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填空,也就是選詞填空,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能準確掌握、運用、辨析常用及特定詞語的能力,能夠在給定上下文的語境中選擇最恰如其分的表達方式,其內容涉及實詞辨析,成語辨析,虛詞辨析。其中實詞辨析是必考的知識點,并且所占比例基本上要大于成語辨析和虛詞辨析。具體內容如下:
1.暴發與爆發
暴發:突然猛烈的發生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發財。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發:由于爆炸而突發或發生重大事變。如戰爭、火山、革命、大笑。
2.必須與必需
必須:副詞,用在動詞之前,表示“一定要”。如:你~把作業完成;必需:動詞,“一定要有”,可作謂語,如“陣地戰也必需”,多作定語,如“必需的素質”。
3.辨正與辨證、辯證
辨正:辨明是非,糾正謬誤。如“辨正發音”,可寫作“辯正”;
辨證:辨析考證,如“經學者多方辨證”。亦為中醫術語,“辨證醫治”; 辯證:哲學術語,如“辯證唯物主義”。亦同“辨證”第一義。
4.不至[不至于]與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會達到某種程度,如“決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會引發某種后果,如“決不致犯錯誤”。
5.蒼茫與蒼莽
蒼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曠遠、迷茫,引申為模糊不清;
蒼莽:多指樹林、山嶺、大地等廣闊無邊,引申為意境心胸開闊。
6.反映與反應
反映:①反射;②把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出來;③把情況或意見告訴上級或有關部門; 反應: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應活動,如“藥物反應”。
7.妨害與妨礙
妨害:使受損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達的義理”; 妨礙:使不能順利進行,如“妨礙交通”、“妨礙政策的實施”。
8.扶養與撫養
扶養:扶助、供養。用于有各種扶養關系的人之間; 撫養:愛護并教養。用于長對幼。(如:夫妻雙方有互相扶養的義務,父母對子女有撫養 的義務,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9.既而與繼而
既而:時間副詞,著重指前后兩件事發生的時間相隔不久,一般單用; 繼而:關聯副詞,前后兩事緊緊相連常與“始而”、“先是”搭配。
10.艱苦與堅苦
艱苦(艱苦卓絕):艱難困苦,適用于環境、生活、歲月等客觀條件; 堅苦(堅苦卓絕):堅毅刻苦,適用于主觀精神、工作作風等。
11.退化與蛻化
退化:功能減退,由優變劣; 蛻化:①由動物蛻皮引申為事物脫胎演化,如”由奴隸社會~為封建社會;②變質、腐化、墮落,如”~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