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況
比較教育專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依托的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的前身為1964年成立的西歐北美教育研究室, 1980年代成為我國比較教育學最早的三大博士點學科之一。經過幾代學者的不懈努力,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績,形成了以下優勢與特色:聚集了一大批、多語種(英語、德語、俄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等)高水平的比較教育研究專家,其中許多都有國外留學背景。 本專業研究人員率先在國內評介和研究有影響的國際教育理論與思潮,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布魯姆《教育評價》、布魯納《教育過程》等,為廣大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者提供了一大批教育科學新著和經典著作譯本。 本專業成為我國了解西方教育的窗口,自1960年代起系統研究美、英、德、法、日、俄等國的教育制度、政策和實踐發展動態趨勢,并率先邀請胡森、布魯姆等世界教育名家來校進行學術訪問與交流,在我國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贏得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認可,成為參與世界教育合作和對話的重要力量。本專業主辦的重要學術期刊《外國教育資料》(后更名為《全球教育展望》)雜志成為推動我國比較教育研究的重要陣地,也是我國教育界了解世界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1980年代以來,本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教育研究專家、教育領導管理人才、優秀中小學教師以及其他領域的高級人才。 2000年之后,該專業研究人員在國外教育理論和思潮、全納教育、雙語教育、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教育社會學、國際教育政策、學習科學與教學變革、教育電影研究、跨文化教育與學習等研究領域不斷開拓,為比較教育學的發展開啟了多個新的重要的發展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 教育制度與政策比較研究
2. 國際教育理論與思潮研究
3. 課程教學與學習科學前沿研究
4. 教育社會學比較研究
5. 學生發展指導研究
6.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7. 公民與道德教育比較研究
主要導師【適用2017年招生】
鄧志偉 劉德恩 黃志成 王斌華 彭正梅 鄭太年 趙中建 吳剛 趙健 沈偉
專業課程
國際與比較教育學、教育學術前沿講座、教育的質性研究方法、教育的量化研究方法、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國際教育理論與思潮研究、專業英語、中外教育改革專題研究、教育與政治專題研究、學業成敗的社會學比較研究、學習科學導論學校管理、課程與教學比較研究、學生評價的理論與方法、教育社會學前沿理論研究
研究生畢業后主要去向
本專業研究生畢業后主要在高校、中小學、教育研究機構、教師培訓機構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以及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文化機構及企事業機構任職。
專業希望招收具有何種專業背景的考生
本科專業不限,但鼓勵非教育類專業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