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學院工學院簡介
來源:紅河學院 閱讀:4642 次 日期:2016-11-30 14:59:5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紅河學院工學院簡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工學院

【概 況】 工學院下設7個專業,分別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育技術學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機械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自動化專業;1個教研室:大學信息技術課程教研室;1個綜合實驗中心。目前,工學院有教職工8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高級實驗師1人,有講師41名,工程師5名,其他中職人員2名,初職人員8人,合同制實驗室管理人員2人;博士6人,碩士59人(含在讀博士12人);全日制學生人數1952(包括繼續學習學生)。

【教學管理與建設】 工學院嚴格按照學校的各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嚴肅教學紀律,嚴格教師考勤制度。教師和實驗人員課前教學準備充分。教師課前均認真準備了教案,教案內容充實,格式規范。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教案等教學資料齊全,圓滿完成了各項教學工作任務。1、順利完成各項教學常規工作,包括排選課及教材預定,教學期初及期中檢查,轉專業,四六級考試,聽課評課,教學材料及畢業論文(設計)等各類材料的收集整理。2、每年對校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申報在全院做了宣傳動員,2015年工學院共成功申報了14個項目。大學生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5項。3、工學院注重考試管理和考風考紀工作,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科研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工學院教師公開發表論文47篇,其中被三大檢索(SCI ,EI,ISTP)收錄的論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10篇。在研省級科研項目24項,其中,2015年新立項目8項:201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湯松:哈尼族民俗文化資源基礎數據庫建設);2015年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青年項目1項(謝鴻齡:風光儲多能互補的微電網運行及能量優化研究); 2015年度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一般資助項目2項(俞利賓:偏心杠桿齒輪系研究;華靜:分區支持向量機法(SVM)在紅河電網負荷預測中的應用);橫向項目3項(張紅偉:房巡檢小車研究與開發;郭德偉:現代農業生態循環利用項目;李俊生:紅河州邊境(界)地區無線電電磁環境監測發展研究); 2015年獲得發明專利1項(雷競業),實用新型專利20項(雷競業1項,趙伶俐1項,劉帥9項,張文斌3項,王鴻鈞1項,張紅偉2項,劉玉福3項);軟件著作3項(晏立1項,郭德偉1項,趙伶俐1項)。目前,工學院教師在研科研項目40余項,經費合計:270多萬元。

【師資隊伍建設】工學院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大了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致力于中青年教師的培養,注重教師隊伍結構的調整,鼓勵老師從“職稱晉級”、“學歷、學位提升”、“提高科研能力”、“提高專業水平”等方面發展。工學院現有吳伏家、牛林、徐紹坤、李俊生、張培、王鴻鈞、熊偉、傅錦偉、許海成、張文斌共10名在職教授,有吳伏家、張文斌、劉帥、趙伶俐、劉祥明、鄒敢共6名在職博士,有朱家興、蘇艷萍、雷競業、湯松、劉帥、楊亞河、楊在寶、程加堂、趙伶俐、孫建洪等19名副教授,有張紅偉1名高級實驗師,有講師41名,工程師5名,其他中職人員2名。2015年有孫建洪、江潔、韓青、任杉、韋相、高山武、王海生、李迎江、郭紅偉、李瓊、普亞松、丁顥共12位教師脫產攻讀博士學位。

【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工學院以十八大及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和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根據學校黨委、行政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云南省貫徹<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實施辦法》,緊緊圍繞學院中心工作,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不斷提升我院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充分發揮師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我院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1、抓學習研討,統一思想認識:根據學校關于建立學習型黨組織的號召,工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政治理論學習。通過3個層次學習平臺的搭建,實現了學院師生的全覆蓋,同過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建立了學習長效機制。2、抓組織建設,優化機構設置:工學院黨委全面總結了黨建工作的情況,分析了取得經驗和存在的不足,結合學院實際,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和抓好黨建促中心的原則展開工作。3、抓制度建設,建立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長效機制:工學院黨委一直高度重視制度建設,把制度建設作為黨建的重要抓手,根據《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和《云南省貫徹<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實施辦法》,結合學院實際,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工作制度和議事制度。4、抓作風建設,筑牢反腐倡廉防線:一是高度重視對教師師德師風,學生學風、考風考紀、遵紀守法方面的教育。制定了《紅河學院工學院監考教師職責》、重新完善和修訂了《延長學習學生管理規定》,加強了對學習不力的學生的學習督導;表彰了一批學習、科研的師生典型,以期促進學風建設,轉變教風,服務作風。二是尊重和維護師生員工的民主政治權益。工學院實行院務公開,凡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都通過公示、布告、全院教職工會議等方式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三是加強廉政教育,2015年7月,組織師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到查尼皮、州委反腐教育基地學習、參觀,并舉辦了“重溫誓詞”和“入黨宣誓”活動。5、抓專題教育,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實踐教育活動:一是強化學習提升,解決思想總開關問題。二是以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實踐教育活動,為契機,推動學院師德師風、管理服務作風建設。堅持黨委書記帶頭講黨課,學院先后以專題黨課,主體教育和傳達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形式,學院黨委書記先后3次講黨課。

【學生工作】工學院根據相關通知、計劃,有目的針對性地開展了各種學生安全穩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學生活動等工作,同時狠抓就業工作,為學生搭建就業平臺。

1、抓學生教育管理,認真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是狠抓學風建設。為建設良好的學風,積極營造優良的校風,我院把 2015 年作為學風建設年,經過全院師生近一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工學院實際的學風建設長效機制。二是強化日常管理服務。學院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一方面在強化日常管理服務的同時,在班主任經費上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在學校劃撥的班主任津貼的基礎上從學院二次績效分配中按照生均2元的標準補貼班主任。另一方面制定并出臺了《工學院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考核結果納入班主任津貼分配,首次打破了原來僅僅按學生人數分配津貼的辦法,此舉進一步規范了班主任工作,樹立了目標導向,建立了激勵機制,有效促進了班主任工作。三是通過選樹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為在同學中選樹優秀典型,進而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于今年5月舉行了工學院“時代驕子,工院之星”榜樣人物評選活動,在網絡投票環節點擊關注達到了11萬余人次,直接投票的近2萬人,經過層層選拔,盧保竹等10名同學獲得“勤學之星”、“科技之星”、“勵志之星”、“誠信之星”、“體育之星”……等十星稱號。開展創建學風建設“標兵班”和“示范班”的雙創活動。四是大力開展第二課堂建設,為同學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通過舉辦大學生學術課外科技節,積極支持學生參加全國、全省及學校各種專業競技比賽等方式為廣大學生提供鍛煉自我的平臺,2015年,工學院學生在全國在全國、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以及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的好成績。

2、抓就業工作,為學生搭建就業平臺:一是按照“1234”工作思路,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工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把就業工作貫穿人才培養始終,在3月份召開的就業工作會上確定了學生就業工作“1234”工作思路,即明確一個目標,在大一年級通過從入學教育開始,就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明晰兩個規劃,即學業規劃和生涯規劃。三是做好三個準備,根據自己確定的目標,做好就業、深造和創業三個準備。四是四個清楚,一是清楚專業的內涵,二是清楚專業面對的行業和產業的發展情況,三是清楚本專業的就業動態,四是清楚學校的管理規定。二是創新工作思路,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工學院作為學校轉型發展的排頭兵,為響應學校轉型發展的號召,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工學院深化校企合作,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成功實施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江蘇昆山富士康企業合作舉辦了“昆山富士康班”,以冠名班的形式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養緊缺人才。11月27日和云南大唐國際電力公司召開了校企協同育人座談會,就校企協同育人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以上這些平臺的搭建,實現了校企協同育人的無縫對接,有效的助推了學校轉型發展。三是堅持“以人為本”,認真做好就業服務工作。在全社會就業矛盾突出、高校畢業生人數繼續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大的情況下,工學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方針、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會議精神,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全院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2015屆5個專業畢業生544人,就業率達到98.71%。

【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建設】學校加大對工學院實驗室建設及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工學院積極探索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管理和建設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為了整合實驗資源,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于2015年5月,在原五個分實驗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工學院綜合實驗中心,進一步完善原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專職和兼職實驗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有效的保障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同時,在實驗室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1、通信工程和機械工程專業,在2015年9月,在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專項資金 “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和專業創新實踐平臺”項目中,分別獲得210萬和140萬的資金,主要用于建設通信工程專業實驗室和機械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預計2016年上半年可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2、“電氣工程特色學科建設”在獲得2014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專項資金“學科建設專項資金”(400萬)資金的支持下,已于2015年內完成電氣研究所下設的:微電網研究室、變電站綜合研究室、運動控制系統研究室和物聯網研究室的設備安裝與調試。3、電子信息實驗中心依托實驗室資源,積極開展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取得初步成效,通信工程專業學生參加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取得云南省賽區一個二等獎。

工學院專業列表

序號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1 自動化 80801
2 數字媒體技術 080906
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0901
4 通信工程 080703
5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80601
6 機械工程 080201
7 教育技術學 040104

自動化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素質、能力、知識協調統一,具有“寬厚、復合、創新”特征的自動化工程研究應用型技術人才。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學生應具有電路、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和網絡技術等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善于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能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智能系統、電氣自動化、計算機應用、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和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主修課程:

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機及拖動基礎,運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適宜在機械、電力、電子、冶金、軍工、煙草等企業,以及工控公司、咨詢公司和科研單位從事系統研發、科學研究、生產管理等工作,或者到大專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數字媒體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基本具備到與通信技術相關的行業及部門就業,如:(1)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從事其網絡建設、維護、運行、營銷崗位;(2)通信設備提供商工作崗位:華為、中興、大唐、北電等大批知名的設備生產廠商及中小企業,從事生產、銷售;(3) 各類通信工程設計和建設單位:如新組建的中國鐵塔公司,從事基站安裝、設備維護、工程施工監理等崗位;(4)掛靠在三大通信營公司(移動、聯通、電信)且遍布各地的各類型、大小通信經營和服務公司、網絡經營和服務公司從事相關的崗位工作;(5)企事業、機關單位內部通信的維護崗位工作。

主修課程:

數字媒體技術導論、色彩構成與平面構成、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設計思維與方法、WEB應用技術、非線性編輯技術、人機交互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數字音頻處理、多媒體技術及資源開發、二維動畫制作、計算機圖像處理與制作、三維動畫制作等。

就業方向: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較寬的行業領域充分發揮學到的專業技能,本專業畢業生適合進入新聞媒體機構、文化傳播機構、數字影視制作機構、動畫游戲制作公司、通信網絡服務公司、廣告公司、數字媒體軟件開發與制作公司、政府機構、教育與培訓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等相關行業,從事數字媒體制作、平面設計、三維動畫制作、數字媒體開發、音視頻數字化及編輯、網頁設計與網站維護、多媒體設計制作、信息服務及數字媒體管理、數字出版與管理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系統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并具有創造性地將各種知識應用于信息系統構建和綜合的潛力,能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變化,能勝任計算機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修課程:

離散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實驗、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實驗、數據庫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英語、電子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就業方向:

1)可繼續攻讀計算機類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2)可到計算機類公司(IT企業)從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維護工作;3)可到廠礦企業、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信息技術服務、計算機應用、維護、開發工作;4)可自創與計算機相關的小型公司或企業。

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專業基礎理論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具有一定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系統掌握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在通信技術行業從事通信工程、計算機網絡的設計、設備維護、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等領域,能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修課程:

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通信電子線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移動通信、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光纖通信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基本具備到與通信技術相關的行業及部門就業,如:(1)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從事其網絡建設、維護、運行、營銷崗位;(2)通信設備提供商工作崗位:華為、中興、大唐、北電等大批知名的設備生產廠商及中小企業,從事生產、銷售;(3) 各類通信工程設計和建設單位:如新組建的中國鐵塔公司,從事基站安裝、設備維護、工程施工監理等崗位;(4)掛靠在三大通信營公司(移動、聯通、電信)且遍布各地的各類型、大小通信經營和服務公司、網絡經營和服務公司從事相關的崗位工作;(5)企事業、機關單位內部通信的維護崗位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扎實的電力生產、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電力運行與控制、工業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輸配電系統和設備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具備從事發變供用電各類電氣設備、電氣控制及自動控制系統軟、硬件組態,具有較強的系統集成和工程設計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修課程:

電機學、電力工程基礎、供配電技術、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電機與電力拖動、過程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發電廠電氣部分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電能生產企業,從事電力系統設計、施工、電力設備運行和維護以及到工礦企業、冶金行業從事與電氣工程相有關的工業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等

機械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好的自然科學基礎和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機械設計、現代制造、自動化和計算機應用基本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具有機電產品設計與制造、設備改造開發、使用及維護技能,工程綜合應用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

主修課程:

機械制圖、機械工程材料、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電氣控制與PLC 技術、單片機技術及應用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以進入機械行業、礦業、冶金、化工、電力、電機制造、通訊、物流、汽車、鋼鐵、學校等行業,也可以考研、進入科研院所等

教育技術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及國際交流能力、扎實的教育技術學科知識和較強的應用能力,適應各類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網站開發、廣播電視、數字媒體、廣告傳媒等行業的人才需求,能夠創造、應用和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的應用型人才。

主修課程:

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主要包括校通識系列課程、平臺課程和專業課程等。專業課程包括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色彩構成與平面構成、教育技術項目實踐(一)(二)、遠程教育應用、媒體理論、WEB應用技術、數字攝影、電視攝像、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多媒體技術及資源開發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各類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網站開發、廣播電視、數字媒體、廣告傳媒等行業的人才需求,能夠創造、應用和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的應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在信息化教育和數字媒體行業包括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技術中心、網絡與遠程教育機構、文化與傳媒機構、企業人力資源等部門及其它相關行業,從事技術教育和信息化教學系統管理、數字媒體制作、平面設計、三維動畫制作、數字媒體開發、音視頻數字化及編輯、網頁設計與網站維護、多媒體設計制作、信息服務及數字媒體管理、企業員工培訓等工作。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紅河學院工學院簡介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