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外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來源:易賢網 閱讀:727 次 日期:2016-12-15 15:41:1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淺談外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淺談外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加強素質教育,我認為以下三點至關重要。

一、在教學中滲透民族自強意識

長期來,外語教學只注重語言文字的教學而忽略精神素質培育這是一個不小的失誤。有人預言,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怎樣來理解這個預言?我曾赴澳教學一年,在昆州一所中學任教中文,也即他們的外語。緒論課是澳州教師上的,他不客氣地開宗明義:“我們要好好學習中文,因為中國地大物搏,人口很多,是很好的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你們學好了中文可以去那里圖謀發展。”澳洲人也認為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但僅僅是從他們的發展角度來尋找市場和勞動力的,如果我們的莘莘學子拼命學習外語,不過想求取一個外國老板的洋飯碗,那還會有什么“中國的世紀”呢?而新世紀的腳步聲確實已非常急促了,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滲透民族自強意識已是十分緊迫和必要的了,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懂得,他們生在一個文明古國,祖先為他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淀而并非只有貧窮;勤奮刻苦、改造世界本是我們民族的優秀精神,千萬不要數典忘祖,只有具備了民族自強的意識,才能走到哪里都是一個大寫的人。

二、在教學中增強文化素養的培育

過去,外語教學的習慣做法是:將課文當作生字、句子與語法的載體,而課文的背景、語言風格以及文章本身的內涵卻很少被重視、被開掘。我們在課堂上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典型句型的分析上,像推導數學公式那樣把復雜的長句一步步解開,我們樂此不疲,卻也活生生地把一些很好的范文支解得零零碎碎,更何談理解、體味、欣賞和學習了。這也是我們的學生外語語法學的很多,而外語語言修養卻普遍水準不高、語匯貧乏、缺少風采的原因。如何扭轉這些由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病呢?從目前學生外語學習的狀況來看,只要教與學的觀念改變了,我們完全有條件在教學中著意增強文化素養的培育。

條件之一,我們有很好的教材。以高中三冊教材為例,涉及的文體、內容和文章的語言風格、時代背景還是相當廣的,有十八、九世紀文學名著選摘、有偉人的演講、有異國風光的描述和有趣的科普讀物,還有褒揚真、善、美的詩與戲劇,其中自然包含著許多外國歷史的、人文的、文學的、科學的甚至經濟的知識,我們只需在課堂上勻出一定時間,有意把課文的內涵展開,那么,我們的外語教學就會變得立體而豐富,就會產生無窮的意趣,學生求知的觸角便可作多方位地延伸。

條件之二,我們有好學的學生。以中國學生的勤奮、刻苦和聰明,如果能使他們意識到探求外語背景文化的重要性的話,我想他們會提出更有質量的問題。

因此,外語教學有責任也有條件努力去做這方面的引導和培養。

三、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外語應用能力

應試教育的一個弊病,就是培養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學生。雖然考試、選拔現在是,將來也還是一種知識水準的衡量手段,但分數、學歷不完全證明能力。能不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對社會的貢獻,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這一點,現在已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了。聯系到外語教學的現狀,最緊要的問題,當然就是如何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上有所提高。我所在的南洋模范中學,生源好,教學硬件好,教師自身知識結構也較好,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我們組織了學校英語廣播和英語熱線電話。我在中午電話熱線開播以后,不停地接到學生的電話。有一些是詢問課后作業的解答,更多的是只想與我用英語交談交談,話題涉及很廣。有位女學生在電活中告訴我:她參加了美國“肯得基”杯口語競賽,被選為榮譽禮儀小姐,但她擔心自己相貌平平,會否見了總裁后被刷下來……接聽這些電話,我感到很快慰。

學生在十分放松的情境中,積極的表達欲使他們的口語能力有超常發揮,清楚、流利,也較得體。當然,我也不時地對他們口語中的缺陷、錯誤加以糾正。這種教與學的方式十分和諧,學生不僅歡迎而且感到很有效。由此推想,我們是否也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些好的情景,給學生更多動腦、動口的參與機會?

回想起來,我曾上過一堂“答記者問”式的復習課。我坐在學生中間,不時地回答他們的各類問題,有時也拋出一、二個思考題,讓他們稍作思考后回答我,或者我將一個較難的問題“挑動”學生爭辯。我發現這種討論的氣氛特別能加強邏輯思維。為了回答或駁倒對方,必須特別清晰地歸納思路和調整語言方式,學生的注意力異常集中。盡管他們用英語提問或口答尚感吃力,但沖出第一步總是學會走路了。

更多信息請查看小學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淺談外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