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2016年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來源:中北大學 閱讀:1764 次 日期:2016-07-12 10:41:5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中北大學2016年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專業介紹”,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學院主頁:http://csce.nuc.edu.cn/

咨詢電話:0351-3920162

中北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自動控制系,相關專業始建于1958年,1988年發展成為自動控制系和計算機系,2013年成立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目前,學院擁有“復雜系統建模與仿真”和“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授權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動態測試國防重點實驗室”、“國家級計算機及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下設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教育技術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等9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職工127名,其中:專職教師111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63人;省科技學術帶頭人3名,享受國家政府津貼1人,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山西省333人才2人,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省教學名師1人,校教學名師6人,教授13人、副教授36人,有45人具有博士學位,其余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學位。目前擁有本科生2606人,博、碩士研究生317人,生源來自于全國31個省、市和自治區。

學院遵循“質量立院、人才興院、科研強院、管理聚院”的16字建設方針與發展理念,以“求實、創新、陽光”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了數以千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60多年來,畢業生遍布國內外,為國防與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學院在強調扎實基礎理論培養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搭建了“新動力夢工廠”的創新平臺,采用導師制等因材施教的舉措,鼓勵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成長和進步,加強學生學科知識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采用“企業家+班主任”的學生管理模式,加強了學生的創新與創業意識,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近年來,大學生在全國“挑戰杯”、“數學建?!薄ⅰ半娮釉O計”、國際ACM程序設計、計算機技術應用、游戲設計、信息安全等各類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取得數十項國家級一等獎、二等獎。

學院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承擔了40余項國家及各部委的高水平研究項目和山西省的重大項目、攻關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13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0余項發明專利與軟件著作權,在國內外發表SCI和EI論文300余篇,編寫教材14本,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5項。經過長期積累與發展,學院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學術方向,尤其是在虛擬仿真與可視化、大數據與網絡安全、復雜系統維護與健康管理、智能控制與工業機器人、先進運動控制系統、智能檢測與裝置、智能電網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特色與標志性成果。學院努力餞行“知行合一,求真創新”,正在實現著“辦高水平學科,出高水平成果,建高水平研究基地,育高層次工程人才”的戰略目標。

自動化專業(本科 理工類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素質、能力、知識協調統一,具有“寬厚、復合、創新”特征的自動化工程研究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夠應用控制理論和自動化技術,在電力電子技術領域、運動控制技術領域、工業自動化領域從事研究、開發、應用等技術工作。

專業優勢:

1、按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模式培養人才,強調鍛煉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三大實驗室支撐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控制理論綜合實驗室:以倒立擺為被控對象,以計算機、單片機、DSP、ARM、FPGA等為控制手段,訓練學生在不同控制平臺下對控制理論的應用能力。

電力電子技術及運動控制綜合實驗室:實驗平臺完全開放,學生能夠完全自主設計、分析、調試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技術相關的實驗項目。

中北大學-施耐德PLC聯合實驗室:提供各種不同性能的德國施耐德公司PLC實驗平臺、工業現場總線實驗項目。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

電工原理、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檢測技術與信號處理、電力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PLC應用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智能控制、計算機控制系統、電機與拖動技術、自動控制系統、工業自動化與控制網絡。

三個層次:

1、服務面向: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技術、工業自動化

2、基礎理論:控制理論,包括: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

3、基本技術:電路分析及信息電子技術(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FPGA、信號檢測與轉換技術)、計算機技術(C語言、C++語言、微機原理、單片機、DSP、ARM、計算機建模與仿真技術)、PLC和現場總線技術

就業方向:

工業自動化方向:以PLC為控制器、結合現場總線技術及其他相關技術,實現工業現場加工、生產作業的自動化

電力電子技術方向:電池充電器、各種開關電源、能源存儲與傳輸、電機驅動、LED驅動技術等

運動控制技術方向:電機調速、位置伺服等應用,如工業機器人、自動巡航、平衡車等各種電機控制應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 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強綜合素質和一定創新精神,具備電氣工程領域相關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裝備制造、系統運行、工程設計、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試驗分析、技術開發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工程應用技術人才。

主干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專業優勢:依托“中北大學•施耐德電氣聯合實驗室”和“中北大學•紐卡斯爾電力工程中澳聯合研究中心”,強弱電相結合,軟硬件相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元件與系統相結合,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及全面素質的培養。

主要課程:工程電磁場、電工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工程基礎、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自動化、自動控制原理、電氣控制及可編程控制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就業方向:學生可在發電廠、電網公司、電力及其他電氣相關設計院、電氣設備制造單位、電力建設與安裝單位、企事業單位中從事電氣運行、設計、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維護等方面的工作。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本科 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電子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應用技術、軌道交通信號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列車運行控制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設計、開發、集成應用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備軌道交通信號、信號基礎設備的現場應用、安裝、調試、維護與運行管理能力,從事軌道交通通信及信號設備的管理、維護、應用開發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信息與通信工程

專業優勢:本專業具有國家行業需求的鮮明特色和完善的培養體系,以適應我國軌道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對鐵路信號技術和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中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碩士點,突出對學生工程應用能力、職業能力的培養,就業前景廣闊。

主要課程:電工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聯鎖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鐵路信號基礎、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基礎、區間信號自動控制、車站信號自動控制、列車運行控制系統、軌道交通信號遠程控制、編組站自動化系統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以去全國各大鐵路局、鐵路設計院、通信信號公司、工程公司、地鐵運營公司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管理、通信工程設計、設備維護與管理、安裝、施工等工作,也可在工業自動化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研究、設計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本科 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電氣、電子信息與控制相結合的寬口徑專業,主要針對工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控制、無人化技術(如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無人飛機等)、新能源技術(如風、光發電、電動汽車等)等快速發展對相應人才的大量需求,培養能夠在控制、供電、檢測與自動化儀表、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運行維護、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

專業優勢:依托電子測試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智能測控方面建立了具有國內領先的基礎理論體系;承擔多項國家級重點項目,涉及兵器、航空、航天、石油、船舶等行業,具有鮮明的國防特色;本專業教師工作于教學與科研第一線,團隊被授予“動態測控與智能儀器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依托施耐德電氣聯合實驗室、智能微網等本科教學實驗平臺,為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保障。

主要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智能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及電力拖動基礎、微機原理與總線接口、傳感器與執行器、人工智能、計算機控制技術、智能微網、嵌入式系統設計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供用電工程、自動化儀表、電氣控制系統的技術及管理工作;復雜裝備、無人系統等領域的智能系統設計和維護、管理等工作;智能微網及其相關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工程設計和設備維護及銷售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 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基本理論,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其應用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知識面較寬、綜合素質較高的適應國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研究型高級人才。畢業后可在國防、科研院所、教育與企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計算機科學的教學、科研、應用、管理等工作。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優勢:本專業擁有“復雜系統建模與仿真”二級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碩士點,擁有國家級“計算機及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嵌入式系統下的軟硬件研發和仿真可視化技術為服務面向,注重學生在數據庫技術、可視化技術、人機交互技術、視景生成技術等方面的工程能力訓練,為國防和IT業培養嵌入式系統和仿真可視化技術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數據結構、離散數學、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軟件工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算法分析與設計、Java程序設計、數值分析、專業外語、編譯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前沿動態、嵌入式體系結構、嵌入式應用開發技術、硬件設計實例、嵌入式操作系統等課程。

就業方向:本專業是軟、硬結合,面向系統,兼顧應用的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在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計算機教學、科研和應用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從事計算機軟硬件和嵌入式系統、仿真與可視化軟硬件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等方面的工作。畢業生可以在教育部門、企事業單位及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工作。

網絡工程專業(本科 理工類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網絡工程專業面向通信、交通、能源、科研院所、軍事部門、高等院校、政府部門等,培養從事網絡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網絡性能分析、網絡軟件開發、網絡信息安全的高級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為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服務。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優勢: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本專業擁有國家級計算機及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省級示范教學中心,以網絡信息安全和網絡化軟件系統研發為服務面向,側重對學生軟件系統的研發能力、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工程能力訓練,為IT業和國防培養信息安全技術、網絡系統設計與研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網絡工程導論、離散數學、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微機原理及匯編語言、計算機組成、計算機網絡、WEB前端開發技術、企業級應用程序開發技術、JAVA程序設計基礎、移動設備軟件開發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網絡管理與設備集成、網絡通信程序設計、網絡安全技術、網絡攻防技術。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網絡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網絡工程設計及維護、網絡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軟件開發等方面的科研、教學等工作,可進行與計算機網絡相關的研究、設計、開發和維護等工作。學生畢業后,可在部隊、廠礦企業、科研院所、學校、公司等部門就業。

物聯網工程專業(本科 理工類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將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并熟悉物聯網產業鏈中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具備相當的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掌握通信、射頻、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的專業人才。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能勝任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優勢: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本專業擁有“國家級計算機及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計算機實驗示范教學中心”,以無線移動網絡技術和嵌入式系統技術的研發為服務面向,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職業技能以及素質拓展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物聯網工程概論、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信息安全、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信號與系統概論、現代傳感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技術、操作系統、JAVA與網絡編程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是國家戰略型新興產業急需的指定大力發展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未來有著很大的人才需求。學生畢業后能夠在信息領域、科研部門從事物聯網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也能勝任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地質災害監測、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中的應用工作。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本科 理工類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與數字媒體相關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備良好的技術素質和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在互動媒體、媒體網絡、新媒體工程等領域從事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專業優勢:本專業以“復雜系統建模與仿真”二級博士點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碩士點為依托,以“國家級計算機及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省級示范中心”為支撐,培養三維模型構建、可視化技術、數據庫技術、視景生成等數字媒體技術設計開發和傳播領域的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數字媒體技術導論、離散數學、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算法設計與分析、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嵌入式系統原理、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多媒體畫面藝術、媒體制作軟件、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游戲開發、動畫設計、移動技術開發、三維視景仿真開發工具、實時虛擬現實技術。

就業方向: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在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數字媒體技術教學、科研和應用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從事動畫設計制作、游戲設計開發、產品建模、虛擬場景設計、新媒體廣告制作、手機應用軟件開發、影視節目制作等數字媒體技術方面的工作。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報考疑問08月25日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