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帶來事業單位行測考試練習題。
1.
2.順從是指互動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動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從另一方。順應的含義比順從更廣泛,除了有順從的含義外,它還指互動的雙方或各方都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實現互相適應。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屬于順應的是:
A.王某經常將垃圾堆放在家門口,影響了居民樓內的環境衛生,鄰居們向他提出意見后,王某家門口變得干凈起來
B.小燕經常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經理根據小燕的表現在員工大會上表揚了她,并給予獎勵
C.某食品廠因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被工商部門處以20萬元罰款,該廠以罰款過重為由提起行政復議,上級工商部門作出罰款10萬元的決定
D.強盛公司與榮發公司有意進行合作,經過多輪激烈地磋商,雙方都降低了自己的條件,從而實現了合作目標
3.民族:圖騰
A.人:精神 B.國家:國旗
C.瓷器:質地 D.火藥:硝酸
4.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要全面地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要聯系地看問題,防止孤立的觀點;要發展地看問題,不能靜止地看問題。
因此,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看問題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
B.不僅要看到事物的本質,而且要看到它與周圍事物的聯系
C.人性都是一成不變的,對犯罪分子決不能給他改過的機會
D.共產主義一定會取得勝利
題目答案與解析
1.【答案】C。解析:每組后兩個圖形疊加保留全部線條,得到第一個圖形,只有C項符合。
2.【答案】D。解析:順應的定義要點是雙方都調整自己的行為。A選項只是王某調整了自己的行為。B選項不涉及行為調整問題,故排除。C選項只有上級工商部門調整,也可排除。D項符合定義。
3.【答案】B。解析:圖騰是一個民族的標志與象征,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與象征。
4.【答案】C。解析: C項是“一成不變”地看問題,不是“發展地看問題”,因此不屬于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