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廣州大學在職工程碩士招生簡章
來源:廣州大學網 閱讀:1183 次 日期:2012-06-05 15:30:1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2年廣州大學在職工程碩士招生簡章”,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一、學校簡介

廣州大學于2000年由廣州師范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原廣州大學、廣州教育學院和廣州高等師范??茖W校等高校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改革開放前沿—廣州市,位于國內一流大學園區—廣州大學城的西南端。學校瀕臨珠江,三面環水,綠草如茵,環境優美,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學校于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研究生教育學科門類比較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近年來,廣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秉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服務榮?!钡霓k學理念,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學?,F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及教育碩士、工程碩士、體育碩士、藝術碩士、漢語國際教育5個專業學位點共27個領域(方向)。

學校擁有一支強大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研究生導師隊伍擁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首屆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各1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市優秀專家28人,珠江學者2人,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級人選13人,省、市“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43人。

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廣州大學研究生教育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快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著力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有利于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研究生教育體系,為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二、招生人數和領域簡介

我校工程碩士共有七個招生領域,分別是建筑與土木工程、項目管理、電子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工業設計工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今年擬招生360名。

1、建筑與土木工程

該領域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BIM、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五個方向。依托的是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土木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結構工程等六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建筑學專業為國家一級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并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

(1)土木工程方向?,F有指導教師58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33人。近5年來,本學科密切結合國家、地方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特點,積極承擔國家“八五”、“九五”、“十五”重大工程縱、橫向科研項目300余項,研究經費超過8000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ú浚┘壙萍歼M步獎5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83本。本學科擁有國內一流的工程抗震中心和結構實驗室,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廣東省減震控制與結構安全實驗室”,以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抗震減震與結構安全實驗室”。

(2)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方向?,F有指導教師12人,其中教授(研究員)8名,博士學位者7名。學科實驗室與研究基地“建筑節能與應用技術實驗室”是廣東省重點實驗室。2006年以來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總科研經費400余萬元。獲省、廳級教學、科技成果獎3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8部。

(3)給水排水工程?,F有指導教師11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學位者6人。學科實驗室與研究基地《珠江三角洲水質安全與保護實驗室》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具有深圳水務集團公司等校外基地6個。學科所在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近年來,獲國家、?。ú浚┘壙萍歼M步獎等10項,獲國家發明專利8項,現承擔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等項目16項。

(4)BIM。BIM工程碩士是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在職進修BIM方向專業知識和提高BIM項目管理和實施及工程管理水平的一種重要途徑。主要面向全省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等行業及相關工程部門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BIM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5)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方向?,F有校內外指導教師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導師中獲博士學位7人。近五年來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4項,總科研經費1420余萬元。獲省、廳級教學、科技成果獎6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55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0部?,F有建筑數字化技術實驗室、城市信息處理實驗室、建筑物理實驗室、建筑模型實驗室及城市設計研究所、嶺南建筑研究所教學科研機構等;校外基地有香港專業技術人才服務機構、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廣東省高教建筑設計研究院、廣州市設計院、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廣州市城市規劃設計所等。

2、項目管理

該領域依托的是廣州大學商學院,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學等相關本科專業。本領域有3個國家特色專業、3個廣東省名牌專業;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是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抗震工程及應用技術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培育實驗室、建筑節能實驗室是省重點實驗室、市政公用工程實驗室是廣州市重點實驗室、經濟管理實驗室是廣州市和廣州大學示范實驗室。

本領域有51位專職教師,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0人,博士學位獲得者28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廣東省“千百十”省級人才3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各類專業注冊工程師31人,建設工程和設備采購評標專家10人,廣州市標準化專家2人。行業協會(學會)副會長及常務理事8人。

近年來本領域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38項,企業橫向合作項目140余項,總經費達800多萬元,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出版專著和教材6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近800篇。

3、電子與通信工程

該領域主要有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無線傳感器網絡等三個方向。依托的是廣州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工程碩士點。擁有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本科專業。擁有廣東中南聲像燈光工程研究院、廣州大學信息與控制技術研究所、廣州大學聲像與燈光技術研究所等3個研究機構。

本領域重點研究內容集中在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中的移動通信新技術、無線多輸入-多輸出、協作分集、感知無線電、無線資源調度和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電路與系統方向中的數字圖像和醫學信號處理,信號與信息處理方向的語音信號處理與通信聲學、音效處理與音視頻工程、DSP開發以及電聲器件應用與開發,無線傳感器網絡與物聯網方向的WSN應用設計、自組織網絡協議和物聯網應用設計,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方向的智能化網絡化控制技術、新能源關鍵技術等方面。

現有無線與網絡通信、DSP與嵌入式系統、多媒體與數字電視、現代聲像與燈光技術等專業實驗室19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子電工實驗中心1個,實驗用房面積達6330平方米,設備總價值2390余萬元。其中現代聲像與燈光技術實驗室由45家企業以捐贈形式投入設備和建筑聲學裝修總值近1000萬元建成。

本領域已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研究隊伍?,F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10余人,其中博碩士生導師10余人,博士19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重點培養對象1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1人。

近年來,該領域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7項,橫向課題100余項,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省內外80余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積極開展科技服務,承擔了企業各類科技項目和工程項目100余個。

4、機械工程

該領域依托的是廣州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工程學科是廣州大學重點建設學科,2012年已申報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F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并成為全國高校中率先開展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試點單位之一。設有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工業工程與設備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機械工程CDIO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入選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于CDIO教學模式的機械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入選廣州市教學團隊。擁有先進制造技術、機械故障診斷、測試技術、工業設計與逆向工程、現代控制技術、機器人等實驗室,機電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是廣州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也是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實驗平臺建設項目,實驗用房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擁有立式加工中心、六自由度機器人、快速成型機、三維掃描儀、注塑機、動態信號數據采集試驗臺、多通道數據采集單元等一批先進的科研教學設備,設備總值達1539多萬元。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在項目工程管理、設備管理、工業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等方面形成了多個特色鮮明的學科方向。

本領域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大多數教師具有很強的工程背景。目前,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碩士生導師20余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

近年來,本領域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產學研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技攻關等各類縱向項目40余項,企業委托的橫向項目100多項,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獲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出版專著20余部,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錄100多篇,申請專利20余件(發明專利10余件)。學院每年組織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與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外大學與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5、工業設計工程

該領域主要有工業設計、室內與環境設計兩個方向;依托的是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擁有美術學、設計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藝術碩士點和工業設計工程碩士點,省重點實驗室,工業設計為省級特色專業,是中國和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理事單位。工業設計本科教育1988年開辦,現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是廣東省開辦工業設計教育最早的高校之一。除了本科教育,已有工業設計方向學術型研究生。該專業已建立較強的實習基地,擁有廣州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建立校外實踐基地9個和多個校內實驗室,實驗室占地40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總額1000多萬元。近年來,本學科新增國家、省級項目3項,市級項目3項,校級項目3項,校級特色專業1項。校級精品課程1門,發表論文和出版專著32篇(部),專利多項。

工業設計方向現有教師隊伍11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3人,副高職稱的教師6人,中級職稱的教師2人,博士1人。形成了一支結構優化,具有“專家型(科研能力)、教學型(教學能力)、產學研型(實踐能力)”“三型”素質的專職教師,多年來與廣東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合作與成果推廣業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為廣東省工業設計城、美的、永華、TCL、東菱、東鵬、德高、達洋、芬尼克茲等企業提供各種工業設計技術服務,設計產品數百件,并均已投產,產生效益。

室內與環境設計方向現有教師隊伍12人,正高職稱教師2人,副高職稱的教師7人,中級職稱的教師3人。與校外相關企業設計和管理人員兼職構成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社會創造了大量室內設計與環境藝術作品,例如,為“金逸院線”旗下的七十多家電影院提供環境藝術設計,為“鉆匯廣場”、“麗柏廣場”等提供商業空間設計,為耀華飲食集團、僑美飲食集團等提供了大量的餐飲空間設計服務。成為該專業實習基地的思哲設計院,不單完成企業集團委托的眾多大型項目,還完成了政府安排的多個重點項目,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荔灣、越秀、白云、海珠區人民政府,以及東涌鎮人民政府、增城派潭鎮人民政府、佛山市人民政府等政府機關提供各種舊城改造的設計服務,同時還為數百家企業提供各種室內設計服務。

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在教學上將逐步走“企業課題進課程、設計實戰教學、企業人員參與課堂教學,由‘課程制’逐步向‘課題制’轉業的課程教學新模式。以及“真題真做、真題陪做、虛題體驗”的教學策略。教學以實踐教學為主要特色,采取以校內實驗室與校外穩定實踐基地資源庫結合的方式,提供廣泛的實踐教學實習平臺。

工業設計工程碩士教學注重與政府、企業、公司項目的專題設計研究,注重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轉化,使研究生人才培養更符合廣東經濟發展的需要。本學科通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廣東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走在了業界前列。

6、化學工程

該領域依托的是廣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擁有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機化學和化學工藝的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化學、化工、食品三個本科專業。1986年開設的精細化工專業是國內開設同類專業最早的高校之一。自從開設化工專業以來,就注重專業特色的發展,結合廣東化工企業的技術需求和廣東省產業結構升級,開展科學研究,形成了節能環保的水性涂料合成與應用、微波強化的天然有機物提取分離新技術、精細功能材料清潔合成等穩定和特色鮮明的專業方向。學科建設加強與化學工程專業發展的平臺與基地建設,已建成了國家級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東省化學工藝重點學科、廣州市氫能與綠色催化重點實驗室、廣州大學精細化工清潔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本領域現有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省勞動模范1人、國家“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省級1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

本領域承擔國家、省市及各類橫向項目等20多項,研究經費600多萬元。學院先后與廣東匯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生物柴油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廣州赫爾普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漢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東莞市柏百順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廣東眾和化塑有限公司等30多家廠礦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基地,為這些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培養。

7、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領域的依托單位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學院科研設備齊全,實驗室建筑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擁有高精度能譜輻射探測儀以及氣-質聯用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紅外光譜儀、離子色譜儀等現代化教學科研設備。

本領域有一支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教學科研互相結合的學科隊伍,在環境工程領域已有較長時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積累。與國內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和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有一批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學院現有教職工47人,其中教授6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副教授14人,高級實驗師5人;22人具有博士學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廣東省“千百十”培養對象6人,廣州市優秀專家3人。自2001年以來,已培養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專業學生600余人。

近年來,本領域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973項目專題、教育部重點項目、粵港招標重點項目等各類研究項目60余項,在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多項;獲得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廣東省環??萍级泉?、廣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項獎勵;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發表論文200余篇。通過近十年積累,已形成了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技術、水污染控制技術、環境風險評價技術等學科方向。

三、報考條件和招生對象

1、2009年7月31日前本科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電子與通信工程不受畢業年限限制);

2、2008年7月31日前獲得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以及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學前未達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的,須修完研究生課程并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后,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四、報名、考試、錄取和入學時間表

時間 事項 說明
6月25日至7月10日 網上報名 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進行。
7月13日-16日 現場確認 在①廣州市解放北路桂花崗東1號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南區綜合樓二樓大廳或 ②廣州市五山華南理工大學學生文體活動中心或③深圳市南海大道深圳大學老西南餐廳2樓??忌救诵鑾в行矸葑C(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或護照)、學歷和學位證書、網報編號到現場報名點照相、繳納報名考試費。
10月17日后 打印準考證 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打印。
10月28日 初試 “GCT”主要測試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數學基礎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外語(英語)運用能力(不考聽力、寫作)??荚嚳傆?個小時,滿分400分。
12月中下旬 復試 “專業課”考試。“專業課”由學校命題和閱卷,時間為2個小時,滿分為100分;
12月中下旬 資格審查 網上下載的本人《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資格審查表》中“考生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審核意見”欄加蓋公章后交所報考的學院。
2013年1月 錄取 根據考生的“GCT”成績和第二階段考試結果及資格審查情況,由我校自主確定錄取分數線,擇優錄取。
2013年4月 入學 培養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利用節假日和雙休日集中授課。學制三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五年。學費每年10000元,共計3萬元(BIM方向學費總額為35000元)。

五、咨詢和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13662322588、39366238

聯系人:俞老師、鄧老師

聯系地址:廣州市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廣州大學研究生處

郵政編碼:510006

網址:http://portal.gzhu.edu.cn/web/yjsc/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