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芒市遮放鎮中心校
一、學校簡介
遮放鎮中心校史創于1938年春,至今已有78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占地總面積134288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35188平方米,學校布局呈山壩區共存、點多面散的特點。全校區內有幼兒園3所(1所公立,2所私立),有小學16所,其中村完小10所(半寄宿制小學8所),校點6所。截止2016年1月,全校有教職工311人,專任教師305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學前教育有34個班,有在園(校)學生1247人,入園率80.05%;小學有120個教學班,有在校學生4228人,入學率99.75%。
二、學校大事簡記
解放前期,全校區僅有兩所小學,即現在的遮放鎮中心小學(創辦于1938年)和戶弄小學(創辦于1950年)。1938年春,為解決西南運輸處遮放辦事處職員子女讀書問題,在遮放土司多英培的土司衙門辦起第一所小學,即今日的遮放鎮中心小學。解放后,遮放教育如雨后春筍,僅在1954年至1969年短短的11年間,就先后創辦了遮冒小學、戛中小學、戶拉小學、新民小學、戶悶小學和老板寨小學。1974年至1980間全鎮掀起了辦學高潮,當時全校區學校達到了50多所。由于受到外敵侵略和社會發展的不穩定等原因的影響,學校先后在日寇入侵、解放初期、文革時期3次停辦。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為整合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到2010年全校區共撤并了37所學校,建成了遮放鎮中心小學、遮放鎮戶拉明德小學規模較大的兩所半寄宿制小學,保留了10所村完小和6個教學點。
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引領下,全校311名教職工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瞄準“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工作目標,按照“規范管理是學??茖W發展的根基,以人為本是學校和諧發展的前提,高效教研是學??缭桨l展的動力”的工作思路,始終堅持工作在改革中推進、在創新中發展,堅持教育教學永遠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在市教育局明確的工作目標、清晰的工作思路的引領下,在全校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正呈現出一派“校長用心管,教師用心教,學生用心學”的良好發展態勢,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管理水平不斷攀升,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主管部門的認可,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12年來,學校分別榮獲了 “2012年至2013年度教育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 、 “2013年至2014年度教育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 “2014年教育主要工作任務年終考核優秀獎”、“芒市首屆中小學生運動會小學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幼兒園成功申報“云南省二級一等示范幼兒園”;中心小學分別榮獲“省級綠色學校”、“ 州級綠色學校”、“州級文明學校”、 “州級平安學校”、 “市級平安學校”、“市級文明學校”、;弄喜小學分別榮獲“中國青少年優秀組織獎”、“中國青少年學校組織獎”、“州級平安學校” 、“市級平安學校”、 “市級德育示范校”、“芒市食品行業誠信單位”,新民小學榮獲“州級文明學校”、“市級平安校園”、“市級優秀少先隊大隊”;弄坎小學分別榮獲“州級平安校園”、“州級德育示范校”、 “市級德育示范校”、“市級平安校園”、“芒市食品行業食堂經營誠信單位”;明德小學還榮獲“學校管理優秀獎”等殊榮。
三、學校聯系方式
芒市遮放鎮中心校聯系電話:2977035,郵箱:www.zfzxx2008@126.com
四、現任領導簡介
芒市遮放鎮中心校校長:羅有昌,男,漢族,云南芒市人,1979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學校管理工作15年,經驗豐富,思路超前,措施新進,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廉潔自律,視校為家,視生為子。
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任中山鄉芒丙村校長。
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任原象滾塘鄉中心校校長。
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任芒市鎮中心校副校長。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任中山鄉中心校校長。
2012年2月至今任遮放鎮中心校校長。
五、遮放鎮中心校“1371”辦學理念
“1”即一個目標: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3”即三條思路:規范管理是學??茖W發展的根基;以人為本是學校和諧發展的前提;高效教研是學??缭桨l展的動力。“7”即七條措施:校園管理規范化,從干凈→整潔→美觀逐步推進;教師管理制度化,從以人管人→制度管人→文化育人逐步推進;學生管理自主化,從個人衛生→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逐步推進;教學管理精細化,從傳統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逐步推進;安全管理常態化,從單一說教→綜合宣傳→立體整治逐步推進;后勤管理透明化,從服務意識→綜合保障→規范透明逐步推進;辦學效益特色化,從力爭一點→多點開花→特色鮮明逐步推進。“1”即一個檢驗標準: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否逐步形成。
遮放鎮中心小學
遮放鎮中心小學位于遮放鎮東北端,西面距320國道800米,與鎮政府相距500米。創建于1938年,1938年滇緬公路貫通后,西南運輸處設立在遮放的辦事機構,為解決職員子女讀書問題,與遮放土司協調,于1938年春派女職員2名,在土司衙門辦小學一所,共招年齡不一的學童30余人,這是遮放壩第一所小學,即今遮放中心小學前身,1942年日寇侵犯滇西,學校停辦,1945年恢復,國民黨大軍云集滇西,遮放土司為謀求政治的需要,在駐軍幫助下,于1946年恢復辦學,并將遮放小學改為“中正小學”,校長由土司屬官擔任,學生最多時達80余人。1950年初,潞西解放前夕,學校再次停辦,當年秋在人民政府敦促下又恢復開學,并改名為遮放司立小學,1952年春由潞西縣人民政府接管為首批縣立小學。第一任校長由土司多英培兼任,副校長由畹町小學教員陸文沛調入擔任。
發展歷程:解放后,人民政府加強了對學校的領導,增強了師資力量,學校規模不斷擴大,1960年小學校內辦起了遮放中學和幼兒班,(1961年至1963年在調整中先后撤銷),文革開始后,學校工作受到沖擊,教育教學處于較混亂時期,1975年和1976年,遮放中心小學內又辦起了附設初中各一班。粉碎“四人幫”后,學校秩序逐步恢復,1978年被確定為縣屬重點小學,附設初中班并入遮放民族中學。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鎮教育事業步入了一個穩步、快速發展的階段,1985年,遮放中心小學教師宿舍建成,共10套,580平方米。1991年經主管部門投資,群眾集資及個人捐資共計23萬元,建成了教學大樓一幢,總面積768平方米,從此結束了中心小學長期使用土木結構教學用房的歷史,1993年,遮放中心小學已發展到了12個教學班,在校生達500余人,創歷史最高,1998年至1999年學?;I資26萬余元建成教師辦公樓一幢,面積504平方米,教師宿舍一幢,面積為240平方米,至此,遮放中心小學校園建設已煥然一新。遮放中心小學自解放后,先后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也為當地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作出了極大貢獻。截止2016年遮放鎮中心小學共有904名在校生,22個教學班,學校建筑面積達到7129平方米,65名教職工,學校辦學條件已達到標準化,教育教學成績逐年攀升。
遮放鎮戶拉明德小學
遮放鎮戶拉明德小學位于遮放壩子的正中----遮放農場的場部所在地戶拉,學校于2006年由原來的遮放農場第二小學、戶拉小學、遮煥小學、芒喊小學、拉相小學、丙法小學、回紅小學、鄧中小學八所小學合并而成。合并后得到了臺塑集團明德項目的援建,因此命名為“戶拉明德小學”。學校校園占地面積45畝, 現有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有教室30間。有價值20萬元的圖書3萬冊。有價值25萬元的科學,音,體,美等教學器材。在省教育廳民族教育處的關心下,在德宏首家實現農村小學班班通。
學?,F有教職工57人,29個教學班級,共有1418名在校生,其中住校生946人。是德宏規模最大的一所農村村級完全小學。生源覆蓋拱嶺、幫達、遮冒、戶拉 、戶弄、弄喜、戛中七個村委會,遮放農場場部機關、農場直屬單位和戶拉分場,戛中分場,共48個村民小組和農場生產隊.
一直以來,學校校堅持以“安全保質量、管理求效益、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德育為首位、質量求生存”辦學之路,以“師生發展為本,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辦學思想,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的辦學原則,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辦學目標,全力推進素質教育。以 “黨的教育方針和三愛教育”為依托,借助明德項目“全人教育”的理念 。學校狠抓師德師風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切實提高學校教師綜合素質,努力做到教育工作事事有人管,項項管得好,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
在過來的四年中,學校教師每學期都有20—30位教師得到鎮政府、遮放農場管委會或市政府的表彰獎勵。2015年有兩位教師榮獲芒市教育最高榮譽獎——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一位黨員教師榮獲市級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一位黨員教師榮獲市級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在學校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學校2012年1月成功承辦德宏州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2013成功承辦芒市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現場會。
在2013年市級教育督導評估中,家長測評滿意率為百分之百。
2012、2013、2014、2015年畢業班測試,遮放鎮190分學生人數中我校占全鎮的80%。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遮放鎮連續被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錄取的學生都是我校的畢業生,2013年元月,榮獲由省教育廳頒發的明德小學“甲等獎”;2013年2月,榮獲芒市教育局頒發的2011---2012學年度學校管理“優秀獎”;2013年10月,榮獲共青團芒市委、芒市教育局、少先隊芒市工作委員會頒發的“芒市優秀少先隊集體”獎項。通過全校師生共同努力,自2012年起,教育教學質量得到較大的提高,期末測試成績由2011年春季學期全鎮倒數第一上升到了2015年春季學期的全鎮順數第一,并連續保持止今。
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將根據當地黨委政府的要求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部署,依托明德小學質量提升項目,一如既往地抓實抓好課堂教學常規,使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有提升,努力將學校辦成全市一流、全州知名的現代化農村小學。我們堅信戶拉明德小學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遮放鎮戶弄小學
遮放鎮戶弄小學位于320國道西側2公里處,與芒市大河相隔一公里,是遮放壩子建校較早的學校之一,建于1950年。
目前,學校由2009年至今戶弄村委會小學有一所完小即戶弄小學(學生210人)和兩個教學點即非允小學(103人)、遮告小學(學生153人),在校生466名,專任教師32名,
建校時,有學生28人,教師1人,第一任校長鄧興福(原籍廣東——國民黨黨員)。1966年,學校擴展到3個校點;1973年學校增至13個教學點,學生多達800余人。改革開放以后教育迎來春天,學校逐步撤并,至今剩下3個校點。
近年來,學校在各級黨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社會各界人士及中心校領導的關心幫助下,特別是普及義務教育以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巨大改善,同時學校的“控輟保學”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前無一人輟學。學校立足現有條件努力打造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完全小學,積極爭取擴大辦學規模,把學校做強做大,緊緊跟上時代步伐。
學校抓住教育改革契機,大力開展教研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興趣,根據學校實際堅持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創新。
學校在“鄉土傳承,和諧創新”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全校教師團結一心、努力拼搏、積極工作。形成了“誠實、求真、務實、合作”的校風;“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的教風; “積極、勤奮、上進、活躍”的學風。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我們的付出將會跟隨“貢米”香飄萬里。
遮放鎮弄喜金源小學
遮放鎮弄喜金源希望小學距遮放政府約5千米,緊靠320國道線,是一所以傣族學生為主的全日制小學。學校占地面積6667平方米,建筑面積2789平方米。校園花團錦簇,綠草如茵,樹木環繞,生機勃發;教學樓、教師宿舍,計算機室、實驗室、圖書室、舞蹈室、體育室、美術室、少先隊活動室、多媒體教學系統、監控系統等校舍場地、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學?,F有8個教學班(含1個學前班),學生人數242人,其中傣族學生居多。教職工17人,其中專職教師15人,后勤1人,外出頂崗1人。其中本科學歷11人,大專學歷5人, 是一所充滿現代化氣息的鄉鎮全日制小學。
學校本著“篤學尚行,以人為本,均衡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師生成功,學校發展,社會滿意”為宗旨。以“教學優質,質量領先”為辦學目標,以“惜時、明理、自信、自強”為學校校訓,以“和諧、嚴謹、博學、開拓”為學校校風,以“敬業、愛生、勤學、自立”為學校教風,以“尊師、守紀、勤奮、上進”為學校學風。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設了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項目,突出葫蘆絲和腰鼓特色。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使學生多元發展。
近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我校領導班子勵精圖治,自強不息,帶領全體教師,銳意改革。多次獲得“德宏州平安校園”、“德宏州文明學校”、“芒市德育示范學校”“芒市平安校園”、“芒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試點學校”、“遮放鎮教學質量二等獎”等殊榮。
遮放鎮遮冒小學
遮冒小學創建于1954年,至今已有57年的辦學歷史。位于龍江邊遮冒村原土司多英培的家中,故名為遮冒小學,距遮放鎮16千米。學校占地面積3530平方米,校舍建筑建筑面積931平方米,有教學樓一幢,教師宿舍一幢,建議教室一幢,學校內設實驗室、圖書室、電腦室和遠教衛星接收室。
目前,遮冒小學有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有263人,其中傣族252人,景頗族1人,德昂族1人,漢族9人,教師有11人。
多年來,學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中心校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教師的發展,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的辦學思路,圍繞“真誠感動未來”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全力實現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宏偉藍圖,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抓住機遇,改善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學校成為師生的樂園、學園。以“打造傣家人民滿意的學校”為目標,進行科學化、民主化管理,全體師生堅持不懈、共同努力,龍江邊上的遮冒小學將托起明天的太陽,照亮每個兒童的心靈!
遮放鎮弄坎小學
弄坎小學位于遮放鎮西南端,壩子尾,龍江西岸,是一所農村半寄宿制小學。學校創建于1969年9月,由當年弄坎鄉黨支部書記方曼喊招集全鄉社干籌資投工出料始建,前身叫老板寨小學。自1985年至2009年,學校先后將弄坎小學、芒帕小學、達弄小學、芒丙、南么、芒棒小學并入老板寨小學.并根據所屬村委會行政關系將老板寨小學更名為弄坎小學。到2016年,學校占地11600㎡,建筑面積4119㎡,現有14個教學班,其中小學教學班12個班,在校生513人,學前班2個,學生99名。全校共有在校生612人,其中,住校生402人,少數民族學生496人;有教職員工28人,其中專任教師26人,校醫1人,后勤1人,有臨時工3人。
33年前,以老板寨小學為中心的弄坎校區,下設10個校點,為不斷整合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節約辦學成本,根據“宜并則并,宜撤則撤”原則,在“大辦教育,辦大教育”的辦學思路指導下, 1983年撤并上幫瓦小學,1986年撤并了芒帕小學, 1988年撤并了廣相小學,1990年撤并了允廣小學,于996年撤并了弄坎小學,2003年撤并了達弄小學、芒勒小學,2006年撤并了芒丙小學,2010年撤并了南么小學和芒棒小學。經過歷史多年的大力撤并,目前,僅存1所村完小,將原老板寨小學更名為弄坎小學。
近年來,學校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心校的具體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和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教育發展剛要,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探尋適合學校發展的新措施、新方法、新思路。全校30名教職員工始終堅持工作在改革中推進、在創新中發展,堅持教育教學永遠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奮發圖強、艱苦奮進、堅持不懈、努力奮斗,扎實完成各級領導和中心校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學校各項工作開展有序。學校正呈現出一派“班子用心管,教師用心教,學生用心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中心校的認可,受到了家長及社會的一致好評。2013年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 “2013年度管理優秀獎”、2014年被評為市級“德育示范校”、“食堂經營誠信單位”;2015年獲得州級“平安校園”州級“德育示范校”等榮譽。
遮放鎮新民小學
新民小學始建于1960年,是邊境線上一所典型的寄宿制少數民族學校,學校占地面積3330平方米,學校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97人,其中少數名族占56%,主要有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等。目前,有7個教學班,在校生231人,其中寄宿生185人,少數名族學生120人,緬籍學生25人,教師13人。
“風雨同舟數十載,歷盡艱辛成此景。”新民小學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傾力指導下,在社會各界及海外華僑愛心人士的大力關心幫助下,在當地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下,始終堅持“讓孩子走出邊境”的辦學理念和“努力爭創遮放鎮一流示范小學”的辦學目標,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有用人才,積極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奠基。近三年來市委、市政府投入資金152.3萬元,海外華僑愛心人士捐資2.48萬英鎊,折合人民幣27.7萬元,累計投入資金180萬元進行危房改造,新建了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廁所、操場、籃球場、圍墻及大門等,學校舊貌換新顏,告別了往日在危房中學習和生活的歷史,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工作環境。
同時,學校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開展勤工儉學工作,力求做到“四個一”即種好一園菜,管好一園菜,養好一欄豬,辦好一個食堂,讓學生“進的來、吃得飽、吃得好、留得住、學得好”,將勤工儉學工作與學校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2010年3月與芒市邊防大隊達成協議警民共建“愛民固邊示范學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不斷深化和鞏固勤工儉學工作成果。經過50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條以種植蔬菜為主,養殖生豬為輔的勤工儉學之路。2010年被潞西市教育局評為“勤工儉學示范小學”。2011年1月我校作為全州中小學勤工儉學現場會芒市看點之一,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2011年9月被評為云南省級勤工儉學先進集體,2013年12月被評為德宏州勤工儉學先進單位,2014年10月被評為芒市平安校園,2015年3月被評為芒市少先隊工作先進集體,2015年12月被評為德宏州平安校園。
遮放鎮邦達小學
邦達小學位于遮放鎮西南邊境,始建于1959年,與緬甸黑猛龍隔水相望。邦達小學建校50余年來,承載了幾代教書人的無數的夢想與渴望,歷代教職工的勵精圖治、默默耕耘,為邦達教育的明天種下了希望的種子?,F在的邦達小學教師一定會接過他們的接力棒,書寫邦達小學的輝煌。
學?,F有6個教學班,190名學生,10位專任教師(其中女教師8人,傣族1人,景頗族1人),全部??埔陨蠈W歷,配備了音、體、美專任教師,教師平均年齡27歲,他們斗志昂揚,熱情奔放,他們正以全部的精力在教育戰線上實現著他們的理想。
2010年,學校趁“兩基國檢”之機加強了“三室建設”:配備了學生計算機教室,共配備學生用計算機15臺;圖書室配備了圖書兩千余冊,生均達20冊以上;實驗室配備了規范的實驗儀器。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州、市教育局和遮放中心校的直接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過全鎮教學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績。
現在,學校整體搬遷至77332部隊63分隊邦達營區,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翻開了邦達教育新的一頁,將續寫邦達教育新的篇章,開創邦達教育新的輝煌!
遮放鎮翁角小學
遮放鎮翁角小學建校于1951年,至今已有65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山區寄宿制小學,也是芒市第一所景頗族小學。學校占地面積6660平方米,建筑面積1295平方米。目前,共有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20人(少數民族學生45人),其中學前班24人;全校寄宿生84人,學前班21人;教職工9人,女5人,少數民族3人,其中專任教師9人(本科學歷6人,大專學歷3人),工勤人員2人。
作為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小學,多年以來,學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教育主管部門的直接指導下,在當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帶領全體教師,一直堅持“全面發展打基礎,培養特長育英才”的辦學宗旨,堅持“走民族特色教育”的路子,以順應時代發展的辦學理念為基點,以新異的校本特色為支撐,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動靜結合的育人模式為抓手,積極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辦學路子,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建立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管理正向著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一只年輕、有活力、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正逐步形成,教學質量逐年攀升。2011年11月,被市教育局定為“芒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試點學校,在市教育局及教科中心的關心和幫助下,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不斷明確目標、創新思路,改進措施、方法,2013年秋季學期我校成績從全鎮倒數第三提升到了順數第三,2014年春季學期又提升到了全鎮的第二名。2015年春季學期學校成績保持全鎮第二名。
遮放鎮綠地希望小學
芒市遮放鎮綠地希望小學位于遮放鎮至芒海鎮公路線四公里處的小山坡上,創辦于1994年,由原東山鄉九年制學校撤并后創辦的,至今已有17年的辦學歷史,當時僅有一個民辦教師,一個教學班。經過數年的風雨歷程和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學校初具規模,服務半徑擴大到20余千米,校園占地面積為26640㎡,建筑面積為5763.7㎡,教學樓、學生食堂、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各一幢,200米的運動場一塊。
目前,全校共7個教學班(含1個學前班),在校學生人數275人,民族學生92人;有教職工15人,專任教師14人。
近年來,我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直接指導下,始終堅持“一切為孩子、為一切孩子、為孩子的一切”的辦學宗旨,銘記“志存高遠、求真務實”的校訓,團結帶領全體教職工,教書育人,積極進取,狠抓落實,學校管理水平顯著提高,教育資源不斷整合,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日趨成熟,蒸蒸日上,正向現代化、人性化的綠色和諧安全學校邁進。
學校先后榮獲過“市級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教育教學質量在全鎮名列前茅,成為遮放鎮的一面旗幟,2006年3月獲遮放鎮教學質量優異獎,2006年9月獲遮放鎮教學質量一等獎,2007年3月獲遮放鎮教學質量二等獎, 2008年3月獲遮放鎮教學質量一等獎;2009年2月榮獲遮放鎮秋季學期教學質量獎第三名;2011年12月榮獲遮放鎮中心校首屆小學生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
遮放幼兒園
遮放鎮幼兒園位于遮放鎮戶悶村,創辦于1989年9月,占地面積約2653平方米,是一所半日制的鎮級幼兒園。目前在園幼兒274名,6個教學班,分別設有兩個大班、三個中班、一個小班。教職工18名,學歷達標率100%。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大力支持和關心下,2012年得到了42萬元的國家教學配備資金,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F在已發展成為一所管理規范,辦學理念先進,師資隊伍健全,辦學條件優越,辦園特色突出的鄉鎮幼兒園。2014年和2015年獲芒市辦學效益評估優秀獎,2015年11月成功晉級為云南省二級一等示范幼兒園。
近年來,始終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指南》為指導,本著一切為保教服務,一切為家長服務,堅持勤儉辦園的原則發展幼兒園。同時注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體現幼兒活動的主體性,針對幼兒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各個方面進行教育,發展幼兒的知識、技能、能力、情感和態度,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幼兒的個性發展和不同水平上的提高。在師資上立足自培,建立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好、業務精、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堅持以園為本,以法建園,積極探索素質教育與園本化課程。“培養習慣、張揚個性、健康成長、快樂生活。”是遮放幼兒園育人目標。“將愛心獻給孩子、把放心留給家長。”是遮放幼兒園辦園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