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訊(記者 陳婉婉)記者3月21日從省教育廳獲悉,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我省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引領設置全國唯一的“中醫兒科學”新專業;首次獲批設置國家目錄外新專業,全省獲批設置國家目錄外新專業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二。
據悉,我省有4所高校獲批了2個國家目錄外新專業共4個專業點,這是我省高校首次獲批設置國家目錄外新專業,總數名列全國第二。目錄外新專業的審批極其嚴格,我省高校此前從未獲批。本次也僅有上海、北京、江蘇、廣東等少數省、市高校獲批部分目錄外專業。這充分表明我省高校在高等教育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引領支撐服務社會經濟能力等方面有了顯著進步,更是我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高校轉型發展取得的標志性成果。更加可貴的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獲批的中醫兒科學專業為全國首創,安徽中醫藥大學也是全國唯一設置了此專業的高校。另外,安徽財經大學、銅陵學院、安徽新華學院3所高校均獲批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這是國家首次同意設置互聯網金融專業,全國僅有6所高校獲批開設此專業,其它3所高校均為部屬高校和財經類高校。
此次我省共有34所本科高校 (含獨立學院)獲批98個本科專業點,其中備案專業85個(全國第八),審批專業13個(全國第五),全部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專業和戰略發展支撐專業,如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據省教育廳高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全面加快全省高校專業結構優化調整的步伐,建立了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堅持每年定期發布專業結構及社會需求分析報告。 2008年以來,共停招停辦1960個專業點,增設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專業點2385個,占現有招生專業點的50%,應用型專業占75%以上。經過優化調整,我省高校引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逐漸增強,高校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