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授課的基本教學模式
1. 組織熱身,領入新知
(1)師生問候,密切師生關系;
(2)唱英語歌,活躍課堂氣氛;
(3)看電視、錄像節目、教學光盤等;
(4)游戲;
(5)說話;
(6)值日生報告。
2. 導入揭示,感知新知
(1)復習導入;
(2)直接設問導入;
(3)活動導入;( 猜謎,圖片,聲音等方式導入)
(4)TPR活動導入;
(5)情景導入;
(6)課堂資源導入。
3. 情景操練,鞏固新知
(1)聽讀練習;
(2)講解操練;
(3)造句練習;
(4)聽音反應;
(5)完成任務。
4. 歸納小結,掌握新知
(1)小結歸納;
(2)分析發現;
(3)繪畫;
(4)背誦;
(5)游戲、競賽鞏固;
(6)角色表演。
5. 交際運用,發展新知
(1)對話交際; (2)提供信息差,做問答練習;
(3)短劇、情景表演。
6. 布置作業
注意問題:
① 熱身階段目標是為提出新的任務作鋪墊和準備;
② 導入新內容時盡量以舊引新;
③ 呈現新內容要設計適當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新的知識;
④ 歸納并不意味講解語法,小學生原則不作語法分析,應引導他們梳理所學的內容,逐步地找出或領會語言的規律;
⑤ 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鞏固性的操練和發展性的操練,這種操練和發展應以做事情(完成某一任務)的形式進行,拓展要聯系生活,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生活情景中鞏固新知。
6 活動設計要緊扣本課重點內容,活動設計要有目的,可操作,可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且設計要層次,容量要大,盡可能運用已學的有關詞匯和句型,將知識融會貫通。
B、對話課(A板塊語篇)教學模式
1.導入,激發學習動機
2.呈現情景,體現話題功能
(1)運用教學掛圖、投影、簡筆畫引入情景
(2)通過歌曲、歌謠來復習舊知,來進入情景
(3)從自身找切入口,引入情景
(4)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來復習舊知,引入情景
(5)用游戲的方式
注意問題:
① 呈現什么情景?
(如何體現對語篇的把握?設計的情景要與A板塊聯系緊密;要為本課語篇新知做很好的鋪墊,使得以舊引新“銜接無暇”)
② 如何在呈現情景的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地突破重難點?
③ 在突破過程中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語言的習得過程?
3.對話學習,為知識轉化成技能奠定基礎
(1)借助課件、掛圖,通過看課文動畫、聽課文錄音,完整了解對話內容
(2)根據課文結構進行有效分段訓練,分段進行語言的訓練(將語言理解、生詞新句學習、語言操練相結合)
(3)運用多種形式,強化課文內容(模仿朗讀、自我朗讀、(高年級可以安排默讀)對話朗讀、表演朗讀、配音朗讀、小組表演、班級表演)
(4)簡要復述課文(可提供Key words或填空等形式)
注意問題:
① 課文的學習過程如何避免流于形式,體現扎實的教與學的過程?
② 如何加強語言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真實、有感情地表達?
③ 分段學習中有的圖可通過看(視)聽的方法導入,學習。有的圖可讓學生自己先看圖說話,再看、聽、學習。
④ 在分段學習過程中,不要每段都花一樣的時間和用一樣的方法,教學要突出重點,重、難點內容多訓練,學生懂的、會的可一帶而過。
4.開展模擬真實的交際活動,重現本課重點,達到正確運用的目的。
注意問題:
① 任務的設置要緊扣單元話題
② 任務的設置緊扣目標語
③ 任務的設置要受學生的歡迎
④ 任務的設置要體現全體參與
前期 過程中 結束
明確要求 參與指導 檢測反饋
5. 布置作業
注意問題:
教材提供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的課文,學習語言,學用語言。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因此,語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對整體語言的感悟、學習與運用。學生不僅要能聽懂課文內容,流利朗讀并背誦課文。更應該能在真實環境中模擬交際。不要把語篇肢解得支離破碎。
C.詞句(BCD板塊)教學模式
1.感知
2.模仿
3.理解
4.拼寫
5.練習
6.運用
7.布置作業
注意問題:
① 利用圖片、簡筆畫、投影儀或者課件、實物創設情景,教授單詞。也可以通過復習A部分導入詞匯和句型。教學時要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通過跟讀、開火車讀、小組齊讀等多種形式掌握單詞的正確發音。 結合CD板塊,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游戲活動鞏固強化。
② B詞匯中,有的在前面已經出現過,但有的則第一次出現,有的要求三會,但有的要求四會掌握。因此,在教學時要分清主次,區別對待,特別要加強對要求四會掌握的詞語的操練(體現對學困生的關注,分層要求)
③ CD句型中,以圖為主,并提供了單元主要句型。句型是語言結構的模式。學習句型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句子結構,以便在適當的情境中運用這些句子去表達思想。正因為如此,所以句型應該放在情景中操練,力求使學生通過操練學到現實生活中有交際價值的語言。
④ 運用時要將BCD聯系起來,在情景中聯系詞匯和句型,并且也不能脫離A部分。
D.綜合板塊(EFG板塊)教學模式
1.回憶、復習
2.呈現
3.鞏固
4.發展
5.反饋
6.布置作業
注意問題:
① 在復習中教師應該堅決擯棄機械的單個詞或句的操練和語法條文的講解,不能把復習變成孤立地抄寫、背讀、做題的過程,更不能以講解知識代替語言訓練和能力培養。
② 不能只是聽聽、跟著唱唱,應該讓學生明白歌詞,通過學會唱歌達到在娛樂中學習英語的目的。
③ 出現的對話或閱讀語篇是將本單元以及已學過的詞語和句型柔和在一起進行綜合操練,以達到復習鞏固靈活操練的目的。教師可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已初步理解所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直觀手段,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整體感知語篇內容。教師還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④ 要求學生認真瀏覽每幅圖所表達的情景,以及所提供的句子,這樣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及準確性。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完成這些項目(做出respond或number)。教師可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也可讓學生結成對子,共同完成。建議教師要注重學生答題的過程,發現典型錯誤,進行分析的指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注意有些氣泡的回答并不是唯一的,不能限制死了思維。如果對話的比較有趣,比較生活化,建議教師還引導學生模仿著進行表演
⑤ Listen and repeat 通過聽、讀所提供的例詞,幫助學生了解字母與其讀音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多聽、多模仿、多體會、多歸納。設計不同語音題訓練。教師可選用本冊教學參考資料中針對語音設計的繞口令、韻律詩等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活動。這些活動既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學習英語的情境中。
⑥ 在這個課時中,要將本單元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并且要聯系以往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
E.習題課教學模式
1.核對答案,兩人或小組討論訂正錯題。
2.分類精講習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列舉典型例題。
4.歸類總結。
5.擴展訓練。
6.布置作業。
注意問題:
① 單項練習指與某一項題材的任務聯系的練習,一般這種練習以通過情景性操練或任務完成為操練內容。
② 綜合性練習、活用性練習都應該以做事情(完成某幾項任務)的形式進行。
③ 小結并不意味作語法小結,而是學生通過體驗,找出語言的規律,一般鼓勵集體完成小結歸納的工作??梢宰寣W生進行互評和自評,肯定成績,肯定進步,樹立信心。
④ 留一定的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補充性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