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技術發展現狀》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來源:易賢網 閱讀:1066 次 日期:2017-03-28 15:49:5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中國綠色技術發展現狀》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中國綠色技術發展現狀_高中科技說明文閱讀訓練

我國污染末端處理技術即“深綠色技術”發展較早,技術水平也較高。而“淺綠色技術”即減少污染產生的清潔生產技術發展滯后。20世紀70年代以來,針對日益惡化的全球環境,世界各國通過不斷增加投入,治理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以減小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但末端處理只能減輕部分環境污染,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原因很簡單,一邊治理,一邊排放。在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末路處理為主的污染控制戰略必須改變。于是,清潔生產的思想產生了。清潔生產其基本內涵是產品和產品的生產過程采取預防的策略來減少污染的產生,概括地講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采用清潔的能源,少廢或無廢的清潔生產過程,以及對環境無害的清潔產品。我國的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是從處理“三廢”開始的。20世紀70年代廢水、廢氣、廢渣是環境治理的重點。在廢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工業廢渣處理與利用等方面出現了許多成功的技術。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才引入清潔生產概念。清潔生產在我國推廣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我國的清潔生產技術的水平和推廣程度都比較低。不少工廠企業至今仍沿用20世紀50—60年代的老工藝設備,工藝落后,設備陳舊,加上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物資利用率低,物耗、能耗、水耗很高,不僅造成資源嚴重浪費,而且還使生產成本增高,造成環境污染。發展清潔生產我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需要開展以清潔生產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和培訓,以改變單純從生產的終端來考慮污染控制的傳統觀念。建立清潔生產技術指標體系和資源應用及排污總量控制指標,促進企業工業污染控制和企業技術進步。建立相應的資源運用和排污總量控制方法,促進企業應用清潔生產技術。研究清潔生產的合格評定與市場驅動機制,為清潔生產技術的發展與推廣提供有利的市場環境。研究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模式、產品生態設計技術和方法等。我國在“21世紀議程”中明確提出了開展清潔生產并為此制定了要實施的行動計劃和措施,表明了我國政府執行清潔生產的決心。

5.下列對清潔生產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清潔生產是產品和產品生產過程采取預防的策略來減少污染的生產。

B.治理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就是清潔生產。

C.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是采用清潔的能源,生產過程少廢或無廢。

D.清潔生產即“淺綠色技術”,它是不同于“深綠色技術”的一種“生產技術”。

[答案與提示]

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清潔生產的思想產生了”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因為末端處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所以人們認識到有必要推行清潔生產。

B.“深綠色技術”,只是注重生產結果污染的控制,而沒有注重生產過程的污染控制,所以清潔生產的思想產生了。

C.因為末端處理雖然能改變環境污染狀況,保護生態環境,但需要不斷增加投入。耗費太大。

D.清潔生產解決了末端處理存在的許多問題,于是清潔生產的思想便應運用生。

[答案與提示]

7.對原文最后一段有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清潔生產技術的水平和推廣程度,相當于國外50—60年代的水平和狀態。

B.我國清潔生產落后的原因,是許多工廠企業至今仍用國外的一些落后設備。

C.我國發展清潔生產的首要任務是進行宣傳和培訓,更新傳統觀念。

D.提高我國的清潔生產技術水平的關鍵,是研究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模式、產品設計技術和方法等。

[答案與提示]

8.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和培訓,我國的清潔生產技術和推廣程度,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B.為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今后的一段時間,我國將既發展“深綠色技術”,又推廣“淺綠色技術”。

C.在廢水處理、大氣污染、工業廢渣處理與利用等方面發明成功了許多技術,說明我國清潔生產技術有一定的基礎。

D.21世紀,我國綠色技術發展的重點是積極推行“淺綠色技術”即清潔生產技術。

更多信息請查看高中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