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前準備 為了避免病人在基礎代謝率高亢的情況下進行手術的危險,充分而完善的術前準備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和預防甲狀腺術后并發癥的關鍵。
(1)心理護理:多與病人交談,消除病人的焦慮和恐懼心理,保持情緒穩定。對精神過度緊張或失眠者,適當應用鎮靜和安眠藥物。
(2)術前檢查:除全面的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化驗檢查外,還包括:①頸部透視或攝片,了解氣管有無受壓或移位;②檢查心臟有無擴大、雜音或心律不齊等,并作心電圖檢查;③喉鏡檢查,確定聲帶功能;④測定基礎代謝率,了解甲亢程度,選擇手術時機;⑤檢查神經肌肉的應激反應是否增高,測定血鈣、血磷含量,了解甲狀旁腺功能狀態。
(3)藥物準備:術前通過藥物降低基礎代謝率是甲亢病人手術準備的重要環節。有兩種方法:
1) 開始即口服碘劑,2~3周后甲亢癥狀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緒穩定。睡眠良好,體重增加,脈率每分鐘90次以下,脈壓恢復正常,基礎代謝率在+20%以下),便可進行手術。基礎代謝率%=(脈率+脈壓)-111。正常值為±10%,增高至+20%~+30%為輕度甲亢,+30%~+60%為中度甲亢,+60%以上為重度甲亢。測定基礎代謝率必須在清晨空腹靜臥時進行。常用的碘劑是復方碘化鉀溶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此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為止,然后維持此劑量。
2) 先用硫脲類藥物,待甲亢癥狀得到基本控制后停藥,改服2周碘劑,再行手術。
碘劑的作用在于抑制蛋白水解酶,減少甲狀球蛋白的分解,從而抑制甲狀腺素的釋放,還能減少甲狀腺的血流量,減少腺體充血,使腺體縮小變硬。但由于碘劑不能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因此一旦停服后,貯存于甲狀腺濾泡內的甲狀球蛋白大量分解,將使甲亢癥狀重新出現、甚至加重,因此凡不準備施行手術治療的甲亢病人均不能服用碘劑。由于硫脲類藥物能使甲狀腺腫大充血,手術時極易發生出血,增加手術困難和危險,因此服用硫脲類藥物后必須加用碘劑。
對于不能耐受碘劑或合并應用硫脲類藥物,或對此兩類藥物無反應的病人,主張與碘劑合用或單用普萘洛爾作術前準備。 普萘洛爾是一種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能控制甲亢的癥狀,縮短術前準備的時間,而且用藥后不會引起腺體充血,有利于手術操作。服用方法為:每6小時服藥1次,每次20~60mg,一般4~7日后脈率即降至正常水平,便可施行手術。由于普萘洛爾在體內的有效半衰期不到8小時,故最后一次服用須在術前1~2小時,術后繼續口服4~7日。另外,術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動過速。
(4)飲食護理:給予病人高熱量、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并保證足夠的液體入量。增加營養,少食多餐,保證術前營養狀態良好。禁用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的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戒煙、酒。
(5)其他: 指導病人練習頭頸過伸位:病人平臥,將軟枕置于病人肩下,每日練習數次,使機體適應手術時體位。指導突眼病人注意保護眼睛,睡前用抗生素眼膏敷眼,可戴黑眼罩或以油紗布遮蓋,以避免角膜過度暴露后干燥受損,發生潰瘍。心率過快者給予口服利舍平O.25mg或普萘洛爾10mg,每日3次;發生心力衰竭者予以洋地黃制劑。安排通風良好、安靜的休息環境,指導病人減少活動,適當臥床,以免體力消耗。減少探視,避免過多外來刺激影響病人情緒。
2.術后護理
(1)病情觀察: 密切監測病人生命體征的變化,若脈率過快,遵醫囑肌內注射利血平。觀察傷口滲血情況,注意引流液的量和顏色,及時更換浸濕的敷料,估計并記錄出血量。讓病人發音,觀察有無聲音嘶啞或聲調降低。了解病人進流質飲食后的反應,如有無嗆咳或誤咽,以早期判斷有無神經損傷。
(2) 體位和引流:病人血壓平穩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臥位,以利呼吸和引流切口內積血。手術野常規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引流24~48小時,以利于觀察切口內出血情況并及時引流切口內的積血,預防術后氣管受壓。
(3)活動和咳痰:指導病人在床上變換體位,起身活動時可用手置于頸后以支撐頭部。指導病人 深呼吸、有效咳嗽,并用手固定頸部以減少震動;亦可行超聲霧化吸入幫助病人及時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并發癥。
(4)飲食: 先給予病人少量溫或涼水,若無嗆咳、誤咽等不適,可給予便于吞咽的微溫流質飲食,過熱可使手術部位血管擴張,加重滲血。以后逐步過渡到半流食和軟食。
(5)藥物:病人術后 繼續服用復方碘化鉀溶液,每日3次,以每次16滴開始,逐日每次減少1滴,直至病情平穩。
(6)主要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
1) 術塊,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