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要求:
《材料科學基礎》是材料學科的專業基礎課,著重講述材料的微觀組織與性能之間的關系。本課程強調晶體材料中的共性基礎問題,要求基本了解材料的成份、組織結構、性能及三者間的關系;掌握定量、半定量地解決工程材料問題的方法,這對于理解現有材料和開發新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荚嚨哪繕耸强疾閷W生對《材料科學基礎》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以及應用基本理論分析材料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1.晶體和非晶結構
共價鍵、離子鍵、金屬鍵和分子鍵等基本概念;空間點陣、晶格、晶系、晶胞等概念。晶向與晶面指數的標定;典型金屬、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晶體結構特點;固溶體與典型化合物結構。掌握點缺陷的類型;熟練掌握位錯的基本類型、柏氏矢量等基本概念;了解晶界和亞晶界的結構及特性,固體的表面結構及特性。非晶態固體形成的基本理論及條件;非晶態固體結構及其基本理論。
2、相平衡及相圖
同質多晶(同素異構)現象;二元系統相圖組成表示法、杠桿規則和相律;二元相圖的基本類型;三元系統相圖中相律及組成表示法;三元相圖基本類型。
3、擴散過程
擴散的宏觀規律,擴散方程的建立及不同情況下的通解,擴散的微觀規律,擴散機制,克肯達爾效應;影響擴散的因素。
4、相變過程
一級相變和二級相變的概念;液相-固相的轉變:晶核生成,晶體生長,影響結晶速率的因素;固相-固相的轉變:固態相變的特點、分類、擴散型相變,非擴散型相變。
5、固相反應過程
固相反應的定義及特點;固相反應機理,相界面上化學反應的六個階段;固相反應動力學,影響固相反應的因素。
6、燒結過程
燒結的基本概念;燒結的推動力;燒結機理;燒結過程的動力學:燒結模型,固相燒結動力學,液相燒結動力學;影響燒結的因素。
7、固體材料的變形與斷裂
單晶體的三種塑變方式滑移、孿生和扭折;多滑移與交滑移過程;多晶體塑變理論和冷塑變對組織性能的影響。了解位錯的交割、固定位錯和位錯與第二相粒子的交互作用。
8、回復與再結晶
回復、再結晶和晶粒長大;回復機制與回復動力學;再結晶形核機制、再結晶動力學及再結晶影響因素;晶粒長大和熱變形基本概念。
三、參考書目:
1.《材料科學基礎》,胡庚祥、蔡珣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