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絕大多數人考駕照的時候學的都是手動擋,但是日常生活中害怕開手動擋,或者錯誤操作手動擋的人卻不在少數。開手擋車真的那么高深么?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手動擋掛檔技巧。
● 看透手動變速
一般情況下,發動機輸出軸的轉速要遠遠高于驅動車輪需要的轉速,因此需要一套減速機構將發動機轉速降低到和車輪吻合,這套減速機構就是變速器了。發動機的輸出動力由主軸通過離合器傳遞至變速器的主軸,再通過主軸上的齒輪與變速器副軸上的各個齒輪結合將轉速降低至不同的轉速,最后以合適的轉速傳遞至車子的驅動輪.了解了變速器的基本原理和結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手動變速器的基本原理了,實際上我們推動上面的撥桿,變速箱里移動的就是變速器的副軸,不同的擋位對應的是不同的副軸齒輪和主軸齒輪相嚙合,以獲得不同的轉速。由于低擋位的齒輪傳動比較大,現在的手動變速器車型上都裝備了同步器,以幫助低檔位掛擋時的順利嚙合。手動變速器通常有4擋、5擋、6擋之分,下面我們就以最為常見的5擋手動變速器車型為例,講解操作變速器的基本要領。
首先是握擋桿的手形;接下來便是掛擋動作,不妨先來看一下擋桿的機構。通常狀態下擋桿處于空擋即3、4擋位之間位置,這時將擋桿向左右水平方向推動,發現總是有一個回彈力將擋桿拉回原始位置。這說明在水平方向有兩支彈簧機構,始終拽著擋桿處于中間。了解了這個機構,便可以很合理地操作各個擋位的掛入。
● 換擋動作越快越好嗎?
有些人總覺得換擋動作越快說明技術越好,這其實是一個誤解。理論上,換擋的速度越迅速,損失的動力越少,性能當然越好;但是猛烈的換擋動作極容易傷到齒輪、同步器等機構,會對變速箱造成磨損。尤其在一些跑車上,由于沒有同步器,因此換擋時更需要在空擋處做短暫停留,換擋才能更順暢。即使現在大部分量產小車的擋位咬合都很平順,我們還是建議換擋的動作不要太快,這樣有助于延長齒輪組壽命。
● 如何掌握換擋時機?
從前駕校師傅教授的都是根據發動機聲音來選擇換擋時機,也有人曾經總結到:1擋一腳油、2擋兩腳油……其實這些都是不科學的方法,最正確的應是看轉速來選擇換擋時機。最佳換擋時機是因車而異的,轉速上升快、高轉扭力強的車可以在3000以上甚至4000rpm才換擋,而低扭強的車往往在2000rpm以上就可以換擋。 總之,只要在紅線區范圍之內都可以換擋,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的車,讓車子和乘客都感覺暢順舒服就好。
● 空擋滑行省油嗎?
當車子空擋滑行時,發動機處于怠速狀態,此時仍需要供應一定的油量來維持發動機怠速運轉,因此空擋滑行其實是不省油的。反而車子掛擋滑行的時候,發動機的供油量為零,活塞的運動僅僅是靠機械慣性來維持,這時才最省油。另外在日常駕駛中,當車速低于20km/h時為了減輕踩離合的負擔,是允許短距離空擋滑行的,但高于這個車速則萬萬不可,尤其是在下坡路段,容易因長時間剎車而導致剎車過熱失靈等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