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施工安全控制
1. 一般腳手架安全控制要點
(1)腳手架搭設之前,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工藝要求確定搭設(包括拆除)施工方案。
(2)腳手架地基與基礎施工:必須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沒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準有關規定進行。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3)腳手架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在縱向水平桿上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刁;應大于桿長的0.4倍,且不應大于500mm。
(5)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行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承在墊塊或墊板上。
(6)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50m以下
2. 腳手架檢查與驗收由項目經理組織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和驗收:
①、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 ②、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③、每搭設完10~13m高度后。④、達到設計高度后。⑤、遇有六級及以上大風與大雨后。⑥、寒冷地區土層開凍后。 ⑦、停用超過一個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 在實施安全檢查評分時,當一張檢查表的保證項目中有一項不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時,此張檢查評分表不得分。
4. 洞口作業安全防護基本規定
(1)各種樓板與墻的洞口,按其大小和性質應分別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桿、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2)坑槽、樁孔的上口,柱形、條形基礎上口以及天窗等處,都要作為洞口采取符合規范的防護措施?!?/P>
(3)樓梯口、樓梯邊應設置防護欄桿,或者用正式工程的樓梯扶手代替臨時防護欄桿?!?/P>
(4)電梯井口除設置固定的柵門外,還應在電梯井內每隔兩層(不大于lorn)設一道安全平網進行防護。★
(5)在建工程的地面人口處和施工現場人員流動密集的通道上方,應設置防護棚,防止因落物產生物體打擊事故。
(6)施工現場大的坑槽、陡坡等處,除需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警示標牌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5. 洞口的防護設施要求
(1)樓板、屋面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蓋嚴,蓋板要有防止挪動移位的固定措施。
(2)邊長為50~1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一層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網格柵,并在其上滿鋪竹笆或腳手板,也可采用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柵,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20cm。
(3)邊長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須設防護欄桿,洞口下張設安全平網防護。
(4)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應加裝開關式、固定式或工具式防護門,門柵網格的間距不應大于1Scm,也可采用防護欄桿,下設擋腳板。
(5)下邊沿至樓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臺等豎向洞口,如側邊落差大于2m時,應加設1.2m高的臨時護欄。
6. 防護欄桿的設置要求
1) 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的連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在上桿任何處都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2) 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高度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或40cm的擋腳笆,板與笆下邊距離底面的空隙不應大于10mm
7. 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①事故發生單位概況;②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③事故的簡要經過;
④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⑤已經采取的措施;⑥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8. 影響模板鋼管支架整體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有立桿間距、水平桿的步距、立桿的接長、連墻件的連接、扣件的緊固程度。
9. 保證模板拆除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現澆混凝土結構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承重模板.應在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強度達到規定要求時,方叮拆除。
②、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底模必須在預應力張拉完畢后,才能進行拆除。
③、在拆模過程中,如發現實際混凝土強度并未達到要求,有影響結構安全的質量問題時,應暫停拆模,經妥善處理實際強度達到要求后,才可繼續拆除。
④、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結構,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設計的使用荷載。
⑤、拆除芯?;蝾A留孔的內模時,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不發生塌陷和裂縫時,方可拆除。
10.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及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應編制用電組織設計。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以下和設備總容量在50kW以下者,應制定安全用電和電氣防火措施。
11. 施工用電配電系統應沒置總配電箱(配電柜)、分配電箱、開關箱.并按照“總—分—開”順序作分級設置,形成“三級配電”模式。
12. 為保證臨時用電配電系統三相負荷平衡,施工現場的動力用電和照明用電應形成兩個用電回路,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應該分別設置
13. 施工現場照明用電
(1)。一般場所宜選用額定電壓為220V的照明器。
(2)隧道、人防工程、高溫、有導電灰塵、比較潮濕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36V。 (3)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24V。
(4)特別潮濕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
(5)照明變壓器必須使用雙繞組型安全隔離變壓器,嚴禁使用自耦變壓器。
(6)室外220V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內220V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
(7)碘鎢燈及鈉、鉈、銦等金屬鹵化物燈具的安裝高度宜在3m以上,燈線應固定在接線柱上,不得靠近燈具表面。
(8)對夜間影響飛機或車輛通行的在建工程及機械設備,必須沒置醒日的紅色信號燈,其電源應設在施工現場總電源開關的前側,并應設置外電線路停止供電時的應急自備電源。
14. “兩級漏電保護”系統??偱潆娤?配電柜)中應加裝總漏電保護器,作為初級漏電保護,末級漏電保護器必須裝配在開關箱內。
15.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項目經理部、施工班組三個層次的安全教育。
公司教育內容: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和企業安全規章制度。項目經理部教育內容: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現場環境、工程施工特點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6. 物料提升機安全控制要點
(1)物料提升機在安裝與拆除作業前,必須針對其類型特點、說明書的技術要求,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隋況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劃定安全警戒區域并設監護人員,排除作業障礙。
(2)物料提升機的基礎應按圖紙要求施工。高架提升機的基礎應進行設計計算,低架提升機在無設計要求時,可按素土夯實后,澆筑300mm(C20混凝土)厚條形基礎。
(3)物料提升機的吊籃安全??垦b置、鋼絲繩斷繩保護裝置、超高限位裝置、鋼絲繩過路保護裝置、鋼絲繩拖地保護裝置、信號聯絡裝置、警報裝置、進料門及高架提升機的超載限制器、下極限限位器、緩沖器等安全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4)為保證物料提升機整體穩定采用纜風繩時,高度在20m以下可設1組(不少于4根),高度在30m以下不少于2組,超過30m時不應采用纜風繩錨固方法,應采用連墻桿等剛性措施。
(5)物料提升機架體外側應沿全高用立網進行防護。在建工程各層與提升機連接處應搭設卸料通道,通道兩側應按臨邊防護規定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
(6)各層通道口處都應設置常閉型的防護門。地面進料口處應搭設防護棚,防護棚的尺寸應視架體的寬度和高度而定,防護棚兩側應封掛安全立網。
(7)物料提升機組裝后應按規定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