計、開發、維護、系統集成等工作,也可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蚶^續攻讀相關技術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近年本科生保持了93%以上的就業率。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數據工程方向)

專業特色:本專業結合云南省產業發展的需求,形成了自然語言處理、多語言文本處理、圖像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大工業、小語種等特色學科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接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具備熟練的應用計算機軟件解決大數據問題的能力,能夠在相關行業里從事大數據分析、挖掘、及預測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離散數學、程序設計、數學建模、人工智能、非關系式數據庫原理、大數據與預測分析、機器學習等。

就業前景:可到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大數據應用開發、教學、維護以及科學研究工作,并可繼續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相關技術專業、交叉專業的碩士學位。

自動化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于1975年開始招生,是云南省唯一的、有較大影響的自動化人才培養基地,具有較強的師資隊伍,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課程體系,已為國家和云南培養了大批自動化技術專門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生產設備或工藝過程為對象,學習研究自動控制理論、方法和技術,培養具備電子技術、檢測、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等較寬廣領域的專業知識。

主干課程:自動控制理論、自動檢測技術與儀表、過程控制系統與裝置、人工智能、計算機控制、電機學與電力拖動等。

就業前景:可在煙草、電力、冶金等行業從事工業過程控制、智能儀器儀表、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研發設計等方面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2%以上。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含測控技術、計量技術兩個方向)

專業特色:本專業從1978年開始招生。該專業是云南省唯一的、有較大影響的測控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具有較強的師資隊伍和完善的課程體系,專業分為測控技術方向和計量技術方向,其中測控技術方向主要以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及智能化儀器儀表設計、傳感器技術等技術培養;計量技術方向以云南省計量發展研究院等單位為依托,培養具有計量特色的測控技術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光、機、電、計算機相結合的測控和計量的專業技能,掌握信息獲取、處理和應用的技術方法,具有測控領域系統設計開發能力、計量測試和精密儀器方面的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自動檢測技術與儀表、精密測量技術、智能化儀表及設計、虛擬儀器、計算機控制、過程控制系統及裝置等。

就業前景:在冶金、電力、煙草等行業中從事傳感器技術、測控網絡系統技術、精確計量、智能儀表軟硬件開發的研發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 96%以上。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為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新要求,教育部于2012年特設的專業,是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及其它邊緣科學交叉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應用型學科。

培養目標:培養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在軌道交通信號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系統研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微機原理及應用、電力電子技術、現代控制理論、計算機控制、電氣控制及PLC、區間信號與列車運行控制系統、軌道交通信號控制。

就業前景:可在城市軌道、鐵路、電子、軍工等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公司等從事軌道交通信號的檢測、控制和系統的開發設計等工作。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97人,專職教師72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0人,校級教學名師4名。2013年以來,學院完成或在研主要科研項目41項;出版專著、教材15部,發表學術論文58篇,發表美術作品15幅,獲得專利20項;獲省科技成果獎3項。學院目前建設有10個科研創新團隊及科研平臺、3個教學服務實驗室、4個創新平臺、1個圖書分館、3個檔案室和1個與學校共建的設計研究院。

學院網址:http://arch.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16870,65916871

微信公眾號: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建筑學類

(含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三個專業)

建筑學類按大類招生,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審美能力,文理兼收,學制五年。建筑學類三個專業均從屬于人居環境學科群,均有相對應的一級學科碩士點。本大類第一學年不分專業,除校級平臺課外,主要開設建筑類的公共必修課,旨在使學生掌握建筑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根據學生第一學期綜合成績及學生志愿進行專業分流,于第二學年開始分“建筑學”、“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三個專業培養。

建筑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五年,授建筑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01年起已4次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建筑學的基礎理論、設計原理和相關專業知識,基本功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具有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工程素養和較高“實現能力”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建筑設計、建筑史、建筑設計原理、場地設計、建筑力學與結構選型、建筑材料與構造、建筑及環境物理等。

就業前景:可在建筑、房地產、旅游等相關行業,從事城鄉建筑相關的設計與研究、教育與咨詢等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7%。

城鄉規劃專業

本專業學制五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云南省特色專業。2008年起已3次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本專業有國際合作辦學機會。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良好的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掌握城鄉規劃學的原理、理論和相關專業知識,基本功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城鄉規劃原理、城市發展史、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與村鎮規劃、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等。

就業前景:可在政府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院所、房地產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城鄉環境的規劃與管理、設計與研究、教育與咨詢等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8%。

風景園林專業

本專業學制五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突出體現城鎮景觀、鄉土景觀及旅游景區景觀的教學特色,并與建筑學、城鄉規劃、園林等專業緊密關聯,形成專業互補。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良好的分析設計和綜合表達能力,系統掌握風景園林學原理、理論和相關專業知識,基本功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養好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景觀設計原理、景觀建筑學、園林史、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景觀生態學、景觀資源學、旅游規劃、風景園林測繪調查等。

就業前景:可在政府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院所、房地產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管理與研究、教育與咨詢等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4%。

園林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農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突出“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園林植物設計+景觀工程施工”的三位一體特色,并與風景園林專業關聯互補。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良好的分析設計和綜合表達能力,系統掌握園林植物與景觀設計的原理、理論和相關知識,基本功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養好的專門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園林規劃設計、景觀工程與技術、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園林植物組織培養、園林植物學等。

就業前景: 可在政府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院所、房地產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管理與咨詢,以及園林植物的繁育與研究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4%。

建筑工程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181人,其中,專任教師134人,教授、副教授95人。擁有博士后流動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是云南省辦學歷史最悠久、國內有影響力的專業群。

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3門;省級教學團隊2個。承擔云南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1項、卓越土建類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區域特色高水平大學品牌專業建設項目1項。學院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云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

學院7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www.kmustjg.com.cn咨詢電話:0871-65916822

土木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特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區域特色高水平大學品牌專業及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專業,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教育評估。擁有“工程結構防災力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土木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土木工程實驗中心為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培養目標:以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為指導,培養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基本訓練,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設計、橋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基礎工程、施工技術、BIM技術應用。

就業前景:可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橋梁、市政等的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近三年就業率均達100%。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為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特設專業之一,昆明理工大學是云南省唯一開設此專業的高校。

培養目標: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擁有扎實的數學、力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了解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發展與動態,系統掌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規劃、開發、設計與施工的基本技術和知識,獲得注冊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地下建筑結構、巖體力學、工程地質、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地下建筑施工、地下工程測試技術。

就業前景:可在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軌道交通、橋隧、市政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規劃、開發、設計、施工、管理及科學研究等工作。近三年就業率均達100%。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自然科學基礎、建筑環境學、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等學科基礎理論和冷熱源工程、建筑節能、綠色建筑、人居環境調控等領域的基本知識,獲得國家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建筑環境控制與能源供給系統以及建筑設施智能化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組織與運維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創新能力。

主干課程:傳熱學、流體力學、暖通空調、燃氣輸配、建筑電氣、建筑設備自動化。

就業前景:可在相關設計研究院、工程公司、設備制造企業、房地產公司、燃氣公司、物業管理部門等從事建筑暖通空調、城市燃氣供應以及建筑電氣和智能建筑方面的設計、研發、施工、運維管理等崗位工作,近三年就業率均達96%以上。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通過全國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育評估。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城市水的輸送、凈化及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有關理論與技術為主要研究內容,培養具備城市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消防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工業給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知識,獲得國家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水力學、水質化學、水處理生物學、泵與泵站、給水排水管網系統、水質工程學、建筑給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

就業前景:可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消防部門、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開發方面的工作,近三年就業率均達100%。

工程力學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云南省特色專業,力學學科是云南省一流學科和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擁有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科學基礎理論、工程力學分析方法與先進實驗技術,具有解決與力學有關的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種工程中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科研、教學和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計算力學、實驗力學、大型結構分析軟件的應用及開發、鋼結構設計、混凝土結構設計。

就業前景:可在土建、機械、材料、能源和水利等行業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科研、教學和技術管理等工作,近三年就業率均達100%。

工程管理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辦學始于1986年,在云南省工程管理領域綜合辦學能力最強;擁有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BIM工程中心、工程管理綜合實驗室。本專業人才培養覆蓋的專業方向包括:建筑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本專業擁有一個學術型碩士點和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工程管理基本理論與方法、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經濟和法律等基礎知識;獲得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等執業資格的基本訓練;具有較高專業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具有職業道德、創新精神,能從事建設工程全過程管理的高級人才。

主干課程:施工組織與進度控制、公路工程計價、建筑工程計價、招投標與合同管理、BIM技術應用。

就業前景:可在建設行業各類企事業單位、銀行、政府從事建設工程全過程管理,近三年就業率均達100%。

工程造價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辦學始于1989年,在云南省工程造價領域綜合辦學能力最強;擁有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BIM工程中心、工程造價綜合實驗室。本專業人才培養覆蓋的專業方向包括: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本專業擁有一個學術型碩士點和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工程造價管理相關基本理論和方法、土木工程專業知識;獲得注冊造價工程師等執業資格的基本訓練;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干課程:建筑工程計價、安裝工程計價、公路工程計價、市政工程計價、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

就業前景:可在建設行業的各類企事業單位、銀行、政府部門從事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與控制、項目經濟評價等工作,近三年就業率均達100%。

電力工程學院

電力工程學院具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個一級學科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個省級重點學科。有全日制本科學生約1670人,教職工97人,其中教授12人、副高職稱21人。博導1人、碩導33人,省級教學名師1名。

學院擁有云南省智能電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2個實驗室,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

近年來承擔的縱、橫向科研項目約400余項,其中863計劃1項,國家基金項目23項,省部級項目40余項,獲各級別科技成果獎20余項,其中省部級科技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部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學院教師在各級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1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300余篇,獲國家授權專利280余項。

學院3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pwee.kmust.edu.cn/咨詢電話:0871-65916833

微信公眾號:kmlgdianliyuan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專業特色:強電為主,強弱電結合的寬口徑專業。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國家級二類特色專業、云南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具有二級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工學碩士學位點和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國際交流合作專業,2+2本科國際學分互認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電氣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富有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和國際視野,能勝任電氣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系統運行、自動控制、試驗分析、研制開發、建設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電路理論、自動控制原理、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發電廠變電站電氣部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力系統遠動與監控技術。

就業前景:就業范圍寬廣,社會需求量大,多年就業率95%以上。面向電氣工程基礎行業、電力系統行業、水利發電、新能源發電等行業從事技術、管理工作。

水利類

(含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兩個專業)

水利類按大類招生,不分專業。一年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按照“志愿與選拔”的原則并結合水利類專業實際進行專業選擇。具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1976年本科招生,1996年招收碩士。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省水利工程重點學科、省級重點建設專業、云南省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先進的工程理念,能運用有效手段解決工程問題,從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的綜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水工鋼筋混凝結構、水電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

就業前景:可在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相關行業從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具有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工學碩士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堅實專業和自然科學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管理能力,適應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水文、水資源、水環境、地下水等方面從事測評、規劃、預報、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水文學原理、自然地理學、氣候學與氣象學、地下水水文學、水文統計及水文分析計算、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庫運行調度、水環境規劃與保護等。

就業前景: 可在水利、電力、能源、交通、城建、環保、農林等領域從事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開發利用與管理、技術經濟等科研與技術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80%以上。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立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流動站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F有教師6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9人,云南省高端引進人才1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云南省百名海外引進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4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3人。

學院現具有環境污染治理工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監測等資質;是“云南省環境科學與工程高新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2000年被教育部列為“中日城市環境核心大學”。現有冶金及化工行業廢氣資源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固體廢物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工業資源循環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云南省工業廢氣凈化及碳一化工研發中心、云南省高校環境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環境土壤科學重點實驗室。

學院與德國、美國等國家2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特別是環境工程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

學院網址:http://ese.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20508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含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兩個專業)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按大類招生,學生入學一年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環境工程與環境科學專業的選擇,畢業后授予相應專業的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

環境工程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屬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008年環境工程專業通過首批專業認證, 2014環境工程專業認證的有效期在上輪認證基礎上再延長3年。環境工程專業是全國第一批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的環境工程專業,3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本專業已成為我國環境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可持續發展、國際化需要,有良好職業道德、團隊合作及學習進取意識,具備現代環境工程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水、氣、固體廢物和物理性污染等污染防治實踐能力,能進行環境工程設計與運行管理、環境質量監測、影響評價,能在政府、環保、經濟管理部門、環境設計、規劃、咨詢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相應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綜合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領域:政府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大專學校等。

環境科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理學學位。

專業特色:環境科學學科目前設有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資源環境規劃與管理等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環境土壤科學”、“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污染控制化學”和“環境規劃與管理”。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化、計算機及外語基礎,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本專業的特色是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并掌握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環境規劃等主要環境問題的科學規律,綜合利用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等基礎學科方法、環境規劃與管理方法提出環境問題解決方案與途徑,結合環境工程基本知識解決污染控制中科學及應用問題的能力。

就業領域:環境、資源、生態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環境設計部門、高等院校等。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省級重點建設專業、云南省特色專業。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全國第一個設置的資源再生領域的本科專業,其主要任務是解決廢物的再生和資源化中的科學問題,為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厚、知識面廣、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在再生資源領域中從事生產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開發研究和設計的高層次人才。

就業領域:政府部門、環境資源設計部門、科研單位、資源循環利用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等。

交通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學院創建于1974年,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完整人才培養體系體系,擁有云南省內燃機重點實驗室、交通運輸工程云南省示范教學中心等7個省級平臺,總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設備總值2900萬元。學院現有教師7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關注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追求研究和學習的優秀,致力于交通運輸和車輛工程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技進步。學院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道路,通過全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交通科技大賽等課外科技活動激發學生創造熱情,培養在交通運輸與車輛裝備制造行業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學院4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fte.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20053;65920106

車輛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車輛工程專業最早創建于1974年,長期堅持產學研協同育人模式,結合課外科技活動多方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擁有多個先進的教學和科研平臺,教學和科研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專業基礎寬厚、懂技術會管理、創新和實踐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卓越人才。

主干課程:汽車理論、汽車構造、汽車設計、發動機原理、發動機設計、汽車電子與控制、清潔能源汽車。

就業前景:可在汽車與工程機械等行業從事產品設計、制造、管理、營銷及汽車后市場服務等相關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6%以上。

交通運輸類

(含交通工程、交通運輸兩個專業)

交通運輸類專業按大類招生,一年級不分專業,二年級開始選擇專業方向進行培養。面向于城市道路、軌道交通等行業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培養具有一定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技術和管理人才。

交通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交通工程專業成立于1994年,學科特色突出,教學平臺基礎扎實,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21人,其中高級職稱13人,博士生導師3人。

培養目標:培養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綜合協調,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創新素質、較強的工程能力、較高的社會責任感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交通規劃、交通管理、交通系統分析、交通系統建模與仿真、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等。

就業前景:可在交通運輸領域相關部門或單位,從事規劃、工程設計與施工組織管理、交通運營管理、交通信息及智能交通工程、交通安全與事故處理、交通項目咨詢等方面的技術、管理、人才培養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交通運輸專業

專業特色:交通運輸專業以緊密結合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為目標,人才培養特色突出,行業服務能力優秀。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交通運輸領域基礎理論和知識體系,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綜合協調,具備良好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交通系統分析、運籌學、軌道線網規劃與設計、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運輸組織學、運輸企業運營管理等。

就業前景:可在交通運輸規劃、管理、運營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從事規劃與運營管理,技術系統開發,運輸項目策劃與咨詢,交通運輸安全與事故處理、專業教育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0%以上。

物流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創辦于2006年,是云南省最早開設的物流工程專業。與英國考文垂大學合作開展物流工程“2+2”本科雙學位聯合培養,是云南省八大重點產業引領品牌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綜合素質優秀、專業基礎寬厚、懂技術會管理、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卓越人才。

主干課程: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系統規劃、物流運輸與配送、國際物流、物流倉儲技術、物流中心設計、物流信息技術。

就業前景:可在制造業、農業、商貿服務業、信息技術等行業從事物流領域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相關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0%以上。

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87人,其中副高以上50人、博導5人、碩導5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云嶺學者”稱號1人。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近年來累計200多人參加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級、省級25項。連續5屆80人次參加大學生全國“化工設計競賽”,23次獲得西南區或國家級獎勵。全院學生獲得校級以上各類獎學金25%以上,獲得各類資助30%以上,全面覆蓋經濟困難學生。

學院擁有化工原理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云南省精細磷化工技術創新團隊等教學科研平臺,近5年來主持國家、省部級項目70余項,發表科技文章2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獲得省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學院5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hg.kmust.edu.cn咨詢電話:0871-65920215

微信公眾號:HGHLHW

化工與制藥類

(含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輕化工程三個專業)

按大類招生。學生進校后在學校統一公共課平臺下學習,一年后在對各專業了解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按照志愿和學習成績并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分流選擇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專業特色:依托資源化學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工藝一級學科碩士點和云南省化學工程與技術重點學科,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科競賽融入課堂,在工程實踐教育方面形成特色。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基礎,掌握產品與工藝開發、設計、生產過程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分離工程、化工工藝學、化工設計。

就業前景:可在化學工業及相關領域(如生物、環境、材料、能源等)的企業、科研設計院所等單位從事技術開發、設計、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讀碩士研究生。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依托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的深厚積淀和能源化工相關產業基礎,圍繞石油加工工程和煤化工兩個特色專業方向,重點學習能源化工生產過程原理及裝置設計,掌握過程工業節能原理與技術。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技能強,具備從事傳統能源化工生產、工程及工藝設計,產品深加工、新能源材料研發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能源化工設計、石油煉制工程、煤化工工藝學、儲能材料。

就業前景:可在化工、能源、環保、冶金、醫藥、材料及相關行業從事技術開發、設計、管理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0%以上。

輕化工程專業

(生物質資源方向)

專業特色:擁有云南省重點學科及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以我國和云南豐富生物質資源進行能源化高效利用與新材料開發為依托,形成了厚基礎、寬口徑、工程實踐與科學研究并重的專業特色。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具備良好專業素養、競爭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從事輕化工生產、工程設計、過程控制與管理、新技術研發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植物資源化學、生物質能源化工、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漿造紙原理與工程、卷煙工藝學、輕工機械與設備。

就業前景:可在新能源、新材料、制漿造紙、煙草、林產化工及相關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行政管理等工作。近三年就業率100%,考研率20%。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屬于學科交叉型專業,具有知識領域寬廣和適應能力強兩個顯著特點。學習內容橫跨機械、能源、流程、控制、電氣、自動化、計算機等學科。按“過程”+“裝備”+“控制”構建核心知識體系。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工程師職業素養、具備解決過程裝備與控制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畢業5年左右能夠成為相關行業的核心骨干力量。

主干課程: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原理、化工原理、過程設備設計、過程流體機械、過程控制工程等。

就業前景:可在機械、能源、燃氣、煙草、自動化等行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檢測、安全保障等工程技術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0%以上。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面向石油與天然氣行業的一個多學科交叉型專業,結合中緬石油天然氣管線、中石油云南煉化項目,培養油氣儲運和燃氣輸配等行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工程師職業素養、具備解決油氣儲運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畢業5年能夠成為油氣儲運和燃氣輸配行業的核心骨干力量。

主干課程: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泵與壓縮機、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城市燃氣輸配。

就業前景:可在石油與天然氣、城市燃氣輸配等行業從事油氣儲運系統和燃氣輸配系統規劃、設計、運行管理、技術開發等工作??蓤罂际团c天然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現有教職工93名,教授、副教授51人,博士生導師14人,具有生物學、制藥工程、生物工程、藥物化學、生物化工共計1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環境生物學博士點。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七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研究室”、“云南省分子醫學研究中心”、“云南道地藥材研究中心”、“云南省三七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等人才培養平臺。近五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多項;三大檢索收錄論文600余篇。

學院是首批云南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結合云南“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發展,構建了基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質量保障體系。以貫穿本科四年的“專業興趣培養提升計劃”、“科研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實踐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和“生鳴藥語”科技節,全面助推學子成才。

學院2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flst.kmust.edu.cn/defaul.html

咨詢電話:0871-65920533,13698719535

微信公眾號:kmustshengke

生物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云南省特色專業,2017年接受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工程技術基礎、生物工程專業技術及管理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修養和科學素養,具有社會責任感、法制觀念和創新意識,具有生物工程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技術實施、生產運行和管理等工程實踐能力,能在生物工程及其相關領域產業從事生產設計、產品質量控制、生產技術創新、科學研究和經營管理等工作,能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生物工程專業導論、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反應工程、生物分離工程、生物工程設備。

就業前景:可在科研機構、學校、生物檢測機構及生物科技企業從事產品研發、生產技術開發、教學、工藝和工程設計、質量控制和經營管理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制藥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云南八大重點產業引領品牌專業(培育),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培養目標:培養了解經濟、管理等相關領域知識,熟悉制藥行業的總體發展和地方特色,掌握化學、工程學和藥學等學科基礎和制藥工程專業知識,具備在制藥及相關行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工程設計、分析測試、生產管理、技術創新等工作的能力,能成為制藥行業內合格工程師或技術管理中堅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物車間設計與設備,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天然藥物化學,醫藥產品營銷。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制藥企業、藥監、藥檢、質檢、研究機構、學校等從事藥品生產、質量檢測和控制、工藝工程設計、新藥開發研究、醫藥企業組織管理、營銷和教育等相關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均達98%以上。

現代農業工程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現代農業工程學院成立于2000年5月。有1個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土工程),1個工程碩士學位點。教學科研辦公大樓4200平米,1個1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溫室和6畝的校內生產實習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1200萬元。

學院現有教職工39人,副教授以上17人,19人具有博士學位,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人,碩導以上20人。學院擁有云南省研究中心1個,校級創新團隊1個,校級學科方向團隊1個,校級一等獎教學成果獎1項??蒲许椖?18項,經費1037.77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2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9項),省部級項目13項;發表科研論文734篇,其中A類論文217篇;學術專著8部,4項學術獎勵;國內發明專利授權80項,實用新型授權636項;軟件著作13項。學院獲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1項,全國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二等獎3項,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1項,云南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大賽金獎1項,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云南賽區)三等獎1項,昆明理工大學就業工作目標考核一等獎兩次。

學院3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fmae.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20382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一定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相關基本訓練,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農業機械學、電子與電工技術、自動控制原理、機電一體化技術、農業機械化生產與管理。

就業前景:可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管理部門等,從事教學、科研、機電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推廣應用和經營管理等工作。就業單位涵蓋農業機械、重工機械、礦山機械、冶金機械、建筑機械、化工機械、食品加工機械、汽車制造等企業。適用行業較廣。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8%以上。

農業電氣化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地方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生產過程電氣自動化及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有關的分析計算、工程設計使用維護、生產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農業、農村有關的地方電力系統、用電管理部門、電子信息產業和技術發展系統從事有關的技術設計、經營管理、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電路理論、模擬與數字電子電路、電機與電力拖動、自控理論與系統、電力系統工程、計算機網絡技術、農業工程導論等。

就業前景:可在電網公司、發電廠、生產加工企業等行業從事設計、控制、施工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工程技術人員占60%以上。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科學研究潛力。本專業已在節水灌溉新技術、灌排機械、農業水利信息化、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農業水土環境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特色,畢業生具有較強的擇業競爭能力及較寬的就業適應能力。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基礎,具備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掌握堅實的農業水利工程學科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農業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專業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水力學、工程水文學及水利計算、水資源規劃、灌溉排水工程學、土壤與農作學、灌排機械與泵站、現代測試技術、水利信息技術。

就業前景:可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從事管理、科研、設計、施工、教學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理學院

理學院成立于1999年10月,由原昆明理工大學基礎部與原云南工業大學數理材料學院組建而成。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02人,專任教師15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87人,45%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1人。學院辦學資源豐富,經常邀請美國哈弗大學、法國緬因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著名專家教授來訪講學、舉辦大型學術交流會議。學院擁有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各類在校學生1000余人。學院擁有1個云南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2個校級實驗中心,1個專業綜合實驗室,5個研究所(中心)。

學院網址:http://lxy.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16786

電子信息類

(含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

電子信息類按大類招生,不分專業。學生進校一年后可根據學習成績、綜合表現、興趣特長確認其主修專業,并鼓勵學生選讀雙修專業或輔修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于1997年獲準招生。專業骨干教師承擔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舉辦了多屆本專業的全國學術會議,并與美國、法國等國家長期進行相關學術交流與合作。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堅實基礎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具備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光電科技人才。學生畢業5年左右能夠在光電信息技術領域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主干課程: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數字圖像處理、工程光學、信息光學、光電檢測、光電顯示等。

就業前景: 可在光電信息行業從事光電器件、電子技術、光電成像及圖像處理、光通信技術、紅外技術和大型光電設備及精密儀器方面的設計、研發、制造、營銷和服務,也可承擔企業管理、生產技術管理及企業市場運營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于1996年獲準招生。骨干教師研究方向涉及圖像處理、光電信息處理、光通信、能源新技術、嵌入式應用系統、物聯網技術及MEMS等方向,目前在建設的學科團隊有能源電子先進技術,微納光電子器件,物聯網工程中心。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英語、及計算機知識基礎,掌握現代電子學和電子信息處理領域深厚的理論基礎、扎實的實驗技能和手段,具有廣闊的知識面,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圖象信號系統原理、MEMS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象處理。

就業前景:畢業生具有寬領域工程技術適應性,就業面很廣??梢栽陔娮有畔㈩惖南嚓P企業中,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經營與技術管理和開發工作。還可以到一些企事業單位從事機電設備、通信設備網絡及計算機控制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教學團隊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紐約州立大學、臺灣輔仁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印度韋洛爾理工大學等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也與百度研究院、華為技術公司、中航科工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南天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聯合通訊研究院等產業界研發機構有協作關系,使本專業本科生培養具備良好的國際交流基礎。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數據科學理論基礎并掌握當代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智能信息背景下大規模、多源異構、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的技術能力;良好數據科學基礎和數據分析處理工程技術能力的復合型中高級技術人才。力求畢業生具能夠快速成長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領域的高級工程師。

主干課程:數據科學基礎,物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系統,程序設計基礎(python語言)(含實踐),認知科學,數據可視化,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

就業前景:可在信息技術行業從事大數據分析工作。本專業目前屬于人才緊缺專業,就業前景廣闊。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信計專業自開辦以來,一直堅持“強基礎、寬口徑、重實際、創特色”的指導思想,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2014年,在武書連主編的《挑大學,選專業----高考志愿填報指南2014版》中,昆明理工大學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在全國436個學校開設的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三十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以信息技術與計算技術的核心基礎為研究對象的應用數學類專業,主要目標為培養具有良好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受到科學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開發初步訓練;能解決信息技術、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高級專門的人才。

主干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微分方程、概率統計、數學建模、C++程序設計語言、信息論。

就業前景:可在IT行業、金融、教育等行業從事軟件開發、信息系統維護、數據處理、中小學數學或者信息技術教育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應用化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目前本專業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和校企合作項目30余項,支撐本科生課外科技創新實驗項目30余項,多項項目入選參加國家大學生挑戰這杯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專業培養體系中著重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環節的教學比例基本達到50%,并與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本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近300人,研究生30余人,歷年學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堅實的化學理論基礎與基本技能,能熟練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科研和生產中的實際課題,初步具備研制、開發化學新產品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結構化學、化工原理。

就業前景:在科研院所、學校及企業等單位從事化學分析、元素分離與富集、電化學、高分子化學及藥物化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發、設計、教學、質量控制和生產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大于90%以上。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其前身為創辦于1979年的昆明工學院外語系。學院擁有翻譯碩士(MTI)專業學位點,開設英語筆譯和英語口譯兩個專業;擁有英語和翻譯2個本科專業,開設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育、跨文化交際、英語筆譯等4個專業方向?,F有專任教師136人,教授11人,副教授42人,博士12人;翻譯碩士研究生導師19人;校級教學名師4人。近年來,專任教師獲得省級或校級課堂教學比賽各級別獎項近20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級哲社規劃課題10余項;承擔省級教育規劃課題、校級教學改革和質量工程項目20余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10項;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5人次、省級獎10余人次。

學院現有翻譯碩士研究生(MTI)教育中心、美國研究中心及環印度洋研究中心等教學和科研機構,主要從事翻譯研究、英語文學研究、應用語言學研究、跨文化交際研究、國別研究等。

學院2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文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fflc.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16116 

英語專業

專業特色:已通過全國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教育評估。

培養目標:遵循“厚基礎,精英語,重文化,強能力”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和嫻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系統掌握英語語言學、文學、文化和翻譯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掌握教育、科技、大眾傳媒等行業基本知識及行業英語的應用技能,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思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能夠從事教育、科技、經貿、旅游、外事、國際文化傳播等行業的語言服務工作的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主干課程: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寫作、英語語言學導論、英國文學、英漢翻譯、學術交流英語、語言與社會。

就業前景:可在中外企業、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外貿公司、出版社、旅游局、教育部門等行業從事涉外、文秘、翻譯、教學、管理及科研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6%以上。

翻譯專業

專業特色:與省內、外企業共建翻譯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提升翻譯能力的實踐機會,為畢業生進入職場做好充分準備。

培養目標:遵循“厚基礎,通翻譯,重應用,強能力”的辦學理念,培養系統掌握英漢雙語語言、文學、文化基礎知識和理論,具有扎實的翻譯理論知識,嫻熟的英漢雙語轉換技能和較強的旅游、科技、經貿、大眾傳媒等領域的專業翻譯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掌握一定的現代翻譯技術以及翻譯行業的基本規范和要求,能夠勝任科技、國際經貿合作、文化交流、教育、旅游、新聞媒體及其他語言服務行業等領域的德才兼備的應用型專業翻譯人才。

主干課程: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寫作、英漢翻譯、漢英翻譯、應用翻譯、文體與翻譯、外宣翻譯。

就業方向:中外企業、事業單位、翻譯公司、科研院所、外貿公司、出版社、旅游局等從事專業口/筆譯、教育及其他語言服務等工作。

藝術與傳媒學院

藝術與傳媒學院有教職工96人,教授、副教授27人,博士14人,近50名碩士研究生導師;有10個本科專業,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點;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

學院有小劇場、演播廳、美術館、專業實驗室等實踐教學設施;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亞洲設計學年獎、中國大學生游戲設計大賽等國內外學科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學院與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肯恩大學、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泰國吞武里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義守大學等建有合作關系,開展“2+2培養”、訪學、互換學生等不同形式的合作辦學。

學院網址:http://art.kmust.edu.cn咨詢電話:0871-65916795

微信公眾號:kgycsj

設計學類

(含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三個專業)

設計學類專業面向藝術類考生(文、理兼收)招生,學制四年,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設計學類按大類招生,第一學年不分專業,除校級平臺課外,主要開設藝術設計類的公共必修課,第二學年分為“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三個專業進行培養。

產品設計專業

專業特色:在理論與實踐、校企結合等方面獨具特色,歷年都獲得省級、國家級學科競賽大獎,在本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國際交流已取得突破,定期開展設計訓練營和工作坊等。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產品設計理論及綜合設計應用能力,寬廣的國際視野、先進的設計理念、創新設計思維的專業設計人才。

主干課程:設計方法學、設計美學、產品形態設計、產品結構設計、交互設計、人機工程學、工藝美術產品設計、創新實踐課程等。

就業前景: 可到制造企業、設計公司、企事業單位或者科研部門從事產品結構/外觀設計、產品交互設計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都在95%以上。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在課程體系中合理安排了藝術與技術的兩大類課程的比例關系,以藝術設計貫穿始終,使課程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最終實現了知識體系、素質體系、能力體系的綜合培養。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求的,有較強品牌、市場意識和創意能力,專業基礎扎實,具有各類圖像信息傳達設計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字體設計、標志與符號設計、版面設計、多媒體交互設計、藝術攝影與影像、信息設計、圖形創意、品牌形象設計等。

就業前景:可在國際品牌咨詢與設計公司、時尚雜志、文化傳媒公司、出版公司以及各產業領域的相關設計與管理崗位就業。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通過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項目式教學,實現企業項目進課堂以及學生進企業,促進學生在校學習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堅實的設計與制作能力及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具有較強的設計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相關應用行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干課程:角色場景造型設計、運動規律、二維動畫制作、分鏡頭臺本設計、三維動畫設計、多媒體交互設計、漫畫技法、綜合攝影攝像技術等。

就業前景:可以在各級各類電視臺、動畫公司、游戲公司、影視廣告公司、各類藝術院校、規劃、建設部門等從事與設計、制作、教育等相關的工作。

環境設計專業

(含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兩個方向)

本專業面向藝術類考生(文、理兼收)招生,學制四年,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依托廣泛的國內外交流、社會實踐、校企合作機會,為學生提供各類學習實踐平臺。學生設計作品在ADA、CIID、IDEA-KING等一系列國內外競賽活動中屢獲佳績。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室內設計、展示設計、建筑裝飾設計、景觀設計、城市綠地規劃、景區規劃等相關環境設計知識與項目實際應用技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室內設計原理、室內設計、建筑設計、展示設計、景觀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地景規劃等。

就業前景: 可在行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設計機構、房地產公司,從事室內、景觀設計、工程管理的設計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都在98%以上。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本專業面向藝術類考生(文、理兼收)招生,學制四年,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學生在齊越朗誦藝術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夏青杯朗誦大賽、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屢獲殊榮;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強,在省級、校際的各類專業平臺中均表現突出,成績優異。

培養目標:培養政治思想素質好、專業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和組織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播音發聲與普通話語音、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主持、電視播音主持、影音軟件制作基礎(實踐)、攝影與攝像、影像內容創作(實踐)等。

就業前景:可在各類媒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自媒體行業從事播音、主持,媒介內容策劃、影像編輯、制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工業設計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依托學校學科綜合背景,通過近30年的建設,在全國同類專業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是云南省工業設計教學與科研實力較強的專業。 2005年被批準為“云南省本科重點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堅實的工程科學基礎和較強的藝術創新能力,能夠應用設計原理和法則處理各種產品的造型設計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設計表現技法、設計美學、產品開發設計、產品結構設計、模型設計與制作、工業設計工程基礎、設計方法學、人機工程學等。

就業前景: 可在制造業、IT產業、科研單位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產品開發設計、科研和管理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都在95%以上。

新聞傳播學類

(含廣告學、編輯出版學、傳播學三個專業)

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學制四年,授文學學士學位。

新聞傳播學按大類招生,第一學年不分專業,除校級平臺課外,主要開設新聞傳播學的公共必修課,旨在使學生掌握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學年開始分“傳播學”、“編輯出版學”和“廣告學”三個專業培養。

廣告學專業

專業特色:強調專業應用能力培養,強化在創意策劃、藝術設計和數字營銷等專業領域內的協同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廣告學理論和實務,熟悉廣告運作、營銷業務、品牌塑造規律,能在廣告公司、新媒體公司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管理、廣告業務和營銷策劃的廣告業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廣告策劃與創意,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品牌營銷,廣告文案,影視廣告創意制作,廣告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策劃,市場調查分析等。

就業前景:可在新媒體公司、廣告公司、新聞媒體、企事業單位、市場咨詢公司、文化產業及管理部門、工商行政部門及高等院校等單位任職。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都在97%以上。

編輯出版學專業

專業特色:面向新聞出版業,主動適應國家對人才的需要,并與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開展“2+2”聯合培養復合型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熟諳出版規律,具有扎實的專業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熟悉跨介質內容表達與管理,并掌握出版產品策劃與運營的創新性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編輯出版學、選題策劃、數字出版研究、出版物市場營銷、出版實用寫作、版權管理、信息可視化應用等。

就業前景:可在新聞出版機構、數字影視、網絡媒體、新媒體及相關企事業機構,從事跨媒介內容表達與管理、出版產品策劃與運營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傳播學專業

專業特色:面向新媒體環境下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與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開展“2+2”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

培養目標:培養既擁有扎實專業理論,熟悉網絡與新媒體傳播環境,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傳播實務能力,還具有一定的藝術設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主干課程:網絡傳播學、廣播影視節目編創、受眾研究、新媒體新聞實務、無人機新聞、三維動畫設計、數據挖據與分析、數字媒體技術與藝術等。

就業前景:可在新聞媒體,電子商務網站,網絡信息公司及企事業單位的信息中心從事新聞采集,內容編輯與信息傳遞,特別是網絡和新媒體方面傳播的實務和研究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都在95%以上。

法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法學教育始于1994年。2010年,學院正式成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14年獲得法律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2人,擁有博士學位37人,博士在讀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云南省云嶺教學名師1人。近年來本學科專任教師共承擔各科研項目100余項。學院設有昆明理工大學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站、模擬法庭、刑事照相及痕跡檢驗實驗室、資料室、云南省地方立法研究院辦公室。法學院在云南省一些公檢法和律師事務所建立了多個實踐教學基地。

學院網址:http://law.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46559

法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法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重點培養地方立法、環境資源法、知識產權法、質量法學、食品安全法等方向的專業人才。本專業與北美地區的知名高校和律所建立了合作關系。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法學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廣泛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適合各類法律實務和法學研究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法律職業人才。

主干課程:憲法、法理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民法、刑法、國際法、行政法、訴訟法。

就業前景:可在各級司法機關和黨政部門、律師事務所、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實務或行政助理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4%以上。

管理與經濟學院

管理與經濟學院成立于1982年,是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培養層次全面的研究教學型學院。設有一個博士后流動站、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一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兩個省級特色專業?,F有教職員工124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56人;博導15人,碩導63人。65%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一半以上老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近五年來,學院平均每年國家級課題保持在5-8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3-5項、發表論文100篇左右,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學院為地方經濟發展、人才培養和管理及經濟學科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西部地區及周邊國家享有較高聲譽。

學院網址:http://mef.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154193

微信公眾號:gjyuantuanwei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云南省首批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其依托的學科是省級重點學科。

培養目標:通過學習最新的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和管理學、經濟學等知識,培養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經濟管理活動中的人力、財務、運營、銷售等問題的高級信息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決策支持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應用、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數據庫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與應用、軟件開發、數據庫系統應用。

就業前景:能夠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從事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施運營、評價咨詢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技術工作,或繼續考研進行一站式深造,就業率在92%以上。

市場營銷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現有一門國家級精品及視頻公開課、兩門省級精品課,擁有行為分析和物流工程兩個重點實驗室。在國內高校中首次將實驗心理學技術與方法應用于專業教學實踐中,注重互聯網思維、電子商務、大數據等新興營銷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營銷管理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適應市場需求的營銷管理實踐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等部門從事市場營銷實務、研究、管理等中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市場營銷學、廣告籌劃與管理、組織行為學、營銷心理實驗方法與實踐、供應鏈管理、銷售管理、新媒體營銷與精準廣告。

就業前景:可從事中高級營銷管理工作,近三年就業率達98%以上。

工商管理專業

(項目管理方向)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云南省特色專業,是云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是具有國際項目經理資質認證合作的培養單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要求學生必須系統掌握項目規劃、決策、實施等基本理論,同時達到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和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I)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要求。本專業培養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特別要求學生具備能為南亞、東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服務的能力。

主干課程:項目管理、項目規劃、項目融資、項目采購管理、工程經濟、項目可行性研究。

就業前景:可在電力、煙草、建工、有色等專業部門從事項目管理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2% 以上。

金融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具有貨幣銀行、證券投資和金融工程等培養方向。側重對基礎理論和能力培養,同時兼顧實踐能力培養,與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實踐基地,共同培養金融高級人才。與歐盟、東盟的大學建立了互換培養、交流協議,與清邁大學開展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

培養目標:培養既掌握金融、經濟基礎知識,又具備金融業務技能,同時又具有基本的數學、自然科學知識,熟練駕馭計算機工具,并具有國際溝通能力。

主干課程:金融學、貨幣銀行、證券與期貨、金融工程、風險管理、量化投資。

就業前景:可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及其他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從事金融投資相關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5%以上。

會計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按照“寬基礎、重體系、強應用、精專業”的要求進行專業建設,為培養中國注冊會計師儲備人才。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以及經濟法規的基本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會計、財務、審計等專業技能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能從事會計、財務、審計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5年左右能夠成為相關部門負責人或業務骨干。

主干課程: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成本管理、審計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等。

就業前景: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從業或在行政、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財務、審計、風險控制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0%以上。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突出學校理工科優勢和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特色,側重培養掌握多種國際經濟理論和技能的復合型高級人才。依托與國外大學合作平臺,本專業具有“2+2”國際化聯合培養和學生互換合作項目。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良好思想品質、掌握國際經貿知識和研究分析能力、具備較強涉外經濟業務實踐能力、具有良好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高級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夠成為外經貿領域的業務骨干和管理精英。

主干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

就業前景:可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涉外經貿崗位從事實際業務、管理、策劃和宣傳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達93%以上。

國際學院

國際學院是昆明理工大學承擔中外學生國際交流的管理機構和教學部門,主要負責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各類各層次外國留學生招生、漢語教學及管理、中國學生出國交流與留學管理,小語種公共課教學及管理,學校境外辦學點、孔子學院管理等工作。

學院教職工42人,其中正高職、副高職及博士18人,其余均為碩士,90%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交流背景。學院設有多個海外實習基地,讓學生在四年大學生活中擁有出國及雙校園經歷。學院設有微格教室、語音教室及多媒體教室。

近年來,學院結合自身特色和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獲得多項省級、校級教學成果獎,承擔多項省部級課題,獲得云南省質量工程-東南亞南亞人才培養示范點和云南省東南亞南亞語種精品課程。

學院網址:http://gjxy.kmust.edu.cn/gb/index.asp

咨詢電話:0871-65157207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含教育方向、經貿漢語兩個方向)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文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本專業采取“2+1+1”漢堡包式人才培養模式,本科四年中,前兩年漢語、英語和小語種課程為主;第三年實習基地教學實習;第四年回校理論提升,分教育方向和經貿漢語方向進行培養。

培養目標: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漢語理論基礎,較高的外語水平(精通英語,掌握一門小語種),掌握第二語言教學及國際經濟貿易的基本理論,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

主干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概論、語言教學法、國際貿易、市場營銷。

就業前景:可在國內外從事漢語教學工作,以及在外事、外貿、中外文化交流等行業從事涉外工作。本專業近兩年就業率達97%,海外就業率達17%。

醫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設1個本科專業,一個博士點、四個碩士點。醫學院分為基礎醫學系和臨床學院?;A醫學系專任教師5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8人,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海外引進5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5人。臨床學院(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專業技術人員1919人,主任醫師141人,副主任醫師239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197人。

目前擁有省級高層次研究團隊1個;省級平臺2個;校級創新團隊3個;校級實驗室3個,昆明理工大學學科方向團隊2個。現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教學醫院1所,實習醫院1所。

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等國內知名醫學院校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學院網址:http://kgyixueyuan.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17110

臨床醫學專業

本專業學制五年,授醫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實行“1+2+2”培養模式,同時實施全日制醫工結合學科交叉型醫學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優秀醫學人才。

培養目標:采取小班教學,通過橫縱向器官系統整合教學,加強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操作技能的培養,同時重視對學生的個體化引導及職業規劃訓練,使學生畢業時成為具有初步的臨床能力、科研意識、公共健康責任意識、終身學習觀念以及良好醫學職業素養的臨床實用型醫學人才。

主干課程:實地解剖學、基礎醫學導論、臨床醫學導論、臨床技能實踐、臨床醫生職業素質培養、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等。

就業前景:畢業后面向醫療衛生單位、醫學院校、醫學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醫療、預防、醫學教育、醫學科研等領域工作。

食品安全研究院

食品安全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6月,是我校與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聯合組建的。現有教職工25人,其中專任教師20人,高級實驗師1人;專任教師中副教授以上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6人;招收“食品科學”、“輕工技術與工程(發酵方向)”及“安全工程”等專業碩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18人;近三年獲得省、校給予的學科建設經費1994萬元,提升了教學科研條件,擁有昆明市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項,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近三年,發表論文7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1篇,出版著作3部(其中專著1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6項。

學院2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學院網址:http://say.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934236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含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兩個專業)

學生按大類招生,進校后分兩階段培養:大一至大二期間按照相同的課程學習;大三第一學期初進行專業分流,在完成各專業所要求的學分后,按分流后專業授予學位。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云南省首批(1985年)建設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重點學科,重點研究云南特色果蔬貯藏加工,獲得2個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及多個發明展獎等。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化學、生物化學、工程學及食品等方面理論知識,受到食品分析檢測、科學研究及工程設計等的基本訓練,具有食品工業從產品開發到銷售整個流程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有機化學、化工原理、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分析、食品工藝學、食品機器設備。

就業前景:能在食品、輕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教學、產品開發、工藝設計、技術改造、品質保障及生產管理等工作。本專業近三年就業率都為100%。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依托我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學校分析測試中心及云南省食品質量與安全學會(我校是學會理事長單位,我院院長是學會會長)設立,于2014年首次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化學、生物化學、工程學及食品等方面理論知識,接受食品質量管理、安全評價、科學研究及分析檢測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熟悉食品標準與法規,具有從事食品分析檢測、安全控制、質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人才。

主干課程:有機化學、化工原理、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安全與檢測。

就業前景:食藥監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食品加工企業、農產品物流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海關、衛生防疫、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部門。

質量發展研究院

質量發展研究院是與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共建,于2010年7月23日掛牌成立。是一個以科學研究和高層次質量創新人才培養為中心,集科學研究、學生培養、在職培訓、咨詢服務為一體的跨學科研究教學機構。國家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劉卓慧為我院名譽院長,每年定期到院里開展講座并與質量院師生進行交流。

質量院現有碩士點三個,博士點一個,建立了完善的本、碩、博質量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學院與云南省質監局及其所屬事業單位、云南白藥等企業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廣泛合作。

學院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數達到了58%以上,高級職稱人員達到42%,博士生導師3人。獲得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自科基金3項,云南省自科基金3項,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6項,教育廳重點項目4項,承擔國家質檢總局、云南省政府、中國標化院、云南省工信委、云南省科技廳、云南省食安辦等科技合作項目7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500余萬。已刊出和錄用核心期刊50余篇,其中SCI 20篇,EI 15篇,出版專著7部。

學院網址:http://qdi.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157341

微信公眾號:qdi0408

質量管理工程專業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質量管理工程是研究質量管理活動基本規律的學科,本專業通過以過程實習為核心的實習訓練,培養學生的質量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使其具備扎實的質量管理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了解本學科前沿理論與發展動態,以及與質量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較扎實的質量管理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能,能為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提供從事質量策劃、質量設計、質量檢測、質量控制、質量數據統計分析、質量改進、質量監督和管理的人才。本專業面向全國招收理科學生,優秀學生可攻讀質量工程與管理相關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

主干課程:質量管理、質量工程、質量統計、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成本估算、可靠性工程、試驗設計、標準化概論、計量學基礎、認證認可概論等。

就業前景:可到各級政府、質檢部門,以及與質量相關的事業單位、企業質量管理部門從事質量策劃、質量設計、質量改進、質量檢測、質量控制、質量數據統計分析、質量監督和管理等工作。

學院首屆質量管理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專業于2017年畢業,目前,首次就業率達100%。就業主要面向企業質量管理部門。

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

我校安全工程專業成立于2002年,為適應國家公共安全發展戰略的需求,結合我省當前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實際,在省委省政府的主導下,聯合了多家省級職能管理部門共建學院。學院秉承“開放辦學、資源整合、包容和合”的辦學理念,立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辦學定位,培養具備安全工程技術與應急管理的“軟硬兼備”高素質人才。

學院現有教授10人,博導4人,教學名師2人;現在校學生(本碩博)220人。學院現有省級研究院、培訓中心各1個,承擔國家級、省級及橫向科研項目30余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其中一等獎5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獲授權專利62項;出版專著10部。

學院網址:http://aqyjxy.kmust.edu.cn   咨詢電話:0871-65189502

安全工程專業

(含土木工程安全與防災、地質災害與防治、礦業安全三個方向)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在執行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突顯專業與地方特色,實施模塊化教學,分土木工程安全與防災、地質災害與防治和礦業安全三個培養方向,現已具備本科-碩士-博士的人才培養體系。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安全科學、工程及技術基礎理論與技能,具備從事安全工程設計、研究、檢測、評價與監管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主干課程:安全科學原理、安全系統工程、力學、工程地質學、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安全與防災、礦業安全等。

就業前景:土木、市政、道路、城建、管理和礦業等行業從事研究、設計、評估、咨詢、培訓、監管工作,能在企事業和評估機構提供技術服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