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兩個月來全國各地網友們對駕校的投訴案例進行了一下總結分析,發現絕大部分駕校投訴都集中在教練“吃、拿、卡、要”、亂收費、練車學時少、考試安排不及時以及駕校亂承諾等現象上。
針對這些現象,駕校一點通工作人員走訪了部分駕校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學員以及車管所工作人員,了解這些投訴案例的實情,并聽取了各方關于遇到類似情況的建議。
一、教練吃、拿、卡、要
案例:校長及大多數教練員還不錯,我跟的那個教練太垃圾,一無能力二無職業道德,典型的“索拿卡要”;教學就像擠牙膏樣,送點教點;每次考試都是“君怡軒”酒店=殺豬;這個教練希望每個學員都考不過,然后撈油水;希望校領導對其所教學員做個回訪,以證實我的言論。最后真心希望學校越辦越好!
分析:尊師重教是中華名族的優良傳統,教練教得好,學員為答謝請教練吃頓飯也是可以的,但是若教練借教車考試之機,卡學員考試機會,向學員要求請吃飯送禮品實屬不當,這也是駕校和相關管理部門明令禁止的行為。雖然多數駕校教練員都能夠遵守駕校規章制度,嚴格教學,不“吃拿卡要”,但是由于教練員隊伍魚龍混雜,教練員素質良莠不齊,少數教練員心思并不在教學上,反而借職業之便趁機撈油水。
建議:面對教練,作為學員,給予適當的尊重是應該的,但同時也應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針對教練員的違規行為,首先可以要求駕校方面調換教練,或者搜集適當的證據,向駕校有關部門以及上級管理部門或者消協投訴,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教練安排學車學時少
案例:學車相當的縮水,刷4個小時的卡,結果只讓練了半個小時的車然后就讓回家,中午12點再過去刷下車卡,然后教練就說道路待會兒就不讓練了,一個車上上午半天就三四個學員。64個小時雖然多,可縮水相當的厲害,有時一個下午只能練20幾分鐘的車。
分析:練車學時得不到保障是目前全國駕校普遍存在的問題,不論是四川駕校培訓學時計時管理系統聯網還是昆明駕駛培訓按學時收費,或者是給教練車安裝監控系統,都在想辦法確保學員練車時間得到保障。但不少學員為了早拿駕照虛報學時,教練員為了早點送走學員,也會代學員打卡或者刷學時,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虛報學時的壞習慣,這不僅需要上級管理部門加強監管,同時也需要學員們大力配合這些學時管理計劃,按照實際練車時間進行記錄,杜絕教練員刷學時等行為。
建議:如遇教練員刷學時等行為,要主動提出按實際練車時間計算。若教練員不配合,可記錄實際練車時間,制成相關證據向上級有關部門投訴或舉報。
三、駕校胡亂收取費用
案例:為什么在樁考的時候要交所謂的300元進場費?那進場費有何根據,再說又不是沒人考過駕照,我朋友在其他駕校報名,也沒有收取所謂的進場費。如果不給那300塊進場費,就把我們證件壓著~!
分析:由于駕校分工不同,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通常和教練員等是分開的,在報名時招生人員為了招攬學員,通常以低價報名費吸引學員報名,但是在練車考試過程中常常又會另外收取預約考試費、考試費等等,甚至還有教練會私下收“保過費”。所以不少學員陷入“低報名費”陷阱里,悔不當初。
建議:我們都知道,但凡合理收費都會開據發票,面對駕校和教練的種種收費要求,問對方要發票,沒有發票至少要有收據。報名的時候除了發票以外,還應該簽訂培訓合同,列明所交報名費包含的收費項目明細,后續還會有哪些費用或者沒有。如遇教練“亂收費”,學員可以搜集駕校亂收費證據要求有關部門處理;若遇駕?!皝y收費”,學員可以拿著所簽訂的報名合同和發票或者收據等“亂收費”證據,向有關部門(例如:當地的汽車行業協會、車輛道路運輸管理處、車輛管理所、消費者協會等)投訴,維護自己的權益。
四、報名成功后,遲遲不安排考試。
案例:駕駛報了名,考試就沒人管了,報名快一年了,至今科目一還沒有考試,去了幾十次,每次都說沒預約下來,至于為什么,他們說不管,他們只管查詢。已經一年了,也不給個說法,黑啊。
分析:隨著報考人數增加,目前駕照考試排長隊現象在全國各地并不少見,這除了駕校、車管所考試名額限制以外,學員們扎堆報名也是遲遲不能參加考試的主要原因,另外全國科目二全部采用電子監控,考試難度增加也是造成考試積壓的一個原因。在已經考試嚴重積壓的現實情況下,部分市民擔心未來駕校培訓費用增加,未來考試會更難,更加積極的涌入駕考大軍,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建議:面對考試積壓,目前全國駕校教學設施和車管所考試場地已經在不斷的改建和擴建中,但這并不能快速解決當前的考試積壓問題。為解決這一困境,更需要學員們理解,理性報考駕照,如目前沒有開車和駕駛證的迫切需求,欲成為“本本族”的學員們,大可把考駕照這一計劃暫緩。對于已經交錢報名的學員,可以積極催促教練幫自己預約考試,另外各地車管所也紛紛推出網上預約考駕照的措施,學員們還可以自行登陸當地駕照考試預約系統,在網上進行考試預約。
五、欺騙學員,沒信用
案例:開始報名的時候說是6人一輛車,交錢就可以練車,結果交錢后每天練車的起碼20人,駕校發現人太多了,就說學習后才能練車,這個我能體諒,人多嘛。學習之后一去看了結果這樣每天還是有10多個人,不講誠信!
分析:由于駕校部門職能分工不同,駕校招生人員通常只負責招生工作,而部分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為了自己的業績,往往不顧實際情況,為了促使學員報名,私自向學員作出承諾。學員們在學車過程中,發現實際情況與駕校招生人員作出的承諾不符,就會產生駕校不講誠信,欺騙學員的誤解。駕校招生這一環節,由于目前缺乏統一的監管措施,完全是依靠駕校自身的管理,而招生人員的素質也不一,所以招生人員私自作出承諾的現象在各地非常普遍。
建議:若要避免駕校招生陷阱,最好在簽訂報名合同的時候,將招生人員的所有承諾一字不漏的寫在報名合同中,一旦遇到駕校承諾與實際操作不符的情況,報名合同即成為了我們維權的最佳證據。
全國各地上萬條駕校投訴信息,充分說明了目前我國駕校監管方面還存在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同時,學員們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和維權常識,面對部分駕校和教練員的種種違規行為無所適從。為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要求監管部門合理布籌,切實做好各項管理和監督工作,同時,也要求學員們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