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與就業——紅玫瑰與白玫瑰如何選擇?
張愛玲在她著名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紅玫瑰與白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這就是一種艱難的取舍,也是一種生活的矛盾。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一個艱難取舍的過程,正如我們當前即將面對的自考和就業,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各有所利,不知如何取舍??佳兄趯W歷,就業之于經驗,兩者同樣重要,同樣誘人。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我們既想追求高學歷,也想要工作經驗,不可兼得時往往左右搖擺。
心理分析:
所謂人生規劃,是指一個人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根據眼前的機遇和制約因素,積極主動地確立自己的事業發展方向、奮斗目標,然后為達到這一目標而確定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每個人尤其是在進入大學之后,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規劃。這個人生規劃不是擺設,是實實在在為自己的人生做指南針和方向標的。制定人生規劃的時候你會知道,自己的知識停留在哪個層面上,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為了這樣的生活你要為之做出怎樣的努力。有了它,在畢業的前夕你就能客觀評價自己,看到底是要考研還是就業。
當然,在制定人生規劃之前,正確地認識自己,合理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非常必要的??佳胁皇浅晒Φ奈ㄒ坏缆罚蜆I也不一定能給自己帶來更好的機遇,問題的關鍵在于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適合什么樣的人生規劃,要走什么樣的道路。只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人生規劃,認真考慮之后做出的決定才是明智的,也才能在考研或工作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抵御即將面臨的各種困難和誘惑。
除此之外,你還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比如你的實力、專業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等。如果是自考,實力決定你考上的幾率;專業決定你讀研的必要性,有的專業學術性很強,無論對你個人的成長還是就業都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專業則更加側重于實踐性,實際的工作經驗比較重要;家庭經濟狀況也是一個必要的考慮因素,讀書的花費和生活來源也會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名校情結——是否該堅持?
“名校情結”,是考生在報考學校時,對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種帶有強烈偏愛的主觀意愿和報考傾向,這種傾向甚至會持續影響考生的報考選擇。所謂“名校”,無論從學校的硬件條件還是軟件環境來看,都具有相當實力的高校,它們對考生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從跨考教育這些年的輔導情況來看,報考人數眾多,競爭也非常激烈。
失敗之后——堅持or 放棄
我們會很容易地發現,近些年來,我們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專業戶,他們背著沉重的書包,生活在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執著地,屢戰屢敗,但又屢敗屢戰,大有“不通過誓不罷休”的架勢。毋庸置疑,我們欣賞重考的隱忍與堅強,珍視重考的拼搏與歷練,感動于重考的煎熬與痛苦……但是,在這種種表象的背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自考,究竟應該堅持多久?失敗之后,究竟是該堅持還是放棄?
心理透視:
每個重考的人都能為自己在考研戰場上的“循環往復”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現實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有些考生在經歷了多次失敗之后,既沒有前行的動力,也沒有了回頭的勇氣,他們已經默認了一個“心理高度”,這個“心理高度”常常在潛意識中暗示他們。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盲目的重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很大以部分考生對自己的人生缺少理性的分析、定位和規劃,他們過于主觀臆斷,或者故意逃避,只是在主觀上想自我實現,這樣的無規劃自考往往可能只會有更加無奈的結局。用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自考往往是考生的一種自我實現行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為強烈。但是在“屢戰屢敗”的現實面前,他們有必要停下來仔細思考一下自身的各方面的條件??佳胁⒉皇浅晒Φ奈┮怀雎?,考生應該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多合理的規劃和安排,盲目從眾只會使自己更加茫然,無所適從。
當然,還有一些人堅持自考是經過了理性的選擇,對于理想的追求和堅持是他們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如果考生對自己已有充分的規劃,并且很了解目前的現狀,信心十足,那么多考幾次也無妨,畢竟成功屬于那些能夠堅持到最后的人。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自考很多時候是一個人的戰爭,只要自己戰勝自己,即使無人喝彩,最終也會有所收獲。
其實,不管你有什么樣的人生規劃,不管你最終是否選擇自考,“一千個零也比不上一個一,一千次徘徊也比不上一次放飛”,只要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就要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