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擬題的選擇:在精不在多
有一位教授這樣評價同學們在選擇考研模擬題時的復雜情況:“有不少人說真題做過多遍,不知接下來怎么辦;還有不少人說市面上沒有一份模擬題能和真題媲美,堅決不做模擬題,以免擾亂真題的命題思路和做題的感覺。請問第一類同學,接下來你打算怎么辦?請問第二類同學,你能告訴我真題的命題思路是什么?”
10月之后,各種沖刺押題的書籍和模擬題就紛紛上市了。在研究歷年真題及把握一定的出題思路之后,開始進行一定數量的模擬題練習,便于有針對性地押題,大限度規范答題模式、提高答題速度,這是復習規劃中的一般規律。全真模擬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夠測試復習水平,便于同學們查漏補缺、調整備考的狀態。
同學們如果在前期復習情況較好,12月應該進行一些全真模擬考試的預演;如果前期復習不夠到位,時間緊迫,建議把真題直接當成模擬題來練習。
目前,市面上的模擬題基本都是由考研輔導機構組織各方專家編著出版。就英語、政治、數學等公共課而言,有幾類人所出資料值得關注:第一類是前命題組的專家,也就是先前真題的真正作者,由他們所出的模擬試卷,能夠接近真題出題思路,也具含金量,押題為準確。第二類是考研試卷的閱卷人。這類人熟悉答題的套路和拿分點。但這里所說的閱卷人僅限指長期擔任高?;蜉o導機構教職的資深專家,一般擔任閱卷組組長、副組長的職位,其他臨時批卷的老師、在讀研究生不算入其內。這類老師所著的輔導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重點參考他們答題的技巧和規范。第三類是長期研究考研的輔導專家或考研“牛人”,以眾多考研機構的王牌輔導老師和各類草根考研者為代表。由于練習題數量較多,質量參差不齊,建議謹慎選用。同學們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選擇2~3套模擬題進行練習即可。
由于市面上模擬題種類繁多,大家在購買的時候要預先估量好練習的時間,切勿貪全求多,影響總體復習的進度。
二、模擬題的練習:注重系統性
模擬考,就是對于考場的全真模擬,必須嚴格按照考試的順序、時間進行,而且模擬考的數量易多不易少。這樣的說法是否完全正確?
任何的復習,關鍵還是在于“系統”二字,而不是在于練習的數量或測試的成績。同學們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大誤區:
誤區一:練習重量不重質。許多同學為求穩求全,唯恐錯過任何新的題目,凡是市面上出現的試題都想買回來做上一遍。要知道每年新出的各種科目的練習題起碼有2000多種,要在短短的幾十天里都做完是根本不可能的。
建議同學們適當選擇2~3套模擬題,可優先選擇與所看參考書配套的練習題——便于查漏補缺,再選擇名師所出的模擬題——便于重組知識點,然后參考后十多天考研輔導機構或考研專家所出的押題性質資料。
誤區二:時間規劃不科學。有許多同學認為,到了臨考的后階段,練習模擬題應該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及科目來進行,以便找到臨場的真實感覺并調整好生物鐘,進入百分之百的臨考狀態。例如,許多人從11月中旬就開始選擇循環兩天進行一輪模擬考:第一天早上安排政治,下午英語,第二天接著是上午數學(專業課一),下午專業課二。但這樣的練習缺乏“系統性”,犯了復習的大忌。因為這樣的安排只能簡單地對一下答案,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錯誤;有的同學草草對完一遍答案后,就會糾結于所考分數,容易忽略對所考題型和知識點的進一步總結,然后又為了完成復習計劃匆匆進行下一輪的模擬考,導致一整套題做下來收效甚微,這就陷入了“為練習而練習”的誤區。練習重要的目的是查漏補缺,側重檢驗知識點,要把錯題和新的解法、新的技巧整理出來。去年曾以354分的高分進入北大數學系復試的舒冰同學介紹她的復習經驗時說:“我復習每一個科目都是以天作為單位的,例如今天一整天連續做2~3套數學習題,然后要花5個小時左右對答案,整理糾錯筆記,把所有的知識點都串一遍。明天再換成專業課,依此類推。這樣能保證每套題目都做出‘味道’,一個科目有階段性的收獲。”
誤區三:糾結分數,忘了總結。同學們做模擬考題,為關注的往往是模擬考的成績。分數高了容易放松,分數低了就會失落,心情會隨著分數大起大落。李擂老師介紹了一個去年的成功學員的備考經歷:由于平時的模擬考難度要比正式考試難很多,所以很多同學11月、12月的模擬考分數都不理想。有一個學員在后一次模擬考試后放聲痛哭,甚至說不想去參加考試了。經過老師多次溝通才鼓起勇氣踏入考場,后數學考了滿分。這種情況每年都會發生。大家要相信,經過長時間的反復練習后,自己在知識基礎、應試技巧、心理承受能力方面都已經得到提高。做模擬考題的主要目的還是查漏補缺,有不懂的題目高度重視,多花時間攻克。
模擬題僅僅是模擬題,不能完全與真題相提并論。特別是里面的題型、知識點往往偏全、偏難,要拿到高分不太容易。同學們不需背負太多的心理負擔,記住需要查漏補缺的知識點,對于考分則要過后即忘。
三、備考小技巧:合理利用多方資源
很多同學認為,考研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情,特別是后緊張的復習期,往往很容易忽略身邊許多資源。其實,隨著互聯網應用功能的逐步開拓,除了傳統的網絡資料查找以外,有許多新的功能和服務值得同學們挖掘。
舉個簡單的例子,隨著YY語音的盛行,許多輔導機構在出版考研模擬題的同時,都會安排配套的YY系列講座。同時在微博上,名師在線答疑,及時指導性也非常實用。同學們能夠大限度和老師們進行直觀的溝通。有條件參與的同學不應該錯過。而沒有這方面條件的同學,要記得留出一定的時間,和周圍的研友、同學交流,向老師請教。一來可以用短的時間解決難題,二來可以通過適當的交流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
永遠記得,考研不僅僅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情。
四、調整心態,堅持到后一刻
如果說前期復習主要是考驗同學們的自控力、耐力及部署規劃能力的話,那么越往后,就越能體現大家穩定的心理素質和懂得取舍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