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代報紙主要有三類:朝廷官報邸報,非法民報小報,合法民報京報。
2、對唐代“開元雜報”有詳細記載的是唐代孫樵的《經緯集》的《讀開元雜報》一文。
3、報房京報從崇禎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國唐朝出現的古代報紙是有史料為證的,約發行于887年的敦煌“進奏院狀”的發現,提供了研究古代報紙的第一個原始材料。
5、宋朝從宋真宗咸平二年起開始實行定本制度。
6、“小報”在北宋末年再現,盛行于南宋,當時被稱為“新聞”。
7、中國近代報刊上出現的第一則消息是關于“月食”的,刊載于第一份近代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該報創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編是米憐,地點是馬六甲。
8、第一個打入中國本土創辦中文近代報刊的西方傳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廣州創辦了《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1834年,該報上刊載的《新聞紙略論》,是中文近代報刊上出現的第一篇論述西方近代報紙的專文。
9、1838-1840年間,林則徐在廣州組織人編譯外報,這些材料后人稱之為“澳門新聞紙”。
10、1822年9月在澳門創辦的葡文《蜜蜂華報》,被認為是我國領土上出現的第一份外文報紙。
11、英文《字林西報》是1864年在上海創刊,其前身是1850年創刊的《北華捷報》,擁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創辦中文報紙《字林滬報》,1897年,該報創辦附張《消閑報》,開我國報紙副刊之先聲。
12、中國近代第一份中文商業報紙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頭貨價紙》。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設立遠東分社,成為第一家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外國通訊社。
14、中國第一份政論報紙是創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環日報》,第一個報刊政論家是王韜。
15、《申報》于1872年4月30日創刊于上海,創辦人是美查。我國最早的白活報是申報館于1876年創刊的《民報》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創辦的第一份報刊是《萬國公報》。戊戍變法時期影響最大的改良派報紙是《時務報》,報刊宣傳家是梁啟超,“時務體”就是以他的政論文章為代表。戊戍政變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宣傳陣地是1898年在日本橫濱創刊的《清議報》,由梁啟超主持編務。戊戍政變后,得以繼續出版的維新派報刊是《知新報》(澳門)。
17、太平天國設立的“刷書衙”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隊伍所辦的第一個出版宣傳機關。
18、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了闡述他的報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論報館有益于國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論。
19、資產階級改良派創辦的中國第一份婦女報是《女學報》,是上海女學會的會刊。
20、維新時期重要思想家嚴復的重要譯文《天演論》和《群學肄言》(部分)最初發表在《國聞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