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試行稿自1989年試行以來,微生物指標均能達到標準,考慮到近幾年來生產廠家的產品均采用管道化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減少了污染機會,另外,氫化油只作為原料,在產品加工中還須進一步消毒,對產品影響不大,故在本次制定標準中可不訂微生物指標。本標準是根據實測數據并參考氫化油的質量標準(企業標準),由全國食用植物油標準研究協作組承擔制定任務。
本標準于1998年5月5日首次發布。
本標準的附錄A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監督司提出。
本標準由上海市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起草,北京市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參加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召萍、姜培珍、張澤。
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解釋。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氫化油的衛生要求和檢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以食用植物油,經氫化和精煉處理后制得的食品工業用原料。
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009.12-1996 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GB/T 5009.13-1996 食品中銅的測定方法GB/T 5009.37-1996 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3衛生要求3.1感官指標外觀呈乳白色塑性固體,質地均勻,無異味。
3.2理化指標理化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理化指標
項 目 指 標
酸價,mgKOH/g ≤ 1
過氧化值,% ≤0.1
銅(以Cu計),mg/kg ≤ 0.2
鉛(以Pb計),mg/kg ≤1
4檢驗方法
4.1感官檢驗:按本標準附錄A操作。
4.2酸價:按GB/T 5009.37中第2.1規定執行。
4.3過氧化值:按GB/T 5009.37中第2.2規定執行。
4.4鉛:按GB/T 5009.12規定執行。
4.5銅:按GB/T 5009.13規定執行。
附錄 A(標準的附錄)
感官檢查
A1色澤A1.1儀器培養皿:直徑50mm. A1.2操作方法用潔凈玻璃棒挑取樣品一小塊(約1cm2),置于培養皿中央,在自然光下仔細觀察或置于白色背景借其反射光線觀察,并按下列詞句記述:白色、灰白色、乳白色、檸檬色、淡黃色、黃色、橙色等。
A2外形A2.1操作方法用潔凈玻璃棒輕輕撥動上述培養皿中的樣品,判斷其軟硬程度,并按下列詞句記錄:硬固體、固體、半固體、稠膠體、半流體等。
用潔凈玻璃棒挑起樣品一小塊,置于洗凈的食指頭上,用拇指與食指搓揉,細心體會手指的感覺,然后按粗糙、有小顆粒、細膩等詞句記述。
A3氣味及滋味A3.1儀器A3.1.1燒杯:50mL. A3.1.2水浴。
A3.2操作方法用潔凈玻璃棒挑起樣品一小塊,置于50mL燒杯中。于水浴上加熱至50℃,用玻璃棒迅速攪拌,聞其氣味,并用玻璃棒蘸取少許樣品,置舌尖上鑒別其滋味和氣味。然后按焦糊味、酸敗味、臭味、腥味、霉味、牛奶味、奶油香味等詞句記述,滋味則以甜、酸、苦、辣、咸、平淡、可口等詞句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