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展示活動王老師又帶給我們一節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
1. 王老師做到了“適時遷移”。她先讓學生根據書本上的課文回答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having a music lesson)后立即遷移,讓學生回答“What are we doing?”,學生能靈活變通回答出:“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這樣的遷移能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所學句型。
2. 王老師的這堂課師生互動多,課堂氣氛活躍。這堂課上我看到了王老師的課件上有不少要學生到文中找答案回答的問句;課堂上我看到了四人小組的合作練習;課堂上我看到了小組起立分角色朗讀;課堂上我看到了全班分成四大組的分角色朗讀。
3. 課堂結構完整,環環相扣,重難點突出。整堂課給人的感覺是流暢的,從檢查預習,到新授,到分組朗讀,再到動筆練習,是清晰自然、一環扣一環的。
王文文老師利用課文圖片,以及圍繞每個段落的幾個主要的問題來組織課文教學,教學層次非常清晰,對學生整體的理解課文有較大的幫助。由于在重難點突破部分已經對其中一些難點進行了分解,所以A部分課文對學生來講是比較簡單的。課上得很成功!
聽完課后,給我最大的感觸是A部分課文的教學上。首先我們應明確教材各版塊的要求。A部分課文教學目的是要學生學會說話“Learn to say”,也就是學會表達。在A部分課文教學上,我們應該先思考這個版塊的功能性,而不是考慮什么句子是重點。結合我自己多年的英語教學,在A部分的課文教學中,總是會先思考哪些是重點句型,哪些是要學生掌握的,而忽略了它的功能性。A部分的課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說,學會交流。通過今天的聽課,我也反思了我曾經的英語教學。現在A部分課文作為第一課時教授,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總是擔心學生可能掌握不了,總想什么都讓學生掌握??傆X得A部分教學內容多?,F在我覺得,我們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自己。也許今天做不了,學生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一直能堅持把自己的課好好設計,慢慢的,學生的能力會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