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十個單元,八個新授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兩個Project分別以游戲及手工制作為主題,結合功能和結構,安排了一系列語言實踐活動,這樣設計和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索等方式。學習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及學習技巧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補充的互動過程。
《譯林版小學英語1A》中的8個新授單元,每個單元由 Story time,Fun time,Song time或Rhyme time三個板快組成。這些板快的主要功能如下:
第一板塊是Story time情景對話板塊。通過情景對話呈現話題,日常交際用語,單詞和短語,著重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簡單口頭交流的能力。
第二板塊是Fun time,通過游戲,手工制作等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聽說,思維和動手等能力。
第三板塊Sing a song/ Say a rhyme通過唱歌曲,說歌謠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英語聽說能力。
在這三個板快中,Story time是主題學習板快,其余兩個板快都緊緊圍繞該板快中的話題,功能和句型,編排視,聽,說,唱,畫,游,演,做,等教學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聽懂、會說日常用語Hello!/Hi!/ I’m…/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This is…/This is a…/ Is this a …?/ Yes. No./A…, please. OK. Thank you./Look at my…It’s nice./Put on your…要求發音準確、語調自然。
2、能聽懂、會說Su Hai, Wang Bing, Yang Ling, Liu Tao/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night/dad,mum, Miss Li, Mr Green/a teddy, a box, a bag, a puppy/a banana,a peach, a cherry, a grape /red, green, blue,pink/dance, sing, draw, cook/a coat, a scarf, a beanie,a sweater等單詞(其中包括:人物,時間,家庭成員,學習用品,水果,表示動作的動詞,玩具,顏色等),發音準確。
3、能根據對話場景,使用學過的句子主動交流。
4、會唱歌曲Hello/This is Mr Green /A yummy banana/I can sing,會說歌謠Good morning /Puppy, puppy/Balloon, balloon/A red scarf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
2.能根據實物、圖片說出所學單詞,發音基本正確。
3.能在非語言提示(如圖片、手勢等)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4.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以學過的歌謠。
四、班級分析
本人任教一(1)一(2)兩個班級,其中一(1)班58人,一(2)班58人,人數比較多。這些學生中大部分孩子從未接觸過英語。對于這些新入學的小學生來說要同時面對中文和英語兩門新的語言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困難,而且他們不可能長時間地注意某些事物,比較好動,有點坐立不定。反之因為他們初次接觸英語,比較感興趣,很好奇,很有新鮮感,學得很認真。因此作為教師就要客觀遵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造良好的學習時機,努力激發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喜愛英語這門學科,繼而學有所得。
五、主要措施
1.以形象生動的圖片、聲音及豐富的肢體語言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喜愛英語,從而能愛說英語。
2.以豐富又簡單的英語課堂用語來感染學生,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語感。盡可能多地創造充足的語言“習得”機會,給孩子們創設“習得”的英語學習環境,盡可能多地“習得”英語。
3.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后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4.建立小組合作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充分發掘學生潛能。
5.注重學生在開始階段對基本發音、朗讀等習慣的培養。不求速度,但求精、準。
6.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不讓一個人掉隊。
7.不斷總結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得失,經常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