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區團結谷律中心學校簡介
西山區團結谷律中心學校位于昆明市西郊的團結鎮谷律便民服務中心(原西山區谷律彝族白族鄉)片區,距離市區46公里,東接團結,南臨安寧,西與祿豐接壤,北與富民交界,縱橫交錯,交通四通八達,有較強的輻射力,具有很好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這里居住著8400多彝、白、漢、苗等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9、2%。谷律地區面積為171平方公里,擁有占總面積82、7%的豐富的森林資源,是周邊地區管護得最好,面積最大,最廣闊的一片森林。憑借昆明近郊這一片植被最好的森林,被譽為“昆明市的后花園”。廣闊的森林,良好的生態,清新的空氣,是谷律發展生態旅游業的三大特色。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業,提升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中心學校成立于西山區教育綜合改革時的2006年1月,由原來的西山區朵畝小學(1964年建校)、妥排小學(1932年建校)、律則小學(1935年建校)、樂畝小學(1916年建校)和蔡家小學(1964年建校)等五所完小組成,承擔著朵畝、妥排、律則、樂畝和蔡家五個村民委員會轄區內48個自然村的小學六年免費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任務,中心校點設在原朵畝小學,下屬妥排、律則、樂畝和蔡家等四所分校,教職員工60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24人,一級教師26人,二級教師4人,工人6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市“百優”教師3人,區特級勞動模范1人,西山區骨干教師5人。由于谷律屬于山區,地廣人稀,學校班級多,班額小,現有35個教學班588人,最大班額34人,最小班額13人。由于村落分散,大多數自然村距學校在5公里以上,除了學校所在村子以外的幾乎所有學生只有住校就讀,除雙休日、節假日外,師生都在校食宿,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工作、學習、生活在一起,屬省、市定點寄宿制學校。學校有勞動基地6、5畝,建有蔬菜大棚3個,課余時間,教師帶領學生養雞、養豬、種菜,一方面使學生得到鍛煉,學到了一定的勞動實用技術,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區學生的生活,也形成了學校的一個特色。
學校占地總面積15568、85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8967平方米,生均15、25平方米,各種功能室齊全,達到了必備的辦學條件。學校教育工作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牢固“質量立校、文化理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理念,以科學管理學校為支撐,以教學為中心,加強兩支隊伍建設,不斷開拓創新,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真抓實干,形成了“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治學、科學民主、優質高效”的教風和“樂學、勤學、會學”的學風,努力去實現“德智雙全、學創俱能、身心兩健”的育人目標,使山區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取得了新的成績。曾先后獲得云南省中小學勤工儉學先進集體、昆明市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和明星學校、市區級文明學校、西山區一級小學、督導評估合格學校、西山區平安校園、西山區現代課堂組織與管理優秀學校、西山區校本培訓先進學校、西山區交通文明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全體教師在較艱苦的條件下,守得清貧,耐得寂寞,辛勤耕耘,無私奉獻,愛生如子,愛校如家,多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為創造西山教育的“谷律現象”、“谷律精神”輸送了一批批合格新生,在山區學校中獨樹一幟。
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新昆明建設不斷深入,各級政府不斷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山區學校的辦學條件也不斷得到改善。谷律教育正與蓬勃的生機從臥云山的朝霞中走來,從充滿希望的螳螂川畔走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關心支持下,谷律教育人一定不辱歷史使命,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關心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谷律這片渴望知識的熱土上,辛勤耕耘,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山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優秀的后備力量,再立新功。
中心學校地址:西山區團結鎮朵畝村委會;郵編:650105
聯系電話:0871-8405037(校辦公室)0871-8405049(中心校點)
傳真:0871-8405037
郵箱:glzxxx037@163.com
妥排分校地址:西山區團結鎮妥排村委會
聯系電話:0871-8405034
律則分校地址:西山區團結鎮律則村委會
聯系電話:0871-8405065
樂畝分校地址:西山區團結鎮樂畝村委會
聯系電話:0871-8405097
蔡家分校地址:西山區團結鎮蔡家村委會
聯系電話:0871-840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