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下的中國不美麗》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來源:易賢網 閱讀:1178 次 日期:2017-01-18 16:24:2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霧霾下的中國不美麗》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霧霾下的中國不美麗》高一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①這幾天,多個城市再度被霧霾籠罩。這似乎已成常態的霧霾天氣,讓民眾很焦心。惡劣的空氣質量不再只是一個警告,而是已成切實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霧霾的侵襲下,走進了醫院。

②空氣污染不停地亮“紅燈”,這是中國社會在2013年甫一開年即遇到的棘手問題。中國的環境污染,從個案、局部,上升為一個全局性的問題,在空氣污染方面表現得更為明顯。不少城市,尤其是一線大城市,首當其沖。霧霾之下,有嘆息、有恐懼。

③霧霾天氣的不斷出現,讓人相信,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確已經到了一個非轉型不可的階段。事實上,霧霾的影響,也不僅僅傷害人的健康??纯疵襟w上那些占據主要版面的報道吧:高速公路被迫關閉,許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業在政府部門的緊急指示下停工……這是一幅多么亂哄哄的圖景。

④這樣的圖景,倫敦曾出現,洛杉磯也出現過。霧霾下的中國,與一些發達國家的重要城市曾有過的情景并無二致。程度越來越深的工業化,加上汽車駛入千家萬戶,這是空氣污染最重要的成因。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升級滯后的油品、城市建設中的大量揚塵,以及汽車尾氣等,都是空氣污染的“罪魁”。

⑤沒有一個人喜歡霧霾天。菜場的大媽不喜歡,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不喜歡,進入中國發展的跨國公司外籍高管不喜歡,各級政府官員也不喜歡。面對不斷出現的霧霾天氣,正視環境污染的嚴峻挑戰,所有人都必須有所作為,這已成為無可回避的時代課題。

⑥從政府的角度來說,首先要明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條死路。環保部門須制定更為嚴格的環境標準,并力求不打折扣地執行。前者涉及的是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后者則跟環境制度的完善與執行聯系在一起。就在昨天,新華社發表了一篇述評,稱“霧霾天氣敲響中國經濟轉型警鐘”。這還算是一種溫和的告誡。環境的破壞,對這片土地及居住其上的人的傷害在不斷增大,環境污染的經濟成本也在急劇上升。這樣的現實,在倒逼諸多地方主政者要以大局為重,勿為眼前利益而失長遠利益。

⑦在改善空氣質量方面,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能源結構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業的排放,是降低汽車尾氣的污染量。在這個過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為一己之政績而不顧環境者,仍會存在;為一企業之利益而阻礙治理的力量,仍會存在;環境系統中為小部門甚至個人私利而執法不嚴的情形,仍會存在。對抗環境污染,不會是一個單純的挑戰,其中一定夾雜著許多人為的、利益的因素。這些因素使得問題更為復雜。

⑧霧霾天氣的不斷出現,也在警告所謂汽車時代的沉重代價。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審視。汽車尾氣污染量的下降,顯然有賴于每一個車主的努力。城市追求更為優質的公共交通系統,當與個人自覺地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結合在一起。這同樣是挑戰很大的一個工程。

⑨ 美國經濟學家奧爾森在其名作《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早就論證過,所謂理性的“經濟人”難以為集體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動。很多人總想著“搭便車”,由別人來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結果,少有人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標也往往成為泡影。呼吁全民為治污擔起責任的時代命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走出集體行動的困境,要在觀念層面達成共識,內化為各自的理念,并將理念轉成實踐。

⑩霧霾下的中國,不是美麗中國,是打破糾結、直面環境挑戰的時候了!

(選自《第一財經日報》,有改動)

8.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分)

9.霧霾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3分)

10.第⑨段引用美國經濟學家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的論述有什么作用?(2分)

11. ⑥⑦兩段文字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3分)

12.段時間網上流行著很多有關霧霾的俏皮語,如“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厚德載霧,自強不吸”等,你能不能也寫兩句呼吁防治霧霾的宣傳語。(2分)

參考答案:

8. (2分)面對不斷出現的霧霾天氣,正視環境污染的嚴峻挑戰,所有人都必須有所作為,這已成為無可回避的時代課題。

9. (3分) 傷害了人的健康(1分),嚴重…看花,環境保護似水中望月

(3)十面“霾”伏,四面楚歌

(4)仙境樓閣把我繞,滿街滿眼是口罩(每句1分)

更多信息請查看高中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