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理工學院物理與電子學院專業簡介
來源:湖南理工學院 閱讀:1678 次 日期:2017-03-04 14:42:1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6年湖南理工學院物理與電子學院專業簡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物 理 學 【學制四年 師范類 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和相關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和高素質專門人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 光學、原子物理、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計算機基礎、數學物理方法、固體物理學、教學技能訓練、電子線路、非線性物理學、物理實驗等。

專業概況:本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 7 人,副教授 7 人,博士 5 人,在讀博士 2 人,湖南省教學名師 1 人,省級骨干教師 4 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 2 人,碩士生導師 4 人。本專業教師主要在量子物理、材料物理、新能源納米材料、電磁場數值計算和非線性物理等方面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能力,近幾年來取得了許多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成果。教學方面: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主編出版教材2本,主持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重點教改課題1項??蒲蟹矫妫褐鞒滞瓿蓢易匀豢茖W基金項目 2 項,國家 863 計劃子課題 1 項,省級科研項目 13 項,在國內外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 50 余篇被 SCI 或 EI 收錄。大學物理實驗室為湖南省示范實驗室。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理論基礎扎實、實驗能力強,了解物理學科的發展前沿,同時具有良好的英語、數學和計算機基礎知識,能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教育技術。畢業生每年的就業率都在95% 以上。在課外科技創新、考研等方面成績驕人。

本專業學生考研錄取率高達 40%。2015 年參加第七屆全國 “優利德杯”大學生與研究生物理教學技能競賽暨自制教具與設計實驗展評中獲一等獎2 項、二等獎 1 項、三等獎 4 項, 2014 年參加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物理教學技能展評 競賽獲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2 項,三等獎 1 項。2015年參加湖南省大學物理競賽獲二等獎 2 項,三等獎 2 項,2013年在湖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中有2位學生獲一等獎, 4位獲二等獎,3位獲三等獎;2015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湖南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 2012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有2位同學獲全國二等獎;

本專業十分重視教學工作,重視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對校、院級優秀生的學習都按“導師 制”進行具體指導。學生在讀期間可通過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接受科學研究訓練。設有多種獎學金,并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助學金及勤工助學機會等。

就業前景: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在中學物理教學、高職院校、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有著廣闊的就業前景,也可以在材料、能源、光電信息等領域從事工程技術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 【學制四年 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科技進 步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具備在物理電子學、光電子領域內有深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光伏電池及系統的科研、技術開發、檢測、工藝、設備、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電子線路、大學物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信號與系統、傳感器技術、 C 語言程序設計、單片機應用技術、 EDA 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基礎、專業英語、數字信號處理、光電技術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數字圖像處理、光纖通信原理等。

專業概況: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以現代物理學與數學為基礎,以電子器件及其系統應用為核心,研究電子、光子的運動及在不同介質中的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該專業重視器件與系統的交叉與融合,面向微電子、光電子、光通信、高清晰度顯示產業等國民經濟發展需求,研發各種信息電子材料和元器件、信息光電子材料和器件、集成電路和集成電子系統。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能力強?,F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12 人,博士7 人,湖南省教學名師 1 人,湖南省 121 人才 2 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 5 人,湖南省學科 帶頭人 1 人,碩士生導師 4 人。

本專業教師現承擔國家自科基金項目 2 項,主持完成國家級及省級以上科研課題20 余項;在國內外權威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被三大權威檢索( EI,SCI,ISTP) 收錄 50 余篇。

本專業課程設置強調基礎理論扎實,專業基礎課程面寬,有相當的專業背景。學生通過課堂教學、討論課, 各種實驗及參加科研工作等多種環節,培養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學生培養質量在同類院校首屈一指,在全國各類學科競賽中共獲省級以上獎項15項。其中,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國家級二等獎 1 項,省級一等獎 2 項,省 級二、三等獎 6 項;“挑戰杯”競賽獲省級三等獎3 項; 全國大學數學建模競賽,共獲國家一等獎 1 項,二等獎一項,省級二等獎 2 項,三等獎 5 項。

本專業十分重視教學工作,重視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對校、院級優秀生的學習都配備教師進行具體指導。學生在讀期間可通過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接受科學研究訓練。設有多種獎學金,并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助學金及勤工助學機會等。

就業前景:電子科學與技術是目前最熱門專業之一,本專業畢業生前景廣闊,連年供不應求。學生均可通過雙向選擇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或到其他大學或研究所深造,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業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光電器件及系統的設計、制造和相應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等工作。本專業學生考研率高達 30%。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學制四年 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方面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可從事光電信息技術、光學工程、通訊、光電傳感技術、光電子學及相關電子信息科學類的科學研究、產品設計與開發、生產制造技術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工程光學、半導體物理學、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電技術、光電測試技術、電子技術綜合設計、光電信息綜合設計

專業概況: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涉及了光學、光電子、光電信息和電子技術等方向的知識,集中了物理、光學、半導體和電子等科學領域的科學成就,涵蓋了光電器件、材料、激光技術、信息處理、光電傳感與測試等方面的技術,成為具有強烈應用背景的新型交叉學科。光電結合的相關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信息科學、工農業生產、航空航天、國防軍事、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科學研究和人們日常生活等各個高端精密領域,是國家建設和社會需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基礎。

本專業現有專業教師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10人,博士在讀2人,碩士8人,已經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教師團隊。本專業教師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主持國家863課題子課題1項,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 主持湖南省自然基金6項(其中重點項目3項);主持其他省級科研課14項,橫向課題12項。在國內外相關刊物上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在SCI源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被SCI、EI、ISTP等著名檢索系統收錄80多篇。

本專業十分重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工作,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對校、院級優秀生的學習都配備教師進行具體指導。光電技術及應用物理實驗中心被評為省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學生在讀期間可通過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接受科學研究訓練。設有多種獎學金,并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助學金及勤工助學機會等。 2015年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二等獎 2 項,參加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華南賽區三等獎 2 項,湖南省大學生“時代”杯智能汽車競賽三等獎 3 項。

就業前景:隨著國家經濟的騰飛,社會的轉型升級,各種新技術的誕生,促使產品朝精細化方向發展, 因此社會需要大批具有信息工程知識背景的寬基礎、高素質高級專業人才。光電信息產業是21 世紀高科技主導產業,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一大批相關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如太陽能產業、半導體發光二極管 ( LED) 產業、光通信產業等已經得到飛速發展并成為重要的經濟產業。與此相關的各種光電高新技術企業、事業單位相繼誕生,推動該領域人才的需求。該學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光電子、光通信、光電技術、光電信息、光電儀器、光電檢測與測試等產品的研究、生產、營銷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職院校、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事業單位相繼誕生,推動該領域人才的需求。該學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光電子、光通信、光電技術、光電信息、光電儀器、光電檢測與測試等產品的研究、生產、營銷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職院校、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