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遺產與發展經濟》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來源:易賢網 閱讀:1082 次 日期:2017-02-13 17:07:0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保護文化遺產與發展經濟》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保護文化遺產與發展經濟》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面臨的問題。然而,如何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之間的關系,必須引起重視。

對于文化遺產的價值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因為,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態度是建立在對其價值的認識和判斷基礎上的,而這種認識和判斷又與其所處時代和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價值取向分不開。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之間的矛盾在發展中國家似乎表現得更為突出與明顯。在中國,伴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化也在高速推進。我們遇到了其他國家或許是上百年間才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我們在看到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得到極大提高的同時,也看到了當今社會彌漫著的浮躁和過于功利之風。對于價值高低的判斷,很多人使用了評價商品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價格、人氣的高低。所以,我們才看到有人要把文化遺產產業化、把孔子產業化等種種新奇的提法。然而,如果采用這種方式對文化遺產價值進行判斷,顯然是錯誤的,甚至是可怕的。

文化遺產不僅記錄著我們的過去,而且存在于今天人的生活中,它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提供借鑒和有益的參考。文化遺產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應是動態的、發展的,有著不同時代的印痕。所以,保護文化遺產應該更重視遺產與人之間的血脈關系,關注他們之間的真實狀態。文化遺產不僅要注重對其整體環境和原有歷史風貌的保護,更要注意保護貫穿于其中的歷史文脈和珍貴的人文元素。這種價值的重要性怎能僅用商業價值來衡量?這或許正是當今文化遺產保護的難點所在。

合理把握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之間的關系,不管是保護還是利用,都要有一個合適的度。在一個浮躁的社會風氣下,人們往往容易走極端,考慮眼前多,對于長遠想得少。今天,很多人在談文化遺產的保護或是利用時,往往采用了極端的方式,有時候甚至超越了其自身的討論范圍。實際上,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兩者之間的矛盾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逾越。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也會發生變化。如果對于文化遺產僅是教條、機械地進行保護,并且希望其只處于某個歷史時期的斷面,與其相關的一切都一成不變,那么這種保護是不現實的。因為它忽視了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關系,忽略了社會是發展的這樣一個事實,特別是忽視了現實生活中人的現狀與需求。這樣保護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也對經濟的發展不利。

文化遺產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現實的價值和意義。是不是能夠將所有的文化遺產都要商品化,都要產業化,都要能夠產生出經濟價值,這是需要商榷的。這些年,由于某些文化遺產的特質,像麗江、周莊、少林寺等文化遺產給當地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也給許多人帶來了一個對文化遺產的誤區,似乎文化遺產只有通過產業化,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益或者說是體現它的最大價值。文化遺產雖然可能會帶來其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文化遺產本身并不是產業,也并非商品。類似“將世界遺產產業化”的提法是絕對錯誤的! 產業化的目的就是追求經濟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文化遺產的產業化會使開發者只注重遺產之中的經濟價值,對于文化遺產背后的那些產生不了商業價值的文化價值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開發過后的文化遺產形式與內涵分離,使文化遺產中蘊藏諸如信仰、風俗、藝術等文化內涵最終弱化乃至消失。

所以,無論是在文化遺產的保護上,還是在文化遺產的利用上,都不要走極端化。保護文化遺產,就是要保證傳承給我們這個時代的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盡量少受人為的干擾。

(節選自《光明日報》)

6.關于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之間關系的選項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果對于文化遺產僅是教條、機械地進行保護,希望其不會變化,這樣保護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也對經濟的發展不利。

B.文化遺產要商品化、產業化,才能產生經濟價值,但是文化遺產本身并不是產業,也并不是商品。

C.文化遺產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現實的價值和意義。如麗江、周莊、少林寺等文化遺產就給當地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D.正確認知文化遺產的價值所在,用價格和人氣等評價商品的方式來判斷文化遺產的價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7.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很多人在談文化遺產的保護或是利用時,往往采用了極端的方式。

B.文化遺產關系到人的生活,它是動態的、發展的,有著不同時代的印痕,代表著先進的民族文化。

C.對文化遺產要保護其整體環境、歷史風貌、歷史文脈和人文元素等,用商業價值來衡量文化遺產價值的重要性正是當今文化遺產保護的難點所在。

D.文化遺產的產業化會導致開發過后的文化遺產形式與內涵不能統一,使文化遺產中蘊藏的一些文化內涵最終弱化或消失。

8.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重視文化遺產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關系、社會是發展的事實以及現實生活中人的現狀與需求等因素,保護文化遺產的愿望就能夠實現。

B.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之間的矛盾在發展中國家似乎表現得更為突出與明顯,關于如何處理兩者之間關系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我國的高度重視。

C.所處時代和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價值取向決定著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識和判斷,進而決定著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態度。

D.保護文化遺產,就是要保證傳承給我們這個時代的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使之處于自然狀態,避免人為的因素摻雜其中。

參考答案:

6.B(原文是“是不是能夠將所有的文化遺產都要商品化,都要產業化,都要能夠產生出經濟價值,這是需要商…了我國的高度重視”的說法沒有根據; D應為“盡量少受”。)

更多信息請查看高中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