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學院由機械制造系、機械設計系、車輛工程系、工業設計系、機械基礎教學部、機械工程實驗技術中心、礦山機電液研究中心和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組成,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和車輛工程3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205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53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8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全院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其中在校本科生近2400人,碩士研究生近500人,博士研究生近80人。
學院現有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與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設計藝術學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與理論、機械制造及自動化、車輛工程、礦山機械及自動化學科為二級學科博士點。學院還有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和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車輛工程和工業設計工程4個領域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與理論學科是山西省重點學科,車輛工程學科是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工程中心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級科技創新重點團隊2個,省部級實驗教學中心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及行業中心6個,山西省研究生創新中心3個,大學生創新基地3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首批山西省品牌專業和山西省優勢專業,車輛工程專業是山西省特色專業,工業設計專業是太原理工大學特色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在2007年成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成為首批實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專業;2013年,該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同年被國家留學基金委選定為國家公派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的專業;2014年,通過了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區域經濟建設及行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具備從事機械工程所需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持的設計理論和方法,能在機械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生產運行與技術管理、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和經營銷售等工作,能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設有6個專業方向,分別是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測控、流體傳動與控制、機械設計與理論、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專業方向。
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方向,學習共同的基礎課,第三學年根據社會人才需求狀況和個人志向選擇專業方向,并通過畢業設計完成工程師基本訓練。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電傳動與控制、計算機三維機械設計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軍訓、機械制圖測繪、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修業年限:四年。
【工業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堅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綜合性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和科學研究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及相關的服務模式設計、傳播設計、人機交互設計、環境與展示設計等領域的開發、研究、策劃、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工業設計師后備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工業設計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設計表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適當處理工業設計與環境、用戶、市場、功能、造型、色彩、結構、材料、工藝的相互關系,并將這些關系綜合地表現在產品設計及其服務設計上的基本能力。本專業要求具有基本的繪畫基礎。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工業美術、三大構成、產品形態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工業造型、人機工程、設計心理學、設計快速表現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習、社會實踐、工業設計專業方向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修業年限:四年。
【車輛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科研院所、企業、高新技術公司和技術院校從事與車輛工程有關的設計、制造、檢測、分析、管理、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機械原理和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等基礎理論以及汽車和發動機原理、構造、設計、制造、檢測和控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完成車輛工程必備的專業技能訓練。
本專業設有2個專業方向,分別是車輛工程和新能源汽車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計算機及其輔助設計和分析系列課程、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制造工藝學、發動機原理、發動機設計、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測試與試驗技術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習、認識實習、拆裝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修業年限:四年。